第一图书网

大日本.小日本

药进 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

药进 著  

页数:

192  

Tag标签:

无  

前言

感悟日本 有这样一种通俗的说法:一个中国人肯定胜过一个日本人,而三个中国人绝对顶不上三个日本人。这种说法显然是强调日本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然而,如果真要论证一个中国人能顶几个日本人,还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日两个民族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不同的标准,不同的领域,比出的结果可能大不相同。 许多优秀的中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工程师活跃在日本的大公司里,他们一个人顶两三个日本人似乎不是问题。软件是日本的弱项,又是中国相对的强项。 近年来,不少退休的日本汽车技术工程师被国内一些企业高薪聘用。一个日本汽车工程师顶上10个甚至20个中国工程师应该没有悬念。中国的汽车工业太弱了。 如果对比文化和动漫产业,结果恐怕会更惊人。100个甚至200个中国当代作家能不能抵得上一个村上春树?把包括香港和台湾在内的中国所有动漫制作人员加在一起赶得上半个宫崎骏吗? 相反在哲学领域,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朱熹,搜罗日本历史上所有哲学家或思想家兴许也赶不上三人当中任何一个。为什么呢?因为思想领域是日本人绝对的弱项。弱到什么程度?弱到不能再弱的程度,即“无思想”的程度。我们可以说,中国和日本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日本是一个无思想的民族,而中国人则是注重思想的民族。“无思想”对于理解日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书分六个主题探讨了日本的民族性,其背后都贯穿着“无思想”这一特性。而我们对日本的误读往往也是因为误以为日本是个有思想的民族。 我们说日本没有思想,并不是说日本人是没有思想的人。作为个人的日本人既爱好学习又善于思考,思维活动积极而又敏捷,可以称得上富于思想的人。日本的“无思想”是说日本人作为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创的思想体系,譬如中国的儒教、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欧洲的基督教等等。神道被称为日本原创的本土宗教,遍布各地的神社印证了其信仰的广泛程度。不过,神道虽然有各种祭祀仪式和仪礼,却没有宣示教义的经典。它并没有用文字形式告诉日本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人应该为何而生为何而死。 “无思想”相对于中国的有思想是缺欠,然而这种弱势在日本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的一大优势。比如19世纪的明治维新,并未经历不同思想的激烈冲突和新旧势力的残酷斗争便实现了向近代文明社会的过渡。明治维新时的政治口号是“王政复古”,也就是复辟。用不着打破旧体制的革命,也不需要冲出旧思想的牢笼,只要废除幕府,让天皇重掌统治大权,便完成了引进西方文明的政治准备。对比我们中国走向现代化路程的曲折和坎坷,“无思想”显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过,“无思想”也给日本民族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无思想”就难以集中全民族的智慧,无法形成强大的领导核心。今天的日本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却怎么也摆脱不了从属于美国的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思想”。 “无思想”的民族在政治上必然幼稚,而政治上的幼稚表现为外交上的弱点。思想对一个民族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日本没有自己的思想,但他们曾经很幸运地借助外来的先进思想实现了本民族的发展。古代的中国,近代的欧洲,战后的美国都曾为日本提供了现成的样本。今天的日本却困惑了,因为他们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再也找不到样本,需要自己去开创未来了。这个时候,政治上不成熟的种种弊病凸显出来。老龄少子化的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很明显,然而20年过去了,至今连一项能鼓励年轻夫妇多生孩子的政策都没有成立。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日本持续萧条了20年,竟然没有一位政治家能拿出摆脱困境的方略。不难设想,日本的衰退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无思想”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和日本历史上的种种恩怨。江户时代以前的日本在中国面前是一个热心的学生。满清王朝统治中国后,日本人逐渐产生了蔑视中国的情绪。他们借助儒家的华夷思想,认识到一个“事实”:中国已经变成“蛮夷”。一开始,有的学者主张日本才是真正的“中国”。不久,更有些学者发现与其这样“打着红旗反红旗”,还不如独树一帜,发掘日本自己的思想。于是,日本的“国学”应运而生。为了创建能与中国思想分庭抗礼的“日本思想”体系,一代又一代日本学者持续奋斗了300年。今天,冠以“日本思想”的著述不少,却没有人说清楚“日本思想”到底是什么。倒是五年前一位叫养老孟司的学者做了个干脆的了断:“所谓日本思想就是无思想的思想。” “日本思想”至今仍是幻影,然而在探索过程中对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批判却结下了果实。去日本的书店观览一下书架,或在图书馆网页上做一下检索,会令你气不打一处来:中国人已经被骂得体无完肤了。中国人到底是怎么被骂,人家骂得有没有道理,“中日恩怨”主题中对此做了一下梳理。 思想是永不停顿的,它总是在发现新的矛盾,追寻这些矛盾的发展规律。因此善于思想的民族往往不会满足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而是不断地构思更理想的新世界。“无思想”的民族则相反。对日本人来说,现实永远是最佳选择。所以他们努力地固守已有的生活方式,维系现存的社会关系。这正是日本人的核心价值观所在。这个价值观可以用“各得其所”四个字来概括。所谓“各得其所”,是说日本人坚信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注定有专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一个角色,这块天地这个角色如同生命一般重要。不管你情愿不情愿、快乐不快乐,你必须为守住这块天地、演好这个角色付出一切。日本人的敬业精神著称于世,而这种精神的源泉正是“各得其所”的核心价值观。 去年国内媒体报道了郭明义的事迹。他被誉为“雷锋传人”,15年来一直坚持提前两个小时上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这个数字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但如果在日本,没有人会感到震撼。在这里,几十年如一日每天献工两小时的普通职工不计其数,三小时甚至四小时也算不上稀罕事。所不同的是,支撑郭明义行为的是奉献社会和劳动光荣的思想意识,而日本人的加班加点并非如此。他们没有、也不需要郭明义的思想。日本人的无偿奉献并不是因为素质高,也不是因为有什么先进思想,而是因为他们是“公司人”。日本人一旦进了公司,就失去了自我。“公司人”只有在公司里才感觉安宁和有依靠,离开公司就找不着北了。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正点下班回家意味着某种尴尬甚至痛苦。 有个叫小笠原泰的学者说日本人具有“角色同一性”。意思是日本人缺乏自我,把自己视同于社会赋予他的角色。自己是不是自己不重要,但自己必须担当那个角色。正因为如此,在外国人看来,日本人的生活就好像按照剧本在演戏一般,他们懂得在某一个场面自己是主角还是配角,应该有哪些标准的动作和台词。有人觉得日本人太虚伪,总是逢场作戏。其实对日本人来说人生就是演戏,就是扮好自己的角色。只有弄清了“各得其所”,我们才能搞懂日本人何以成为日本人。 2011年冬月

内容概要

  《大日本小日本》告诉我们应该通过日本人的核心价值观来理解中日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那么什么是日本人的核心价值观呢?药进把它概括为“各得其所”。“各得其所”,即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有属于他(她)的人生角色。日本人坚信应该用毕生精力维护这个天地,演好自己的角色。正因为两个民族的价值观不同,同样的事情和同样的行为会引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对中国人来说,公司只不过是出卖劳动力而换取薪水的场所,日本人则把公司看做支配自己人格和个性的统治者,他们一旦进了某个公司自己就不再是自己,而变成了“公司人”;在中国,下厨房的男人对妻子来说是好丈夫,而对日本女性来说则可能是与自己抢角色的危险分子,等等。

作者简介

药进,1958年出生。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毕业。1982年考取国家教委出国硕士研究生。1983年赴日后,先后在东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智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课程,师从日本国语学巨匠阪田雪子和渡边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在大学任教,从事中日语言和文化的比较研究。发表大批专业论文。近年以“居日华”笔名在海外开设博客专评日本文化,角度之新颖。内容之深入。在日本及海外华人中引起震撼。享有“知日须看居日华”盛名。现任日本法政大学讲师、日本超图株式会社监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民族精神
 大地震促归“小日本”
 天谴与小日本主义
 大日本主义的傲慢带来悲剧
 民族宿命
 武士道——虚构的日本精神
 男色——武士道的情感基础
 “日本人的精神年龄12岁”
 “神风”特攻队背后的荒唐
 隐居
 担心型遗传因子
 老孙捐百亿却弄个热脸贴冷屁股
 自卫队为何逊色于解放军?——使命感的缺失
 战后经济起飞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篇 中日恩怨
 民族英雄还是大汉奸?——朱舜水客居日本探秘
 江户“无血开城”的背后——朱舜水客居日本探秘之二
 奠基靖国神社——朱舜水客居日本探秘之三
 从支那到中国(此文写于1995年)
 前原,你因小失大有负师训啊!
 侵华日军的“两小时”秘诀
 本居宣长——向“唐心”亮剑
 白鸟库吉——跟汉字结仇
 津田左右吉——以诋毁中国为己任
 和过哲郎——发现中国人“无动于衷”
 中村元——曲线称“支那”
 中岛岭雄——“涩”是日本文化独有的吗?
 沈阳领事馆“闯馆事件”回顾
 日本媒体导演的“毒饺子”闹剧
第三篇 日美情结
 占领日本:“充满快感的强奸”
 二奶协议与恐美症
 日本的悲哀:幸福二奶沦为怨妇
 日本人为何喜欢以“属国”自居
 写给占领军的50万封信件
 美国人如何研究日本
 日本制造业攀登世界顶峰之路
 美国人喜欢探路,日本人擅长开路
第四篇 剧本人生
 常规游戏法——日本民众高素质的背后
 生活就是演戏
 剧本人生
 核心价值观:各得其所
 登机前,人民币被扔进垃圾桶
 “公司人”用名片对抗绿帽子?
 “装跌”为哪般
 有种无形力量叫“世间”
 “核污染也不吃中国菜!”——“建前”与“本音”
第五篇 爱恨情仇
 中国人求解恨,日本人重雪耻
 为了“一分”,假淫妇做成真
 日本人为何注重“撒娇”圈‘
 日本人为什么不仇富?
 “心中”失乐园
 想起远嫁日本守活寡的她
 看谁更美!——中日美女纵观
 日本人裸体意识的变迁
 “夜這ぃ”——日本集体主义的性民俗根源
第六篇 文化冲突
 冷关系热处理式交际法
 “资源分割”模式
 赤穗义士之“义”何其小也!
 滴水之恩该报几滴?
 “义理”引发的连锁悲剧
 金戒指可以给,香蕉你不能动!
 成功男人总有“单相思”励志?
 他拌个凉菜竟吓跑了日本亲属
 大连小伙无礼还是日本白领无理?
 日本女孩装酷居然装到厕所里
 分娩和葬礼不能哭叫的原因
 “痴汉”空间
 “吃人”文化争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篇民族精神 大地震促归“小日本” 日本这些年在钓鱼岛问题上调子越来越高。他们把驻扎在北海道的自卫队调到西南方面的岛屿上以防范中国,同时还与美军一道搞反登陆演习,以“歼灭”试图登上该岛的中国海军。日本舆论普遍认为,如果不强化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中国军队肯定会“染指”钓鱼岛。然而,防这防那,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探讨一下是不是该防的另有所在。结果,一场大地震和大海啸以严酷的事实告诉人们到底该防什么。 天谴与小日本主义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这次大地震有了雷人评语:“这次的地震海啸是对日本的天谴”。他认为日本人崇尚私欲,所以引发了这次海啸以清洗日本人被私欲填满的心。 石原的发言激怒了众多灾民。他们不但要面对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而且还在忍受政府救援不到位造成的生活困境。石原的话等于在他们已经难以愈合的伤口上重重地撒了一把盐。 中国古代的天谴之说把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君王政治上的失误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是古人的自然知识有限,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也想借天灾来警示统治者要施仁政。石原慎太郎当然不相信天谴之说,他也是想警告日本人不要背离传统的价值观。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地震和海啸并不为人类的意志和行为所左右,它们早在人类还没有诞生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在地球上活动。然而,地震和海啸带来怎样的损失却是和人类自己的活动方式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日本人的确应该从这次震灾领悟到一些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能背离“小日本主义”的正确道路。 早在战前日本军国主义波涛汹涌的时代,著名的政治家石桥湛山就提出过“小日本主义”的思想。他认为,日本通过耗费巨资扩军备战来搞领土扩张,只不过是“大日本主义的幻想”。他主张日本应该放弃军备,放弃殖民地,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平相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欧美列强的良好关系,保证日本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然而,他的逆耳忠言并没有打动“大日本帝国”的政府和军部,“大日本主义”把日本引向了战争并在战争中自我破灭。 战后,日本在美军占领下被迫走上了“小日本主义”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却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辉煌。多数日本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小日本主义”最适合日本的国情,最能给日本民族带来幸福和发展。靠侵略扩张没法得到的巨大利益和国际声誉却靠自由贸易得到了。日本人搞武器的本事难以达到世界一流,飞机快不过美国,坦克硬不过苏联,而把精力投到民用产品上,很快就走到了世界前列。和平主义的对外方针也给日本带来莫大的好处。军费开支一直保持在最低限度。战后六十多年,没有一个日本人死于战场。这大大减少了由此带来的社会振荡。由于没有必要开发大规模的攻击性武器,日本的科研力量集中在民生领域,带动了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大日本主义的傲慢带来悲剧 尽管战后的日本社会一度接受了石桥湛山的“小日本主义”思想,但也有不少人难舍“大日本”情怀。日本很多公司名称里使用“大日本”字样。“大日本印刷”、“大日本咨询”、“大日本银幕制作”、“大日本住友制药”、“大日本涂料”、“大日本木材防腐”等等。从来没见哪家公司用“小日本”做名称。当然名称只是个象征性的东西,它本身不会带来危害。真正有害的是大日本意识的膨胀。坚持“小日本主义”的意义就是使日本对于自己的国情有清醒的认识,在处理国际国内事务上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从战败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基本保持了这种态度。而进入90年代后,随着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大日本意识的种种苗头开始显露出来。日本开始尝试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获取政治大国的地位,还把防卫厅改为相当于国防部的“防卫省”,并修改法律使向海外派兵合法化。大日本意识还体现到了文化领域,美化侵略战争、宣扬日本民族和文化优越性的出版物泛滥成灾。 地震和海啸是天灾,然而在大日本意识的影响下它却转化为人祸。 比如说核电站,日本近年来一直号称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原子能技术,政府和民间一道大力向各国推销日本的核电站设备。几乎所有日本人都误以为自己国家核电站的设备和管理技术是世界第一流的。如果做事能低调些,把力量用到审视国内核电站的安全隐患上,这次海啸带来的灾害也不会这么大。灾害给电站冷却系统带来的损害或许无法避免,但紧急时备用的发电设备、注水装置、足够作业人员使用的防护服、发生事故时的危害模拟以及处理预案等等,这些最基础的应急手段的缺失实在不可思议。 再比如说,日本极力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建造准航母,并公开表示目的是为了牵制中国。对于背离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倒行逆施,日本公众却给予了普遍的认可,中国威胁论已成为日本媒体的共识。甚至有些右翼政治家鼓噪要拥有核武器,认为这是日本取得政治大国地位的必要手段。这次地震后,菅直人下令十万自卫队官兵投入救灾,《产经新闻》却指责说这会削弱对中国的防范。在几万人丧失生命和家园的大灾害面前,这种右翼报刊还忘不了在军事上对中国的敌视。大日本意识使许多日本人忽略了历史经验早已证明了的一个定论:没有哪个国家会主动来进攻日本,日本最大的敌人是“大日本意识”。 日本在对付中国上下了那么多功夫,在防灾上却漏洞百出。不仅在人员救助上行动迟缓,而且连向灾民发放救济物资的系统都没能及时启动,致使许多灾民冻死饿死病死。


编辑推荐

《大日本 小日本》对日本文化和中日文化的差异提出了不少独特的观点。比如“民族精神”篇大胆地触及了日本人的“民族魂”——武士道。药进通过文献考证告诉我们,“武士道”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虚构,它并不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种思想,是日本的“民族精神”。他还进一步地指出了日本武士不惧死的背后存在着同性恋的情感基础。再比如“爱恨情仇”篇中,药进揭示了日本式集体主义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性民俗根源。他还在“中日恩怨”篇里解读了明治维新和靖国神社与中国儒学家朱舜水的关系。这些重要发现给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日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日本.小日本 PDF格式下载



曾经在其它网上读过一部分内容,觉得作者分析非常精辟、透彻,不但有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更有与众不同的视角,良好的历史观,是真正从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文化、习俗,特别是民族个性与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的角度在写这部作品。不但值得一读,更值得引人深思。


日本人之性


这本书真的挺不错 从不同的视角切入 可以帮助一些研究日本问题的人们看到那些所谓日本问题背后的问题 支持


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太贵,当当网买的,价格实惠,喜欢。


棒极了!郭庆光老师微博推荐的读物,买来一读,果然棒!!


文笔深入浅出,充满诙谐幽默,可以说老少皆宜。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了解日本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