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
2005-10
西冷印社出版社
西泠印社
502
无
“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是西泠印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学术活动,也是海内外印学研究领域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和交流。西泠印社社址、西湖孤山是海内外公认的印学圣地,于“孤山论印”是印学界向往的最佳选择。“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不曰“论”而曰“证”,就是要突显做学问最重要的过程是在于“证明”。由此,本届国际印学峰会有了一个形象鲜明而恰切的定名:“孤山证印”。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西泠印社共收到了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日本的近四十篇学术论文。论文涵盖古玺印、明清文人篆刻、篆刻审美与创作理论、篆刻学学科研究、西泠印社史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印学与印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考索和阐发。年高德劭的刘江教授与日本梅舒适先生拨冗赐文,欣然与会;许多篆刻理论界一流学者纷呈力作,成为本届峰会的中坚。这说明西泠印社作为“国际印学研究中心”所拥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说明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具备足够的学术含量。“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分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峰会”,由印学界学艺精湛的长老级专家组成讲演团;第二个板块是“研讨会”,由中青年学者中最具实力的专家们来唱主角。两个板块均是“国际印学峰会”的有机组成,互为因果,相得益彰。有六百多页、近百万言的《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将于峰会期间出版发行。这是西泠印社的第一部峰会论文集,内容广涉各个研究层面,作者都是当代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专家学者。《论文集》的规模与格局显示了“天下第一名社”应有的气派。“三大展”与“印学峰会”作为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核心项目,“三大展”是其艺术创作的一环,“印学峰会”则是学术研究的一环,随着今后坚持不懈地办下去,必将成为西泠印社在艺术与学术上树立的独特品牌。
序一、篆刻学学科研究 印学与学科建设 关于篆刻艺术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关于篆刻学的思考 篆刻艺术之内容与形式 “篆刻文献学”构建初探 篆刻创作与批评二题 制度、技术、观念----论印学的学术结构 二、印学史研究 “长舍阝君玺”金印考 古代的医官和医人----先秦医官医人玺印揭秘 战国古陶文考 秦私印综述 古印收藏概说 寻找真实的宋元----宋元篆刻家及其审美观的考察 台湾明郑时期、清朝时期文人用印初探 乾隆帝与清宫玺印收藏 论清代学者瞿中溶著《集古官印考证》的时代背景、学术渊源与意义 陈鸿寿:在仕途与艺术之间 圆朱文印及王福庵、陈巨来印风解析 中西印文化概论 古代印论中的四个专题 近百年来印学研究之辩证发展三、吴昌硕与赵之谦研究 吴昌硕作品展观和搜集的回顾 吴昌硕篆刻作品别探 赵之谦日本受容史综考 赵之谦无年款篆刻作品年代考 赵之谦篆刻艺术的技法研究 赵之谦二题四、西泠印社社史研究 早期西泠印社选址对其发展的影响 从数峰阁说开去----兼议西泠印社为何树旗孤山南麓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苏涧宽的书法篆刻艺术遗迹之探寻 …张炜羽 西泠印社的对外交流(1904一2003)附录 一、西泠印社早期日籍社员长尾雨山研究 长尾雨山先生和其交友 在上海寻找长尾雨山先生的足迹 二、浙派研究论辩 浙派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四凤派与西泠四家》十五年之答记 “四凤派开启浙派”驳论 三、近二十年西泠印社印学研究成果选 试论金石学与篆刻学的关系 九百年印谱史考略 明清青花瓷器押印初探 后记
百年后的西泠印社举办第一届“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短短时间里,收到来自全国及海外各方面学者的学术论文30余篇,尤其是年高德劭的刘江教授与梅舒适先生也拨冗赐文,许多在篆刻理论界研究学问多年的中坚学者也皆慷慨寄稿,使本次“印学峰会”在学术质量方面有了一个极可靠的“保障”。这证明,西泠印社作为“国际印学研究中心”,是拥有足够的凝聚力并同样具备足够的学术含量的。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相信今后的第二届、第三届“印学峰会”,我们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是西泠印社的第一部峰会论文集,内容广涉各个研究层面,作者都是当代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专家学者,有相当的学术积累又有明显的创新点。
无
百年后的西泠印社举办第一届“孤山证印——国际印学峰会”,短短时间里,收到来自全国及海外各方面学者的学术论文30余篇,尤其是年高德劭的刘江教授与梅舒适先生也拨冗赐文,许多在篆刻理论界研究学问多年的中坚学者也皆慷慨寄稿,使本次“印学峰会”在学术质量方面有了一个极可靠的“保障”。
书籍的装帧印刷都非常不错。本书作为论文集,且西泠印社版,内容远超传统浙派。近些年篆刻界理论滞后,这种峰会或重或轻会是一种带动。没看完,初步印象是集结的论文有相当高的水准,可以管窥近代印学学术,触及面广,图文并茂,于印人而言必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