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时间机器·隐身人

米切尔 中国书店
出版时间:

2007-04-01  

出版社:

中国书店  

作者:

米切尔  

页数:

265  

Tag标签:

无  

前言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G.Wells,1866-1946年)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与阿诺德·贝纳特、约翰·高尔斯华绥并称“爱德华时代三巨头”。作为作家,威尔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在小说领域多有建树,同时又是社会思想家,一度是“费边社”的成员,还曾出版过一本《世界史纲》,在史学界颇为人知。由于其著述涉猎面广泛,反响深远,他获得了诸如科幻小说家、喜剧小说家、社会小说家、社会哲学家、未来预言家和人类历史学家等众多桂冠。然而,威尔斯最为突出的成就来自于他的科幻小说创作。由于其在科幻小说领域的不朽成就,他被公认为是英国科幻小说的泰斗。著名文学评论家沃尔特·艾伦曾在其《英国小说》一书中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称赞“他的科学浪漫小说至今仍无人能及”。有人称他为英国的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年),尽管他本人不太认同,有人甚至把他比作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  一  赫·乔·威尔斯于1866年9月21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小城市布朗姆利(现位于伦敦西郊)的一个下层市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他的父亲一度是一个职业棒球选手,但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却是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后转而经营一家小商店艰难维持生计,但后来因生意不景气而破产;他的母亲早年给人当过用人,后来在一家富绅宅邸当管家,童年的清贫生活给威尔斯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使他对下层百姓的疾苦和抗争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威尔斯早年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但他自幼嗜好读书,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使他超越了受教育不足和贫寒家境的羁绊,也为他确立了曰后观察社会人生的客观视野。在他十四岁那年,父亲破产,威尔斯不得不自谋生计。他先后做过药店学徒、信差和布店的伙计,这段艰难而又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尔后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地描绘社会场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1884年,威尔斯来到了伦敦,并于当年获得奖学金资助进入南肯辛顿理科师范学校学习,师从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和达尔文主义者托马斯·赫胥黎。在此期间的三年是威尔斯一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三年来,他不仅修读了物理、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科目,同时开始为一些杂志写文章,这一理科教育背景为他日后创作科学传奇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对他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与达尔文主义者赫胥黎的相遇,受到其宇宙进化论和生物进化论的影响,确立了他日后科幻小说和社会小说的创作理念。学校毕业后,威尔斯做过短期的教职,间或从事新闻写作,给报刊投稿。他于1891年与自己的表妹伊莎贝拉结婚(后跟他的学生艾美·凯瑟琳私奔,并于1895年跟表妹离婚与其结婚)。然而威尔斯的主要兴趣还在于写作,便转而从事专业创作。几年后他的科幻作品陆续问世。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TheTimeMachine,1895)令他声誉鹊起,此后便一发不可收,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引起了广泛的瞩目,为20世纪世界科幻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威尔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有《时间机器》(TheTimeMachine,1895),《莫罗博士岛》(TheIslandofDr.Moteau,1896),《隐身人》(TheInvisibleMan,1897),《星际战争》(TheWaroftheWorlds,1898),《最先登月的人》(TheFirstMenintheMoon,1901),《神食》(TheFoodofTheGods,1904)。  威尔斯善于将现实和科学幻想巧妙地结合起来,以生动流畅、幽默诙谐的语言,别出心裁、扣人心弦的情节,大胆丰富、天马行空的想象,神秘离奇、瑰丽多姿的场景,包罗万象、令人叹服的科学知识创作出了一部部令人叹为观止的科学传奇作品,难怪有人称赞他的作品“是人类智慧光芒照射后散发出的那种无法掩映的色彩,是想象与幻想达到高度自由后产生的那种天人合一的韵味,是经岁月之水淘洗后依然有着不可泯灭的艺术光彩”。在威尔斯去世半个多世纪后,他的科幻作品仍经久不衰便是最好的明证。  二  《莫罗博士岛》是威尔斯继《时间机器》后发表的第二部科幻小说,它讲述了一位名叫普兰迪克的年轻生物学家,因轮船失事漂流到一个岛上,在经历了一连串恐怖的经历后,终于发现岛上有个姓莫罗的医学博士正在对动物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他将一种动物的器官活体移植到另一种动物身上,企图使它们变成能从事某些体力劳动,穿上衣服,甚至能够说话的兽人。但这些动物的兽性使它们不愿服从这些习惯,于是莫罗博士创造了以他为神的宗教和一套严厉的法律,用以统治全岛。但是灭绝动物兽性的高压行为和恐怖统治只能加深相互的对立和仇恨,莫罗博士最后惨死在兽类的利爪之下。威尔斯在这篇小说中所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不言而喻的:人类想依仗科技为所欲为,违反自然规律,想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只能是适得其反,最终将自趋灭亡。  紧接着《莫罗博士岛》后发表的《隐身人》可能是威尔斯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位出身贫寒、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对科学发明的狂热追求。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顶住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坚持科学实验,最后如愿以偿,发明了隐身术和显形术。然而,他并没有利用科学发明来造福社会,而是想凭借他的发明对他人实施控制,使自己成为一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超人”。最终却因私欲的极度膨胀而丧失了自家性命。在书中威尔斯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警醒人们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带来负面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极度物欲横流的社会,如果科学发明一旦掌握在极端自私自利的人手中,失去有效的控制,将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麻烦和混乱。  《星际战争》是描述火星人入侵地球的一部惊心动魄的科幻小说,因此也有人译成《大战火星人》。书中的火星人状似章鱼,比地球人更为强壮;他们的武器也是地球人所难以企及的,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热线”和“黑烟”所过之处,灰飞烟灭。尽管地球人不愿束手就擒,浴血奋战,但最终抵挡不住火星人的进攻,眼看伦敦将被夷为平地,不可一世的火星人却不战而败。原因是火星人只靠吸取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他们入侵地球后,靠把捕获的地球人的血液直接注入血管而活命,然而他们却对地球上的病菌没有抵抗能力,因而成批地死亡。好莱坞曾拍过一个大片命名为“地球反击战”,里面也有类似的情节,或许就受到此书的启发。该片中地球人受到外星人的进攻,人类动用了核武器仍然无法战胜,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小小的感冒病菌挽救了地球上的人类,科学家把感冒病菌输入外星人的电脑中枢,造成电脑瘫痪,于是外星人也就溃不成军,不战而败了。想想这几年我们所经历的SARS、禽流感以及近几天报道的猪链球菌等,对小小病菌的致命威力也不由得有一种后怕。再想想威尔斯在19世纪末所作出的预言,便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惊奇和震撼。  《最先登月的人》让人充分领略了威尔斯那天马行空般的丰富的想象力。那惊险刺激的场面、合乎逻辑和科学常识的情节安排和栩栩如生的细节描写都是令科幻迷们所津津乐道的。书中威尔斯对于月球表面奇幻景色的描写据说与半个多世纪后人类真正登上月球所发回的彩色照片颇有相似之处,不得不令人叹服。《最先登月的人》描述了两位英国人驾驶一部球形飞行器登上月球,受到月球人追捕的历险故事。故事最后,其中一名逃脱了月球人的追捕,乘着球体返回地球,另一名则被月球人捕去,但他发回信息说自己受到了月球人的礼遇,此后信息便中断,至于他最后的命运也就任由读者去揣摩了。  在书中威尔斯把我们引入月球上的奇幻景色,尤其是月球上的生物。由于月球引力小,上面的生物普遍比地球大,而且由于分工的不同也长成了别具一格的模样,比如月球上的警察是肌肉最强壮的;信差长着像蜘蛛般的长腿;而月球之王则长着一颗硕大无比的脑袋需要仆从来扶持。也许威尔斯想用夸张的笔触来讽刺人类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神食》是威尔斯又一传世力作。它描述了两位科学家配制了一种能够激发生物生长潜力的“神食”。有了神食后,巨型生物不断出现,老鼠大如虎,小鸡比猫大,黄蜂壮如鹰,彻底颠覆了这个世界的面貌。之后又在科学家的通力合作下消灭了巨怪。后来科学家又用神食喂养自己的子女,哺育出了一代巨人,他们身高马大,力大无比,心地良善。但他们却不被统治阶层所接纳,遭到无端迫害,因为他们妨碍了当权者的利益。威尔斯用荒诞的情节影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强权政治。  威尔斯的科幻作品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享受,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待科学发明、科技应用的谨慎与否、明智与否也许会决定我们人类的未来和存亡,但愿我们不忘威尔斯的警世之言。  三  《时间机器》(1895)是威尔斯创作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令他名噪一时的成名作,也是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这部处女作中,威尔斯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了一位被称做“时空旅行者”的科学家在遥远将来的冒险经历。这位科学家发明了一架能穿越时空的机器——“时间机器”,他乘坐这架机器飞向遥远的未来,来到了公元802701年的世界。这时的世界已成了一个美丽而荒芜的大花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优美而落寞的风光:绿树郁郁葱葱,宫殿金碧辉煌,废墟蔚为壮观,水光潋滟的长河在肥沃的两岸间奔流不息。然而此时的人类社会却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间机器”穿越的这段时空里,人类的一切活动,所有的传统、复杂的社会机构、国家、民族、语言、文学、灵感,甚至连熟悉的人类都被一扫而光。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人类”没有停留在单一的种类上,而是进化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地上居民和地下居民。地上居民称为“埃洛伊人”——贵族阶级的后裔。他们过着安逸舒适的寄生虫似的生活,没有体力和脑力的劳作,久而久之无论身材、体力还是智力都日见衰退,业已退化成了智力仅似五岁孩童的弱柔小人。在书中威尔斯借“时空旅行者”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忽视了一条自然法则,即人类的聪明才智是对人类应对变化、处理危机和摆脱困境后的一种补偿。一只同环境完全协调的动物只不过是一台完美的机器,它只在习惯和本能行不通时才会求助于智慧。没有变化和毋须变化的地方就不会有智慧,只有那些需要应对错综复杂需求和危机的动物才会拥有智慧。”正是埃洛伊人养尊处优、缺乏劳心劳力的生存方式最终使他们沦为美丽而无用的废物;而称为“莫洛克”的种族则被赶进了地下世界——一个纯机械工业的人造地下世界,为地上的埃洛伊人创造舒适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由于终年累月不见天日的地下劳作,莫洛克人已无法适应阳光明媚的地上世界,他们已不堪忍受阳光的照射,而且他们的容貌也退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猿猴样,但长期的劳作使得他们的体力和智力未见衰退。残酷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变得冷酷凶残,毫无人性。一到夜幕降临他们就会从黑暗的地底下钻出来,四处捕猎地上没有还手之力的“埃洛伊人”,把他们当作自己豢养的肥羊宰杀,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吃人的人类悲剧。在首次出版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威尔斯的《时间机器》依然是一部惊心动魄、发人深省的警世预言书。  威尔斯的这部处女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科幻小说的特征。首先,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总是把科学幻想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起来,用科学寓言形式针砭时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在《时间机器》里,由于长期的阶级分化,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竟然进化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生物,威尔斯通过对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的两种天渊之别的生存方式揭示了20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不劳而获者和劳动阶层的深刻乃至你死我活的社会矛盾,虽说他的想象极其夸张荒诞,却反映了世纪之交西方阶级斗争的激烈和不可调和。其次,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往往具有准确的预见性,正如一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一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威尔斯的科幻小说里则已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星际大战》(1898)中使用的“热线”,酷似现代的激光,“黑烟”也与后来用于战争的毒瓦斯相当;《最先登月的人》(1901)中登月用的球体,就是今天普遍使用的登月舱,返回地球在海中溅落的方式至今仍在沿用;《莫罗博士岛》(1896)中的器官活体移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医学试验;在《获得自由的世界》(1914)中,他成了“原子弹”一词的发明者,他所描写的原子弹爆炸情景与后来的实际情形惊人的相似;在《神食》一书中他预言了我们当代大量使用的生长激素。在《时间机器》中,威尔斯也展示了他准确的预见性。他的时空穿梭就是建立在“四维空间”的概念之上的,并用生动的日常生活的例子阐述了这一当时鲜为人知的科学原理,而“四维空间”、“四维几何”在现代已被广泛认同和运用。再次,在阅读《时间机器》时,我们不难领悟威尔斯的科学观和未来观,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所关注的不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本身,而在于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而对科学技术本身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所产生的影响也不是一味地欢呼,而是给予冷静客观的分析,这在20世纪初科技相对落后,人们普遍期盼科技进步,把科技当作改良社会的万能药,威尔斯的这种眼光是难能可贵的。在《时间机器》中,威尔斯对人类的未来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关注是交织在一起的。书中那位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时空旅行者”或许就是带着威尔斯的梦想飞向遥远的未来世界的。然而在《时间机器》中以完美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后裔却进化成了智方和体力上的侏儒,而自然界在人类拙劣的倒腾下也是一派荒芜,这不能不说是具有反讽意味。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改变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乐观主义倾向,重新拾回了英国文学中那种对前途的忧虑和不安,但威尔斯毕竟不是悲观主义者,因此在其悲观的作品中总是伴有希望的曙光,而且大部分作品结尾还是乐观的,《时间机器》也不例外。在尾声部分当“时空旅行者”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现在”,认为人类日积月累的文明只不过是愚蠢的堆积,它最终将坍塌下来压倒它的创造者,把他们彻底毁灭。而“我”,更确切地说是威尔斯,则认为未来仍然只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即便在人类心智和体力衰竭(如书上所描述那样)的时候,感念之情和彼此的温存仍然铭记在人类的心中。因而,威尔斯毕竟对人类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他的冷色调的科幻小说依然能给读者的心中留下一缕暖意,一丝希冀。  叶旭军于浙江工商大学  2005年7月31日

内容概要

  《时间机器?隐身人(插图本)》是两部小说。其中《时间机器》是英国科幻小说大师威尔斯最早获得成功的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科幻作品之一,在此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作品通过一位酷爱冒险的科学家在公元802701年的历险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在未来社会上演的人吃人的悲剧诬面,是一部将“19世纪阶级斗争和人类进化相结合”的伟大著作和惊心动魄、发人深省的警世预言书。  《隐身人》是威尔斯流传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是第一部描写采用科学而不是魔法方式来进行隐身的小说;作品通过一个对隐形术充满狂热追求的科学家妄图借助科学对人类实行“恐怖统治”的故事,第一次向人们提出了科学发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警示人们应慎用科学。  威尔斯是20世纪初英国的著名科幻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英国的儒勒·凡尔纳”。他的科幻小说具有“警示”灾难的意义,其中描写的一些战争场景在后来的世界大战中都变为了现实。他的许多作品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其中描写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经典之作《星际战争》被改编成广播剧在美国电台播出时,竟造成了社会混乱。

作者简介

  H.G.威尔斯(H.G.Welts,1866—1946),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社会思想家,20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布朗姆利小城(现位伦敦西郊)一个下层市民家庭。威尔斯少年时是一个狂热的读书迷,1884年伦敦后进入南肯辛顿理科师范学校学习,师从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托马斯+赫黎,毕业后傲过短期曲教职和新闻工作,这期间他专门撰写有关科学方面的章及一些非小说类的科幻文章。1895年,威尔斯创作出版了第一部中篇科幻说《时间机器》,一举成名。此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莫罗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在53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先后写下了110部作品,其中有50部长篇小说。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雏形和型,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甚至有人称他为“科幻小说界的士比亚”,评论界还将他称作“英国的儒勒·凡尔纳”。

书籍目录

时间机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尾声隐身人第一章 奇怪的来客第二章 泰德·亨弗瑞先生的初次印象第三章 无数的瓶子第四章 卡斯先生拜访怪人第五章 牧师家遭窃第六章 发疯的家具第七章 怪人显形第八章 在途中第九章 托马斯·马维尔先生第十章 马维尔先生拜访伊平第十一章 在车马旅馆第十二章 隐身人发怒了第十三章 马维尔先生想要辞职第十四章 在斯托港第十五章 奔跑的人第十六章 “快乐板球手”酒吧第十七章 肯普医生的访客第十八章 隐身人睡着了第十九章 一些重要原理第二十章 大波特兰街的房子第二十一章 在牛津街第二十二章 在大商场第二十三章 在德鲁利街第二十四章 失败的计划第二十五章 追捕隐身人第二十六章 威克斯迪德谋杀案第二十七章 包围肯普的房子第二十八章 抓住猎人者尾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为了方便起见,就称本书的主人公为“时空旅行者”吧。  此刻,他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深奥玄妙的问题。灰褐色的眼睛一眨一眨,炯炯有神,就连平日苍白的面孔也泛出红光,显得神采奕奕。壁炉里炉火熊熊,白炽灯在银色百合花灯罩里射出柔和的光亮,照在我们酒杯里不停跳跃、转瞬即逝的气泡上。我们大家坐在他特制的椅子上。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倒不如说是他的椅子在拥抱、抚慰我们。晚饭后的气氛轻松惬意,人们此时的思绪往往不求清晰明确,任由其浮想联翩。时空旅行者就这样一边用细长的食指指着要点,一边向我们阐述这个玄妙的问题。我们大伙儿都慵懒地靠在座位上,欣赏他在这个新悖论(当时我们就是这么看的)上表现出的那份执著和丰富的创造力。  “诸位可要听好了,现在我就要来批驳一两个早已公认的定理。比方说,你们在学校里学的几何就是建立在错误的概念上的。”  “你不觉得从这里谈起,太有点不着边际了吗?”长着一头红发的菲尔比说,他生性好与人争辩。  “我并不是要你们接受什么无稽之谈,你们很快就会接受我想要你们接受的东西。大家都很清楚,数学上所谓的一条直线,一条宽度为零的直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有关这一点你们在学校都是学过的吧?数学上所说的平面同样是不存在的,这些纯粹是抽象的东西。”  “就算像你说的那样吧。”心理学家应道。  “仅有长、宽、高的立方体实际上也不可能存在。”  “我可不这么认为,”菲尔比反驳道,“客观物体当然是存在的,一切实实在在的东西……”  “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可你听我说,一个瞬时立方体能存在吗?”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菲尔比说。  “一个根本没有持续时间的立方体能够真正存在吗?”  .这问题把菲尔比给问住了,他得好好想一想。“显而易见,”时空旅行者接着说道,“任何一个客观物体都必须朝四个方向伸展:它必须有长度、宽度、高度和时间持续度。但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缺陷,有关这一点我待会儿再向你们解释,我们往往忽略了时间持续度。实际上任何客观物体都有四维,其中的三维我们称做空间的三个平面,而这第四维就是时间。但是现在,人们往往在前三者和后者之间画上一条实际并不存在的区分线,因为我们的意识从我们生命的开始直到结束,是沿着时间的同一方向断断续续向前运动的。”  “那,”一个年轻小伙子开了口,一边哆哆嗦嗦地在灯火上重新点燃他的烟,“听你那么一说……确实很清楚啊。”  “是啊,可现在人们普遍忽视这一点,真有点匪夷所思。”时空旅行者继续说道,兴致也上来了,“实际上这就是第四维的真正内涵,尽管有些人谈到第四维时并不清楚他们指的就是这个。这只是看待时间的另一种方式。时间和空间三维的任何一维之间都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只在于我们的意识是沿着时间这一维向前运动的。可有些愚蠢可笑的家伙把这个观点的意思弄反了。在座各位都听过他们谈论有关第四维的高见吧?”  “反正我是没听说过。”市长应道。  “他们就是这么想的。在我们数学家的眼里,空间只有三维,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宽、高,并且以为总可以通过成直角的三个平面把它们表示出来。但是,一些爱较真的人就要追问了为什么只有三维,为什么不能再有一维同其他三维成直角呢?他们甚至试图创立四维几何。西蒙?纽科姆教授大约一个月前还在向纽约数学学会阐述这个问题呢。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在只有两维的平面上表现一个三维的立体图形。同样,他们认为能够通过三维模型来表现四维的东西,只要他们能够掌握透视法。大家听明白了吗?”  “我想是的。”市长喃喃道,他眉峰紧蹙,凝神思索,嘴唇翕动,似乎在念叨什么隐语,“是的,这下我想明白了。”片刻后他喊道,脸上陡然问露出了喜色。  “现在,我不妨告诉诸位,本人从事这四维几何的研究已颇有些时候了,我得出的某些结论很离奇。比如这是一个人八岁时的一张相片,这是十五岁的,这是十七岁的,还有这张是二十三岁的,等等。这些显然都是一个人的生活片段,是用三维表现出来的四维生命,这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东西。”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时空旅行者停顿了片刻,以便大家有充分的时间理解他的话,“十分清楚,时间只是空间的一种。这是一张常见的科普图表,记录天气变化的。我手指的这条线标示出气压的变化。昨天白天的气压相当高,夜里又降了下来,今天一早又升上去了,逐渐上升到这里。气压表里的水银柱绝对不可能在公认的三维空问里勾勒出这条线的吧?但它确确实实画出了这条线。因此,这条线,我们可以肯定,它是沿着时问这一维的。”  “可是,”医生说话时两眼注视着炉火中的一粒煤块,“如果时间真的是空间的第四维,为何一直以来,而且直到现在人们都不认同这一观点呢?为何我们不能在时间里随心所欲地活动,就像我们在空间的其他三维里那样活动?”  时空旅行者莞尔一笑。“你当真以为我们能在三维空问中随意走动吗?我们能够左右,前后任意运动,人类向来就是这样运动的。我承认我们在两维空问中能够自由活动,可你想过上下运动吗?地球引力把我们困在了地面上。”  “不完全如此,”医生接口道,“用气球就行。”  “但是在有气球之前,除了间歇性的跳跃和路面高低不平之外,人是不能随心所欲上下运动的。”  “无论如何,人类还是能够上卞运动的。”医生坚持己见。  “向下要比向上容易得多。”  “而在时间里你压根儿无法穿行。你无法脱离现在这一刻。”  “我亲爱的先生,你错就错在这里,这也正是全世界的错误所在。我们自始至终都在脱离现在这一刻。我们的精神存在就是非物质的,并且是没有任何维的。但它却沿着时间维匀速前进,从摇篮走向坟墓,这就好比我们的生命从离地五十英里的高空开始,我们就势必向下降落。”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理学家插话道,“你能够朝空间的任何一个方向运动,但你无法在时间中穿行。”  “你这个想法正是我非同寻常发现的契机。可你刚才说我们无法在时间里穿行是错的。比如,当我生动地回忆一桩往事时,我便回到了它发生的那一刻,就像你们说的,我变得有点心不在焉了。我一下子跳回到了过去。当然,我们无法退回去待上一段时间,就像一个野蛮人或一头动物无法待在离地六英尺的空中。但是,文明人毕竟在这一点上要比野蛮人精明,他既然可以乘气球脱离地球引力向上升,他为何就不能想象自己最终能在时间里停住或加速运动,甚至逆向运动呢?”  “哦,这,”菲尔比回应道,“实在是……”  “有问题吗?”时空旅行者问。  “实在是有悖常理。”菲尔比应道。  “什么常理?”时空旅行者追问。  “你尽可以巧舌如簧把黑的说成白的,”菲尔比说,“可你也甭想说服我。”  “也许说服不了你。”时空旅行者说,“但你现在开始明白我研究四维几何的目的了吧。很久以前,我就开始粗略地构思过这种机器……”  “乘着它去穿越时空!”那个年轻小伙子惊呼道。  “它将随心所欲穿越时空,全凭驾驶者控制。”  听闻此言,菲尔比付之一笑。  “我可是有实验证明的。”时空旅行者强调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时间机器·隐身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