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吴颐人汉简书法

吴颐人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10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

吴颐人  

页数:

68  

前言

  颐人对书法的研习并不比刻印来得迟,他早年固然涉足于晋唐,但着力最多的自然还是篆隶,取法乎上,途径也不算狭窄,但这些努力,大体还是作为印家的基本修养安排在他的日课之中的。七十年代初,他的隶书喜欢掺人一些金农的意趣,很堪玩味,但在上海的艺术圈子裹,使人瞩目的还是他的篆刻,隶书口作为他的偶然涉趣。  他的书法既有刻印作为先导,心裹又时时不忘金农、吴昌硕的古韵新意,久而久之,下笔自然不同凡响。他开始注重笔墨意境的个性追求,渴求理想完美的表现形式,以达到心手双畅。他醉心于篆隶的凝重,也喜欢行草的飞动,倾向于一种清新自在,质朴古韵的书风.或许为避免表现形式上与别人的撞车,他又甘愿独自寂寞地走一条行迹稀少的小径.此外,又或许是那些新出土的古代抄书匠、医者兵士的手迹作为民间下层的产物舆他的不苟流俗的意趣和平民意识很融洽,总之,他选择了汉简。这些古老而新意迭出的先民遣墨,使他在一种新鲜而又熟悉的艺术天地中发觉了自我,唤起了灵感,从而激发出不可阻遏的创作热情,其后新作层出不穷,与他的刻印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到海内外人士的普遍珍视。

内容概要

  他的书法既有刻印作为先导,心裹又时时不忘金农、吴昌硕的古韵新意,久而久之,下笔自然不同凡响。他开始注重笔墨意境的个性追求,渴求理想完美的表现形式,以达到心手双畅。他醉心于篆隶的凝重,也喜欢行草的飞动,倾向于一种清新自在,质朴古韵的书风.或许为避免表现形式上与别人的撞车,他又甘愿独自寂寞地走一条行迹稀少的小径。此外,又或许是那些新出土的古代抄书匠、医者兵士的手迹作为民间下层的产物舆他的不苟流俗的意趣和平民意识很融洽,总之,他选择了汉简。这些古老而新意迭出的先民遣墨,使他在一种新鲜而又熟悉的艺术天地中发觉了自我,唤起了灵感,从而激发出不可阻遏的创作热情,其后新作层出不穷,与他的刻印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到海内外人士的普遍珍视。

作者简介

  吴颐人,1942年生,上海人,别署宁坞、逐鹿者、壬壶、绿云楼、溪饮庐、白驴禅屋,逐鹿山房、两天晒网斋,西冷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师钱君甸、钱瘦铁、罗福颐等大师,研究书、画、篆刻三十余年,曾于1991年秋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印展暨三本新着的首发式,大获成功。吴氏还勤于笔耕,主要著作有:《篆刻五十讲》、《印章名作欣赏》、《篆刻法》、《吴颐人汉简书法》、《常用汉字演变图说》、《吴颐人印存》、《鲁迅著作印谱》、《书法知识千题。篆刻》、《篆刻家的故事》(合作)、《古今印林百家》(合作)、《茅盾印谱》。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话说汉简吴颐人附录一 一九四九年前出土简牍概况表附录二 一九四九年后出土简牍概况表吴颐人汉简书法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吴颐人汉简书法临写范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吴颐人汉简书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