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

[奥] 弗洛伊德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

[奥] 弗洛伊德  

页数:

444  

译者:

罗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精神分析学引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精神分析学引论》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著名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出身于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商人中学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医,并加入了著名生理学家吕布克的生理研究中心进行神经细胞组织研究大学毕业后,又和神经病学家沙可尔和生理学家布鲁尔有过合作,并逐步走上心理学精神分析的道路1905年,写出《性学三论》和《机智和潜意识的关系》,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人类性欲发展的规律1912年发表《图腾和禁忌》一书,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人类学、文化史和宗教学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学的著作还有《自我和原我》、《文明及其不满》、《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论》等。

书籍目录

原序第一篇 过失心理学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过失心理学 第三讲 过失心理学(续) 第四讲 过失心理学(续完) 第二篇 梦 第五讲 初步的研究及其困难 第六讲 初步的假说与释梦的技术 第七讲 梦的显在内容与潜在思想 第八讲 儿童的梦  第九讲 梦的检查作用 第十讲 梦的象征作用 第十一讲 梦的运作 第十二讲 梦的实例及分析 第十三讲 梦的原始性质与幼稚性 第十四讲 愿望的满足 第十五讲 疑问的各点与批评的观察第三篇 精神病症通论 第十六讲 精神分析与精神医学 第十七讲 症状的意义 第十八讲 创伤的执著:潜意识 第十九讲 阻抗作用与潜抑作用 第二十讲 人类的性生活 第二十一讲 原欲的发展与性爱的组织 第二十二讲 发展与退化作用的观点——病因论 第二十三讲 症状形成的过程 第二十四讲 普通的神经质 第二十五讲 焦虑 第二十六讲 原欲论与自恋症 第二十七讲 感情转移- 第二十八讲 精神分析治疗法

章节摘录

梦的解析第一章 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科学研究以下我将讨论有关运用心理技巧来解析梦的可能性,并由此显示所有梦均充满特别意义,而与梦者白天的精神活动有所联系。然后,再就各梦所隐藏的奇异暖昧内涵作一番演绎,以期由此看出梦的形成过程中所含之冲突或吻合之处。为了使梦的问题变得更容易了解,我在这方面的努力使我不得不对有关梦的各方说法作一通盘整理。本书中我拟对早期以及当代有关梦的理论先作一概括的介绍,因为在以后的推论中,我将无法再有机会谈到这些。尽管梦的存在早已在几千年前就令人困惑研思,但科学方面的了解其实仍是非常有限。因此所有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从来就没有人能引用一家说法涵盖一切现象。读者也许自己都有过不少奇异的经验或有关此类的丰富材料,但真正有关梦的本质或其根本的解释方法,相信也仍付之阙如。当然,受一般教育而非析梦专家者在这方面的知识,那就更加贫乏了。史前时期原始人类有关梦的观念,均深深影响他们对宇宙和灵魂的看法,而这些有趣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我只好推荐有心之人详读拉巴克(SirJohnLubock,2p Lord Avebury)、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泰勒(E.B.Tylor)及其他作者之名作。在我们未完成释梦工作以前,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他们对这问题所作的玄思及推测将有多重要的贡献。这种原始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对梦的看法迄今仍深深影响一般守旧者对梦的评价,他们深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一切梦均来自他们所信仰的鬼神所发的启示。因此,它必对梦者有特别的作用,也就是说梦是预卜未来的。因此,梦的内容的多彩多姿以及对梦者本身所遗留的特殊印象,使他们很难想象出一套有系统的划一的观念,而需要以其个别的价值与可靠性作各种不同的分化与聚合。因此,古代哲学家们对梦的评价也就完全取决于其个人对一般人文的看法的差异。亚理士多德(Aristotle)曾在两部作品中提及梦,当时他们已认为梦是心理的问题,它并非得自神论,而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diamonic)而带来的产物。他所谓的“精力过剩”,意指梦并非超自然的显灵,而是仍受制于人类精神力的法则。亚理士多德提过一些梦中的特点。举例而言,他观察到梦能将轻微的睡中知觉导出强烈的感官刺激(“一个睡眠中的人在他感到肉体上某部分较暖和时,他可能梦见自己走入火堆中”),由此他推论梦很容易告诉医师病人最初不易察觉的病兆。由此,读者可以看出在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学者们并不以为梦是一种精神活动,而坚称神论的存在。因此,自古以来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就一直无法妥协,古人曾试图将梦分成两类,一种是真正有价值的梦,它能带给梦者警告,或预卜,而另一种无价值、空洞的梦只是带来困惑或引人误入歧途。[由于本书第一章只是对本书所作的概括介绍,且所占篇幅太多,所译又并非根据弗氏本人之原著——此章译布利尔(Dr.A.A.Brill)英文节译本——故只将以后对读者了解本书有帮助之大纲译出。毕竟正如布利尔本人所说: “通常大概没有读者愿意花那么多精力与时间去了解古今对梦的所有不同理论吧!”]以下即布利尔对这长达六万言的第一章所作的节译:科学问世以前对梦的观念,当然是由古人本身对宇宙整体的观念所孕育而成的,他们惯于将其精神生活投射于一假想之中的现实。而且,他们所看到的梦只是白天醒来后所残留的梦象,而这方面的记忆较之其他精神内容,当然显得陌生,且不寻常,仿佛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但我们也千万不要以为这种视梦为超自然力的理论今日已不再存在。事实上,今日不只是那些深信怪力乱神的神话、小说者仍执著于被科学飓风横扫过后所残存的鬼神之说,就是一些社会中的佼佼者,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嫌弃过分的感情用事,但他们的宗教信仰却仍使他们深信,神灵之力确实是这种无法解释的梦现象的原因(如Haffner)。某些哲学学派女,Schellin9也深信古来相传的神力对梦的影响,而对某些思想家而言,梦的预卜力量也仍无法完全抹杀。尽管科学家们已清楚地意识到这类迷信的不可信,但所有这些纷纭不一的歧见之所以仍然存在,主要还是因为迄今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仍不足以解决积存盈库的梦之材料。要想将有关梦的科学研究历史作一整理实在是一大难事,因为有些研究在某段时期确实十分有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却仍不能在一特定的方向有真正的进展,并能使此后的学者按已证实的成就继续发展下去,每位学者总得对同一问题从头开始整理,而仍无法突破这解不开的结。如果要我将这班学者按年列出他们各家的说法,我将很难就目前我们对此问题的看法作一清晰而中肯的交代。因此我宁可按其学说的内容分别讨论,也不愿以作者来分类,并且由手头上所整理到的资料举出各种不同的梦问题来介绍各种不同的解析。然而由于资料是如此地分散而杂见于各种不同的文献,我只好要求读者对我目前所作的整理不要作太多的挑剔,毕竟我已尽量努力避免漏掉任何基本的事项或观点。在日后德文版的增版中,弗洛伊德又有以下的增补:在这第二版问世时,我未对这方面文献的整理有所增补,是有其理由的。也许读者对此会有所不满,但我却决心如此。在第一版时,我耗尽心血,开宗明义地在第一章里对以往的文献作整理,而我发觉这次如果在此再有所增补,将不见得能有多大助益,因为事实上,这两版相隔的九年之间,无论是文学上或实际论著上,对梦的研究并无任何新颖的卓见。自从我第一版《梦的解析55问世以来,从来无人问津,那些所谓“梦的研究学者”更完全忽略了我的见解,而只是一味地表现出他们那种难以接受的观念上的食古不化与故步自封,正如法国讽刺小说家Anatole France(1844—1924)的“Les savants nesont pas curieux”所言,如果在科学研讨上也有报复的权利的话,那么这回也该轮到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忽略掉他们在我这书出版以后所发表的心得。在杂志上出现的有关这方面的少数研究也总是充满对我的错误看法与缺乏了解,因此我对那些针对这书所发的批评所作的辩驳是——他们最好再复读我的书,或者应该说他们才是应该好好读我的书的人。(在1914年德文版第四版问世时,也就是英文译本第一版问世一年后,弗氏又加了如下数语:)最近,这种情形显然已有改观。我这部《梦的解析》所作的贡献已不再受人忽视。但这种新情势使我更难作整理,《梦的解析55一书已引起一系列新的事端与问题,而作者也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说明过,但在我未能架构出整套理论来反驳他们以前,我无法在本章加添任何新的补注。不过,将来若有任何卓越的文献出现的话,我一定会在以后的版本内附加上去的。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一个梦的分析本书的开场白即已标出我在梦的观念上所受的传统看法之影响。我主要想让人们理解“梦是可以解释的”,而已经讨论过的那些对梦的解释所作的贡献,其实不过是我这份工作的附加物。在“梦是可以解释的”这前提下,我立即发现我的看法完全不同于时下一般对梦的看法——事实上包括几乎所有梦的理论,仅除了休奈尔(Scherner)的以外。因为要“解释梦”即是要给予梦一个“意义”,用某些具有确实性的、有价值的内容来作“梦”的解释。但我们得到,梦的科学理论一点也帮不了梦的解释。因为,第一,根据这些理论,梦根本就不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只是一种肉体的运作,透视符号以呈现于感官的成品。外行的意见一直是与此相反的。他们强调梦的运作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可是他们虽认为梦是不可理解的,是荒谬的,但却仍无法鼓足勇气否认梦具有任何意义。由本能的推断,我们可以说,梦是一定有某种意义的,即使那是一种晦涩的“隐意”,是用以取代某种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要能正确地找出此“取代物”(Substitute),即可正确地找出梦的“隐意”。 非科学界一直在努力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试图对梦作一番解释。第一种方法是将整个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尝试以另一内容来取代其表面含义,此法其实就某些方面看来,是利用“相似”(Analogous)的原则,而且有时相当高明。这即是“符号性的释梦”(symbolic dream—interpretation)。但这种方法在处理看来极不合理、极端荒谬的梦时,一定是非常吃力的。圣经上的约瑟夫(Joseph)对法老的梦所提出的解释,便是一个例子。“先出现七只健硕的牛,继之有七只瘦弱的牛出现,它们把前七只健硕的牛吞噬掉”,就被解释为暗示着“埃及将有七个饥荒的年头,并且预言这七年会将以前丰收的七年所盈余的一律耗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 PDF格式下载



绪论过去的医学家常用解剖学和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有机体的机能和失调,而不知道精神生活是复杂的有机体最后发展的结晶。精神分析学认为心理过程是有机体活动的重要方面,这种过程又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活动仅仅是整个心灵活动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对于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达到对人类和科学的新的认识的决定性步骤;精神分析的第二个命题是: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同时对人类心灵最高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过失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笔误、说话用错词、错放等常见的过失行为,都是过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些行为,都是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所谓“意义”,指重要性、意向、倾向及一系到心理过程中的一种;而偶然的、症候性的动作则不宣称为过失。过失是由于心灵中两种相反的倾向相互牵制(对抗)而发生的心理行动。那潜伏的牵制的倾向起源于人们头脑中不久前所有的一个思路,受牵制的倾向则被压抑下去,使人产生过失行为。过失常用来满足一种应当禁止的愿望。过失心理学把各种过失现象加以分类,并对这些心理现象作动的解释,把它们看作是心力争衡的绍果。梦梦不完全是一种躯体现象,而是一种不规则的反应的产物或物理刺激所引起的有意义的心理现象。梦是心灵在睡眠中对前一日或前几日经验的反映,是醒时心理活动的继续。昼梦则是幻想的产物,用来满足梦者的各式各样的野心和情欲--文学艺术就是以这种昼梦为题材的产物。梦的元素本身并不是原有的思想,而是梦者所不知道的某事某物的化装的代替物。释梦就是利用梦者对这些元素的“自由联想”使它种被代替的观念进入意识之内,再由这些观念,谁知那隐伏在背后的原念。自由联想不仅依赖于释梦者所给予的刺激观念,而且有赖于梦者的潜意识活动,即有赖于当时没有意识到的含有强烈的情感价值的思想和兴趣(即情结)。释梦者不应理会梦的表面意义(梦的“显意”),而应寻求背后的潜意识思想(梦的“隐意”)。梦的化装作用,即梦显意与梦隐意的关系有三种:(一)以部分代替全体;(二)暗喻;(三)意象(抽象的思想在显意里化为代替的意象,以达到隐藏的目的);(四)象征(梦显意元素是隐意的象征)。当然,梦中一个明显的元素不一定总是代表着一个潜在的元素,二者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组的交叉及系。神经病通论精神病理学如果没有精神分析关于潜意识的知识,就会失去科学的基础。精神分析认为神经病症候和过失行为、梦一样,都是意义的,与人们的内心生活和潜意识有相当的关系。潜意识的发现对人的自尊心是一个打击,所以神经病人往往对治疗者作强有力的抗拒。潜意识有自己的特殊领域和心理机制。这个系统可比作一个“大前房”,意识停留在与之毗连的“接待室”。在这两个房间之间,有一个守门人,他对各种潜意识精神兴奋加以考查、检验,对于他不赞成的兴奋,就阻止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入门的那些兴奋也只有在能够引起意识的注意时,都能成为意识。因此,这个接待室可称为前意识的系统。我们如果称任何一种冲动是被压抑的。意思就是说它因为守门人不许它侵入前意识,以至不能冲出潜意识。守门人乃是指我们在分析治疗时去解放被压抑的意念而遭到的抗拒神经病症候就是被压抑作用所驱回的某些潜意识的代替物,进而言之,病人想用症候达到满足性欲的目的。可见,神经病症候是两种相反的心理倾向冲突而趋于调和的结果:其中一方代表被压抑的倾向,另一方表抑制前一种倾向而导致症候的主动倾向。也就是说,症候源于潜意识欲望努力转化为意识时遭到了强有力的压抑。因此,我们只要把那受压抑的潜意识导入意识,症候即随之消灭。精神分析主要治疗三种“移情神经病”--焦虑性癔病、转变性癔病和强迫性神经病。精神分析学意义上的性生活比狭义的性生活概念广泛得多,它指里比多机能,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们的性生活。“性倒错”者有两类:(一)其性的对象已变,与同性恋者相同,他们都不要生殖器的接合,而以对方的其它器官或部位为替代;(二)性的目标已变,他们性欲的目标仅为常人所讲的性的预备动作。这两类性倒错者又各分为两种:第一种求得性欲实际性欲实际的满足,第二种仅在想象中求得满足。性本能(“里比多”)或因暂时的受阻,或因永久的社会制度的障碍,而很难获得常态的满足,性倒错便构成一种变态的发泄,它止于性的满足,而不以生殖为目的。性生活不等于生殖,“里比多”是性生活的真正动力。里比多是一种力量、本能--这里是性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本能。正常的性生活和倒错的性生活均由儿童的性生活演化而来。婴儿期的吸乳活动乃是人们整个性生活的原始出发点,是后来各种性满足的雏形。母亲的胸乳是婴儿性欲的第一个对象;其后,婴孩乃有抚摩生殖器区域的手淫行为,排泄机能和对性的窥探也给婴孩带来性的快感。儿童由六岁或八岁起,性的发展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称为潜伏期。在这以前所有的心理经验和激动,这时都渐被遗忘。精神对析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个遗忘了的时期召回到记忆之内。焦虑在神经病心理学焦虑在神经病心理学中占据中心地位。针对危险而发的真实的焦虑,是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表现。焦虑性情感的起源和原型是关于出身的经验。神经病的焦虑,是指用在变态方面的里比多,它有三种类型:(一)一种焦虑是“浮动着”的,易于附在任何恰当的思想之上,可称之为期待的恐怖或焦虑性期待。(二)与前者相反,第二种焦虑在心灵内较有自由,常附于一定的对象或情境之上,它构成了各种不同的恐怖症的焦虑。此外还有一些焦虑与危险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是无因而至。焦虑起源于未能发泄的里比多,这是焦虑的第一个历程;然后它建造种种防备的堡垒,以避免与外界危险的接触。所以,焦虑症候的形成,目的仅在于逃避焦虑的发展。神经病人致病的矛盾有别于矛盾着的各个冲动的常态平衡,因为常态平衡的冲突存在于同一心理领域(或层面)之中,而致病的矛盾中的一方进入前意识和意识的平面之上,另一方则被禁闭在潜意识的区域之内。精神分析的主要工作便是利用病人对治疗者的“移情”作用,采用具有教育意味的暗示疗法,把病人的潜意识思想导向(或改造为)意识的思想,从而解除压抑,消除症候。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论:弗洛伊德经典著作大师的书,内容不必说就是必须要看的。


现在很多心理学教材都是融合了各门各派的学说与理论,对每种理论又只是从内容上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所以我们在使用教材学习心理学时不免感到很枯燥很空洞。所以要深入每个流派就必须要读此流派的原著。精神分析引论就是精神分析学的始祖,从弗洛伊德自传开始,到精神分析,系统而全面的了解精神分析的来源于背景,对深入学习基于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相当有帮助。


这本书是弗洛伊德讲稿的汇编,是弗洛伊德给大众演讲精神分析学知识的讲稿,总的来说是适合没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人读的,但是不知是原文还是翻译造成的句子不是很好懂,写的稍稍有点不白话,句子有点拗口,只要对这方面有兴趣还是完全可以看得懂并且获得收获的。新论是比引论时间上晚一些的讲稿,是对精神分析学更晚一些的弗洛伊德的新的诠释和新的发现。


弗洛伊德乃精神分析学大师,同样是创始人,他的书不能不看,尤其是对创作文学的作家而言,是必要和必需读的。不能忽略这本书的存在,它能提供给作家一个真理的探究,存在于你的头脑形成的形象之中,这就是想象。想象是一个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的经典著作。我感觉心理学时深入学习可以读一读。


《精神分析学引论》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对如何理解精神分析科学很好帮助。


精神分析学引论·新 Introductory Lec***es on Psychoanalysis:一部拯救人类思想,揭开人类心理隐私的百科全书


精神分析学引论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的入门教材。


买了三本,觉得非常不错,精神分析引论,不知能不能看懂


老弗的著作,想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可以读一下


跟着先生的文字,了解精神分析和精神医学,探索人的情绪的缘由,了解精神分析治疗法。


弗洛伊德的书都是关于心理和精神的,值得看看


值得一读。弗洛伊德的经典著作。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一定不能错过!


弗洛伊德的经典作品,每个渴望学习心理学的人都不该错过的!


这本书要结合弗洛伊德书一起来读,是对自己心里分析的一个很好的出入口!不懂的可以划出来细细研究


属于专业一类书籍,需要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才容易理解,不过弗洛伊德是心理学的权威,是经典,对于一些想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朋友推荐看看。只是好像本书80年代就有译本,内容变化不大,书籍纸质一般。


不愧是弗洛伊德,分析很透彻


开始迈出精神分析的第一步,很受用!不错


这是弗洛伊德的经典作品,个人感觉比梦的解析好读。另外,这个系列的版本和翻译都挺不错。


弗洛伊德的书无疑是经典。《梦的解析》是弗氏的名著了。而且这本书印刷和板式都还不错。


是弗洛伊德的演讲稿,环环相扣,大师经典之作


还没看内容。只听说是学习行为分析学的入门书籍所以就买了。


很久之前就听到弗洛伊德的大名,现在终于有机会一睹大师的风采。实话说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枯燥的,但是只要你认真细细品读,那么,很多东西你都会觉得很熟悉。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被我们有意无意地遗忘,读书使人明智,总有收获。


弗洛伊德的经典,值得阅读与收藏,喜欢


弗洛伊德的经典之作 值得细读


弗洛伊德经典,还没看


学心理学必读的著作,有划时代意义


弗洛伊德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家,书还不错。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可以很好的了解到一些精神领域的文化,加深自我这方面的文学素养


佛洛依德的经典著作,非常棒!奠定了现代心理学的基础。


老佛爷的经典著作!想从事心理学的朋友必读之物!


大学必读书目来的,弗洛伊德代表作,会好好读读的


大师的作品无需多言,看看有助于了解些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书,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外国用语的差异。或者是本身这门学问的深奥,需要日后认真研究、


弗洛伊德 我一直在研究


一直对于梦有着复杂的情感 很疑惑 因为和梦的解析在一起 今日特意购买 内容无话可说 由于是心理学 所以 适合各种人群阅读 搞活动 买的 性价比很高


理论分析,挺有道理的


弗洛伊德,早就如雷贯耳了,拜读


感觉很好,很有启迪意义!喜欢弗洛伊德的朋友强烈推荐


原来弗洛伊德是犹太人啊 伟大的思想家 值得看


很喜欢弗洛伊德,喜欢他的单纯


弗洛伊德很强大,还没看就期待了


伟大的 弗洛伊德


书很不错的…很喜欢精神类书籍。值得一看


上课老师介绍的书之一,内容很踏实,不浮夸。精神应该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但作者真的很了不起,观点鲜明而且语言易懂!本来还担心看不懂,但其实很好理解!


精神的食粮


学心理学的都应该看看


学心理学必读此书


一部很好的关于性学的启蒙著作 适合发展中国家合理改革相关的课程安排具有指导意义


梦的解析是佛洛依德的经典之作也是凝结了他一生的心血之作,值得研读和思考!让人受益匪浅


经典著作,内容非常丰富,专业非专业都不会有障碍。


字太小了,看得头痛。不过书很好,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值得收藏


经典著作,就是不知道翻译得怎么样


看这部心理学名著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


大师的经典之作,需细细读来


折扣合理,印刷还好。心理学代表作,应该读读。


在读这本书之前,可以先读“梦的解析”,可能更能帮助你理解其中的内容。“显梦”与“隐梦”的关系,梦的伪装、梦的转移等等东西,对我来说确实比较难以渗透。我能理解的只是梦的一种形成过程,一个简单的过程。


书经典,弗氏的理论是值得逐字逐句推敲的


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很喜欢这本书。


写的很不错啊 还没看完 值得心理学者看一下


拥有弗爷的书是上学时的梦想,心理学怎么就那么神奇。


佛洛依德不愧是心理学的鼻祖


做心理工作的,这书是经典,当然手边也得有一本。


书有点难懂。。。。不愧是大师的作品,建议有基础的人看


虽然只有梦的解析是新的。但是不妨碍我阅读。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莫让我失望


经典不用多说


经典的东西不用我说得太多了。


经典的书籍,需要静下心阅读


书的封面设计很不错 还没有看完 好经典的书


很经典的书,需要细心体会


这本书挺经典的!好看~


经典,没什么好说的


很经典的书籍,值得细细品读!


经典之作值得收藏


经典的书,没话说。书拿起来很轻。


经典力作,喜欢的朋友可以多看看


经典必看书目!!


真的是经典的好书,要耐心的看的。内容相当充实


经典书籍,值得一看


一直就想买的书!!!!!!!!百度过无数次佛洛伊德,今天终于看到他本人的著作


书比想象中的要厚…… 大概扫了一眼 感觉比梦的解析要容易理解一些 都很满意 只是对纸质有点不满意


和梦的解析一起买的,看后对加深理解十分有帮助。


大师的书值得一读,建议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找自己毛病。


大师的书,买一套来收藏


大师的书值得一看


大师的精品作


一部拯救人类思想,揭开人类心理隐私的百科全书


价格便宜,但是翻译的没有商务印书馆那一版好,那是个心理学家翻译的。


理论书真的好难啊


了解人类思想深处的一本好书


揭开人类心理最深处的隐私


此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十本书之一


超棒啊超棒!物流超给力,第二天早上就到,并且上班没接到电话物流小哥直接送进来给我,超好,最好的一次购物!书也很给力,是我想要的!质量很好,纸质很好,很正!绝对好评!


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作品。还可以。


一起买了三本 想从心里发展的可以看看


好书,一直都想要,终于入了手,还是实体书有滋味


不得不说比较难看下去。感觉翻译的比较枯燥,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