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国青铜艺术
2000-12
云南美术出版社
张增祺 编
310
无
本书介绍滇国青铜艺术,“滇”,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盛兴于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王国,西汉后期走向衰落,东汉初叶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滇国由盛转衰,直至国除,大致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历史。滇国历史悠久,经济和文化早已发展至较高水平,然而真正受到中原的重视,也只是西汉汉武帝时。
云南文明之光——绚丽多姿的滇国文化揭开滇国历史之谜滇国名称的由来 滇国历史概述滇文化主要墓地简介滇文化青铜器分类关于滇王金印的若干问题规模巨大的生产领域农具、耕作及收获 家玄饲养与驯服狩猎活动及捕猎方式纺织工具与纺织技术青铜器铸造技术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服饰、饮食、房屋、交通、习俗造型奇特的兵器制作:兵器种类、军事装备生动活泼的音乐舞蹈:音乐、舞蹈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青铜器装饰图案、表铜工艺品图版生产生活军事舞乐装饰图片目录
书摘
云南文明之光——绚丽多姿的滇国文化“滇”,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盛兴于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王国,西汉后期走向衰落,东汉初叶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滇国由盛转衰,直至国除,大致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历史。揭开滇国历史之谜滇国名称的由来 滇国以滇称,因境内有“周回数百里”的滇池得名。滇池称滇,又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见《后汉书·西南夷传》,称汉代于云南设立益州郡,郡治滇池县(今晋宁县晋城镇),其境内“有池,周回二百余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滇池”。滇池出水口在今昆明市西南海口镇,两岸陡峭、河道狭窄,每逢山洪暴涨,池水确有倒流之象,以致沿岸农田村合被淹没,故历代无不以治理滇池水害为“当务之急”。滇池水流经安宁、富民境内称螳螂川,流经禄劝县境为普渡河,后注人金沙江(长江上游)。因我国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河流多作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流向,惟滇池之水由南向北,倒流之说或源于此。另一说见《汉书补注》,文日:“上林赋文成颠歌,文颖注颠县,其人能作西南夷歌,滇与颠同。然武帝前滇池县本作颠县,后人因池加水为滇耳。滇池读为颠池,以滇为义。说文:颠,顶也。言益州(郡)各水四面下注于卑地,此县之地与池独居高顶,当不以颠倒为义。”两说均以滇为颠,一以颠倒解,一以山颠解,未知孰是。 滇国历史概述 有关滇国历史,过去在我国古代史研究中基本属于空白。这大概因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古代多未使用文字,他们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被湮没无闻了。我国古文献上对滇国情况虽有片断记载,亦多来自传闻或转录,以致人们对丰富多彩的古滇国文化一直了解甚少。 有关滇国和滇王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其文日:“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揲榆、名优、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当时云南以滇池区域为中心即滇国的聚居区,滇国东部为夜郎国,北部有邛都国,西部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即昆明国。滇和昆明都属于云南古代民族中的主要部落,他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滇国历史悠久,经济和文化早已发展至较高水平,然而真正受到中原的重视,也只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载,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杖。使问所从来,日: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国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张骞将出使大夏(今阿富汗)时所见蜀布、邛杖的事情报告汉武帝,并说由西南地区经身毒(今印度)至大夏,不仅路途更近,而且可避免西北地区匈奴的干扰,与中亚诸国建立更多的联系。汉武帝采纳了张骞的建议,并几次派使臣到云南求身毒道,此举虽得到滇国的大力支持,但因滇西地区昆明国的拒拦而未能成行。也正因为这件事,西汉王朝才知道有关滇国的更多情况。 至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l 12年),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一举平定了盘踞两广地区的南越割据政权,兵临滇国之东南境。此后一年,又征服了滇国东部的夜郎国和北部的邛都国,使滇国更加孤立。西南夷部落相继被西汉王朝各个击破后,汉武帝曾遣使劝说滇王降汉人朝,停止抵抗。当时滇王依仗自己尚有实力,又有“同姓相扶”的劳浸、靡莫部落支持,拒不投降。于是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 09年)首先击灭滇东北之劳浸、靡莫,以兵临滇。由于滇王失去同盟者的支持,汉师又紧逼滇池区域,只得放弃抵抗,降汉为臣。至此滇国隶属于西汉王朝,汉廷又在原滇国领地设立益州郡,郡治滇池县(今云南晋宁县)。 ……
今云南地区,古称滇国,历来是西南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自汉朝以后逐渐与中原接触,形成了独特的绚丽多姿的滇国文化,其中尤以青铜器文明享誉天下。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和云南美术出版社联袂打造的这本全彩精装的《滇国青铜艺术》,就将为你揭开滇国出土的青铜器的神秘面纱,带你领略我国少数民族古代文明的独特艺术魅力。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