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版家庭藏书-诸子百家卷-论语 大学 中庸

李浴华,马银华 译注 山西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作者:

李浴华,马银华 译注  

页数:

193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具体即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书。“四书”之名,则始于宋代的“二程”。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从此,“四书”便通行于天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问相与谈论。因此,《论语》又是若干片断和篇章的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顺序没有什么道理,而且绝非出自一个人的手笔。通行的说法是,《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最后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所以说,《论语》的着笔当开始于春秋末年,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年。《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忠恕”和“仁”。“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就是“爱人”。 《大学》分“经文”一章,传文十章。“经文章”是孔子的言论,由曾参口述;十章“传文”,则是曾参的见解,而由他的学生记录而成。曾参又称曾子(前505-前436),字子舆,春秋战国之际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小四十六岁。曾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孝”,而尤以“孝”影响最大。“曾参之孝道,感天地,动鬼神。”(唐·皮日休语)曾子也因此获得后世“宗圣”的称号。《大学》是儒家阐述治国平天下的一篇政论文。它的主要思想是“修己以安百姓”;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人世”思想的全面体现,对后代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中庸》的作者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字子思,他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被后世尊为“述圣”。子思是儒家学派的承前启后者。他虽说没有亲聆孔子的教诲(子思小孔子六十八岁,在子思的幼年,孔子即去世了),但他跟随孔子的弟子曾参学习,颇得孔门真传。子思的思想又通过他的门人传给孟子,孟子继承发扬,最终成为儒家的“思孟学派”。子思的《中庸》,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和发挥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如果说《大学》是儒家的一篇政论文,那么,《中庸》则是儒家的一篇哲学论文。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的主题,在于阐述中庸之道最完美、最高的道德。同时,在方法论上,它又倡导在认识、处理问题时,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从宇宙观看,《中庸》主张“天人合一”;从政治观看,《中庸》主张人治、德治;从教育观看,《中庸》倡导在“诚”的基础上,采取“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自从宋朝的“二程”首创“四书”之说,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编辑问世以来,“四书”便形影不离。此次整理,由于篇幅原因,将《孟子》抽出单行,而将《论语》、《大学》和《中庸》合刊。《论语》以刘宝楠《论语正义》为底本;《大学》、《中庸》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底本,编次也基本不变,程子的提示,朱熹的序和按语,对理解原文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也予以保留并加翻译。

书籍目录

前言◎论语 孔子和《论语》(代序)(李浴华)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附录 《论语》名言警句 孔子年表 《论语》重要研究著作◎大学 朱熹《大学章句》序 《大学》程子提示 “经文”章 “传文”十章 第一章释“明明德” 第二章释“新民” 第三章释“止于至善 第四章释“本末” 第五章释“格物致知” 第六章释“诚意” 第七章释“正心修身” 第八章释“修身齐家” 第九章释“齐家治国” 第十章释“治国平天下”附录 《大学》名言警句 《大学》重要研究著作◎中庸 朱熹《中庸章句》序 《中庸》程子提示 《中庸》三十三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附录 《中庸》名言警句 《中庸》重要研究著作

章节摘录

  ◎学而第一(共十六章)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一般以每篇开头两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但因为“子日”两个字常出现于一篇的开头,这一类的篇目便以“子日”后的两三个字作为篇名。本篇讲的是学习与做人。  原文  1.子日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  2.有子日⑥:“其为人也孝弟⑦,而好犯上者⑧,鲜矣⑨;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⑩,本立而道生⑩。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⑩!”  3.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日⑩:“吾日三省吾身⑩:为人谋而不忠乎⑩?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⑩?传不习乎⑩?”  注释  ①子:《论语》中。子日”的。子。均指孔子。古代尊称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为。子”。  ②学而时习之:时,经常;习,复习,温习。  ③说(yue):通“悦”,高兴、快乐。  ④朋:朋友。  ⑤愠(yun):恼怒。  ⑥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⑦孝弟(u):孝,子女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弟,通“悌”,弟弟对兄长要尊敬、服从。  ⑧犯上:触犯长辈或上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版家庭藏书-诸子百家卷-论语 大学 中庸 PDF格式下载



既保留了文言文的原文,还加了注释和翻译,很适合读


买了不少的书,先看了一下前言和代序,从印刷来说还没有发现错别字。字迹也很清楚,纸张切合装帧的封面,有点旧旧的感觉,非常的喜欢。这个假期能够大饱眼福了,谢谢了,第一次来当当,会继续关注的!还准备买历史类的可惜暂时缺货,


非常好地书,排版看着也很舒服,推荐啊


挺好的一个版本


不错,正版,很好


古典文学


帮朋友买的没有看


正是我想要的纯文言文。值得!


要了解儒家的思想,这本书很适合的!


此书没有什么品质问题,值得一看,值得一买,喜欢国学的朋友不妨买回家读一读,应该会得到不少益处,并且深受启发。。。这一套书籍,我建议喜欢的人可以都买回家去,绝对对人生和今后的生活大有好处,最重要的是可以增长知识,增加内涵。


书纸质一般吧
内容不用说
一分钱一分货
我觉得算不错了


正在读!经典!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