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名砚珍藏

我堂 辽宁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10  

出版社:

辽宁画报出版社  

作者:

我堂  

页数:

126  

前言

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 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 一塔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 唐陶器,其规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 古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饥民,盛世文物,千真万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更 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藉以 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今万卷出版公司编辑出版“中国民间个人收 藏”丛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到公众欢迎及 支持的益事。嗜古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不少书本上所缺乏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 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 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 伪,详考文物之历史源流。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中,收藏及鉴赏文物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 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 收藏”丛书的作者藏友们,大概也会有这般感受。

内容概要

古砚上的每一个痕迹,都反映着来自遥远年代的精神,面对着它,就好像面对古人,欣赏古砚,就好像与古人对话。如果不是真正的爱砚者,难以体会个中情趣的。在这里,作者向广大的砚友奉献自己多年的经验与体会,与大家分享收藏古砚的乐趣。本书由古砚收藏家我堂先生撰稿。书中共分九辑,分别介绍砚的起源与发展,四大名面,历代雕砚名家,藏砚名家,以及古砚识别等等。

作者简介

刘奉义:别署我堂、梦砚斋。吉林榆树人。1961年5月1日生。1981年毕业于东北师大图书馆学系专修科。现为东北师大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业余佣于笔墨。癖砚,矻矻以求十余年,所获不多,约百数十万(可抵数十百亩良田),世代耕之亦有余。因爱砚成痴而梦砚,每梦

书籍目录

第一辑 砚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辑 四大名砚及其他第三辑 历代雕砚名家第四辑 历代藏砚名家第五辑 砚铭种种第六辑 传世名谱第七辑 古砚识别与辨伪第八辑名砚集藏第九辑 古砚行情

章节摘录

插图:砚山砚山作为砚的一种形式,它的观赏价值值高,有时甚至超过它的实用价值。砚山见于文字记载,多为宋以后事。米芾有《砚山诗》,诗的小序道出了砚山的大小、形状:“谁谓其小,可置笔砚。此石形如嵩岱,顶有一小方坛。”米芾不止一次专门讲到砚山,说明他对砚山情有独钟。宋周密《云烟过眼录》称“米氏砚山后归宣和御府,今在台州戴觉民家。”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载有米氏《砚山图》及《砚说》。明高濂《遵生八笺》谓“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宋代以后砚山,多以灵璧、应石、乐石、端石、燕石等天然石材为之,顺其自然,形体不大,一般开水池,极具观赏价值。米芾爱砚,也爱奇石,可能由奇石发展为砚山。汉代砚山,很少见于文献记载。传世有“十二峰陶砚”,藏故宫博物院,但有人认为它是魏晋以后的形制。不过汉代是中国砚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诞生一种新形制也不是不可能,比如说借鉴了“博山”式,发展成山形陶砚。后世模仿前代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不应把前代的东西归入后世。“十二峰陶砚”的年代还应进一步考证,弄清它们的制作年代非常重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唐陶器,其规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


编辑推荐

《名砚珍藏》: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名砚珍藏 PDF格式下载



砚亦称为研,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在使用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古砚上的每一个痕迹,都反映着来自遥远年代的精神,面对着它,就好像面对古人,欣赏古砚,就好像与古人对话。《名砚珍藏》由古砚收藏专家我堂先生撰稿。书中共分九辑,分别介绍砚的起源与发展,四大名砚,历代雕砚名家,藏砚名家,以及古砚识别等等。


分别介绍砚的起源与发展,四大名面,历代雕砚名家,藏砚名家,以及古砚识别等等。


中国是名砚产国,古砚文化悠久。该书看后很有收获,进一步了解砚源砚型砚质砚艺和砚的文化史。也给砚的鋻赏提共了思维的发方法提高了砚的鋻赏水平对我们没啥子资本的求知者不求时收藏只求鉴赏从名砚鋻赏中获取乐趣和生活快乐


书印的非常好,图文并茂,语言生动、简洁、通俗易懂,彩图和文字交相辉映,衬托出那名砚的价值,是学习和欣赏古砚的很好的一本书,非常值得收藏。


介绍文房四宝之一的“砚”,书是非常好,图文并茂,色彩鲜丽,说明简单易懂,掌握容易,是非常好的书,是收藏的佳品,也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良师益友。家中必备,定能增长知识。


介绍名砚的经典读本,建议购买学习收藏。


名砚珍藏 这本书不错。


名砚珍藏这本书我很需要。


了解名砚的知识,好参考书


了解一下名砚知识,也不错。


书不厚,全铜版纸,有很多砚图,不懂砚台的人可做扫盲用。


看了本书中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的介绍,让我具体的了解了很多的著名的砚。从而对它的认识又有新的认识,让我对文房四宝的一宝,更加的深刻,更加明了。


前天晚上订的,隔了一天就到了。买了一箱子书,这样的发货速度,实在快。还未读,可谓珠玉未识。先说说书的装帧吧。我买书不少,对书的设计装帧是比较挑剔的。从心里,一直觉得从封面到内文,再包括插图,从总体评价比较好的不多。易先生的这本书,无论从外观还是到内页,真是觉得:大气雄浑。封面很简洁庄重。红色的封面上是易先生亲自题写的书名。黑色隶书。字不大,像雕刻于厚重的石碑上。字大了反而显得拙笨,字体小,空白多,是一种留白之美。封底是先生亲自撰写并书的《重读诸子歌》古风诗一首。220多字的长诗,一气呵成。字体拙朴厚重。凸现作者文学修养与文化底蕴。书页全部用浅绿底色的纸印刷,非常养眼,且给人以静谧舒适之感。正文字体大小适度,与当下那些密集的小字书相比,可谓适合长幼阅读。书中专门配了谢春彦先生的彩色插图,这是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国画笔墨,漫画风格,再题以精当的题跋,可谓很好的烘托了文字内容和大众讲坛的平朴诙谐风格。欲研究历史或专业人员,当然不用看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这不是严整的史论。所以,我大概知道文字的内容及“戏说”口吻,以及它的面向人群。易先生是大家,如果文字是珠玉,我还没来得及欣赏,先把承载珠玉的“椟”即书的装帧欣赏一番吧。我买“珠”,也赏“椟”。


很喜欢这类书,以后会细读。值得收藏。书的质量也很好。


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


非常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再想买一本送人


文房四宝之一:笔砚的珍藏。


这本书有点意思,文玩杂项,藏者心情,不错!


这本书很不错,印刷很精美,价格很优惠,值得收藏!


印刷很精美,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


喜欢收藏的初级入门者,可一学着了解


舒适挺不错的,其实这是我早就收藏的,每到赶上活动我就疯狂一下,呵呵,


值得收藏,看看长长知识。


对砚台的收藏鉴赏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不错的书,照片也很清晰,就是介绍的砚台有点笼统


书的纸张很好,但是有一个缺点——画印制不是很清晰。


纸张不错,供我这样的初学者入门学习不错!


作者文笔太差了,逻辑也乱,不如另一本。


印刷精美的好书,性价比非常高,我非常喜欢的书,推荐给书友。


书很好 质量不错 我很喜欢


书有点薄了,但还是很不错的。


很好的书,内容经典,印刷装订都不错。推荐。


书不大,但内容较为丰富。图文并茂,铜版纸印刷。好评!


书买太多,还来不及看,先屯着慢慢看。


书好价格低活动实惠


书不错,值得看!


从图片上看挺薄的 书到了之后 还真的不厚啊 送给喜爱书法的老丈人看


看看这本书可以增加与雅士的谈资。


很值得学习的一本书,通俗易懂。


实实在在一本书,专题性强,图片很多,挺形象,可以当资料


纸质和印刷俱佳,感觉图片少了点,总体感觉很好。


这次物比以前有进步哦,有进步就要表扬O(∩_∩)O哈哈~


印刷不错,内容也很不错!!!


32开;铜版纸;印刷精美,全彩印刷,图片清晰。
内容略显简单。


看了几遍,学到很多东西,不错


了解了砚台知识。好!!


黑白照片,作为了解砚台史算是较粗浅的吧


印刷精致,内容丰富,读后有见识


图文并茂,不仅可欣赏,还学到不少知识。又便宜又好,合算


可以适当增长一些文房四宝知识。


读书人,少不了文房四宝,了解研,很有必要


跟想像的差不多。不错。


内容不常见,很专业


多发给我一本啊。


看过之后,受益匪浅.


学到了东西,长了见识。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值得买,值得经常看,长知识。


图片太漂亮了。


还没仔细翻阅~


送给好朋友的,他非常喜欢!


不错的 不错的 我很喜欢


我国历来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不过万卷出版公司对我的感觉不太好,先把书价标的太高。再优惠。有欺诈的感觉。书的质量也不是很好。本人买过万卷出版公司的书后,就有不再想买的感想。


了解名砚、古砚的基本知识。


可以系统地学习到古砚知识,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名砚珍藏,一套小书。铜版纸印刷,长知识长姿势。


名砚珍藏 里面各种名砚 各种砚的特点历史。


没见过名砚,慰情聊胜无。开卷有益吧。


本书,对中国砚文化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清理,对初学者有一个深入浅出的宣讲,很好!


介绍了很多砚 很喜欢这本书 学到了很多不知到的东西


里面的照片都非常清晰,可惜的是书太小了,内容不多啊


图文并茂。印制精良


万卷的这些普及性的彩色本,内容浅显,不适合长期珍藏。


内容很喜欢,很对个人的胃口,收录的图片也不错,,欣赏~享受~~


书还行,就是内容介绍太少,不深入。


介绍各种砚台品种,产地,特色,附录部分有常见砚台价格参照。可惜对于鉴赏砚台好坏等细节方面,讲得比较含混,没有深入。了解下还是可以的。


书的装帧有点粗陋 但是内容编排还行 就这样吧


很好的书,学到很多东西,主要是很值.


书还没有看,特价的时候买了好几本,放着慢慢细读。


书很好,但不属精品,优惠价格购得,不可太奢望


家里没有这方面的书,价钱便宜,版本还可以,就买吧。权当增加自己的休养了。非专业人士看看蛮好的


给别人的书弄湿了,买来还给人家的.结果,当当买来的,还是有破损的.....希望当当今后发货时仔细检查货物...


这书值得看,内容图片都很精彩


这个是补差价买的书,本身不是很需要,不过发过来书是全彩的,很值呀~


砚台还有人磨吗?


一直在找这样一本关于砚台的书籍,谢谢当当


超值的价钱 呀。不买可惜了


这个系列的作品都还不错,只是价格有点高了。但愿都能是精品。


少了一些,内容应该丰富些就好了


纸张很好,就是竖排的。很有用,


图非常清晰,而且内容非常好。值得一读。


199-100,促销购入,还可以


凑单卖的,不过觉得还不错。


没细看,还不错,内容挺丰富


内容偏少,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