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扇面珍藏

郭传火 辽宁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2  

出版社:

辽宁画报出版社  

作者:

郭传火  

页数:

127  

字数:

36000  

前言

我国素称文物之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唐陶器,其规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多饥民,盛世藏文物,千真万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更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 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测出版陈列?藉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今辽宁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到公众欢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古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不少书本上所缺乏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伪,洋考文物之历史源流。 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中,收藏及鉴赏文物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的作者藏友们,大概也会有这股感受。

内容概要

本书是辽宁画报出版社《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之一,由扇面收藏家郭传火先生撰稿。书中介绍了我国独特的书画艺术——扇面的渊源、发展,以及收藏知识。书中还展现了作者收藏的百余幅精美的扇面珍品。

作者简介

郭传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3年2月1日生。出版有《中国保姆》、《走向辉煌》、《中国当代试婚潮》等长篇多部,十余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因创作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涉足古玩界而一发不可收。兴趣广泛,庋藏颇丰,并对书画、古砚等文房用具甚为精鉴,时有此类专题文章在报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扇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我的第一把藏扇
团扇
折扇
金笺金绢扇面
中国的扇文化步入艺术殿堂中的至高境界
“扇子送凉,不意成艺”
第二章 名家扇作的珍藏
何谓名家
名家扇作的收藏价值
不宜收藏的扇面
与意与工笔
要弄清楚各家的专长
如何投资名家扇面
第三章 无名氏扇作的收藏
怎样理解“无名氏”?
我的教训
叶曼叔的仕女扇——意外的惊喜
勒方奇作品——果断买下
崇厚的书法扇面——让我眼睛一亮
买无名氏的扇作——看中它的艺术价值
扇面艺术的特殊性
第四章 扇硕作伪的常见手法与鉴别
扇面作假,自古有之
鉴定的主要依据
不完全作伪法
完全作伪法
门内作伪法
利用名牌效应作伪法
“正证法”和“反证法”
第五章 扇面的装裱·修复与保管
修补
整理与专题集扇
扇子的保护
第六章 扇面的行情和价格
五个主要特征
真、精、新
扇面的价值
附:近年来国内外扇央拍卖成交记录

章节摘录

插图:金笺金绢扇面除瓷青扇面外,金笺金绢扇面还有泥金、屑金、洒金、冷金、片金、雨金、浑金等诸多品种。在金笺金绢扇面上作书作画难于一般扇面,因此润笔费要高于普通的扇面;如在金扇面上作大青绿山水,则润笔费还要再加一倍。清末著名画家胡佩衡曾写有《画扇丛谈》,并在文中详细记下自己画金扇的体会:“金笺扇于粉拭后,再以大绒遍拭之。用笔不可重描,描则金易脱落。故于皴山极感困难。稍不留意,有重复之笔,或皴法太乱,纵为修饰,立即模糊。无论如何补救,不能美观矣。渲染笔宜轻速,一次即可,否则模糊之处更甚。金扇墨画及青绿为宜。浅绛之著色反觉黯淡,因汁绿与赭石,与金色相混也。又有一面洒金,一面素纸者。其素纸之性质,与普通素扇原料不同,性质最滑,笔难沉著,不若作画于洒金面为愈。”从胡佩衡这段话,我们不但了解到画金面扇的技法,更能帮助我们的是以此可以作为鉴赏扇面上书画的标准,以便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取舍。至今,我还记得我在扬州文物商店买胡良铨泥金书法扇面时的犹豫不决,见图8。当时,我并不知道胡良铨是赵之谦的入室弟子,只是第一眼看到这页泥金书法扇面眼睛一亮,心里特别喜欢。可是,我一看上面标价4500元,就问售货员这胡良铨什么名头,她摇头说不知,于是我便觉得这价格定得偏高。因当时手边没有工具书可查,不知这胡良铨何许人也,是什么名头,所以就有点犹豫不决。回到酒店里后,仍想着那页团扇,心想这胡良铨的隶书写得这么好,几乎胜出赵之谦一筹,回去即使查不到名头,加之是泥金扇面,品相也好,这价钱也应该能说得过去。于是,我忙折回头又跑到文物店里把团扇买到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我国素称文物主邦,历代遗留下来的古文物,多不胜数,不仅可供我们稽考先贤制作之源,寻索其变化之迹,也是中华先祖精神之结晶、民族文化之表现。古代工艺的兴废,每与国运世变、政经发展有密切关系。举凡国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则不然。譬如汉唐陶器,其规模之宏大,远胜辽金。清代自嘉庆以后,其瓷器之质亦远逊盛清康、雍、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现象亦是如此,灾年饥民,盛世文物,千真万确。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更强,民更富,收藏之风蔚然而起,作为中国人,我自豪;作为收藏家,我鼓舞。 中国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遗产,对这些国宝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陈列?藉以发扬我国艺术与文化,实是我中国人之共同责任。今辽宁画报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分门别类逐年推出,无疑是对“藏宝于民”这个良策之喝彩,是应受到公众欢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占敏求,不独可以陶冶性情,更可从中领略到不少书本上所缺乏之实际知识。古文物经历千载朝代更迭与兴衰,欣赏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个人对于成败得失,处之泰然。此外,要成为一位快乐的文物鉴赏家,更须具有深厚涵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伪,详考文物之历史源流。 在此竞争之现代商业社会中,收藏及鉴赏文物无疑是一种无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潜移默化之协调作用。从个人之亲身体验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浅,乐趣无穷。想来,“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的作者藏友们,大概也会有这般感受。 徐展堂 2001年4月于香港


编辑推荐

《扇面珍藏》: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扇面珍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