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所知道的季羡林先生

马景瑞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5-1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马景瑞  

页数:

182  

内容概要

  《我所知道的季羡林先生》作者把几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浓缩在了几十篇文章里,再现了季老这位大学问家晚年与家乡打交道的种种情况。  《我所知道的季羡林先生》内容包括忘年之交;一个“设想”;为《临清市志》写序;故乡情结;季老与临清宝塔;教育奖励基金;“为他人作嫁衣裳”;创建“季羡林先生资料馆”等。

书籍目录

序忘年之交一个“设想”为《临清市志》写序故乡情结季老与临清宝塔教育奖励基金“为他人作嫁衣裳”创建“季羡林先生资料馆”“规矩”为故乡修路从季老墨宝说起题赠我的书一块蓝色卡其布“两个长处”悠悠故乡情五次回故乡写作多在“三上”名人谈季老季老的小朋友祝寿大德必得其寿情深红枣临清牛肉干家乡过大寿关爱故乡小学季老与清渊诗社乳名及其他季老与书法“冲刺”严于剖析自己乡情后记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忘年之交  我和季老是一个村的,但比季老小二十九岁。从年龄,从人生阅历,特别是从道德文章上来说,我和季老之间都隔着长长的距离。也许是由于老乡的缘故吧,我却有幸亲近了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学者。更让我想不到的,随着相识相知的不断加深,季老会成为给我诸多关怀、帮助并使我获益匪浅的师长和忘年的朋友。我和季老之间的友情,如果从1956年第一次通信算起,已有四十五个年头了。  其实,早在通信之前,我对季老心仪已久。还是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就常对我说起季老:“咱村季羡林,小时家里很穷,后来到济南跟他九叔上学,很用功,考上了清华大学,还到外国留过‘洋’哩。你也要好好念书啊!”当时村里连个中学生都没有,一听说在外边的有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生,后来还成了“留洋生”,心里肃然起敬,十分仰慕。可打听“季羡林现在在什么地方”,都说“闹不清楚,只在他母亲死时见过一面,高高的个子,白白净净,说话很文静”。从此,我脑海里就不断涌现出“季羡林”的形象。我家的田地都在村南边,下地帮助干活,季老的故居是必经之地。每次路过季老故居,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看上几眼。看上几眼,我心里就油然产生一种崇敬之情,念书的劲头也更大了。  1956年我念初中二年级时,有一天在学校阅览室里读报刊,从一本《中国青年》月刊上,惊喜地发现一篇署名“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季羡林”的文章《大学的青春》。我猜想,这一定是我们村那个“留洋”回来的季羡林,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给先生写了一封信。当时信里写了些什么内容,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发出信以后几天里,自己总是惴惴不安,担心一个“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不会给一个初中学生冒然写的信回复。谁知先生在很短的时间就给我回了信,心中那一份欣喜真是不可名状。现在我设想:如果当时先生不给我回信,也许我就没有勇气再给他写第二封信了,当然以后的若干次通信也就不会有了。从1956年到1966年十年间,我给先生写了多少封信,记不准确了,大概总有七八封吧,只记得先生几乎是每信必复,这是使我非常感动、非常感激的,内心深处更加敬重先生了。可惜这期间先生给我的来信,现在都找不见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我所知道的季羡林先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