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名家笔下的南京

冯亦同 编 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5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作者:

冯亦同 编  

页数:

216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要从浩瀚的书海里,编选一部现当代名家写南京的散文集,并非易事。尤其要在短时间内做到齐备、周全,更是难上加难。限于编者的识力、资料的来源和本书的规模,这里只选了49位作者的52篇文章。作者当中,不乏蜚声久远、建树卓著的大家,但也不少仅在一定范围内成就其名者。他们的文章多因为作者长期生活在南京,体验既深,观察亦细,故比那些走马观花的名人之作更宜于入选。这是首先要向读者说明的。编者认为,由此形成的,也许正是这个选本的某种特色。

作者简介

冯亦同 1941年10月出生,江苏宝应人。毕业于扬州中学、南京师范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苏作协理事、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等,参与主编诗与散文合集《秦淮恋》、《金陵诗丛》等。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本书代序:可爱的南京南京琐记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梅园新村之行初游燕子矶玄武湖忆旧金陵犹记著丹青我飞到南京的时候踯躅于政治舞台布景间南京解放的一天夜里我和南京南京的魅力游移的玄武湖石缝中的运河春到白鹭洲三上雨花台散步雨花台石城花树鸡鸣寺秦淮河上的遐思枝带晋时春秦淮何处媚香楼文德桥畔两分月秦淮百姓家魁光阁小憩贡院街之恋秦淮水依依雨花石里看秦淮秦淮河边拾瓷乐我有一块明代城砖从周处台到芥子园初游乌龙潭记莫愁湖遇雨路过汉中门樱花大道桃云东效的风韵青铜铸造的公民钟山之麓林中林得意忘形谓之神……编后记

章节摘录

  这时的玄武湖,一直通到京都的远郊。  朱元璋修了一道城墙,把玄武湖拉到了城墙根下。切断了玄武湖通向长江的进出河道,又隔断了湖水流入城内的若干水路。破坏了水系,玄武湖移到了南京城近郊。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玄武湖还是相当荒凉,一面紧贴着城墙,三面是荒郊野外。  现在,九十年代的玄武湖,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湖四周,围满了现代高楼。一家联一家的商店,学校,医院,研究所,银行,宾馆,舞厅,公共车站,一排一排成群结阵的居民住宅楼。现在的玄武湖围周,没有田地,没有村庄,没有乡野。围在玄武湖四周的,全是典型的现代大城市的建筑物,玄武湖迁移进了城内,变成了市中心的一方池塘。  古代的玄武湖,曾经是水军的练武之地。但它更经常是南京人游玩散心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是天公恩赐的人间乐园。连绵二三十里,滨湖的鸡笼山覆舟山上下,一向是古代人游宴欢会的佳地美园。北岸的红山,曾是王公贵族打猎游乐的围场。  玄武湖也曾有过沧桑岁月。头一次使玄武湖大大改变面貌的,是北宋王安石出的馊主意。他给皇帝打了个实用主义的报告,说玄武湖是前人的游玩之地,“今则空贮波涛,守之无用”。他不赞成把玄武湖变成花园,他要以粮为纲,围湖造田种粮食。  作为诗人的王安石,他写过许多在南京游玩的诗词。他歌颂过南京优美的山水景色。但作为官僚的王安石,他又正儿八经地反对游山玩水。他曾十分欣赏过的山山水水,此时又变成了空贮无用波涛的荒湖。诗人兼俗吏,一个人格分裂的伪君子。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名家笔下的南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