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被历史忽略的历史

中国散文学会/编选 杨文 裴小敏/主编 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101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中国散文学会/编选 杨文 裴小敏/主编  

页数:

327  

Tag标签:

无  

前言

  历史的真实细微之处往往令人震惊。然而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历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时代人所写的历史尤其不可靠。胡适先生也曾有过一个精彩的比喻,历史就是一位任人梳妆打扮的小姑娘。不要说在专制的封建社会里,文网恢恢,动辄得咎,书写历史成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因秉笔直书而遭遇血光之灾甚至祸及九族者不知凡几;就是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历史仍然充满了数不清的谜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史料的发现,有些谜团才陆续地得以解开。  因此可以说,史家的任务就在于区别真实的和虚构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接受的。这就要求,史家须摒弃功利,独立思考,严肃认真,不断地对历史进行追问。把那些或者是因为利诱和威胁,或者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者是因为偏见,或者是因为个人的感情和爱憎,或者是我们所无法知道的原因,而背离了真实的历史,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去伪存真,恢复其本来面目,从而使历史成为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生活的老师和前人的使者。  说到底,历史就是对细节真相的探究。然而,说出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鲁迅先生说过,谎言和假话越来越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瞒”和“骗”的文化。它已经成了民族的心理痼疾,因此,说出真相就具有挑战某种民族思维的性质。真相的获得,需要历史学家的勇气和责任感,需要探索,需要发现。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史家和历史事件的知情者、亲历者,孜孜以求,以史实为依据,按迹寻踪,见微知著,决不妄加穿凿,挖掘史料中的深层内涵,探寻历史的本相、本质和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评价人物的是非功过和历史作用,体现了历史学家的史胆、史识和史德。笔者有感于此,把近年来发表的有新意且有价值的文章,略作分类,编就此书。  这些文章,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把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作者的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并予以合适的评价;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把尘封多年因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作者的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以往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将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来面目或重新颠倒过来。  本书所收入的文章思想开放,无论是观点还是材料,都有很多新鲜感,那种陈陈相因的陈词滥调,在这里无处安身。阅读本书犹如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度,新颖的景观层出不穷,身心会陶醉在一种受到新知刺激才会产生的精神愉悦。  学人和专家们阅读本书会受到领悟、启发甚至震动,但本书主要还是以大众为阅读对象。对那些“纯学术”的鸿篇巨制,敬谢不敏。眼睛向下,拒绝枯燥,注重文采,把平民化、生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作为遴选文章的取向。学术只是一种精神,一种风骨,而鲜活丰满的血肉和生命,才是我们的追求。  应该说明的是,本书的分类完全是为了阅读的方便,多数文章因意蕴的多元,都是难以强作划分的。人物和事件的顺序基本上按时代先后编排,个别长文做了一些删节。书中所收文章大都是“一家之言”,并不能完全代表编者和出版者的观点,敬请读者明鉴。

内容概要

本书所辑录的近百篇文章中,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使之变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作者的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给尘封多年因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作者的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其本真或重新颠倒过来。 阅读此书犹如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度,新颖的景观层出不穷,身心会陶醉在一种受到新知刺激才会产生的精神愉悦中。本书以大众为阅读对象,对那些“纯学术”的鸿篇巨制,敬谢不敏。眼睛向下,拒绝枯燥,注重文采,把平民化、生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作为遴选文章的取向。

书籍目录

名人再现 时常会想念那些抗日名将 张伯苓与张学良的忘年交 还你一个真实的白求恩 外公陆定一的生死恋 鲁迅的“仕途” 傅雷之死 最后一次看望陈永贵 胡适寻找古代白话诗 列宁在1923 高尔基说谎 段祺瑞为何长跪不起 吴佩孚之死 秋风秋雨愁煞人一秋瑾就义百年祭 胜利完成长征的三十名女红军 北大旁听生中的历史名人 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孙立人兵变案真相 从我亲历的几件事看康生往事新知 胡适四次营救陈独秀 亲历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六十年的是非功过 远征军,六十年后的叩问 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与国际社会的反应 蒋介石密令研制原子弹 蒋介石图谋参加朝鲜战争始末 志愿军战俘去台始末 军区司令员邢仁甫叛变前后 揭开秦城监狱的神秘面纱 三年困难时期高校师生的伙食 杨成武谈揭批罗瑞卿实情 唐山大地震真相为何二十九年后才揭开 神舟前传:中国返回式卫星首征太空揭秘 农业学大寨始末 追忆中苏关系峥嵘岁月和分歧 我了解的赫鲁晓夫权力斗争内幕秘闻  孙中山遗体土葬南移之谜 究竟谁出卖了瞿秋白 张学良的另一次未遂兵谏 我为张学良将军送葬一将军的中共党员身份考略 旧报纸与长征的终点 苏联拆运我国东北机器史实 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授勋始末 美国人为什么打不下来上甘岭……历史回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被历史忽略的历史 PDF格式下载



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发人深省,使人能够了解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还原历史其本面目。


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揭示出历史的关键时刻并不一定都想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在深谋远虑中造成的,相反恰恰是那些看似一些无足轻重,豪不相干的人和事导致历史的易辙.


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这个商品不错。但也还是不够细节。


一本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眼光很独到的一本书 很喜欢


捧着梦寐以求的这本书,开心的不得了!


快递速度太慢了,12号买的书25号才到,中间还闹了个乌龙,书没有封起来


这本书很是特别。说它特别的理由是。从书名看仿佛是一本比较严肃的历史书;打开书,阅读目录共有82篇各个时代的趣闻逸事,一个个小标题列在那里,感觉好象是在火车上推销的那种消遣书;开始阅读后就觉得书的内容还是非常对胃口的,书的内容也相对比较严谨的;顺手再上百度一下,发现82个小故事,居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网络上都一字不差地能找到,再找了其他几篇,居然也全有。原来书是中网络上收集的来的。对于这一点,本书的编者一点也不否认,况且在书的扉页下有一行很小的字,意思是要部门没有联系上的作者主动联系出版社以便领取稿费,还特意留了电话。从读书后的收获还是比较大,把一些著名历史事件、人物中的鲜为人知的细节披露出来,许多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收获。比如在《还你一个真实白求恩》中对白求恩来中国前个人情感问题上作了披露;比如在〈三年困难时期高校师生的伙食〉一文中,对当时清华大学老师研究煮饭的烂饭法感到很是辛酸;比如在<两岸密使十年:台湾绝密档案曝光>中对当年李登辉与大陆高层的密切联系做了详细描述。这些文章读来趣味性和历史还原性比较强。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篇〈美国人为什么打不下来上甘岭〉,文中对当年的上甘岭战役从多方面的资料来进行分析,作者是用非常深情的笔墨和历史记录来还原那段历史,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我读后深受感动,立刻从百度上下载这篇文章,打算发给公司正要组织培训的干部阅读,我在推荐文中是这么写的:推荐一篇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给我们参训的学员阅读。请大家认真用心地去阅读、去回味这段历史故事。我觉得作者写的很客观,分析的也很到位。今天,企业发展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具备了当年上甘岭战士的思想和作风,我想我们应该什么困难也能战胜了。问题是今天我们每个人要从哪里和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思想和作风,这也是我们这次组织大家一次培训的目的之一。读历史事件总是应该用心去吸收和思考的!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特别是里面的内容和语言,把乏味的历史事件描写得很生动,很吸引人,也很真实.


可能本人是东北人的原因吧,当我翻开本书开篇时,被那段已经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历史而有另外一面时,我沉默了......本书是在写中国的近代史中不为人知的一些历史,可能因为这些历史有它龌鹾和另类的一面吧,曾经不为正史所载,今天能重新拾起被历史遗忘的贝壳,我想正是现在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的种种过往。本书以小故事的与读者见面,不用累读,但也不过详细。不过也不失为一本好书!端正心态,正视历史。


收集了其他专家对不同历史事件的不同角度的分析,不仅对看事物的分析方法有帮助,而且对以往历史更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


有些历史你必须较真,因为他真实。而真实就会被人认可。但同时它会使人伤感和无奈


一种为人所不知的历史


收录了很多相关文章,让读者了解了很多内幕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伟人.原来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犯错误.


书挺好的。。。。。。。。


还好---


增长见识,了解更多


让我们知道更多的过去,书很不错,值得一看!


揭秘了很多历史人物


本书只能说是一些文章的汇编,有一些能获益的地方,但是有些内容并没有加以证实,结论下得草率


利用业余时间读了这本书,有些内容的确第一次了解,适合做为业余时间消遣读物。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友好有坏,有些让自己受益匪浅,有些纯粹可以跳过,所以没有特别投入的感觉。


这本编的满拖沓的


有点八卦,娱乐娱乐还凑合


网文集锦,主题不够突出,不太值得看第二遍。


八卦历史


觉得没有什么意思!跟野史差不多


个人感觉一般比较空洞很失望


满怀着能增知广闻的心情购得此书。没想到里面有的内容却是搏了新奇失了严谨。如在介绍有关“孙立人兵变”时,作者以一种很肯定的语气说孙立人将军在50年代有依附美国人在台湾搞政变的企图,并说他是早在抗战时期就和美国特工打得火热云云.........要知道现在许多研究资料都表明,到目前为止,所谓“孙立人兵变”事件是一个历史的谜团,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他曾经企图政变。不知作者是如何得出此结论的?书中没有给出有力的证据和史料佐证,让人难以信服。历史研究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拿来戏说。以免误导读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