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隐形官阶

郝树声 河南文艺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河南文艺  

作者:

郝树声  

页数:

359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拙著《镇委书记》、《侧身官场》和《怪味沧桑》同时出版面世前,作者就像当年爱因斯坦试图将引力场、电磁场等统一在一个场内一样,也试图在三部书中找出某种联系,将三者定义为一个类别。但是,《镇委书记》写的是一个基层干部的历练作为,《侧身官场》写的是一群县级文秘人员的苦辣酸甜,而《怪味沧桑》写的则是当代四十多年时间里,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给部分农村人带来的生存忧患。从表面上看,这三部书的内容虽然不相及,却都是作者的自身经历和生活感悟,表现的是人生的坎坷和世事的变迁。  作者是学理科出身,并没有系统地经过文学创作方面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在写作手法上也并不完全遵循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这一定让内行人感到不在套路,觉得这三部书有点“怪”。其实,说这三部书“怪”,并不是因为作者怪、作品怪,或者其中描写的人物怪、事件怪。因为这三部书反映的是当代人经历的社会真实、人生真实和生活真实,书中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内容并不怪,怪就怪在写作手法上。所以,河南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李永臻先生曾经称之为“另类”,“怪”字的含义也就体现在其中了。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随便摇一摇,就会变幻出各种图像。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在这个小小寰球上,或爱或恨,或泣或歌,或息或作,或善或恶,每时每刻不知发生了多少故事。人生是漫长的,从达官贵人到凡夫俗子,无论怎么回顾和展望,人人都有自己的苦乐年华;人生又是极其短暂的,从伟人英烈到小虫豸,无不在历史的天空里瞬间划过,形成的是一阵又一阵的流星雨。所以作者又常常怀疑,自己感悟的生活到底有没有代表意义。  就小说创作而言,生活就像一头大象,作家们其实是一群既傻得可爱又聪明伶俐的瞎子,他们都在摸这头大象,并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思考,对生活进行认知和梳理。当他们摸到大象的肚皮时,就说大象如同门板;当他们摸到大象的一条腿时,就说大象像根柱子。我自己更说不清楚,所摸到的生活,到底是大象的哪个部位,也许是大象的尾巴,或者是拴大象用的绳子。当然,无论我们摸到大象的哪个部位,都会产生一些异于旁人的感悟。生活本身是一回事,而感悟与表述则是另一回事儿了。作家通过艰辛的劳作,表述出来了才是作品。作品出炉了,等于向世人惊呼一声:“瞧,原来大象就是这么一种怪东西!”  我这三部作品一起推向市场了,不过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洪流中几滴水珠。如同人生不可捉摸一样,难以预测它们到底有何影响,以及在文坛上有没有地位和贡献。作者并不打算虚假地宣称献给亲人和友人们,毫无疑问,他们自然会为作者的成果欣慰、自豪并祝贺。作者真正献给的是读者,作品就是写给他们看的。作者相信有自己的读者群体,但也不假装谦虚地请教读者,请他们指出作品的什么谬误和不足,因为作者并没有打算根据大家的评判去重新修订什么。如果碰到了执著的读者,他能从这些作品中,读出知识、哲理和趣味来,并且研究发掘出一些有益社会进步、有益人生求索的东西,那这位朋友肯定是作者的知音,这三部作品就是献给他的。  作者的这份孤傲、自信和淡泊,可能是自己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夜郎自大;既非追星一族,又不特别崇拜名人的性情所致。所以,作者不劳已经声名显赫的大作家们的大驾,拉大旗,作虎皮,请他们点评导引,而是自拉自唱,自己为自己作总序。  河南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方亚平和崔晓旭等同志,为三部书的出版倾注了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内容概要

  《隐形官阶》无疑是一部官场小说,但不是反腐小说,作者也没有在一惯用的上下级关系上浪费笔墨,而是将笔触伸向了同级别但存在差别的公务员之间,择取了他们各自为了自身发展而在仕途上顽强挣扎、相互倾轧、费尽心机的故事作为骨架,敷衍成文。读来让人啼笑皆非之余又怅然若失。

作者简介

郝树声,生于1955年7月,河南省方城县人,大专物理专业学历,高级经济师。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宛西中专党委书记。 郝树声同志1971年9月参加工作,1981年在方城县第三高级中学任教,1985年任该校教导主任,1986年任该校副校长。1987年调入中共方城县委,历任干事、秘书、副主任等职。1996年3月就任方城县拐河镇党委书记。1999年9月就任南阳经济贸易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2006年9月就任宛西中专党委书记。 郝树声同志到宛西中专就任以后,迅速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制定了《学校发展设想》,提出了“一体两翼,专高互补,特色办学、创建名校”学校发展战略。并且开展管理体制的重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三大重组”,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向新的奋斗目标挺进。 此外,郝树声同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自2005年春至2006年5月,连续创作了《镇委书记》、《侧身官场》、《怪味沧桑》三部长篇小说,已经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到同年9月,又将长篇小说《镇委书记》改编为近三十集电视连续剧。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后记

章节摘录

  叶兆楠想,真是好事连连了,昨晚不仅自己一连睡了两个女人,艳福齐天,而且命运又发生了重大转折,又要当副县长了。不料,就在超市的另一角,孙丫丫瞥见了叶兆楠同李静娴勾肩搭背的一幕。一面对着县电视台女记者小庞的镜头,在小庞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下,副县长叶兆楠突然想起了他当年和现在的老婆李静娴好起来的那一幕。  那时,叶兆楠在唐都市委办公室当副书记齐青云的随行秘书,李静娴是市电视台的记者。按说,一个小秘书和一个女记者一般不会产生什么风流韵事儿,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某种联系,又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许多人眼里,女记者镜头对准的是领导,眼睛盯的也是领导。领导在一大群陪伴、随员的簇拥下,往往不经意地掠过摄像机镜头,扫一眼不住地向后倒退的女记者,看到小女孩头上冒出的细细的香汗,立刻就会精神焕发,神采奕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指点江山,异常亢奋。到了车上,领导放松神经时,或者轻松地抚摸一下女记者的头部,或者拍拍女记者的肩膀,顺口说一句“小×不错,不错”,这女记者便会羞怯和幸福交织,脸上泛出红霞,腼腆地一笑,心理上或者身体上马上倾向了领导一些。在车上这四个人,层次是分明的,领导居长,女记者居次,司机居三,秘书退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司机不动声色地驾驶车辆,秘书则像老和尚入定一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和司机一样,盯着正前方的道路,甚至连路旁的景色都忽略掉了,哪敢扭身关注后边的细节?  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巧事儿,巧就巧在市电视台还有三个如同李静娴这样的如花似玉的女记者,巧就巧在李静娴是最后一个进入市电视台工作的小女孩,资历浅,不能与那三个资深一点的同行争锋。她们一个是常随市委书记的,一个是紧跟市长的,一个是伴随常务副书记的,只有李静娴巧就巧在分配陪同抓宣传工作的市委副书记齐青云,巧就巧在齐青云是个女领导,齐书记又对此并不介意,从来没有要求电视台领导调换一个男记者。这样一来,李静娴获得领导器重的幸福机会少了些,叶兆楠与李静娴接触的空间就相对多了些。他们一行人在一起时,叶兆楠不仅要给齐书记端茶杯、夹公文包、开车门,有时还帮助李静娴提提摄像器材,让跑得娇喘微微的李静娴好生感激。感情就如同大冬天不时飘落的雪花,渐渐地累积起来,暗合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规律。  其实,并不是电视台的领导是“花痴”,专门挑选几个漂亮的女记者跟随市委、市政府领导,而是领导善于用人,会来事儿。市电视台的一群记者,不像更高级的电视台里的工作人员,分工相对明细一些,他们是集摄像和采写新闻于一体的,大家戏称“跑单帮的”。他们除非排在当日值班,必须到台里去以外,上班时间一般不固定,有的上班就像打仗一样,风风火火背上摄像机就走了;有的在头天晚上,提前就把工具带上,直接参与第二天的行动。你要是偶尔到电视台去找某一位记者,他不在,你只要查一查当天的值班调度表,就可以大体知道这位记者所处的位置。比较有名气的几个大记者,并不会为不能跟随市里主要领导而心生怨气,因为有许多重大新闻还得依靠他们。平时,颠颠地跟在领导屁股后跑,到县到局、上山下乡收录领导的活动镜头,实在是又苦又累的差事,对于他们来说,跟不跟都无所谓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局,市里排在前边的几个主要领导,一有行动,这几个女记者如同蝶恋花似的如影随形,半个身子就是“两办”的。市电视台因此也得到了上级领导更多的眷顾,资金渠道相对宽泛。最让各县市区和局委领导们关注的是,有两次新市委书记更换之前,市电视台的一个主要领导得到了提拔重用,另一个正好享受到了电视台升格的待遇,率先成为正处级的干部,其他几个副职也通过七研究八考核逐步升成了副处级。  在这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几个主要领导的随行秘书和随行记者,相互都很默契,沟通自然而然就随便和频繁。叶兆楠和李静娴常常跟着齐书记,慢慢地产生了心的交流和爱的互动。  叶兆楠也是刚调进市委办公室不久,因为长得帅气,处事得体周到,秘书长们就派他跟了新上任的齐书记。虽然前程上不如跟随市委书记和常务副书记那样光辉灿烂,指日可待,但毕竟是不同凡响,人格上不仅比在市政府财经办工作时高大了许多,而且让已经在市委办公室工作多年的其他一些弟兄相形见绌。但叶兆楠很谨慎,在办公室谦卑稳重,对齐书记敬爱有加,很快就得到了齐书记的赏识,齐书记多次当着秘书长们的面,夸奖这是个好小伙子。叶兆楠心里非常明白,他这个随员,离齐书记隔着副主任、主任、副秘书长和秘书长好几个等次,就好比水星,虽然离太阳最近,可体积与质量比外围的行星差得远,千万不可忘了“王二哥贵姓”,从来没有在各个领导面前得意忘形过。他从齐书记那里长了不少见识,别看齐书记行事风格火爆泼辣,行为作风大大咧咧,但对主要领导尊重敬仰,落实工作从来不走样,而且与市里几大班子的副职们谐谑调笑,对主管的几个部门领导,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在待遇上舍得争取,上上下下相处得都十分融洽。办公室的几个主任私下里议论,齐书记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说不定就是一颗政治新星。叶兆楠听到后,心理上十分满足。  当别的同志经常亲热地恭维“小叶不错啊”的时候,司机小张因为是办公室的老资格,却不买叶兆楠的账,常常与叶兆楠争宠,有时在齐书记背后指责叶兆楠工作做得不到位,有时甚至当着齐书记的面,说叶兆楠的不是之处,弄得叶兆楠很没有面子。叶兆楠虽然受了委屈,却很能做到大肚能容,隐忍不发,相反地感激小张的某些提醒,时时警醒自己,力争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加到位。  自从李静娴插入他们的各种活动以后,这情况越来越恶化,没有多久,又逐步得到了改善。这是因为在李静娴初来乍到时,司机小张曾经主动地讨好这个俊秀的女孩子,可李静娴仿佛没有把他放在眼中,并不兜揽,倒是和叶秘书的谈笑更多一些。表面上,小张并不为此而生醋意,但在心眼里窝了不少的火气,却没处发泄。后来,小张看到齐书记对叶兆楠相当信赖,对自己反倒相对冷淡,渐渐地感到叶兆楠这小子不可轻视,将来也许会成大气候。叶兆楠对于小张的某种敌意,表现出了很深的城府,从来不与小张计较,让小张那些热讽冷嘲的花拳,仿佛打在了棉花包上。况且齐书记、叶秘书和小李记者往往聚在一起研究工作时,小张是不能在场的,不知不觉地保持了一种庄严的神秘感,让小张感到敬畏。于是,收敛了不少气焰,转而对叶兆楠显示出应有的敬重。甚至有些时候,还亲自到滨河小区叶兆楠的家里接一下叶兆楠。即使是这样,叶兆楠照样连句感谢的话也没有,不动声色地接受了,更加挫败了小张近乎嚣张的气焰。  李静娴和叶兆楠的接触,一般并不在市委办公室。因为在那里,叶兆楠与其他三个同事同在一个房间办公,说话很不方便,往往打电话就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的提法商定了。他们的方便之处就在于经常到基层去,有许多单独相处的机会。齐书记喜欢到下边搞调查研究,而且市委没有重大活动时,还要住下来。叶兆楠是一个很细心的秘书,依他对于女人的那些常识,知道自己侍候齐书记有许多不方便之处,就暗示李静娴代劳了。有时,当县里的领导单独和齐书记会见时,如果没有底下的秘书人员陪伴,叶兆楠懒得和住在一个屋里的小张瞎扯,就到李静娴的房间里坐上一会儿,两个人的话题慢慢地多了起来。  这李静娴别看年纪不大,却显得相当成熟、老练。谈话间自然少不了要经常议论台里的跟随其他领导的三名女记者。刚开始,李静娴总是夸奖她们,说“马姐特别漂亮,妆化得淡淡的,看上去非常优雅”,“小高的肤色虽然有点暗,但脸庞长得端庄,笑起来,那两个长得并不对称的小酒窝迷人”,“麦云云魔鬼身材,性格活泼,善于和领导、同志们打交道”,“她们待自己都很好”,等等。时间长了,随着话题的深入,一些不满就藏头露尾地说了出来,甚至尖刻地批评她们三个的私生活不检点,背地里传出了不少闲话。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从另一个侧面,抓取了同级别但存在差别的公务员之间。各自为了自身发展。在仕途上顽强挣扎、相互倾轧,费尽心机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作为小说的骨架。对当代市县以下的机构变革、人性扭曲作一些定性的描述,让人们熟悉一下当今官场中一些官员的生存状况。  ——郝树声


编辑推荐

《隐形官阶》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仕林外史],虽然作者不好意思将《隐形官阶》与《儒林外史》相提并论,但两书却可谓异曲同工,读来让人啼笑皆非,怅然若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隐形官阶 PDF格式下载



正在看,还行。比作者的《镇委书记》要好看得多


还没看,包装和送货都还可以。


刚才收到书了,正欣喜地要看时,刚打开书皮,发现书皮和书已经分离了,前面的一些页面也基本伞了。老婆戏谑地说,那就一张一张看吧。在卓越第一次买到如此装订质量的书籍,很郁闷。


投递快速 ,商品质量不错。服务态度好


本书有关职场的事情写的还是挺不错的,是不是因为没有看过侧身官场,所以看一好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情节有些乱


官场的制度


还没来及看,感觉挺好的


隐形官阶


也许能让人感叹一下吧~有故事精彩!推荐!


终于找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