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3-1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

王国维  

页数:

128  

译者:

滕咸惠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他的《人间词话》是一部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 王国维(]877—1927),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出生于申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892年王国维考中秀才。1898年到上海,任《时务报》书记(文书)、校对,并在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学习。1900年秋,在罗振玉资助下前往日本留学,但在东京仅四五个月就因病归国。此后在通州(南通)师范学校和苏州师范学校任教。1907年,由罗振玉推荐,王国维到北京任学部(教育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局编译、名词馆协修。1911年武昌起义后,王国维跟随罗振玉流亡日本,寓居京都。1916年春,王国维回到上海,应英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编辑《学术丛编》,后又兼任哈同创办的苍圣明智大学经学教授。1921年,应邀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由于蒙古贵族升允推荐,逊帝溥仪征召王国维为南书房行走。他于同年5月底到北京就职,成了溥仪的文学侍从之臣。1925年王国维应聘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6月2日(旧历5月3日),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终年五十岁。其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近年重版时易名《王国维遗书》)。 王国维幼年所接受的教育定传統的封建文化教育青年时代,在当时进步思想潮流影响下,王国维赞成维新变法,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努力学习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他以新学家的面目出现于思想界,信仰和介绍叔本华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尖锐地批评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文学观念。他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禾,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辨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美学和文艺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史研究。《人间词话》是他主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写于1908年)。他的《宋元戏曲考》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写于1912年)。戊戍变法失败后,王国维看不到前途和出路,政治上渐趋保守,辛亥革命后更以前清遗老自居。他转而进行甲骨金石、经学史学研宄。由于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优良学风并和近代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实事求是,精湛绵密,因而取得了辉煌成就。王国维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可是,长期思想上的苦闷,生活上的困顿,以及长子去世、挚友绝交的刺激,再加上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恐惧,终于导致昆明湖上的悲剧。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令人惋惜。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然而词学理论却大盛于清代。清代词论,分宗立派,名家辈出。在清代大量的词话中,《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到,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概括地说,《人间词话》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以境界说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境界说包括境界的基本涵义、创造过程、形态种类和艺术表现诸方面。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真景物与真感情应该融为一体,做到“以景寓情”,“意与境浑”,“意境两忘,物我一体”。既写真景物又抒真感情,把逼真传神的写景和诚挚真切的抒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是境界的基本涵义。王国维说:“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境界产生于诗人审美静观的过程中。“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诗人的审美感情移情于审美对象,诗人的心境融入、浸透于物境之中,于是境界产生出来了。它似电光石火,稍纵即逝。只有具有敏锐艺术感觉的诗人才能捕捉住它,并且运用“不朽之文字”把它刻画出来,从而激起读者心灵的共鸣,“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清真先生遗事》)按照境界构成材料的不同,王国维把境界区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构之境。“写境”即写实之境。然而,“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仍然深深地植根于自然人生的土壤之中。大诗人“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因为“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也就是说,写实之境也不能照搬照抄自然人生,仍然要用诗人的审美理想来补充和改造自然人生。所以,境界既描写现实又表现理想,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造境和写境取材虽有所侧重,但不能只取一端。这种观点从总体上说是相当精辟的。但是,王国维却把理想理解为先验的理念。按照境界构成方式的不同,王国维把境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形态。“有我之境”,诗人作为感激激越的审美主体征服客体,从对象中反射自己,所以“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诗人作为宁静澹泊的审美主体被客体所吸引,以致达到忘我的地步,主体似乎消失于客体之中,所以“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是从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的意义上说的。“有我之境”,强烈激越之情占主导地位,但情已外化为景。“无我之境”,赏心悦目之景占主导地位,但景后隐藏着情。两者都是情与景的统一然而统一的方式不同。关于境界的艺术表现,王国维提出了“不隔”的要求。“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诗人抒发的真情感人肺腑,使人心潮激荡不能自已,诗人描绘的景物清晰地浮现于眼前。使人恍如身临其境,文辞仿佛是顺口而道、信手挥洒,并非刻意求工、雕章琢句。“不隔”就是要做到言情真切、写景鲜明和文辞自然的统一。境界说表现出王国维对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相当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对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书籍目录

人间词语人间词语删稿人间词话附录 人间词甲稿序 人间词乙稿序 清真先生遗事(节录)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跋 《词辨》批语 论词语辑录

章节摘录

书摘这里所说的“两种气象”近似于两种风格。一种是陶渊明诗狂放旷达、明快爽朗的风格,一种是薛收赋韵趣高奇、意蕴悠长的风格。王国维认为,在词人之中只有苏轼和姜夔分别略得其一二。苏轼是北宋杰出的词人。他的词彻底冲破了“词为艳科”的创作规范,以词言情述志,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品格。对于苏轼变革词体的重大贡献,词论家予以高度评价。王灼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碧鸡漫志》)胡寅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酒边词序》)宋词的风格是百花争艳、多姿多采的,但大而言之,则有婉约和豪放两大创作流派。“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祇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俞文豹《吹剑录》)这正描绘出两种词风的不同。但是,苏词豪放但不粗犷,而是情致旷达,意味韶秀。诚如周济所说:“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韶秀是东坡佳处,粗豪则病也。”(《介存斋论词杂著》)王国维以“跌宕昭彰”“抑扬爽朗”概括苏词的特点,强调了狂放旷达这一方面。但认为苏词对这种风格仅“略得一二”,又似乎估价过低。姜夔是南宋重要词人。他精通音律,注重词法。他的词音调谐婉,辞句精美,虽深受周邦彦词的影响,但其清幽峭拔的风格又与周词有明显差别。张灸极为推崇姜词。他说:“词要清空,不宜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词源》)姜词多以低沉哀怨的调子,抒写个人幽独冷僻的情感思绪,颇有西风残蝉、暗雨冷蛩的气息。其长处和特色在于此,其缺点与不足也在于此。王国维以“韵趣高奇”“嵯峨萧瑟”概括姜词的风格特点,其含意与清幽峭拔相近,也就是肯定姜词“格韵高绝”(参见第39条)。这里所说的“词义晦远”并不适用于姜词,王国维曾批评姜词“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口向”。(参见第42条)王国维借用前人的话来概括姜词风格,实难丝丝入扣。他对姜词总评价不高,认为他仅是二流词人(请参见有关各条评点)。三十二词叫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编辑推荐

《人间词话》王国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论家。他的《人间词话》是一部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间词话 PDF格式下载



《人间词话》是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的诗歌理论名作,高中诗词阅读鉴赏也常涉及,像“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的中心论题就是“境界说”。作者开篇就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又说,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我”即抒情主人公,多指诗人。没有诗人的情志就没有诗词的产生,都是有我的,怎会出现无我之境?二者如何区别?    王先生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说,外界的景物都被我的主观情感浸染了,成了我或爱或恨、或怨或慕的对象。此时主人公的情感是非常强烈浓厚的,绵延充塞于天地之间。目之所及,皆有灵性,或热情或冷漠,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就表现了哀伤的主人公对花的失望埋怨。花本无情,但是这位女子处于深深的庭院,寂寞无伴,登高远望又望不见想念的人所在的章台,愁思难消。“雨横风狂三月暮”,美景易逝,青春年华又何尝不是如此!可是自己却这样孤独无伴,华年白白流逝,伤心的泪禁不住潸然而下,万般无奈去问风雨中的红花,而它竟然无语,连理都不理就飘飞了,怎不让人更加伤感!这种看似无理之举恰恰反映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深深的寂寞愁苦。    同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也反映了诗人孤独寂寞、理想渺茫的心境,前面说,大雾弥漫,隐藏了楼台,月色朦胧,看不到渡口,那美丽的桃花源啊,我理想的去处,寻寻觅觅,总也不见。如此心境,又怎能忍受这孤零零的馆舍内锁住的满屋春寒!傍晚的杜鹃声声哀啼听来多么凄凉:一切外界景观,都反射出内心的孤苦寒冷。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有我之境还是好理解的。生活中我们常有这般感受,兴奋时,天高地阔,阳光灿烂,花儿微笑,鸟儿歌唱,即使冷风吹面也觉得清爽振奋。悲伤时则天地无光,一切无精打采,热闹的景观更惹人心烦,喜庆的气氛愈衬心底凄凉;甚者觉得群山黯然,江河呜咽:触目皆是伤心色,入耳无非断肠声。    而无我之境则有些难解,“悠然见南山”,“悠然”正是诗人心境的反映,是有我,怎说无我呢?且看作者解释,“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观物之时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也。”原来,有我之境情感胜于景物;无我之境景物隐藏了情感。“非物无以见我,”是针对有我之境说的,虽然它重在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也是通过对物的描写体现的;“观物之时又自有我在,”是针对无我之境说的,虽然它重在描写景物,但也含有诗人的主观情感。所谓无我中还是有我,只不过感情不像有我之境那么强烈罢了。    王先生还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可见,不管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有我、无我之分,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    那又如何理解“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呢?明明是诗人在观物,怎说“物观物”呢?    用叔本华这句话来解释是最恰当明白的:“每当我们达到纯粹客观的静观心境,从而能够唤起一种幻觉,仿佛只有物而没有我存在的时候,物与我就完全融为一体。”就是说,诗中的我也好象成为外界的一物了,与其它景物融为一个和谐的境界,我观物,就是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了。这种境界中诗人的心境是很宁静的、闲适的,没有世事的烦扰,没有荣辱得失的顾虑。    陶渊明的《饮酒》诗,就表达了他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宁静自得的心情,摆脱了官场事务的烦扰,忘却了人间荣辱得失,尽享田园生活之恬淡。    人的心境很静,才能像没有情感的物一样与外界相融。本性接近自然的人最容易写出这种境界的诗词,故王先生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总而言之,有我之境情感浓烈,浸染外物,把物人化了,意境宏壮。无我之境心情宁静,人融入外物,把人物化了,意境优美。所以有我之境,多用拟人手法写物,无我之境多用白描手法,前者是造境,后者是写境。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非常不错!


很早很早就听过此书,一直没看,买了看了一点,确实名不虚传,对于自己欣赏诗词有帮助,建议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读此书。在读《构筑理想的课堂》一书时,作者运用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来分析诗歌,当时让我感觉作者很了不起,今天读了《人间词话》,发现“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这是王国维的。自己太孤陋寡闻了。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直被老师提及,冲着他的独特见解,今天买下一本,原是读过几遍的,想要天天放在案头,随时可以看,经典是必须要多读的,嘿嘿


此前看过一些宋词,但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感受到大师的阅读感悟。虽然有些不敢苟同,但收益非浅。


人间词话 一直都很喜欢王国维的诗词,


还没看完,书很好,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值得拥有一本。


王国维不愧是国学大师,令多少后辈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进国学殿堂!只可惜,这位国学大师正值中年就自沉昆明湖而逝去。也许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世界上内心世界最为矛盾的知识分子了。我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心痛~~~


和《增广贤文》一起买的,是一起出版的书。王国维先生很有文采,读着真有一种超尘脱俗的飘然之感。感谢那些美丽的文字,在这繁忙的俗世中带给我们的感动。


很不错啊 有王国维自己的话 也有写书的人自己和其它人的见解 不太片面 比较有权威


对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作品一直很敬仰,有幸一观,很好。


新旧时代交替的王国维 总结了一下 中国几千年来的经典诗词。 对于,爱好古典诗词的同道中人。 此书 不可不读。


老师一直推荐王国维的书,现在买了,看了很有感触


很喜欢王国维的这部经典,学习中


内容很精辟的讲了王国维对诗词的看法,很受启发。


王国维的这本书绝对是经典,值得细品!!!


王国维的作品很值得品味


王国维自杀确实可惜了


写情要真,景要真,唯不隔,才是真。大师作品,自然不错。对于喜欢研究诗词的朋友来说,可以看看。也许会和你很多观点相同。这个“不隔”就与我的观点相同。


是特价买的,但是书里面的内容可不是特价才有的哦,事实上市面上好多《人间词话》的版本,注解者不计其数,价格也各不同,但是这本吉林文艺出版社的小本子可是不可否认的好册子,且不说价格低廉,里面的注解很用心,有翻译也有拓展,值得拥有,很素净的排版不浮夸


对于国文怎品文库系列的从属,我真的非常满意,我接连买了好几本,《道德经》,《庄子》《菜根谭》,《人间词话》,《大学中庸》,《浮生六记》,因为有的是活动期间买的,才2块多钱,太超值了!印刷很好,包装也很古朴,非常适合这种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米回来几乎是在几个小时内看完,除了字迹清晰,方便阅读之外,里面的注释和译文都非常精到起到辅助阅读的作用!


人间词话已经想读很久了。书的性价比很高。书中详尽的介绍了读诗品诗的方法,评点非常到位,很喜欢。


这个版本的人间词话比较不错。


很喜欢这个版本的《人间词话》简明,议评也非常好,值得收藏


个人认为人间词话最好的版本,物美价廉。


三境界,值得深究


爱情三大境界解释的到位啊。


一直就想看这本书,这个版本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印刷质量很好,内容就更不用说,经常一个人坐在床头,闲时翻翻,真好


书很不错的,物超所值


这本书不错,说的全都是宋词,还有译文。便宜有好读。喜欢宋词的人可以买一本看看。


大师写的,应该不错,这套书封面设计很好看,不过这次送来的书,有些土不说,每本上都有黑手印


我买这本书时是原价购买的(后来才发现),但是我还是想说,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很好。


推荐大家买吉林文史双色版本的,差不了两块钱,但看着舒服。这个版本也很好。


写书值三块五这个价吧,凑单买的


大师写的好,注解也精彩


帮朋友买的,朋友说很好,性价比很高。


书不错,但是背面有污渍,要求换货,客服却直接跟我退货。还有本古文观止也是,要换货,却让我退货。对这种方式很不满意!!


解释得很详细,对词的理解也很深刻,深受启发


书都很不错,内容充实,主要是价格很实在!推荐新童鞋不要错过哦!


很有忧伤的感觉,作者具有极其丰富的人生感触。


诗词意境很美 一口气买了两本呢


古文加解说,特别适合品读古代词作 会有新的感受


虽印刷一般 不过不会影响他的可读性 真真是本好书 推荐


实惠的再不能实惠了,中国就书最便宜。


一直想买,终于买到了。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本书


正版书,提高文学修养,值得细读!


经典文学评论作品,值得购买


对诗词的评价很到位。还有文学素养。


好好学点国学的知识,当好个中国人。


对提高国学功底大有帮助


国学经典,非常值得一读


值得一读。国学精粹,一洗浮燥


国学大师的书值得收藏。


国学大师的作品,好


国学大师的作品,值得一读!而且书的质量也很好!


印刷的字体大小我很喜欢,而且原文和评析的字体不一样,方便阅读。书质感很好,绝对超过3元的售价!推荐~


好书一定要推荐。


推荐 很好呀 好书


很喜欢这本书,最初是同学推荐给我这个版本的,拿到书之后更是爱不释手。


在中华文化方面却是听过的 买来补补


质量很好,当当一直没让人失望


您喜细细品读,有助于学词,读词


早有耳闻,期待已久,终于入手,万分激动!


大师的珍品


真的很好,尤其是竖字繁体


喜欢这种文字,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


对于经典就不多做评述了,总体来说还是买的挺值的


很喜欢,看完了,后来还买了一本送人


帮同学买的因为本人是钻石卡更便宜


感觉满意,内容非常好


希望大家都看一下,一定有所收获!


经典之作,很难不喜欢


经典之作 必读之作


在书城有看到过,一直没去,现在买下来可以看了


想买很久了,就是印刷不大好。


文字优美,印刷漂亮,值得购买。


看的不是很懂,也许太小了吧


一本经典的小书,拿在手中很舒服。喜欢封面的淡雅。


不错的一本书!还有点小!


读来很舒服


还行啊,可以瞧瞧!


这是一本经典的书,书的装帧很好。


很薄的一本,内容很全,方便携带


有黑手印,需要改进,建议带个手套。


都是正品,太好,价格也好,邮寄速度快,只用了三天。以后还在这里买书


包装很好,纸张很有质感,是正品。内容排版设计也很好,很满意。


正版很好,包装不错,内容非常棒!


质量很好啊!内容也不错,很好看


书质量不错 哦,很实惠。。。。。。。。


我没收到货,不过看起来还不错…


非常好啊 值得一读啊 哈哈


这个商品不错不错!


推荐本书。看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手稿本全编买得挺火,就想叹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啊……专门去找了评论。那个版本,虽然星星打得高,但都指出了不少问题。自己去书店翻过,觉得纸张和印刷很差,而且注释会有一定误导。再来讲这个版本。藤咸惠是以考据丰富细致而闻名的。连朋友买的人文版本中也有推荐本版本。注释很详细,也有翻译。古文底子差也可以看懂。


书挺不错,关键是便宜,呵呵。我们老师说滕咸蕙的这个版本是最好的。


推荐本书。看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手稿本全编买得挺火,就想叹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啊……专门去找了评论。那个版本,虽然星星打得高,但都指出了不少问题。自己去书店翻过,觉得纸张和印刷很差,而且注释会有一定误导。再来讲这个版本。藤咸惠是以考据丰富细致而闻名的。连朋友买的人文版本中也有推荐本版本。注释很详细,也有翻译。古文底子差也可以看懂。其实觉得买吉林文史的另一个版本更实惠。同样是藤咸惠的校注,只要7元。卓越现在卖5.5,推荐朋友买过。


我自己用过《人间词话》大约有八、九个版本,只有这个版本我最喜欢,无论是从讲解还是印刷上面我都很满意,我当年买了两本,现在在外地,有买一本,我自己自觉得,读人间词话真的是一种享受,一种美的享受!


这个版本的好处是有评析,注释也很不错,与齐鲁书社1986年的版本参看更有意思,后者的文献价值较高。


前几页根本没裁开,后面的纸质还行。这个版本还是不错的,译注都比较完善,也配着原诗。


内有原文,有翻译,有评析,很古典的页面,纸张质量也不错。


以前总是听说这本书不错,这个暑假就在卓越上买了一本读读看,感觉不错,写的挺好的,王国维对词的深刻理解以及那些点评都让我对宋词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