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门寺

李新玲 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作者:

李新玲  

页数:

123  

字数:

9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驰名。据佛教内典记载,二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灭度后,印度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送舍利于南阎浮提,凡得舍利处皆建塔供养,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因塔而置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元魏和隋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24院,建筑宏伟壮观,襟带八川之秀气,宝塔高耸入云与与太白之群峰对峙。宋代也曾经恢复到最大规模。原塔俗称“圣冢”,唐贞观年间改建为四级木塔,又称护国真身宝塔。明代隆庆三年(1569)木塔崩毁,万历七年(1579)至万历三十七年建成十三级八面砖塔,高47米,建造精工,极为壮丽,清顺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1939)朱子桥将军曾捐资补修。1981年8月24日因淫雨而崩塌。  元魏二年(494)小冢宰拓育首次开塔礼佛;隋仁寿二年 (602)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唐武德二年(619)秦王李世民领得胜之军驻扶风,给法门寺度僧八十人,唐贞观五年(631)太宗拔银修寺,敕岐州剌史张亮第三次开塔瞻拜舍利。从唐高宗显庆五年(660)盛仪迎请佛骨至洛阳开始,武后长安四年(704)迎供于新建明堂;肃宗迎至内道场;德宗邀入禁中;宪宗贬谏迎佛骨的韩愈于潮州,亲至安福门迎佛骨舍利入宫;懿宗咸通十四年(873)的迎接仪式极为隆重,执幡幢仪仗约万队,瞻礼仕女僧尼如潮如流,歌舞管弦,和梵诵之声沸天盈地。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佛指舍利多加殊礼,皇后嫔妃常以自己的青丝、衣物相奉送。唐中宗携皇后、夫人、公主来寺下发入塔供佛。在前后三百八十年的十次礼佛活动中,不仅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 而且成了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 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以空前的速度在进步、发展,完成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作为历史文化宝贵遗产的法门寺地宫及其出土文物,所蕴涵的泱泱大唐的种种风范和气度对我们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这就是编写本书的初衷。

书籍目录

前言一 中国古代名刹 周原(月无)(月无)说法门 寺塔沿革 圣冢之谜 寺名变迁二 佛指舍利与法门寺 佛教的产生与舍利的由来 舍利的流传与供养 玄宫秘闻 唐太宗初开舍利 唐高宗首迎佛骨入东都 武则天敕令二次迎佛骨 唐中宗以身供养佛真身 唐肃宗第三次迎奉佛骨 唐德宗第四次迎奉佛骨 唐宪宗第五次迎奉佛骨 唐懿宗第六次迎奉佛骨三 没落的辉煌 五代的修葺 明代的八棱十三级砖塔 清代及民国对塔的维修四 发现地宫——20世纪考古重大发现 坍塌的佛塔 寻找地宫的入口 在地宫的深处 佛诞日的奇观 流光溢彩话金银 中华锦绣说丝绸 域外奇珍琉璃器 千峰翠色秘色瓷 宫廷茶具与茶道 舍利宝函话辉煌 香域宝地聚奇珍 天龙八部拥大雄五 今日法门寺 西部明珠 法门寺博物馆 法门寺院 法门寺的神佛世界 法门寺走向世界 世界朝拜法门寺六 法门寺风物故事 戏曲《法门寺》卧虎石的传说 苏若兰和她的璇玑图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门寺 PDF格式下载



《法门寺》一书, 较好, 唯篇幅太短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