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林和靖与西湖

钟婴 杭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1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作者:

钟婴  

页数:

1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西湖景物的引人入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书籍目录

梅花岛上的诗人满地和烟雨结庐在孤山巢居阁山中宰相耕樵可似居山者一室琴书自解颜三百六十株梅树的趣闻招得梅花枝上魂孤山鹿和鹿之歌一首写猫的诗来访孤山雪“鹤子”韵事林中放鹤天隐士心中的湖深得雪湖美孤山多泉石通帘竹翠深但爱松风入耳声孤山不孤小宴客中秋思潮伤情深西子湖边梅花冢我不识君曾梦见附:林逋生平系年

章节摘录

  苍茫沙觜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鱼船。  历来诗文中以滚滚潮涌奔腾咆哮为钱江的形象,可这里却是“片水无痕”的平静。因为平如镜,才能把“碧天”全映照出来;平静而又十分安宁,所以鹭鸶在沙滩上放心地睡着了。静谧中又有“芦花新雨后”的清新和明朗,整个宇宙都是透明的,洁净的,有一股雨花儿的清凉味。而在这一片寂静之中,渔船上冒出了渔家做饭的烟火,袅袅上升,充满了生气与活力,把一个寂静的画面点活了,在纯朴的自然美中充实了人间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美好而又亲切。林逋笔下的钱江水一点也不“惊天动地”。它为山林隐士、寺院高僧、渔夫樵子所熟悉。钱江观潮,是万人空巷的盛会,但这种盛会一年中也只是在八月十八日前后的几天时间。钱塘江大部分时间是宁静的,哪能总是“万面鼓声中”呢?林逋向智圆、法照解释他写钱江没有写潮的原因,听来亦似有理。这天夜里的论题,没有离开江潮和诗词,而主要又是谈论林逋的写江诗,他们品评“渺渺大江流,沿回过几州”?一联浩瀚的气魄;谈论“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鹭涛秋”那江海苍茫的意境;赞赏“楚山远近出,江树青红间”的色彩鲜丽与灿烂:并为“孤舟夜泊大江寒”那令人沉思的哲人之江夜所动情……这个中秋佳节就这样在品诗中度过。直到寺院夜巡的催板响时,智圆与法照才起身告辞。  孤山之夜,雨声夹杂着风声,淅沥而萧飒。山川寂寥,草木零落;寒风冷雨,砭人肌骨。“令人忘百事”的林逋自己也有难以忘百事的时候。友人一去,形影相吊。只有隔湖相对的葛岭山坞中,还时而传来鸱鹗阴冷的叫声,倍增凄清之情。怀念出逃中的潘阆么?不尽为此。他感到有些阴冷,披上了白布巾;因难以入睡,就整理起旧篇来了。其实,林逋写钱塘江,哪能不涉及潮,他的钱江诗词中最动情的还是写江潮,只是他不大会向这二位出家人出示这篇词作。觉得不合适?还是内心深处有隐情不便向这两位出家人表露?这首词就是《长相思·惜别》: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若是没有日夜魂梦缭绕的深情,似是难以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爱情诗的。写的是一对情人的诀别:吴山之南,越山之北,钱江春水一去不复回,意味着这场爱情悲剧已无法挽回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林和靖与西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