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传记
2003-7
哈尔滨出版社
[美]阿诺·卡伦[ArnoKarlen]著
236
130000
无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可能会说,即使一个细菌会说话,我们也无法听懂。但科普作家和心理学家卡伦博士,却尽其所能要让我们倾听和懂得细菌的话,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次大胆的努力——为一个叫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简称Bb)的细菌所作的有趣而可爱的肖像。布氏疏螺旋体是一个证据,如果你想重新认识生命并感受对生命的敬畏的话,你只需用细菌的眼光来看世界。
第一章 极其渺小的生命第二章 并非随意挑选的传主第三章 关于好色跳蚤的题外话第四章 为什么偏偏要写布氏疏螺旋体第五章 为细菌辩护第六章 在某个温暖的小池塘里第七章 林奈的树第八章 布氏疏螺旋体所处的旁支第九章 盖亚,或万物皆同类第十章 确实很小第十一章 不仅仅是一种螺旋体第十二章 一种可能深刻的剖析第十三章 与性无关第十四章 奇妙的漫游第十五章 同样奇妙第十六章 蜱会生病吗第十七章 皮疹的发现第十八章 莱姆的魔力第十九章 目光短浅第二十章 从比特鲁特到莱姆镇第二十一章 源于远古时期第二十二章 马丘波及其他肇事病毒第二十三章 略表歉意第二十四章 与达尔文雀科鸣鸟相似吗第二十五章 更有希望的未来
无
人类相互斗争和杀戮的时候,优势已悄悄地转移到了病菌的手里。如果我们——骄傲的人类——不能学会怎样在地球村里做一个理性居民,养活病毒的发生机会,那么,病毒将成为我们生命的掠食者,并将最终战胜我们。在它被发现之前,人类出现了艾滋;在它被发现之后,人类又遭遇了“非典”。
哦,如果由一个医学专业同时精通英语的人来翻译,这本书可以更有魅力。这样的话书名或许会是《螺旋体的传记》。不过当然了,考虑到这本书面向的读者群,这样的翻译水准也是可以接受的。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讲述了布氏螺旋体有关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因为考虑到书中没有更多对于该种螺旋体所致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的介绍,所以基本可以认定此书是写给普通大众作为通俗读物的书籍。一些知识了解一下还是有益处的,丰富了知识面,假如您看了这本书,了解了有一种叫做盖亚理论的关于进化的认识,那么再看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知道片头的那个号称治愈癌症的女科学家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中用理论基础的:)顺便提一句,盖亚是希腊神话中最初的大地女神,和乌拉诺斯同时于混沌中诞生:)当然了,这本书里的内容远不止此,值得一看。
可做为中学生的科普读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规划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http://careerplanning.abang.com/
本人是学微生物的,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还是蛮受益的。书中有些东西是课本上未曾提到的,很开眼界。
故事讲的引人入胜。。
在图书馆弄丢了,已经还上了,速度蛮快的
写的很细,多看点这方面的书挺好的,
人类的历史证明,对人类真正造成巨大威胁的,并不是凶禽猛兽,而是人们肉眼看不见的,无论从种群体数量,还是从存在历史,均远远超越人类的一种微生物——细菌。通过读这本书,才发现人对任何一种存在于宇宙的生命形态都不应该漠视,而应该想更好的办法来处理与细菌和自然的关系。“显而易见,人类不该讨厌细菌,也不该对它们有本能的恐惧。对有些细菌必须小心对待,对另外一些则应该表示感谢。细菌生存机制的丰富和奇妙令人叹为观止。在谈到让我们生病的细菌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同仇敌忾,仿佛细菌就像法尔眼中的霍乱瘴气一样穷凶极恶,欲置我们于死地。然而这仅仅是个比喻而已,它说明了处在自然界平衡另一端的人类的感受。病原体并没有恶意,它们只是为了自己能生存下来,有时它们必须靠损害其他生物的利益才能活下来。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美国心理分析学家阿诺·卡伦先生以生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类:虽然细菌的个体生命十分短暂,但在自然界,没有一个群体已经活得比细菌长,也没有一个群体将会比细菌活得久。无论地球上出现何种浩劫,细菌永远是最后的幸存者,除非这个星球彻底消亡。明白这个事实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人类、认识生命,并感受对造物主和生命的敬畏,因为,我们在用细菌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我觉得写得不够引人入胜,对我这种对细菌一窍不通的人还是感觉太难了
这本书的书评介绍说书很不错,但是读后,觉得一般,主要是不够简练和透彻。如果能有更深入一点生理生化的描述,可能更好。
当时看过就没印象了。很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