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刚经

鸠摩罗什 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6  

出版社:

江苏古籍出版社  

作者:

鸠摩罗什  

页数:

128  

字数:

107000  

译者:

鸠摩罗什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金刚经》展示的是一种“性空幻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般若智慧、大乘思维,也倡导了“心无所住”、“离相无念”|“破相扫执”的修行解脱实践。从知行关系的角度看,它要求每一个修行者把思维素质、思想情怀与修行实践、大乘菩萨行统一起来,以达成境、行、果的圆融。就这一点而言,《金刚经》的义理及思维模式对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书对《金刚经》采用直解方式,即贯通诸家说解,益以新知新见,径用今语注出,不事征引;正文大字,注释小字,夹注于正文当句(字、词)之下,便于阅读。相信该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广泛的欢迎。

作者简介

译者:(后秦)鸠摩罗什 合著者:王月清

书籍目录

前言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无住分第四如理实见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无得无说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无相分第九庄严净土分第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持经功德分第十五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一体同观分第十八法界通化分第十九离色离相分第二十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一合理相分第三十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附录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般若波蜜蜜经 金刚般若波蜜波罗蜜经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般若波蜜心经

章节摘录

版权页:如法受持分第十三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o,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儒释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在唐代,唐玄宗为推行三教并重的政策,从三教中各选一本典籍,亲自注释,颁行天下,儒教选的是《孝经》,道教选的是《道德经》,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后来,有的中土士人在临死或人葬时,左手一本《道德经》,右手一本《金刚经》,以这两本经典的精神作为人生的归宿和信仰的总结。在中国佛教宗派内部,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分崇奉《金刚经》,各宗领袖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禅宗六祖慧能因闻《金刚经》得悟,从此中国禅宗与《余刚经》结下不解之缘。《金刚经》与中国文化、中国佛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要了解小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必要了解《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为最刚硬之物,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大智慧,能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为音泽,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罗蜜”也是音泽,足“到彼岸”的意思。该经经名的全部含义就是说,以金刚般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般若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著,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  《金刚经》属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相当于唐代高僧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十六会、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第九会“金刚能断分”(“金刚般若”),被视为般若类经典的总纲。般若类经典的主要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没有一个恒常自在的自性,所以“性空”;然而白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一切诸法本性空寂,非生非灭,非一非异,无取无舍,无我无所,所以只有以深广无边的般若智慧,扫相破执洞见宇宙万物的真实相状,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般若类理论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而被历代高僧称之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般若思想也成为大乘佛教的共通思想。  著名学者吕徵先生认为,在所有的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历代僧俗各界都对《金刚经》倍加重视,所以它曾多次被译出,现存的主要译本有:  (一)后秦·印度来华高僧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二)北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三)南朝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四)隋·南印度三藏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五)唐·三藏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六)唐·三藏义净泽《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历史上《金刚经》虽有以上六个译本,但最为流行的,还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编辑推荐

《金刚经》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金刚经 PDF格式下载



一本不到5元的小册子,燃犀烛照的慧语给我以藏天纳地之感,初读晦涩,反复咀嚼之后,方觉译者惜墨如金的国文功力。我不信佛,不去关心此书是否可以是皈依普世的入门之作,也毫无解剖经法的功力,我只是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去找大乘佛学是如何超度凡尘的苦难忧扰,从看似消极的看似虚无的看似荒谬的经文中找到积极的、唯物的、科学的本质。“心无所住,破相扫执”是了解本书的重要前提,至少告诉我——是不能带着主观经验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若不能承受“本质”之苦,又要放下所有的主观经验而离开它……(矛盾的统一),有与无、念与非念、争与不争、善与非善、信与不信都不可强求,包括佛法本身是什么也不是重要的,关键一切皆在于心。


我买了几个版本的金刚经,觉得这本是最好的。


真正的佛学经典《金刚经》


现在的物质世界,现实生活的残酷让人丧失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友好和善包容。金刚经是人心灵的确一方净土。读后会让心灵得到平静灵魂得到升华。


佛经中总是有那么多的智慧.


小小的一本书蕴涵着大智慧,要反反复复去理解。


对这个历史上很出名的僧人很感兴趣,才去找他的书来看。因为第一次买,所以决定先从便宜的入手,结果没想到买到了宝贝,真是很好看啊。觉得这是一本会被封面误导的好书啊~~封面害死人!


一次买了好几本,这本先只是翻了一翻,内容挺好的,看起来也挺舒服的。因为看过其他版本,所以对这本挺满意。就算封皮书面,做的有点,呃,有点儿童化了点。个人感觉。


很简便的一本小书


打字印刷,解释也不错值!


鸠摩罗什大师一千六百年前翻译的经典,言辞优美。哪怕仅仅以文学作品而言,也是无以伦比的传世之作。历经千年而不衰。


言简意赅。值得一读。


内容很好。终身受用。就是小了点,不太像佛经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还行,几块钱的书


和我想象的‘经’不一样,但是学习一下也不错!


就是封面不太正规,感觉太随便了.


太专业了 ,看不懂


好多的内容看不懂


.....太....哎幼稚的封面


版本非常好!哪里都找不到这么好的一本小书。无论是开本大小,拿在手里,还是说要细细阅读,各种感觉都非常好。后面还附有几个版本的翻译,这个是好!!对于对应阅读非常有用。对这本书有几个提议:1,在附文中的页侧,应该加上信息,例如“唐·义净译(一)”括号是页数。因为,翻到后面某一页,总是不知道我翻到的这一页是哪一个版本的哪一页,什么信息都没有。我都自己加上去了。2,可以考虑在附文中,先附鸠摩罗什译的全文,以便大家读诵。因为,金刚经很多时候是要用来读诵的,而读诵最好的版本就是鸠摩罗什的版本,那么,虽然前面是一章一章的分开,但是,还是有一个全文附文比较好。3,这样的话,附文就按照朝代来排列就好,没有必要把玄奘的放在前面,捣乱了顺序。人们可以清晰理清楚,金刚经在各个朝代的大德的翻译,以及之间的对词语运用的互相影响是怎样的。


灵台空明物我两忘..


没有想象中的感觉,一大堆注释


这个很喜欢,几个译本都有,而且没有注解,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书!书的质量也很不错!


不错,很薄的小册子,方便携带


非常喜欢这个版本的金刚经,以前买过一本,这次送给别人用!


印刷好,有讲解,字体较大,书还便宜


没有买的可以买一本来读,有注释。价格也合理。印刷纸张设计不好,但是文字值得一读。


如果没有金刚经的可以参考读读,是最基础的解释。比较正规。


我也是再次买来差人,非常好,阿弥陀佛


要仔细读,慢慢体会


这个书不错,看完了,不过没怎么懂。得经常拿起来看看才行。


  A:你爱我吗?
  B:爱!当然。
  A:「你」是谁?
  B:(!)
  A:「我」是谁?
  B:(!)
  A:你还爱我吗?
  B:我觉得我们需要好好谈谈。
  A:何来「我们」 ,一百年后「我们」又算什么?
  B:(……)
  A:再答,你爱我吗?
  B:爱……吧?
  A:认识你自己,并肯定你自己。你爱我吗?
  B:爱!
  A:你当如何爱我?
  B:爱你如命。赴汤蹈火。为你,千千万万遍。
  A:秉爱而爱,终将累爱。你当不爱而爱,似爱而非。
  B:处乎爱与不爱间?
  A:你爱我吗?
  B:(。)
  A:(。)
  
  ——煌煌金刚经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以前我所了解的佛教,是导人向善,寄生命于佛。读了《金刚经》之后才知道,原来佛教是导人向“自由”——超然于物外,身心无所依托;视己为一粒溶于水的盐,不以际遇改变而动,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既身心皆了无牵制,何以不是自由呢?
  《金刚经》是解释禅宗核心思想的最重要最正统的经典之一。全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字:空。既是空者,自不会生出“悲苦”,亦不会生出“喜乐”——苦乐本不存在,又何以被“生出”?这就是佛教能渡人出“苦海”的智慧。正因为身心被物质或情感牵制,人才会有苦和乐的感受。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修行需要剃度,与世间的人事了断。
  但在凡世中,能了解这种智慧的人不少,但有多少人真正能到达“彼岸”?


  持此金刚
  破万千苦厄
  唯一念善存
  结世间静缘
  书空 经空 相皆空
  解师尊之真意
  悟经文之真谛
  勿纠结于有无
  静心思妙
  
  破除我相 不贪人相 了却众生相 空空寿者相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住自己 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萨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 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第三品 大乘上宗分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排除邪念的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有形的, 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没排除杂念的,排除了杂念的,我都使他们灭度而入无余涅槃的境界。虽然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质上众生没有被 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长生不老者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再说,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无所布施。也就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 这样布施,不要执著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什么缘故?”“如果菩萨不执著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觉得如何?单是东方 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 ”“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表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来修行。”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身相来见如来否?”“不可,世尊。不可以身相来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妄不真的。如果能把各种身相都看成非身相,你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众生听到佛刚才所讲的道理,那他们还能信佛吗?”佛告诉须菩提说:“不要这样说。我寂灭后,过五百年将有修持佛法成正果的,对我 刚才说的道理能理解,他们会认为此理真实可信。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是从一个佛、两个佛、三四五个佛那儿来培植自己的善性的,而是从无数个佛那儿来修行种善 根,他们闻说我刚才所讲的道理,将在一念之间产生空灵洁净的信念来。须菩提,我全都能知能见,这些众生能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为什么呢?”“这些人不 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错误想法,他们心中没有佛法的表相,也没有非佛法的表相,没有任何惦念了。”“那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人如心中 存有相状,那就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长寿者的相状;如心中有佛法的相状,也就会执著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相状。”“这又是 为什么呢?”“如果心中有没有佛法的表相,就会执著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因此,我们既不应该执迷于佛法的表相,也不执迷于没有佛法的表相,不要有任 何惦念。因为这个原因,我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应知道我所说的法,就如同渡河的木筏,过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记它了。对佛法尚且都该这样不要执著,何况对于非佛 法呢!”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我再问你,我已修得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而成佛了吗?我说过法吗?”须菩提说:“如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本来就没有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 之法,您也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固定的法。”“为何这样说呢?”“您所说的法,都不能固持,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既不是法,又不是非法。”“为什么会这样 呢?”“因为所有的圣贤都认为没有固定的法,只有各人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别的法。”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将三个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此人所获的福德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 是有相布施,并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因此我说那人能获得的福德多,但只是一个相,而非福德性。如还有人能理解我说的《金刚经》,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 诵四句偈语等,给他人说法,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布施七宝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智慧 佛法,都是从我所讲的经中产生出来的。须菩提,所谓佛法,也就是没有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我再问你,初果须陀洹的圣人能认为自己已修得须陀洹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的,世尊。”“为什么?”“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然而却无 所入,他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惑,这是一个须陀洹的名字,而没有须陀洹的实体。”“须菩提,你再想想,二果斯陀含可作这样的念头:我已得到斯陀含 的果位吗?”须菩提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斯陀含具名为‘一往来’,然而实无往来,因此这只是斯陀含的名字。”“须菩提,你再想想,阿那含 能有这样的念头:我已获得阿那含的正果而达到无来的境界吗?”须菩提答道:“不能,世尊。”“为什么?”“阿那含虽然名为不来,说是不需轮回,而实际上佛 法无来无不来,因此阿那含只是有个无来的空名。”“须菩提,我再问你,阿罗汉能认为自己已经修行到达不再生死轮回这种境界吗?”须菩提说:“不能这样认 为,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法是永恒不变的,因此阿罗汉也只是个名称。世尊,阿罗汉认为自己已修成了阿罗汉道,那他就有了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您曾说我已达到没有胜负心、斗争心的境界,这是人的最高境界,是超出欲界最高境界的阿罗汉。世尊,我倘若有这种心念:“我已修 到了无争的阿罗汉境界。”您就不会说我已是达到一切无争境界的人了,因为我实际上什么也没修,只是得了个须菩提,是无争之人的名义而已。”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对须菩提说:“你想想,我当初在然灯佛那里,佛法上有所修得了没有?”“没有,您在然灯佛处并未修得什么佛法。”“须菩提,我再问你,菩萨用其功德来庄 严佛土吗?”“没有,世尊。”“为什么呢?”“说是庄严佛土,就是不庄严,是叫做庄严。”“因此,须菩提,各位菩萨摩诃萨,应该像这样修得清净心,不应当 固持声、色、香、味、触、法而生成心念。应该无所执著而生成空灵洁净的心念。须菩提,比方说有个人,身体像须弥山那样高大,你想想,这身体高大不高大?” 须菩提答道:“很大,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佛说的非身就是法身,没有边际,那才是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就如恒河中有无数沙粒,每一粒沙再做一条恒河。你想想,恒河中所有的沙粒加起来多不多?”须菩提说:“很多,世尊。”“只算恒河,尚且多得无法 计算,更何况河中的沙粒呢!须菩提,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善女用可填满你所住的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德多 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假如善男善女在这部《金刚经》里,不要说讲全部经文,甚至只领受执持四句偈语等,给他人解说, 这样所获的福德,就比用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所获福德要多。”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接着,佛又说:“须菩提,如人们随时随地解说这部《金刚经》,甚而至于仅只念诵四句偈语等,应当知道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的人和阿修罗,都应当像供养佛塔庙 宇一样供养这个地方。何况有人能诵读并领受修持这部经!须菩提,应当知道,此人成就了最高的、第一的、最罕见的佛法。如果有这部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 的地方,就是有佛最尊贵的弟子的地方。”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此时,须菩提问佛道:“世尊,应当叫这部经一个什么名字呢?我们这些人该如何供奉、修持此经呢?”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就凭这 个名字,你们都应供奉、修持。”“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须菩提,佛说的般若波罗蜜,要按真谛来讲,就不是般若波罗蜜,只是个假名而已。须菩提,我再问 你,我讲过法没有?”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说。”“须菩提,你想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是多还是不多?”须菩提道:“很多,世尊。”“须 菩提,各种微尘,我说不是微尘,只是假借个名称;我说世界就是非世界,只是取个名叫世界。须菩提,你再想想,你能凭借佛的三十二相来认识佛的本性吗?”“ 不能,世尊。我不能凭佛的三十二相来认识佛的本性。”“为什么呢?”“因为您说三十二相就是非法身相,是叫做三十二相。”“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善女用如恒 河沙粒那样多的身体、生命来布施,又另有一人坚持修这部《金刚经》,甚至只念四句偈语之类,给别人讲解经文,那么他的福报功德就比前面的善男善女的功德还 要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这时,须菩提听佛解说《金刚经》,深深解悟了佛法的义理和境界,泪流满面十分悲伤地对佛说:“真是难得的经文啊!世尊,您解说像这样深刻的经文,我自从修 得慧眼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经文。世尊,如再有人能听到这经文,信仰此经并带着洁净的心念,就能认识本相,(因此)当知道这个人,成就了第一的、罕见 的功德。世尊,这本相,就是非相,因此佛说它只是取名为本相。世尊,我现在有机会听这部经典的讲义,由信仰佛法,到解悟义理,再修行,最后印证得果也就不 困难了。如有来世,五百年后,有众生听说此经,也会信仰、解悟、修持、得果,这人也就成为第一、罕见的。”
  
  “什么道理呢?”“因为此人已没有了自我的相状,没有了他人的相状,没有了众生的相状,没有了长寿者的相状。”“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相就是非相、 他人相、众生相、长寿者相,就是非相。”“那又怎么说呢?”“脱离了所有的相,就叫做佛。”佛告诉须菩提:“是这样,是这样!如再有人听说此经,不惊奇, 不恐怖,不害怕,应知此人,是相当稀罕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您说第一波罗蜜,就是非第一波罗蜜,只是名为第一波罗蜜。须菩提,那忍辱波罗蜜, 佛说也就是非忍辱波罗蜜,只是名为忍辱波罗蜜。”“原因何在?”“须菩提,比如当初我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事,就是因为我当时已没有了我相,没有了他人相, 没有了众生相和长寿者相。”“这又怎么说呢?”
  
  “我当时被歌利王一节节肢解时,倘若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长生不老者的相状,那就必定会生愤恨之情。须菩提,再回想过去,在五百年前我 当忍辱仙人时,那时,我就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此,须菩提,菩萨应脱离所有的相,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大智慧,不应执著于一切外相而生成 心念,应生成无所挂念的心念。如心中惦念着什么,就为没有守护好心念。因此佛说菩萨心中不应该执著于表相的布施。须菩提,菩萨为有利于一切众生而不那样布 施。佛说所有的相也即非相,一切众生也即非众生。须菩提,我是说真话的人,说实话的人,爱打比方的人,不说谎话的人,不说怪话的人。须菩提,佛所得之法, 是无实也无虚之法。须菩提,倘若菩萨心中执著于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一个人走进了黑暗之处,就什么也看不见。倘若菩萨的心中不执著于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 人有眼睛,明明亮亮像太阳朗照,能看清一切。须菩提,未来之时,若有善男善女,能受持、诵读这部经,他就将是佛。我就能凭佛的智慧,完全了解此人的修行, 完全能看到他将来一定会修得无边无量的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假如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女,在早晨用恒河沙这么多的身命来作布施,中午又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性命来作布施,下午也一样,像这样用百千万亿劫那 样长的时间,用身命来作布施;如还有一人,听见《金刚经》完全信奉不怀疑,那他的福德就超过前面那个布施的人。何况此人还抄写、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经 文。须菩提,概括地说,这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我是为立志修成大乘的人说这部经的。倘若有人能受持诵读此经,或对人讲说,我便能以 天眼悉知此人、悉见此人能修成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像这样的人,就可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大智慧。”
  
  “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假设是喜欢小乘法之人,他执著于自我之心、他人之心、众人之心、寿者之心,那他就不能听受、诵读、为人解说此经。须菩提, 无论在什么地方,假如有这部经,那么一切的天人、阿修罗全都应当供养此经。应该知道此处即是佛塔,都应该毕恭毕敬,环绕它顶礼膜拜,用种种香、种种花散在 这个地方。”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再说,须菩提,若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善女,能够受持诵读此经,如还被别人轻视作贱,这就是由于前世做下了罪业,应该现世遭受恶报。因为现世被人轻视作 贱,那么前世的罪业就抵消了,就可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须菩提,我回忆过去也曾受过无数的劫,在然灯佛之前,我得逢过无数的佛,我全都恭敬地奉 养,侍候,没有空过一佛。如果再有人在后世能够受持、诵读此经,所得功德,和我在前于三大阿僧祗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佛的功德相比,还不及我的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甚至都不能用数字来譬喻。须菩提,倘若善男善女在后世能受持、读诵此经,那他的功德,如我说出有多大。也许有人 听了,会心意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应当知道此《金刚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诵读此经所得的善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此时,须菩提又问佛:“世尊,如有善男善女要想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心念?如何远离诸相的干扰而降伏其心呢”佛告诉 须菩提:“善男善女发愿欲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他应当生这种菩萨心:要灭度一切众生,即度脱一切众生,令其共成佛道。度完众生后,又认识实际上 无一众生是自己灭度的。”
  
  “为什么要这样呢?”“须菩提,如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菩萨。”
  
  “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本来就没有什么佛法能启发人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须菩提,你意下如何?我在然灯佛处,我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吗?”“没有,世尊。按照我意来解释佛所说的道理,佛在然灯佛处没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 么佛法能使人开启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的大门。须菩提,倘若我有得此法,那么佛就不会授记我,对我说:我寂灭后你将成为佛,佛号为释迦牟尼。”
  
  “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来二字,就是一切诸法都无法可得的意思。假如有人说,如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须菩提,其实没有什么法能使佛开启至高无 上、大彻大悟大智慧之门。须菩提,我所修成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其中其实既无实又无虚。所以我才说,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我说一切法也即是非 一切法,只是名叫一切法。须菩提,就好比说人的身材高大。”须菩提说:“世尊,您说人的身材高大,就是非高大,是叫做大身。”“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如 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灭度无量众生,那他也就不是菩萨了。”
  
  “为什么呢?”“须菩提,你要记住: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因此佛说一切法都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倘若菩萨说这样的话:我应当庄严佛土,那他也就不叫菩萨。”
  
  “这又为什么呢?”“我说庄严佛土,也就是非庄严,只是叫做庄严。须菩提,如菩萨能彻底解悟无自我相状的佛法,那我才称其为真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肉眼吗?”“是的,世尊,佛有肉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天眼吗?”“是的,世尊,佛有天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慧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慧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法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法眼。”
  
  “须菩提,你想想,恒河中有许多沙粒,那我说这些沙粒是沙粒吗?”“是的,世尊,你说的是沙粒。”
  
  “须菩提,你再想想,如果像恒河中的很多沙粒一样,大千世界中有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恒河,如有像这多恒河中所有沙粒那样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佛世界是多还是不多?”“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念,我都知道。”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所说的各种心念,都是非心念,只不过叫做心念。”
  
  “那您又是如何知道的呢?”“须菩提,过去了的心念已过去了,现在的又过去了,未来的还未来,也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 德是很多。”“须菩提,假如福德有一个实体的话,如来便不可以说福德多了。因它没有实体,无可形容,如来才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可以凭佛的圆满肉身来见到佛吗?”“不可以,世尊。不能以有相来见到如来。”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肉身,若依真谛来说即是非肉身,只是叫其肉身。”
  
  “须菩提,你再想想,如来可凭各种完美的身相来认识吗?”“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当凭各种完美身相来认识。”
  
  “什么缘故?”“您所说的各种完美身相,即非具有各种完美身相,只不过是一个假名而已。”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你不要以为佛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那为什么呢?”“如有人说佛有所说法,那他就是在诽谤佛,就是不能理解佛法的缘故。须菩提,所谓说法,其实无法可说,只是说他在说法。”
  
  这时,长老慧命须菩提问佛道:“世尊,可有这样的众生,在您寂灭后,听见此经,他还生不生信心呢?”佛说:“须菩提,那些众生,并非真正的众生,也非非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所谓众生,他之所以成为众生,也就是因为他们是非众生,只是叫他们为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问佛说:“世尊,佛所得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也就是什么也没得到吗?”佛回答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所得,(须菩提)一点法都没得到,只是说我成就了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再说,须菩提,佛法讲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因此称其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心念,来修持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们说的善法,也即非善法,只是称其为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拿它用做布施。如有人对这部经,甚而至于只对四句偈说等,坚持接受,修持诵读,给他人讲解,那么前面作布施之人的福德,赶不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无法用数字来表达。”
  
  第二十五品 化天所化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你们这些人不要说佛有这样的心念:我应当灭度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众生需要佛来灭度的。 如说有,那么佛就有了自我、他人、众生、长寿者的相状。须菩提,佛说有我,即非有我,然而凡夫俗子却以为确实有我。须菩提,凡人,就是佛所说的非凡人,只 不过名叫凡人。”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能凭佛的三十二身相来认识佛的本性吗?”须菩提答:“是的,是的,能够凭佛的三十二身相来认识佛。”佛说:“须菩提,如果凭佛的三十 二身相就能认识佛的本性,那么转轮圣王也就是佛了。”须菩提对佛说道:“世尊,按我对您所说的意思来理解,不应该通过三十二相来认识佛。”此时,释迦牟尼 佛说了四句偈语:
  
  “若是以色来见我,以声音来求我,那些人是走了邪道,所以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你如有这样的念头:佛不是因为具有圆满身相的缘故,而修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不是因具备了完美身相的缘故而 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的。须菩提,如你有此心念: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那么须菩提,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
  
  “那又为什么呢?”“因为生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的人,是不能保持空的相状的。”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假如菩萨用装满恒河的沙粒那么多的世界七宝用来布施;假如又有人懂得一切法都是无自我相状的,而得以生成无生法忍的境界。那么后者所得的功德要比前者的多。”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诸位菩萨都不接受福德。”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徳就是要无形相,不执著,当然不应贪恋福德,所以说菩萨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如来是时来时去,似坐似卧,那么此人肯定没有理解我所说的佛法的义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没从哪个地方来,也没有到哪里去,所以名为如来。”
  
  第三十品 一会理相分
  
  “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善女把三千大千世界粉碎为微尘,你想一想,这么多的微尘,难道还不多吗?”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
  
  “什么原因?”“如果真有那么多微尘,佛就不会说微尘多了。”
  
  “那是什么道理呢?”“佛说微尘多,就是非微尘多,只是叫做微尘多,世尊。”“所以我说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非世界,是称做世界。”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真有世界的话,那么世界就不过是一个物质的集合体。我说的一个物质集合体,也即一个非物质集合体,只是叫做一个物质集合体。须菩提,所谓一个物质集合体的意思,是无法用言语理解的,可是凡人却硬要执著地去认识研究这个物质集合体。”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佛说过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道理。那么你想一想,此人理解了我所说的佛的义理了没有?”“没有,世尊。此人没有理解佛所说的义理。”
  
  “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您所说的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道理,也即非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道理,所以叫做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道理。”“须菩 提,想要生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的人,对一切佛法,都应当如此去认识,去理解,即不执著于佛法的相状。须菩提,我所讲的佛法相状,也即非佛法相状, 只是称做佛法相状。”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假如有人拿能装满无数的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假如有善男善女生成菩提心,对这部经,甚而至于只对其中的四句偈语等,受持、读诵、给人演说,后者所得的福德胜过前者。怎么说给他人演说呢?即要不执著于这部经的相状,就是观照般若。”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切有为法像什么呢?如梦幻泡影,又如那露水亦如雷电,应作这样看。”
  
  释迦牟尼佛到此说完了这部《金刚经》。长老须菩提、比丘、比丘尼和所有的优婆塞、优婆夷以及世上所有的天人、阿修罗,听罢此经,全都非常高兴,并且从此信仰、受持、遵守、修行这部经。
  
  http://www.jingangjing.com/jgjcomm.htm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教各宗派里,净土宗的思想境界最高,传播手段最妙。一句“阿弥陀佛”,胜过所有经律论,超越一切神通法要,用林副统帅的话说,一句顶一万句。 佛家不同法门,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这个意思就是说,佛教集团的营销总监(CMO)考虑到受众群体各异,准备了不同的推广手段。所以啊,所谓不同法门,只不过是营销手段的区别,仅是一个公司内容大同小异的几种套餐。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要拘泥,无须执著。


  
  《金刚经》以空慧为主要内容,探讨了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简略。
  当时佛祖住在孤独园里,佛祖乞讨完并且吃饭后,便跌迦而坐,然后就是佛祖与须菩提的对话了。
  1.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之众,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悟:
  1) 佛祖措施严谨,论证严密,不愧是大师级的导师,其表现有二,①“所有一切众生”为一小主题,为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其后的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皆是所有一切众生的“细化和深化”,丰富了“一切众生”的内涵;②“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无想”严格遵循MECE原则(相互独立与完全穷尽),有心智活动的,没有心智活动的,以及说不上有无心智活动的。
  2) 注重逻辑与推理。“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之众,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要菩萨来度化众生,那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众生得到度化,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如果菩萨还存有“我相,他相和众生相”,则菩萨不是真正的菩萨,他自己都不能做到无我相无众生相,不能解除烦恼,脱离苦海,他如何能够度化众生。因此,如果菩萨执着于我相和众生相去度化众生,看似度化了无数众生,实则任何一个众生都没有得到度化。
  3) 如此得出结论,自助者天助之,除了你自己,如来佛也解救不了你。
  2.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悟
  菩萨对于万法都应该无所执著,以不执著的心态来施行布施,既不应该执着于形色布施,亦不应该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行布施。布施不应拘泥于形式、场合与对象,“能量”的散发无所不在,不必作用于物,而又无时无刻无处无地不在布施。不执著于相的布施方是不可度量的。
  3. 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非身相。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不可以依身体相貌来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一切诸相都是虚幻不定的,若能悟得诸相皆虚妄不证,就能证见如来了。
  悟
  从最严格的意义讲,的确是“一切诸相皆虚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的主观映像或经加工而生成的。我们永远无法“看到”事物“原本”的样子。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应该持虚幻、空无的态度。毕竟,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事物如何,而是事物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因此,就算是短暂的“虚幻”的,对我们而言就算足够的。(当然,并不能否认客观的重要性,更不能无视客观事物)
  4.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译:不应该执着于任何法相,也不应该执着于任何非法相。佛法尚且应当被舍弃,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违背的非法
  悟
  不应沉沦于心头欲念,亦不可执迷于消除欲念。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
  5.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译:没有固定的法是如来所宣讲的,如来所说的法都不可以执取,也不能用语言来诠释,他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
  悟
  不要痴迷于佛法,世上本无佛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拜佛的人不是真正的信佛,只是拜他心中的诸相,真正理解如来的人不会迷信如来,迷信如来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如来。
  6. 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故名说法
  译: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即是毁谤佛陀,因为他不了解我说的真谛。须菩提,所谓说“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可说,只是假名为说“法”。
  悟
  如来没有说“法”,他也不能说“法”,或者说如来说“法”其实即是消除“法”,因为本来就没有“法”。他能提供的仅有的教导其实是想尽办法让你不要执迷于他的教导。
  7. 汝等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普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译: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意念:我应当度化众生。须菩提,不要如此生心动念。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众生让如来度化,如果真有众生让如来度化,那么如来就落入自我、他人、众生和寿者相状的执着之中。
  悟:不要幻想如来会度化你,解救你。如果有一个想度化你的如来,那他就不是真的如来。因为如来是无我相无众生相的。
  8.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译:菩萨对他所做的福报功德,不应贪求而生起贪著执取,所以才说菩萨不领受有为福报功德。
  悟:拜佛的人简直是对佛的不敬,那些给菩萨送礼的简直是对佛的亵渎。
  9.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悟:太虚了,我还有大好年华等我去享受呢,管他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又如何,我只愿过好我自己的生活。
  
  通篇感悟:
  如来是大智者,大彻大悟者。但他一开始也差点步入歧途,妄图用苦行僧般的修炼来悟道,无奈即使形容枯槁也无法找到解脱之道,而后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终于恍然大悟,顿悟真谛。
  完全消除自身的欲望是不现实的,也无法做到的,苦修是永远无法得到的,因为苦修本身即是受欲望的驱使——消除欲望的欲望。
  人的烦恼和欲望也不可能是通过自身之外的其他人得到解除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任何人的生活都只能通过自身得以完成和圆满。
  佛祖通篇的核心道义其实在于告诉大众:你们不要执迷,因为凡事皆虚妄;我在教导你们,但我不是有意在教导你们,因为在我眼里,你们也是虚妄的;虽然我教导你,但是你们也不要迷信我,因为我也是虚妄的。
  看了一遍,绕了一圈,佛祖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我跟你们说,你们不要听我说的。哈哈,然后,我一想有理啊!不要听他说的。可是又发现,我不听他说的其实就是在听他说的。佛祖真是高级黑!
  天地有道,风月常新。宇宙万物,原本就是分分合合,轮回变化,何况你我?就算覆水能收,也不再是当日之水了,又何必自寻烦恼?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千秋黄粱梦,弹指尽成空
  然而生死轮回,天地之道。纵然你长生不死,或是复活再世,故人不在,世界已殊,何喜之有?何庆之有?
  尘世即天堂,何必他处苦寻觅?众生皆我佛,只须今生善待之!不偏执,不虚妄,不庸人自扰,不消极颓废,岂非做地成佛之不二法门!
  


   虽然我暂无将某种宗教作为自己信仰的决心,但我觉得倘若将其视为文化,从中汲取某种力量来修炼内心,也是大有裨益的。
  
   《金刚经》给我的感悟最深的是:
  
   一,活在当下。第一段“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敷座而坐。”世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平常,但是能够感受到那份淡定自若。这句话对我的点拨便是这几个字:活在当下。反思一下自己,如果是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听一曲喜爱的音乐,便会沉浸其中而自得其乐。但更多时候,我将很多事情视为迫不得已的任务,觉得繁复、琐碎,不得已而为之,带着不情愿的勉强态度而为之,于是效率下降,心情低落。身在曹营心在汉,杂念太多而心生浮躁,此为第一种,空间上“不在当下”。还有一种,时间上“不在当下”,比如为很久以前的事情而无法释怀,那是活在过去,总是幻想暂时无法实现的图景,那是活在将来。我可以有甜蜜的记忆用来回味,可以有痛苦的教训用来警戒,可以有美好的憧憬用来励志;但是过去的快乐也好,悲伤也好,别人的赞美也好,中伤也好,都已经成为过往烟云,不应沉浸其中,否则心灵承载了过多思绪和杂念而负载过重,便无法轻松前行。因此,“活在当下”意味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当下”,每一个当下都全神贯注,万念归于一念,物与我合一,这样的刹那便是永恒。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有活在当下,才能珍惜和把握每一个永恒的刹那,生命之水便能潺潺的流动。
  
   二,经点拨,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不住相布施”的意思。所谓有相布施,有施者、有受者、有物,施者和受者有所分别,因此布施就有了目的和期待,带有功利目的的布施就成了痛苦的源泉。所以说人一切的痛苦和烦恼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就是“施”与“受”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相处,“施”与“受”一旦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痛苦。比如说,我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时我会感到委屈和不平;而如果我得到了很多,却没有能力去报偿,这时我会感到惭愧与内疚。而读到“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句时,突然觉得弥漫着一种大爱。所谓的“不住相”,其本质就是一种无我的空灵状态,对有情众生皆有同理之心,那么布施也就是一种不去考量、不求回报的布施,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
  
   我对儒释道的理解和体悟很浅薄,有时候感觉三者有很多相互融通之处。比如我读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儒家理想时,也能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佛家提倡的“慈悲心”和“菩提心”,而“不住相布施”也让我联想到庄子的《齐物论》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我追求的不是一种盲目的相信和寄托,而是提高人生的境界。对他人不遣是非,对他人的评价也宠辱不惊。
  
   愿生命删繁就简,心似琉璃。


  今天我去了趟寺庙。
  去时天空阴沉,有大风,似要落雨。
  一入寺庙,梵音入耳,叫人不得不心里肃静。
  菩萨在正殿里,宝相庄严,时不时会有人诚心支一炷香参拜。我低头走过,怕有辱菩萨慈静。
  寺里有壁画,皆刻画释迦牟尼佛相关诸事。
  其中一副惹了我的眼,画上所刻是位女子,正值眠梦,而脑中竟出现些许怪梦。看旁的文字,原是一位太子妃做了些许噩梦,她梦到繁艳百花凋零,她梦见地狱业火燃起,她梦见百姓四处流离。她怕极了,相与太子说。太子回答,汝勿怀忧,但当安隐。
  待我看完所有笔画,返回正殿,顿时天光破现,阴霾尽散。而菩萨在灿眼天光中熠熠生辉,似乎刚刚是从天边乘云而来普渡众生,周身带有金光。我正盯着佛像出神,佛祖门下弟子对我示意,拜拜佛祖吧。
  于是我伏地拜佛,那一瞬杂念全无,眼中心中只有菩萨庄严相貌。连祈求也不敢。
  
  下山途中,看见有穿宽大僧衣的佛门弟子,顿时想起之前看的白鹿原里,那位被铡头的大和尚,顿时心中血光尽现。想想毕竟不一样,而且还在清净佛门,便马上散去心中念头。
  
  白鹿原里对于那位族长,我记得很牢的一句话是,这白鹿原上怕是只能找到这一个白嘉轩了。
  这位族长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旁的事你不要理,只要管自己份内事。我好佩服他的决断果敢,心无旁骛。
  又想起刚才那位太子言,汝勿怀忧,担当安隐。
  终于了悟,安隐便是,旁的事勿介怀。
  
  最后想以金刚经结尾——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某日 两位恋爱多年的男女终于迈进了婚姻的殿堂;在结婚典礼上请了一位老和尚来做证婚人。
  
   老和尚走上讲台, 第一句变说:如来说你们是夫妻。
  
   台上台下欢欣鼓舞。 这个面子好大。
  
   老和尚不慌不忙说:即非夫妻。
  
   瞬间,台上台下寂静了。个个都在想,这老和尚怎么这么说话?太不给面子了吧。新郎新娘脸上顿时黑线无数。
  
   老和尚顿了顿,又说:是名夫妻。
  
   在场所有人一片茫然,这卖的什么关子啊?——突然间一位在场来宾突然跑到了讲台上,对众位说我懂了这个老和尚说的什么意思,这是《金刚经》里面的。
  
   这位来宾说:“你们今天喜结连理,这就是姻缘所致,仍旧是一个缘字,所以如来说你们是夫妻。
  
   可是你们结婚会发现,眼前的这个人不是自己恋爱时所产生的浪漫主义情愫中的那个人;你们心里有着白马王子,白雪公主的期许,有着各种甜蜜爱情的模板。可是结婚后,也许男方发现妻子是河东狮,也许女方发现男方不过男子气。
   总之,你们结婚后发现你们的另一半与恋爱时渴望或表现出来的不是一个样子。
   这就是“即非夫妻”
  
   但是,尽管婚前婚后有着这样大的差异,可你们仍然在一起了;因为恰恰是你们心目中的那些“模板”,那些浪漫的“幻想”使你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原先那些想象的“实体”消失了,剩下的才是真的使你们走在一起的“缘分”。所以说,是名夫妻。
  
  ——————————————————————————
  
  其实无论是般若波罗蜜多,还是心,还是世界,皆非实体性的存在。
  如来说般若波罗蜜多,即非般若波罗蜜多,是名般若波罗蜜多。
  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实体,或者说知识,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存在的只是各种是般若波罗蜜多发生的种种因缘。
  
  如来说空,可是多少人又住于这个“空相”呢?
  要知道,连空也是空的,连不执著也是一种执着。
  你要把空给空掉,要把不执著给不执著掉——你还得回到生活中来。
  
  用物质和精神的二元论来学习《金刚经》 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也是根本上错误的。
  
  


  超脱轮回,在修一刹那间的顿悟;度己度人,惟重弥留之际的真心!
  刚刚明心见性的时候只是初悟,破本参,才跨过第一道门坎,妄习犹在,生死不能了这个时候还须勤于保护,历境练心,把多生历劫执着的妄习消灭光,真正做到与《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应,处顺境而不喜,遇逆境而不恼,丝毫无动于衷,才能了思惑而了分段生死。


  《净土资粮-信愿行》庐山东林寺大安法师讲解 2DVD
  购买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263981505
  金刚经地藏经阿弥陀经药师经无量寿经抄经本全套
  购买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263981505
  【正觉堂 新春吉祥礼品 展】《柳公权书金刚经》
  购买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263828385
  金刚经 大16开 竖版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262683179
  联系电话:13816560911
  阿米托佛


  原文链接 http://www.lingshh.com/9-a/dujingangjing.htm
  作者:刘忠于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被尊称为佛门的智慧之母,是佛教各大宗派的宗经宝典,诸法之母本,是般若类经典的总纲。《金刚经》在中国佛教和中国社会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金刚经》的广泛流传,与不少僧俗人士编写的各类《金刚经》感应故事有关,并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劝善化导的重要形式。他们搜集各种信受奉持《金刚经》而获得功德报应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分类辑要,以证明尊奉《金刚经》有延寿、愈疾、登科、辟邪、脱难、如愿等效应,不仅强化了人们的佛教信仰,而且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止恶从善。譬如说教外人士编集的《太平广记》就是一种很好也很重要的例子。《太平广记》记叙了很多持诵《金刚经》幸免死罪、恢复自由、驱狐祛病等神奇故事。如《太平广记》卷一○二杜之亮条说:隋仁中杜为汉王谅参军,因谅谋反和其他僚属都被捕入狱,杜梦闻一僧曰:“汝但念诵《金刚经》,即此厄科度。”杜照办,后来这些人都被处死,但行刑名单上偏偏漏掉杜的姓名,接着遇赦得免。这类例子很多。疾病和死亡,本来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希望逢凶化吉、过安乐日子、死后有一个好的去处,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而佛教通过与民俗信仰的结合,满足了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这就使得佛教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金刚经》简洁明快的般若智慧,使得它能够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金刚经》的基本意义是说,以金刚般若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着,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金刚经》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为最刚硬之物,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大智慧,能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理智;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
  
   怎样才能到彼岸呢?《金刚经》倡导了心无所作、离相无念、扫相破执的修行解脱实践。从知行关系的角度看,它要求每一个修行者把思维素质、思想情怀与修行实践、大乘菩萨行统一起来,以达成境、行、果的圆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渐修与顿悟在成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方可成就佛果。“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乘精神体现了渐修和他度的重要作用,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和自性自度的解脱观强调了顿悟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佛性思想中,虽大多主众生悉有佛性,但并不因此而忽略修行。相反,几乎所有宗派都主张必须借助于修行之缘因才能成佛。当然,对这一修行缘因,各家的解说是五花八门的,但大而言之,又可分顿悟和渐修二门。主顿悟者主要以理不可分为依据,倡悟不可有阶段之分;主渐修者以登峰造极,必起身平地,倡悟不能无阶渐之别,但细察二者思想,似亦并非互不相容。主顿悟实亦不全废渐修,只是认为豁然大悟之一刹那,不可有阶次之分;主渐修者亦不放弃其最终目标--大彻大悟,因而,顿悟与渐修之间实多有相通之处。
  
   其实,释迦牟尼的成佛过程就是一个顿悟不废渐修的典型。二千五百年前,这位王太子,可以说是竭尽了他的智慧,经过六年苦行之后,在一棵菩提树下,苦苦思索了七天七夜,终于豁然开朗,捕捉到灵感,拥有了大般若(大彻大悟)。佛陀的成就经过,与金刚经阐述的佛门大法,何其相似乃尔!如果释迦牟尼没有六年的苦修失败,没有七天七夜的苦思心修,就不可能有成正觉的大智慧,也就不可能悟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的般若真谛。
  
   渐修当然不仅要在形式上学理论、教义,诵经文,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修心静性,重在向心觅佛,不在向外求玄,所谓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唯有见取自性,才能直成佛道。根据佛教自身特点,渐修应包括学与修这一对范畴,修指修行或修持,狭义上指持戒诵咒、打坐行禅、修身养性,广义上指与佛教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可纳入其中。禅宗在这方面是最为典型的,六祖慧能提倡担水劈柴皆是妙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修的意思有很多种。就佛教层面而言,修与学是对立又统一的。学是对知识的吸收和教义理论的学习,其中包括世俗的学问和佛教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学要人怎样去从理论上了解人生的真谛,怎样掌握人生和社会的知识,培养教徒的理性信仰,建立正信。学是知识和理论,要靠修来验证,因此学离不开修。修是实践和行动,要靠学来指导,修就是要人去亲自实践解脱的方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培养教徒的感性信仰,不走邪路,因此修离不开学。学和修的关键是每个人自己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综观历史上的佛门大德、善知识和当今的佛门高僧,他们之所以能够众望所归,就是因为他们既有很高的修行,又有精深的学问。
  
   青原惟信禅师谈到自己的禅悟体验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惟信大师见山三阶段的命题,形象地揭示了禅悟三阶段。他将此三阶段理解为未悟、初悟、彻悟三个阶段的见解,分别是:习禅之前的见解,习禅若干年有所契会时的见解,开悟时的见解。《金刚经》的三段论是:所谓x,即非x,是名x。如经文所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惟信的见山三阶段说和金刚经的三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由原我的素朴到自我的迷执,由自我的迷执到无我的初悟,由无我的初悟到真我的彻悟这样一个禅悟发生机制,充分体现了顿悟与渐修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紧密联系,没有渐修就没有顿悟,没有顿悟,渐修就达不成佛果。
  
   有人认为,学禅的人就好比登山者,山上代表智慧竭尽圆满的觉悟者,而山下则代表焦虑不安者。学禅的人所要做的是不断地往上爬,他们每爬高一阶,视野就愈加辽阔宽广,景色也是越来越亮丽清新,他们的生活素质、心灵境界也就更提升一些,他们对身旁周遭的人和所处的社会也会注入更高的关怀。也许一部分人,在短期内无法攀登到山顶,但是他们向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登山的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渐修之于顿悟的重要性,顿悟乃渐修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顿渐的过程,自然须注重心性,逐步认识到所有现实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那就能认识到宇宙的真实本质,体证如来实相。正如《金刚经》所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以顿悟立说的禅宗而言,成佛的惟一法门是见性。对学人而言,持戒修禅的修行实践,重在向心觅佛,不在向外求玄,倡导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于一直心的一行三味,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宗纲,教示学人顿契见性。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坛经所说的迷人渐契,悟者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随意立顿渐之假名就是指只要能悟即心即佛之理,渐修也罢,顿得也罢,都是无关紧要之假名,从这个意义上说,顿渐又都称谓入道之妙谛。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渐修与顿悟的关系,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历史背景,时代特点等。俗语中有很多经典语句,都是渐修与顿悟的世俗化理解和阐释。比如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们为某一个既定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言简意赅地表明了顿悟是在苦苦渐修之后的必然结果。“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顿悟与渐修之间相辅相成的很好见证。不断地学、修,不断地领悟,每一次小小的领悟之后达到一定的层次,然后渐修、渐悟,最后达到人生的大彻大悟,进入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世界。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由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永无止境,人们感到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急功近利,发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其实,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基本的生活问题是生存和精神上的满足、归依,当自己的社会地位感、荣誉感过于强烈,超出了现实可能时,以金刚经所含的般若智慧善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就能在闹市中求得心灵清净,就能明白“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功到自然成的生活哲理。正如智觉禅师所说:又如九层之台,则可顿见,要须蹑阶,而后得升。顿了心性,即心是佛,无性不具,而须积功遍修万行。又如磨镜,一时遍磨,明净有渐。万行顿修,悟则渐修,此名圆渐,非是渐圆,亦是无位中位,无形中行。“是以彻果该因。从微至著,皆须兹善根力,乃能自利利他,故道不遗于小行,暗弗拒于初明”。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做学问,干事业不奢求出名成家,做到随遇而安,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一切善果在你心无所住的渐修中达到至善,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大家。
  


   看南怀瑾先生的讲稿,最大的感受便是晦涩难懂的古文瞬间跃然于脑海中,没有南怀瑾先生的帮助,也许我永远无法读完这本《金刚经》。
   对于这部经,我只记住了无所住三个字,真心见笑大方~佛言人人皆可成佛,然而成佛必经千万世的磨练,方可悟道,释迦摩尼佛亦是如此,在他于燃灯佛前悟道之前,同样经历了无数的轮回。正如我们的人生,我们总是被烦恼困扰,儿时为了考试,为了玩具,或许只为了烦恼而烦恼。成年后,为了事业,为了爱情,为了家庭,总是感觉身心都被掏空了。年老后,或许为了精力的衰退依然烦恼不已。可是在这万千情丝缠绕的人生里,我们再从头理一遍,会发现曾经能让自己茶饭不思,夜不能眠的烦恼在现在看来竟是不值一提,其实它并不可怕,只是彼时彼刻受生活经验所限,无法醒悟而已。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我们放不下,所有的记忆便是烦恼的载体,它扎根在心底,但是摒除烦恼的方法绝不是抹去记忆,而是醒悟,它并非靠躲在一处念念经,求佛祖保佑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那不过是逃避。为求心静而念经永远无法心静,因为你的心灵并没有解脱,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永远不是那些躲在深山老林里每天敲着木鱼的隐居者,他们连自己都没有灭度,又谈何出世灭度他人。
   那么世人如何化去烦恼?我想世人既然生在这个婆娑世界,便永远无法摒除一切烦恼,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可能消除大部分的烦恼。一部分靠自己的慧根,一部分靠行善。慧根部分是天生的,部分是可以培养的,读金刚经可以培养慧根,读论语可以培养慧根,读一切书皆可培养慧根,做一切事皆可培养慧根。那么作恶呢?当你回头那一刻,你便得到慧根了。那么为何行善是摒除烦恼的第二条路,在我看来,行善便是放下,尤其是无特别目的的行善,在行善那一刻,万千烦恼必会顿时化为过眼云烟,此刻便是佛。正所谓无所住,方是行善法门,如果做了善事后,总是念念不忘那件事,善事反而化成烦恼。
   无所住,便是拿得起放得下,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执着于一件事的时候,色又如何转化为空?但是又并非让我们于一切事无执着,不执着亦是一种执着。拿事业打个比方,事业有大成者往往是那些乐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他们是执着吗?是,但也不是。他们从事事业并非为了事业而去做事业,只是顺其自然,兴趣所致,以至于可以几十年如一如地工作,而当有一天他突然弃事业而去,大家也不必惊讶和叹息,因为他心无所住,此刻他获得的便是人间最难得的清福。
   学佛的最终归途不是去当和尚,每天敲木鱼念经,而是明了。


   般若——领会虚无的大智慧
  
   我们像一个暴发户一样,志得意满,事业有成,拥有金钱,女人,财富,地位,荣耀,赞美等等让你心满意足的一切。有一天你登上了一条据说是上帝也无法沉没的船——泰坦尼克,你自信满满地驶向彼岸。
  
   短短的几天内,风和日丽,你在船上过的舒舒服服,期待未来。而且你真的以为这就是人生的真面目。
  
  
   突然——,一个命运般的时刻到来,船撞向冰山,即将沉没。广播里歇斯底里地通告!!
  
   而且,你还死不了! 跟小群人在小艇上,在漆黑的冰冷的北大西洋上漂着。
  
   没有人能肯定说会有人来拯救。
  
   没有人知道大陆在何方,小艇漂向何方;没有人在宣告上帝的教义,宣说上帝的拯救;
  
   如果我们中有人知道陆地在何方,比如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们还是要你争我夺,来支配这条船的前进方向,到达所谓的那个主义的彼岸;
  
   如果还有上帝来拯救,我们还是要争夺被拯救的机会,互相指责彼此是异教徒,而自己是正统,从而获得拯救。
  
   可是,现在,没有这两个如果。
  
   大海茫茫,东南西北,到处不见陆地;诸神隐退,“上帝死了”。
  
   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了
  
   意识形态的整个虚幻性质被揭穿了
  
   原来我们设想的可以停泊的岸都是意识形态的虚构。
  
   如果有岸可靠
  
   我们就会开始争论
  
   比如东面有岸---叫纳粹主义
  
   西面有岸---叫自由主义
  
   南面有岸---叫共产主义
  
   每个人都坚持己见,坚持自己的方向 大家都要掌舵,意识形态的战斗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方向能救大家
  
  在的2个基本事实把这些战斗都结束了
  
  于是他们有点听懂了释迦牟尼
  
  我们只剩下一件事件---彼此怜悯,同情
  
  我们不再会战斗了---那就是释迦牟尼的爱---一个人是渡不了的
  
  只有渡己渡人---我们只有靠自己
  
  这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再有分别心了。
  
  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在根本被被别人拯救,我们每个人在根本上也救不了别人;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就像释迦牟尼率先讲的一句话:人生如苦海——你们都时时刻刻被虚无包围着,我们存在的根基都在虚无中。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以及我们追求的富贵,得失,名利,甚至连佛法——都是大海里的救命稻草
  
  你拉了这根稻草,它还是稻草,还是会沉会消失的
  
  所以到头来整个是虚无的。
  
  但是你还得活着,你还没死----你就得知道自己怎么活。
  
  
   然后我们才能听得懂释迦牟尼的教诲:在直面和承认虚无,在摆脱力量,意志和欲望的基础上重建精神家园。
  
   这时候我们才会达到那份真正的大爱。
  
   这不是理论。一个和尚终身念经,以为佛法可以渡他;其实不然。
  
   佛法渡不了你;因为你本身就有佛性,你指望整天吃斋念佛来求解脱,那还是一场梦。
  
   性是空的,法是空的,非法也是空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亦复如是观。”
  
   如果人生是一场梦,那是不是什么都是虚幻不真的?
  
   不是,一切都是真实的,是如此的真实,一切消逝,一切又重来——直到死亡。
  
   尼采说这无疑是历史永恒的轮回-----这也给芸芸众生一个机会,对人生的最高肯定:直面虚无,热爱人生。
  
   有梦必有做梦的心。
  
   心愚迷,一切皆是梦幻;心觉悟,一切真实不虚。
  
   梦醒了,发现无路可走——可你,仍旧有觉醒的勇气。这才是真正的对生命,人生,生活的最高的回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是一个勇气问题---存在的勇气,觉醒的勇气。
  
   黑格尔这位理性思辨的代言人,都直接承认存在乃是一个决心。
  
   存在乃是一个决心,一份勇气。
  
   当命运般的虚无在敲门的时候,你还有勇气去存在,向死而生的存在。
  
   因为虚无的降临,我们才真正注意到我们自身的存在。
  
   永恒轮回,向死而生。
  
   借用鲁迅先生的话: 解脱与自由,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金刚经》之美     (作者:台城柳)    何处去?独立在人生的荒原,面对着风吹动着落叶的彷徨。    怎么办?瑟缩在尘世的苦海,呆望着浪摇撼着大水的迷茫。    与谁言?斜倚在半启的窗边,细听着夜深埋着灵魂的悲凉。    在无可奈何的煎熬里,在油尽灯枯的哀伤里,在小人幸灾乐祸的微笑里,在形影相吊的漫游里,邂逅这超拔苦难的伟大经典。    《金刚经》一展现便是活水潺湲乍冷乍热的心田,神奇的语言平常而又自然。    《金刚经》不出售专利,它让你自己摸索,在探索的自由里自由地探索。    《金刚经》说佛祖做学生一无所获,才得授记,是鼓励你自创新天地。    《金刚经》说佛祖没有说法,所说的都不可取。是用彻底的自我否定浇灌你的智慧和无畏。    《金刚经》说佛祖没有度众生,是视万物如虚幻,置永恒于刹那。是世间的热肠,宇宙之外的冷眼。    《金刚经》说佛祖没有具像,这是佛祖砸碎自己的塑像,将每一块碎片都融化在生生不自的护展和流动。    《金刚经》的时空观是无限浩瀚和深邃的,有无数千万佛所,有恒河沙那么多恒河的沙那样多的佛世界。没有这样广大和多层次的想像的空间,就不可能生长这样无可比拟的哲理。    《金刚经》的辨证法是最精湛的,它使所有的哲学无光。法非法,非非法。它同时抓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同时抓住三者的区别和同一。辨证法的翅膀掠过所有的时空,带你翱翔在无限的自由里。    《金刚经》是平等的,对万法都是如此,它消弭无数纷争,构建着最和平、最宽容、最智慧的哲学和宗教。    从最初的无味,到尔后的惊叹,最后的静观。《金刚经》伴随我走过一天天的苍老和一层层的沧桑。它的潜行在语词之间和言语背后的妙处是说不完的,又是只用一个字就可以说完的——“美”。    “美”是宇宙、生命、灵魂,创造的本色,是万物透露自己奥妙的语言,是智慧、力量、拯救、自由的象征。    “美”是《金刚经》的别名。


你没去演吕秀才真是屈才了 …… o(╯□╰)o


楼上,金刚经的基本精神都被我精炼得概括到位了好么。不信你去读原文,世尊比我啰嗦和拧巴多了。


原来我只是 楼上 ……


惹,你这么幽怨,你爸比知道吗?


哈哈 有意思


woooooooooo~ 楼主果然是得道屌丝!!


看了一遍,绕了一圈,佛祖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我跟你们说,你们不要听我说的。哈哈,然后,我一想有理啊!不要听他说的。可是又发现,我不听他说的其实就是在听他说的。佛祖真是高级黑!
神点评,我喜欢!


呵呵 我是诙谐用语,不过佛祖确实是大智慧 只不过和通常所说的拜神或迷信不同


哈哈,好有趣的评论。佛性犹如珠子走盘,不着边际,影响佛性的就是那个狭隘的“我”!


佛祖真是高级黑。。。。。。(*^__^*)


谢谢您,很棒的解释呢


那用什么?闲情逸致?


其实不是真和尚
真实的故事中是一位老教授 说了这样一段话
是有一位来宾举手说他懂了


鼓掌鼓掌鼓掌


楼主,您的解释真是狗屁不通。公案都编到婚礼上去了,您是有多无聊啊。


哪家结婚请和尚啊?家里死了人才请和尚好嘛!


周立波结婚都请和尚 为什么别人不行?


可以的,你的逻辑就是,有人傻逼,所以也要允许我傻逼。


看了你这篇评论,我也记住了两个字——明了。


明了了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看了你的评论,我也脑中有了无所住的概念,此书是友人推荐的,作为自我提升境界,如此一说,果真明了。


做事不要有功利心,比如看书,比如学习,自然而然的去学~


写的蛮好,我也在看


心有所往,即为非往


无所住


同意,大隐隐于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