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历代经典诗词曲鉴赏
2003-6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曾铎
无
本书从历史发展的关系进行前后贯穿,独立成篇地在对中国历代诗词经典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阐述了何谓诗词曲经典作品、早期中国诗学理论略说、中国诗学虚与实的艺术论略等问题。
上篇 中国诗学论略 Ⅰ 早期中国诗学理论略说 一 中国远古诗歌理论拟议 (一)古代诗歌理论“开山的纲领” 1.强调了“诗言志” 2.启示了“志”来自现实,并评价现实的道理 3.赞述了“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 4.突出也诗的社会功能,诗的教育作用 5.开发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观念 (二)诗歌舞“适度”论 1.商汤以前,尚无诗歌舞“适度”论 2.商汤把诗歌舞“适度”论定为刑法执行 3.诗歌舞“适度”论,演化为评议和创作诗歌舞的重要理论 (三)歌谣“言志”“言 情”统一论 1.“言志”“言情”统一论源于劳动生活和审美实践 2.“言志”“言情”统一论启示歌谣艺术功能 3.“言志”“言情”统一艺术“与世推移” 4.远古歌谣“言志”“言情”统一性和统一论对后代的影响 二 中国诸子百家诗学功能价值观 (一)“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最早全现诗乐文艺功能价值 1.中国诗乐舞功能价值观最早而又最具体内涵 2.“诗言志”,“志”来自现实,又引发人们认识现实 3.“诗乐舞”职责问明确 4.“诗乐舞”功能价值包涵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观念 (二)殷商成汤提出“诗乐舞”适度功能价值观 1.成汤从治国利益上决策 2.成汤鉴于历代国君丧家亡国教训 3.“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其刑墨” (三)《周易·中孚》从“利民”出发“节以制度” 1.荣华富贵,要“知节” 2.“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3.“诗乐舞”从“利民”出发,歌唱“节以制度” (四)春务晚期,孔门儒家学说逐渐兴起,孔子特别强调诗乐舞的功能价值 1.孔子特别强调“诗教”风化“的功能价值 2.孔子提出“诗乐舞”应寓褒贬,别善恶“ 3.孔子认为“天下有道而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五)战国中期,孔子的再传北子孟子,对诗歌舞功能 ……下篇 历代诗、词、曲经典作品鉴赏
无
非常全面
这本书比较深,需要慢慢品赏,细细阅读。心得目前还木有,因为刚刚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