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神思

张晶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

张晶  

页数:

266  

字数:

19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神思”由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提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一个有重要理论价值的范畴。关于“神思”的理解与阐释,或以为是艺术想象,或以为是灵感,或以为是构思,本书则认为:“神思”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其内涵包括了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创作冲动的发生机制、艺术构思的基本性质、创作灵感的发生状态、审美意象的产生过程以及作品的艺术传达阶段等。“神思”具有自由性、超越性、直觉性和创造性特点,是一个动态的运思过程及思维方式,而非静止的概念。“神思”有着感兴的发生机制,它又是与创作者的虚静审美心态密切联系的。想象是“神思”中的主要内涵,并体现出内视性。“神思”的发生往往是以偶然性为特征的。

作者简介

张晶,1955年生,吉林省四平市人。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1982年大学毕业,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现为北京广播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艺美学研究。出版

书籍目录

总序绪论 “神思”作为美学范畴的本体追问 第一节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活力的彰显与建构 第二节 神思: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 第三节 “神思”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潮第一章 “神思”作为重要美学范畴的首创 第一节 “神思”的历史前源 第二节 “神思”作为艺术创作思维范畴在《文心雕龙》中的提出 第三节 诸家之“神思”观 第四节 “神思”作为艺术创作思维范畴的内涵第二章 “神思”的感兴发生机制。¨ 第一节 “神思”与西方的“灵感”论的发生学的差异 第二节 关于审美“感兴” 第三节 “感兴”之于“神思”第三章 “神思”的虚静审美心态 第一节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第二节 “虚静”说的不同源头 第三节 “虚静“说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虚静”心态与“神思”的关系第四章 “神思”与艺术创作思维中的想象 第一节 关于艺术想象 第二节 “神思”的内视性质 第三节 艺术想象的情感体验性 第四节 “神思”中的艺术想象之创造功能第五章 “神思”与审美意象 第一节 “意象”的创构及其演变 第二节 “神思”论中的“意象”审美性质 第三节 审美意象论的后续发展第六章 “神思”的偶然性思维特征 第一节 “神思”与“偶然” 第二节 “偶然”作为创作契机的审美效应 第三节 “偶然”的意义观照第七章 “神思”与审美情感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情感  ……第八章 “神思”的艺术直觉与审美理性第九章 “神思”与作家的主体因素第十章 “神思”与艺术表现及审美形式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神思》篇从创作原理上确立了刘勰创作论的整个体系,揭示了他的创作论所要研究的全部内容。因此,《神思》就可成为我们研究刘勰整个创作体系的一把钥匙。有人认为:“《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总纲,几乎统摄了创作论以下诸篇的各重要论点。”这是很有见地的,《神思》的确是刘勰整个创作的总纲。不过,既然是总纲,就不能仅仅是统摄创作论的“重要论点”,从“论点”上来找《神思》和其他各篇的联系,有些“重要论点”也是很难联系得上的。……所谓“总纲”,必须统领全部创作论的内容,囊括从《神思》到《物色》的整个创作论体系。刘勰的创作论,全部内容都是按《神思》中提出的纲领来论述的,他在具体论述中,虽然有所侧重,但《神思》以下二十一篇的主旨,并没有超出其总纲的范围。①从总体上看,笔者是颇为赞成这种观点的。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心雕龙》中最有价值的要推创作论诸篇,因为这些篇章非常系统地、深刻地阐述了文学创作的一些内在规律,创作论诸篇从各个侧面论述了创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神思》则是以创作思维为核心,概括了文学创作的全过程。现在不妨将《神思》篇全文录下,以见其本来面目。P37


编辑推荐

“神思”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其内涵包括了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创作冲动的发生机制、艺术构思的基本性质、创作灵感的发生状态、审美意象的产生过程以及作品的艺术传达阶段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神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