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洋彼岸”的中国人

陈天喜 羊城晚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作者:

陈天喜  

页数:

92  

前言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血统、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它也走过一段很长的艰难的殖民主义社会道路。美国独立以前是由印第安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等组成的殖民地。到后来,相继有中国、日本、南美、墨西哥、印度以及后期的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及部分黑人移入。自1776年7月4日,美国正式宣布独立以后,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The Llnited States of America)。同时发表关于“人人生来平等”的独立宣言。当时美国的首任总统是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首都所在地,也取名为华盛顿州。 美国主要党派有民主党和共和党。每届总统选举,先由两党自行选举出自己一方的总统候选人,然后以竞选的方式,由全国选民投票选举。完成以后,由选举团统一累总计票,并经鉴证确认生效,才向全国公榜。总统每届任期4年,最多只能任2届(即为8年)。美国的参政议政主要机制是:国会下设参议院、众议院,分别由两院对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总统对有关施政意见,进行系统的参政、议政并作出相应决议。其中参议员共有100名,由全国50个州,各选出2名;众议员共435名,由来自各个州共435个选区,各选出1名。参议员任期6年,众议员任期2年。美国政府主要部门有3个: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司法部门(三者实行分权独立的机制)。

内容概要

《“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一书,主要是以人物通讯、报告文学、特写及经验总结等多种体裁采写而成。全书共分五部分:一、文学篇;二、经验篇;三、知识与侨情篇;四、史记篇;五、趣闻篇。计共30多篇文章。其主要内容有:一、介绍新、老两代华人,以其自身不同情况,努力开拓进取、建家立业,发展自我,取得成功的典型经验;二、总结、推介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进入美国高等学校,攻读学位的中国新一代留学生,坚持艰苦拼搏、敢于攀登、勇于竞争、不断创新,到达“彼岸”而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三、颂扬那些爱国敬业、不畏艰难、身在他乡、不忘祖国的我国侨胞的楷模。他们的先进业绩与其实践表现,充分反映出难能可贵的五种精神,即:爱国敬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勇于竞争精神;立足创新精神;为民服务、为国争光精神。此外,随着中美合作关系日益发展,本书还向读者展现美国相关高科技园、高等学府、历史典故、社会趣闻、游览景点等资料以及图片数十幅,图文并茂,供广大读者分享。同时,为适应未来计划赴美留学或定居的新一代求知需要,编者特意邀请居美时间较长的资深学者,以其独到的专才及掌握的资讯,撰写了《美国教育制度大观》、《移民申请知多少》、《购房定居,购房置业的启示》等专稿。全书共计约10万字,内容既通俗易懂,又具实用性和趣味性。

作者简介

陈天喜,男,归侨,广东省总工会机关退休老干部,中共党员、党务工作者。1937年6月生于著名侨乡广东省台山县,长期从事领导机关文件编审和有关政策与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研探索。多年以来,曾先后在全国及省、市多种报刊发表有关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的调查报告与论文数十篇。其中《论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几个问题的思考》及《“坚持以人为本”的准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等多篇论文被评为全国性刊物论文一等奖。同时,编著“调查与研究”文集等。
  主篇本人自90年代以来,曾先后多次参与考察了美国多个相关城市,与广大华人、华侨、侨眷,以及中国留学生有过广泛接触了解,对其爱国、思乡、关心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赤子之情,颇感赞赏。为了总结经验,宣扬侨胞的爱国敬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情谊而决意编著出版此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文学篇 旧金山——美国华人的第二故乡 一位华人的祖国心——访谈录 受社会欢迎的华人“幼儿之家” 她,在竞争中不断迈新步 从高级工程师到“侍应工”——一位原台湾“将军”的美国归宿 刘雄,走出了宽广前程——从留学生到公司执行主席 从“文化人”到餐馆厨师 一次文明、风趣的“教友”聚会——矽谷一教会圣诞餐会见闻 诗稿三则第二部分经验篇 赴美留学生面对的“三道关” 在高新科技领域,不断求创新发展 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创新思维的根本源泉 硅谷——高科技的发源地 移民定居,购房置业的启示 从经济实用出发,如何选购二手车 国际留学生如何度过数年留学生涯第三部分知识与侨情篇 美国教育制度大观(之一) 美国教育制度大观(之二) 美国教育制度大观(之三) 怎样申请赴美留学 移民申请知多少 学习中文是美国现在社会的“时尚” 老一代华人未雨绸缪的思考——“养老”何处去第四部分史记篇 华人旅美简史 “天使岛”的传闻 “淘金人”的故事 金门大桥一旧金山景点之最第五部分趣闻篇 美国街头“演唱会” 台山乡土“裹蒸粽”也成为畅销货 “站街工”似是一种就业出路 留美学生追求“新时尚” 话说购物“天堂” “车库销售”是美国民间一大特色 向往大自然生活的美国人后记

章节摘录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又是一个相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各种层次的生活,各种民族习惯,各种文化的差异,在这里每时每刻都表现出来。所以有着“联合国地”之称的色彩。尽管人的习惯或文化有差异,但一个共同目标,就经济意识而言那就是要寻找一个收入丰厚的工作岗位。这岗位也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有收入高低之别。如果你是从别国移民到这里,不管你原先是做何种工作,或曾身居高层职位,一旦到了异国他乡,如果论文化、技术你跟不上,尤其是语言你过不了关,那就必须要改变观念放下架子,以新的姿态开拓新的生活,才有利于“适者生存”重建自己的未来。否则,你准在新环境中无所适从,到处碰壁。  谈到如何适者生存,拓展新生活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很值得敬仰的典型人物,这位老兄,就是从“文化人”转行当上中餐馆的厨师。他是20世纪80年代移民美国的。到达美国之前,他原来是中国某地区的公务员,且当过20多年的基层领导干部,同时,又是善于摇笔杆子的出色“文人”,历任过报刊的记者、编辑。但为何到异国他乡以后却干起厨师行业呢?他又怎么能适应这一新的行业呢?话得从头说起:他叫阿仲,与他相熟的人喜欢称他为“仲叔”。仲叔,于20世纪80年代,经在美国的长辈申请,待其退休以后,即移民美国。他到达美国之时,已年近60岁,身体尚好,论其原来的工作能力与文化的功底本是可以胜任很多重要工作的,也会找到一个优越的工作岗位。可是,遗憾的是语言关过不了,就是自身有多大能力,也没法施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洋彼岸”的中国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