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
2003-1
译林出版社
[英国] 伊夫林·沃
207
146
高继海
无
《衰落》出版后立即轰动整个伦敦文坛。小说家阿诺德·班内特写道:“一个真正的幽默天才出现了,他就是伊夫林·沃,他的《衰落》是一部辉煌的讽刺小说,我认为是第一流的。”小说家兼评论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利称沃的这部小说是“一部描写天真青年冒险经历的流浪汉滑稽小说”。美国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伊夫林·沃的小说很可能流传下来,而他可能成为继肖伯纳之后最优秀的喜剧天才”。文论家和校园小说家戴维·洛奇认为沃的小说标题表达了对现行社会的一种审判态度,而特里·伊格尔顿则指出《衰落》为伊夫林·沃后来的小说主题奠定了基调。这本小说出版后如此流行,以至于温斯顿·丘吉尔把它作为圣诞礼物赠送朋友。的确,小说以《衰落》为标题,本身就传达出沃对社会的一种评价。他看到社会的动乱和道德沦丧,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堕落,“举目四顾,到处是变动和颓败”,联系早年研读过的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的衰亡》和施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以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记录了另一个帝国的衰亡,揭示了一幅衰微和沉沦时代的画面。
《衰落》的主人公保罗·潘尼费瑟是一个孤儿,像伏尔泰的《老实人》中的主人公一样,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天真青年。小说开始时他是牛津大学神学院的学生。一天晚上一帮醉汉撞见他,发现他戴的徽章与他们俱乐部的徽章相似,硬说他冒充他们俱乐部的成员,扒光他的衣服以示惩罚。保罗受辱后忍气吞声,仅穿一条短裤跑回宿舍。他本是事件的受害者,院方没有处罚闹事者,却以“行为不检”为由把他开除。他的监护人乘机剥夺了他继承父亲遗产的权利,用这笔钱风风光光把自己的女儿嫁了出去。保罗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当了小学教师,接触到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学校运动会上,漂亮富有的上流社会贵妇马格特·比斯特切温德夫人看中了他,邀请他假期到她家里做她儿子的家庭教师。他在马格特的诱惑下爱上她并准备同她结婚。保罗不知道马格特是靠在南美洲经营妓院赚钱,结婚前夕受马格特之托,到法国安排一批妓女到南美洲的事宜,回到伦敦被国际联盟的官员逮捕,判处七年监禁。马格特在保罗被捕后隐藏起来,然后为巩固自己在上流社会社交界的地位,与一直追求她的内政大臣结婚,并且制造了保罗病死的新闻,将保罗悄悄送到她的别墅秘密居住几个月。保罗蓄起胡子,改变身份和外貌,回到牛津大学继续读书。
伊夫林·沃(1903—1966)是英国现代重要小说家,出身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像巴尔扎克一样,对世袭的贵族阶级怀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无情地揭露和嘲讽了这个阶级的颓败和堕落,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却始终渴望跻身于这个阶级之中。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价值体系解体的
序幕
第一部
第一章 求职
第二章 拉那巴城堡
第三章 格莱姆斯上尉
第四章 普伦德格斯先生
第五章 纪律
第六章 行为准则
第七章 菲尔布雷克
第八章 运动会
第九章 运动会(续)
第十章 事后的剖析
第十一章 菲尔布雷克(续)
第十二章 格莱姆斯上尉的痛苦
第十三章 私立学校培养的人消失了
第二部
第一章 国王的星期四
第二章 在贝尔格莱维亚的插曲
第三章 奇妙的爱情
第四章 复活
第五章 拉美娱乐有限公司
第六章 婚礼准备中的故障
第三部
第一章 石墙不是监狱
第二章 鲁卡斯-道克利实验
第三章 现代教会人的死亡
第四章 铁窗也不是牢笼
第五章 私立学校培养的人消失了
第六章 保罗·潘尼费瑟消失了
第七章 复活
尾声
无
不知道为什么,伊夫林沃在中国没有什么知名度。太遗憾了。希望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能欣赏到他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