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语言文献论集

蒋宗福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2-9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蒋宗福  

页数:

396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套《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就要陆续出版了,我有幸看到这些成果的面世,作为这个学校最早的一名汉语教师和汉语研究队伍中的老兵,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些作者,有的是同我经常讨论学术问题的忘年好友,有的是我的学生。他们或从事汉语词汇研究,或从事语法研究,或研究四川方言,或研究甲金文字与纳西束巴文字的异同,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从事汉语汉字的探讨。收入遣套丛书的著作,有的得到过王力语言学奖,有的得到过专家的较高评价,有的是作者十几年研究一个课题的成果。这些探讨都对汉语汉字的研究,或多或少有些推动作用。  从宏观来看,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世界正在兴起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潮。因此,研究汉语言文字的队伍也渐渐扩大,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加需要深入、普及。我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够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大业中发生一点微小的作用。

内容概要

  从宏观来看,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全世界正在兴起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热潮。因此,研究汉语言文字的队伍也渐渐扩大,这方面的研究也更加需要深入、普及。我希望这一套丛书能够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大业中发生一点微小的作用。

作者简介

  蒋宗福,四川省梓潼县人,生于1957年11月。1990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南师范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硕士生导师。2000年9月受聘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先后承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部省级科研课题4项。科研成果分获重庆市政府一二等奖,教学获重庆市优教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国家二等奖。1997年获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着有《四川方言词语考释》、《敦煌禅宗文献研究》等,另有《春秋公羊传注疏》点校等5种。

书籍目录

总序《说文》中所见今四川方言词语考释《说文》中所见今四川方言词语续考《说文》与现代通用汉字释“隐”现行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国传统文献与研究的现代转换《金瓶梅词话》校补《金瓶梅词话》疑难词语杂释读《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札记《金瓶梅词话》语词札记《金瓶梅词话》词语探源《金瓶梅词话校注》拾补《金瓶梅词典》的成就与不足漫议《金瓶梅词话》方言俗语的文化心理探视中古近代汉语文献词语札记敦煌禅宗文献词语札记敦煌文献词语札记两种敦煌唐写本字书残卷述论《敦煌变文集补编》校读札记《申鉴》及整理缘起《春秋公羊传注疏》阮校辨误中华版校点古籍书名号失误举正《湘山野录》《玉壶清话》点校疑误举例读书散札“荒”有“治”义吗?“一把”释疑”也说“角先生”蔡邕《独断》命名的由来及含义说“九锡”《古籍序跋集》注释补正西王母演变补说词语笔画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碹船。”清王士祯《蜀道驿程记》卷九:“江间多磴船,如水车之制,泊急溜中,碾碹舂簸,悉用水功,库鸦之声不绝。”又《说文》:“碧,麻也。从石,龙声。天子之桷栋(段玉裁谓当作“斫”)而碧之。”段玉裁注:“此云酪也者,其引申之义,谓以石磅物曰盘也。今俗谓磨谷取米曰盘。”“盘”是磨的意思,动词,舆磴、碡均为名词不同。《玉篇.石部》谓“碧,磨谷为盘”,将碧与磨谷联系了起来。至于磨谷用何工具,很可能就是磴。从许慎特别强调戚为石磴来看,当时可能有木制或土制的磴。宋徐铉《稽神录.林昌业》有“翌日,忽闻仓下有盘谷声”的记载,但亦不详所用盘谷的工具为何物。宋高承《事物纪原.磴》则肯定礼为磨谷工具,他说:“《世本》曰:‘公输般作碹。’今以盘谷,首自山而东谓之磴,江、浙之间或曰碧,编木泥为之,所以破谷出米矣。”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粹精.攻稻》则以碧为磨稻谷去壳的工具,并对其形制作了详细描述,他说:“凡稻去壳用盘……。碧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斫合成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斜齿,下合植笋穿贯上合,空中受谷……;一土盘,析竹筐围成圈,实洁净黄土于内,上下两面各嵌竹齿,上合中空受谷,其量倍于木盘,谷稍滋湿者,入其中即碎断。”这或许是因为磨谷去壳焉盘,人们也就把磨觳去壳的工具称之为盘。《蜀语》则谓“米盘曰碹。碹音内,以木为齿,公输班作”。以木为齿,即宋应星所谓“土碧”。今字或作“榀”,亦把这种磨谷去壳的工具叫“榀子”,在某些边远偏僻的山区,还能见到实物。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语言文献论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