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进生活中的哲学

袁振龙 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作者:

袁振龙  

页数:

153  

内容概要

  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是哲学工作者常常不得不面对的诘问。诘问的背后,反映的是对哲学的不满与不屑。哲学好像什么都是,又好像什么都不是;哲学似乎无所不能,又似乎毫无用处。哲学不仅常常要面对来自外部的诘问,还常常有人从内部宣告哲学的“死亡”或“终结”,哲学的“尴尬”处境可想而知!其实,从古希腊时代起,哲学就是一门爱智的学问。台湾傅佩荣先生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周国平先生说,“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们追求智慧”。方东美先生说,“哲学虽然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让我们把好奇的天性投向日常生活,一起探询生活的真相,给生活增加一些“甜味”。为此我们精心挑选和改编了140多个故事,每一篇故事都有独到的感悟,并将之归为:“事业、人际、困境、艺术、生活、成长、情感 ”七个部分,这是我们推动哲学研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一次尝试。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给这些故事“唯一”的理解,而是希望通过“感悟 ”这种形式,和更多的人一起更好地“规划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繁忙中,苦闷时……不妨多双发现的眼睛,多点思考的时间,也许你我会发现,人生的天空是如此广阔,人生的道路是如此丰富,人生的潜能是如此无穷,人生的感动是如此容易……  生活要精彩,感悟要独到!

作者简介

  袁振龙(1971-),男,江西宜春人,北京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部委、市委及基层政府机关工作,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哲学、社会学及社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参加过四项北京市“十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独立完成了十多项研究课题。  迄今已发表《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与代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努力建构首都的出行文明》、《人、自然与城市》、《北京市社会服务组织建设研究报告》、《北京市东城区公民道德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北京宣武区城区角落调研报告》、《北京城区角落调查报告》、《北京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研究》、《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现状》、《贫困、贫富差距与扶贫》、 《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以人为本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浅析》等论文、研究报告共三十余篇,约四十万字。有多篇论文、报告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人民网、中国政府创新网等转载。

书籍目录

充实内心改变自身(代序)前言第一章追求事业的成功1.细节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2.真诚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3.选择做一个不可多得的人4.机会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5.选择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6.重视逆向思维的重大价值7.勇于拒绝人生的各种诱惑8.成功就是不懈追求的过程9.气势和劲头让你走向成功10.综合优势帮助你走向成功11.坚持和耐心才能确保成功12.事业是你快乐的不竭源泉13.客观看待自身的优势劣势14.寂寞是磨炼意志的好机会15.眼界为你的事业保驾护航16.突破是事业大发展的条件17.转折只是新的起点的开始18.用仁慈和宽容一样可获胜19.成功与代价有着复杂关系20.执著决定人的成就有多大21.一根手指能建成一座大桥第二章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1.给人的心灵装上爱的程序2.用平常心看待自己和他人3.学习大雁紧密合作的精神4.要把眼光和努力放在未来5.不能过多计较个人的得失6.关爱他人其实是关爱自己7.一辈子都保持自己的本色8.做人就是与百姓情谊相通9.请别忘记处处用微笑待人10.把爱心不断地传递给他人11.真诚尊重遇到的每一个人12.用微笑可消除他人的怨言13.每一个人都有向善的一面14.谦虚可以帮助人增添魅力15.时刻记住把自己放在低处16.用真情努力体认万事万物17.原谅别人的过错更为可取18.学会用和解处理矛盾问题19.要关注言语的作用与力量20.学会用善意批评激励他人21.要努力控制自己的坏脾气22.要明白失礼展示的是自己23.宽恕能够给人第二次机会24.改变自己比改变外物容易25.小心自己成为别人的地狱第三章走出人生的困境1.欲望正是人生困境的根源2.人生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3.重新鼓起勇气建设新生活4.关键在于克服困难的方法5.努力驱散自己心中的阴影6.不断增强承受苦难的能力7.艰辛可以成为人生的财富8.要沉着应对生活中的压力9.集中注意力才能应对危险10.面对人生变故请稍作停顿11.无畏之心能帮你化解危险12.笑声是应付困难的好武器13.为生命还在继续感到幸运14.面对困难要有胜利的心态15.人生总难免会有一些麻烦16.人生的自由必伴随着痛苦17.人生要勇于突破一些束缚18.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19.最大的弱点是最大的力量第四章领悟人生的自由1.成为名人不是追求的目标2.进入心无杂念的音乐境界3.勤奋是成大师的关键因素4.作品延续的关键在于读者5.耐得寂寞才有耕耘的收获6.率真的心灵才能成就不凡7.艺术的成就来自不断创新8.用心去体会才能塑出体温9.文学作品要有社会责任感10.文学作品要严格控制数量11.没什么妙法让你一夜成名12.艺术作品还应该讲些情趣13.谦恭和善良来自人的内心14.艺术让人进入无私的境界15.坚持只为给自己一个证明第五章处理好日常生活1.尽力把握人生的重要事情2.不要忘记人生追求的目标3.平凡的人生是最难的演出4.人生既要索取更需要奉献5.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6.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7.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错误8.应尊重利益相关者的意见9.倡导一种简单的生活哲学10.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荣誉11.对信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12.诚信表现出很强的自制力13.淡泊是很难得的人生境界14.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15.富有就是有能力帮助他人16.珍惜自己能够拥有的一切17.人生在缺憾中小断地前行18.人生必须不断地审视自身19.快乐是清澈和明确的感觉20.人生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21.充分实现生命的巨大潜能22.探索事物运行的真正之道23.精神才是人生力量之所在24.拥有的必须是能够掌握的25.不用听无聊话是一种万幸第六章与孩子一起成长1.给孩子多一些磨炼的机会2.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理想3.设法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4.尊重孩子独特的洞察能力5.培养孩子诚实劳动的习惯6.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教孩子7.从小就要养成自律的习惯8.培养子女自食其力的能力9.学会驾驭人生的金钱财富10.人生旅途中不能闯的红灯11.不能用诅咒孩子替代教育12.从小就不能去做的一些事13.帮助孩子克服人生的障碍14.孩子为什么不知感恩反哺15.让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16.人生在思考中不断地成长17.要设法与孩子多交流沟通18.教育子女的十种较好方法19.教育子女的十种糟糕方法第七章用情感滋润心田1.存在就是要努力成为自我2.普通木兰让生活如此美丽3.慈爱能够带来惊人的力量4.努力学会关心和包容他人5.风浪过后我们可重新出发6.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爱7.亲情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8.引导孩子形成感恩的心理9.经常适度地赞赏肯定孩子10.人生重要的机遇只有几次11.谁是一生中最可信赖的人12.稳固的爱情需要不断常新13.用自由的精神去超越环境14.努力寻找重温感情的机会15.真正的爱一定是从容的爱16.忍是婚姻幸福的一字箴言17.精神的满足比物质更重要18.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爱19.在家庭中要养成责任意识20.努力培养深厚的故乡之情21.不忘记祖国被侵略的历史后记

章节摘录

  5.选择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之后,戚发轫和中国航天人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民族  英雄,而成功得来不易,恐怕没有人比这些航天人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中国航天人的苦,最普通的一点就是天天都要加班加点。在国外,情况并不如此。俄罗斯规定搞载人航天产品不能加班,怕工作人员太疲劳,容易出事。德国规定,周一、周五不做重要的工序,因为周一大家还没从放假的状态中完全恢复,而周五又已经坐立不安了。但我国情况不同,要“只争朝夕”,如果不往前赶,差距就越来越大,所以白天要干,晚上要干,周六周曰也要干。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加大了很多。“神州五号”有许多试验要在露天做,如舱段分离试验、着陆冲击试验和空投试验。不管是阴天、雨天、三伏天、三九天,试验是不能停的。早期的试验更艰苦,三九寒天到万米高空做返回舱空投试验,飞机上非常冷,冻得手脚都麻木了,飞机舱门打开后,高空氧气不足,人都要带上氧气罩。舱段分离试验时正赶上三九寒天,一千就是一整天。试验结果会怎么样,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做实验的时候都顾及不到。即使在非典时期,也是几百人不回家连续几个月工作,这样“神五”才上了天。试验也是有危险的。前些年,有一次卫星测试时发生了爆炸,那一次戚发轫受了重伤。还有一次做点火试验,一个螺栓不正常炸断,从戚发轫的耳朵旁边飞过去,穿过测试问,打在实验室的玻璃窗上,玻璃被打穿了一个洞。因为速度非常快,跟子弹一样,如果伤到人,后果不堪设想。整个飞船的研制过程非常艰苦。德国人问戚发轫,你们是怎么取得这些成绩的?他说,如果像你们一样休假,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出来的。这种“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在戚发轫看来,在具备了能力之后,一个人假如不会做人,把个人放得非常高,不尊重集体,不尊重社会,是不能融入社会的,别人也不会接受你。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团队的力量。“神五”的成功就离不开航天人高度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神五”航天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作风也特别突出。  ——摘编自2004年7月29日《大学生杂志》  6.重视逆向思维的重大价值  1964年,大学刚毕业的王永志怀着满腔的报国热情,走进了戈壁滩大漠深处的火箭发射基地,参加执行发射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火箭的任务。试验发射时,火箭射程不够。专家们都在考虑怎样再给火箭的肚子里多添加些推进剂,无奈火箭的燃料贮箱有限,再也喂不进去了。正当专家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人站起来说: “火箭发射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经过计算,要是从火箭体内泄出600公斤燃料,这枚火箭就会命中目标。”在场的专家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不客气地反问: “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你还要往外泄?”于是再也没有人理他这个“不合理的建议”了。王永志是经过反复思考和精心计算而得出这一科学结论的。他善于逆向思维,敢于向“常规好甚至向公认的“定理”挑战。在所有人都认为只有给火箭添加推进剂,火箭才能射得更远、达到预计里程并准确射中目标时,他并没有顺着这个常规思路往下想,而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考虑是不是因为燃料装得太多而影响推进的动力。由于他年纪轻,资历浅,在研究人员中又是一个中尉,说话当然没有分量。何况这个“建议”乍听起来又是如此“荒谬”、“不合理”,很不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于可能被视为“轻狂”、“不成熟”,并可能因此而受到歧视、排挤、打击,弃之不用,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对此,王永志不会想不到。但他更关心的是火箭能不能发射成功。王永志不甘心放弃自己的见解。他想起了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在临发射前,他鼓足勇气走进了钱学森的房间,向这位大师陈述了自己的见解。王永志的逆向思维和不畏权威、敢于坚持自己见解的学术勇气和人格力量,令钱学森眼前一亮。他听完了王永志的意见,高兴地喊道: “马上把火箭的总设计师请来。”钱学森指着王永志对总设计师说: “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火箭泄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远了,连打三发,发发命中目标。30多年后,总装备部领导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兴致勃勃地说: “我推荐王永志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没有看错人。他年轻时就崭露头角,大胆进行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摘编白2004年2月25日《今晚报》  7.勇于拒绝人生的各种诱惑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息1999级毕业生徐鸣,2003年考上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考上浙江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成为城市学院历届毕业生当中的首位博士研究生,可喜可贺!徐鸣同学在接受学院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说:“学习其实并不枯燥,也不辛苦,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够清心守志、奋发图强并能坚持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人生财富,一种自豪,是以后奋斗路中信心的源泉。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能够很好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平时讲究学习效率,能够较好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落实学习环节,并不断地找寻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可能是我考博成功的关键吧。”  ——摘编自2006年2月28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网P6-8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进生活中的哲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