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孔门理财学(上下)

陈焕章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05-05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陈焕章  

页数:

82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陈焕章(1881-1933)年,广东高要人,字重远。早年曾入万木草堂受学于康有为。1907年(光线三十三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留学,191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陈焕章译成中文题目为《孔门理财学》)当年即收入由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师编辑的“历史、经济和公共法律研究”丛生,由哥大分两册精装本出版。《孔门理财学》一书分五个部分,按照西方经济学原理,分别讨论了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一般经济学说及其在消费、生产、公共财产方面的思想。书前有当时著名的汉学教授施格所作的序言,除了对陈焕章本人是康有为的弟子这一背景进行简介外,还高度评价了陈采用西方经济学框架对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所做的精湛研究。此书是20世纪早期“中国学者在西方刊行的第一部中国经济思想名著,也是国人在西方刊行的各种经济学科论著中的最早一部名著”(胡寄窗:《中国近代思想史大纲》第47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也可能是在欧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第一部以中国题材为博士论文且在欧美国家出版的著作,故其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陈焕章(1881-1933)年,广东高要人,字重远。早年曾入万木草堂受学于康有为。1907年(光线三十三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留学,191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陈焕章译成中文题目为《孔门理财学》)当年即收入由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师编辑的“历史、经济和公共法律研究”丛生,由哥大分两册精装本出版。

书籍目录

上册 华文教授夏德先生序 理财学教授施格先生序 作者自序部甲通论 第一篇 孔子及孔门 第一卷 孔子历史 第二卷 孔子精意 第三卷 孔子及其徒之著作 第四卷 孔教源流 第二篇 理财学与各科学之关系 第五卷 理财学与各科学之关系 第六卷 理财学与社会学 第七卷 理财学与政治学 第八卷 理财学与伦理学 第三篇 理财通义 第九卷 理财为进化之母 第十卷 理财之机体 第十一卷 理财政策及理财学之分部部乙 消费 第四篇 消费 第十二卷 消费通义 第十三卷 贫富皆有乐地 第十四卷 乐生之道 第十五卷 支出之普通标准 第十六卷 特别支出部丙 生产 第五篇 生产要素 第十七卷 生产之三要素 第十八卷 人口 第十九卷 天然物及资本下册部丙 生产(续) 第六篇 生产事业 第二十卷 泛论生产事业 第二十一卷 论农 第二十二卷 论工 第二十三卷 论商 第七篇 分配 第二十四卷 分配通义并论租论息及利 第二十五卷 论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孔门理财学(上下) PDF格式下载



本书原书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1年首版,估计是第一部中国留学生在美博士论文正式出版物。本书其这一版的复印本。本书出版后一直受到关注,到2003年竟然还有英文版重印。本书还收录了一些相关的中文附录。


未注明英文,害人地方疯疯癫癫方法


康有为门生陈焕章所著《孔门理财学》(Chen Huan-Chang,The Economic Principles of Confucius and His School),恐怕是中国人在西方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就在从1907年到1911年这短短四年里,进士出身的陈焕章从一个英文都说不利索的人,摇身一变成为写出洋洋六十万字巨著的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进步之快让人瞠目,让人不得不佩服美国当时的教育体制。  《孔门理财学》出版的第二年,权威的《美国经济评论》上出现了一篇由威斯康星大学的学者罗斯(E.Ross)撰写的书评。文章认为陈焕章打通了中西经济传统,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学接上了孔子以降的中国伦理学和社会学资源,相互补充,使得《孔门理财学》在浩如烟海的西方政治经济学文献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而另一篇更重要的书评则是大名鼎鼎的凯恩斯(J.M.Keynes)所写,发表在《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上。二十世纪初,这本剑桥的经济学杂志是国际上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学报。那时凯恩斯在剑桥崭露头角,担任《经济学杂志》的主编。他亲自操刀为陈焕章撰写书评,足可见其对这此书的推重。  在凯恩斯的视野中,孔夫子应该被看作极端经济自由主义的先驱,这个形象在中国人反而会觉得陌生。首先,孔子肯定了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凯恩斯从书中转引...挑出的句子是《论语·子路》:“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毫无疑问,孔子把富民放在了第一位。  在谈论财富分配时,凯恩斯又发现了《中庸》的价值。“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这是最典型的按劳分配思想。讨论到妇女地位时,凯恩斯则引用《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浞浞其沚。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所以,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应该就具有超前的女权思想了。    凯恩斯更不清楚陈焕章的“学术背景”。陈焕章八岁入塾读书,11岁到肇庆府“应童子试”,13岁“补县学弟子员”,14岁考上秀才,15岁赴省城学习,18岁到康有为主持的“南海万木草堂”学习,23岁中举人,24岁考中“恩科联捷进士”,保和殿复试朝考“钦点内阁中书”。后来,陈焕章出国留学,学成归国不久就组织了“孔教会”,写出比《孔门理财学》影响更大的《孔教论》,变成中国人都觉得非常古怪的“保守主义领袖”。  陈焕章在1912年写的《(孔门理财学)之旨趣》一文中曾经这样解释:“兄弟之作是书,本含有昌明孔教以发挥中国文明之意思……是书以孔子为主脑,故取材莫多于经部……是书实可名为《中国理财学史》。”1949年以前最重要且比较全面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专著当属唐庆增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但要迟至1936年才问世。而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已经大致梳理出中国传统学术中关于经济问题的研究脉络。  但是陈焕章毕竟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模式来安排《孔门理财学》的结构和体例的。全书共分两卷,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总述儒学思想背景、中国人认识的经济学以及一般经济学原理;第二部分讨论消费,即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幸福和快乐的感受;第三部分讨论生产要素,分别从古典经济学的三大要素——劳动、自然和资本来分析。接着继续从产业结构、分配、社会政策等层面来讨论;第四部分讨论公共金融,主要是税收问题;第五部分是结论。 正是他教会了陈焕章如何撰写英文学术论文,把后者领进了西方主流学术界的大门。夏德为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作了序,其中言道:“彼既为孔教中人,又得西方科学之法以精研之,西方之读者,于其书也,其将由纯粹之孔教家,而见孔教之代表也乎。”  可惜的是,这样一部具有开山意义的特殊作品,直到问世九十多年以后的2005年,始由岳麓书社首次在国内影印出版,而它的中文译本的推出至今依然遥遥无期。 阅读更多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