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时空重组

越晓生 上海音乐
出版时间:

2005-4  

出版社:

上海音乐  

作者:

越晓生  

页数:

55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巴赫的音乐体现了人类知性与天性的一致。天性为真性情的自然流淌:知性为大智慧的高妙构建。后世的作曲家(包括一切艺术家),真性情者尚众。大智慧者却寡。能如巴赫一般既有真性情又有大智慧,情感与理性,想象与控制,体验与思索,二位一体,二极合一者,实在绝无仅有。数百年来的音乐家,无不从巴赫的天性与知性中汲取营养,获得启发。这也是巴赫音乐的永恒性所在,是他的思想在很长历史阶段中经久不衰,不断为后来者提供思想启示的根本原因。本书写作要旨,乃力图通过对《平均律键盘曲集》这部巨著的观察、分析、体验,谛听巴赫音中心灵之性情,观察巴赫乐内神灵之智慧,从而揭示巴赫之音之乐所深藏内蕴的感知灵性与宇宙构造的历史性基因奥秘。
  本书研究《平均律键盘曲集》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时空重组”四字,音乐的组织构造,在于时间维与空间维的结合。从时间维衡量,音乐是个过程,在时间中展开,依存于时间的进行之中。无论古典的现代的,民间的专业的,音乐的时间维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与过程有关的参数,线条,节奏,过程,组织,延伸为复调的过程,音色的过程,和声的过程,调性的过程,都与时间维度相关;而纵向同时出现的音程、和弦、音色、音响、音集(即音高组织),则均与空间维度相关。音乐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是决定音乐构造组织的决定要素。所谓“时空重组”,就是将音乐要素进行分离解析,在时空两维进行重新组合。《平均律键盘曲集》的研究,正是从时空要素的分离与结合,解析与重组为出发点,观察巴赫在这一音乐发展根本问题上所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巴赫思想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不仅是18世纪、19世纪的作曲家们,甚至20世纪、2l世纪的作曲家们,一代又一代地从巴赫的音乐中汲取养料,受到教益。《平均律键盘曲集》是一部揭示音乐创作中“时空重组”核心思维的宝库。每首作品都体现了这一具根本性的重要思想,却又以各种不同方式体现,每首都有自身鲜明特点,没有两首是雷同的,这一宝贵思想遗产,对于今曰的各种音乐创作,都仍未失却其思想的敏锐与智慧的光芒。

书籍目录

谛乐观音时空重组——《约·塞·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前言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首)(WTC Ⅰ/1,BWV846)
前奏曲
赋格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首)(WTC Ⅱ/1,BWV870)
前奏曲
赋格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2首)(WTC Ⅰ/2,BwV 847)
前奏曲
赋格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2首)(WTCⅡ/2,BWV 871)
前奏曲
赋格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3首)(WTC Ⅰ/3,BWV 848)
前奏曲
赋格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3首)(WTCⅡ/3,BWv 872)
前奏曲
赋格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4首)(WTCⅡ/4,Bwv 849)
前奏曲
赋格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4 )(WTC Ⅱ/4,BWV 873)
前奏曲
赋格
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5首)(WTC Ⅰ/5,BWV 850)
前奏曲
赋格
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5首)(WTCⅡ/5,BWV 874)
前奏曲
赋格
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6首)(WTC Ⅰ/6,BWv 851)
前奏曲
赋格
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6首)(WTC Ⅱ/6,BwV 875)
前奏曲
赋格
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7首)(WTC Ⅰ/7,BWV 852)
前奏曲
赋格
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7首)(WTC Ⅱ/7,BWV 876)
前奏曲
赋格
F-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8首)(WTC Ⅰ/8,BWV 853)
前奏曲
赋格
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8首)(WTC Ⅱ/8,BWV 877)
前奏曲
赋格
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9首)(WTC Ⅰ/9,BWV 854)
前奏曲
赋格
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9首)(WTC Ⅱ/9,BWv 878)
前奏曲
赋格
……
结语
凡例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真是在巴赫音乐中极为罕见的一个段落。从第14—23小节短短10小节内,除去密集地出现了主题、扩大主题、倒影主题及其变形共11次之多而外,还穿插着上述7个自由对位声部。尤其(e)、(f)、(g)三项均出现在第19—23小节的5小节内,集合一体与低声部形成对位。而低声部居然连续出现扩大主题、倒影主题与原型主题三次不同的主题形态,这种在一个声部上连续出现多次主三题而其他声部全都作自由对位的做法是仅此一例的。 观察例7的七个自由声部线条除去某些细胞组织(如四音音列,切分音,回音、二度反复等等),相互之间有蛛丝马迹的联系之外,可以说没有两个线条是相同或相似的,它们进行方式亦相当奇特,连续的切分节奏,短促的句形绀织,诡异的音程进行,在巴赫作品中均属罕见。倘若孤立地看待其中某些片断,已颇具20世纪音乐的某些特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巴赫思想的广阔性、开放性与超前性。 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1.主题本身节奏十分均匀规则,这必然要求对位声部有更多非均匀非规则的组合,以避免节奏的过分齐整。 2.主题出现次数十分密集,这同样要求对位声部产生更多的对比因素,用不同的变化着的乐思与固定的规则化的乐思相结合,造成二者的对比,使统一与变异之间获得平衡。 主题与主题的结合在此首赋格中亦有多种状态: 1.主题与对题的双重结合: 例8: 从第16—18小节内密集了共5次主题卡农。除第1次与第4次为答题外,其余3次均为主题。卡农的位置均相同,在主题第5音上。凡主题之间结合均为同音或八度,二者之间调性关系为上四度。主题与答题之间的结合音程为7度,符转化为主题,也同样是八度。5次主题形成G—C—F—Bb—Eb的四度循环。内部音级有所调整。 在赋格的紧接段(stretto)短短的3.5小节(第23—26小节)内,总共重叠了5次主题原型、1次倒影变形,剩余的部分亦全部足主题的紧缩形态。这足一次非常高密度的主题重叠段落。结合方式有在主题第3音重叠或第5音重叠两种,无论何种方式,在主题第5音上均出现同音(同度或八度),作为和谐的结合音程中介联接两个主题之间的5度关系的叠合。 3.扩大主题与主题或倒影主题的结合: 在这首赋格的展开部分,出现了两次扩大1倍的主题。


编辑推荐

《时空重组:巴赫新解(上册)》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逐渐得到揭示与发扬。其所包含的48首前奏曲和赋格曲是音乐思想的大海洋,引申出无穷无尽的话题。其核心思想可归为“时空重组”,贯穿“谛”与“观”,音乐的组织构造,在于时间与空间的结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时空重组 PDF格式下载



书质量不错,送货很快,满意


练习平均律的好帮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