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玩杂件

蔡国声 上海学林图书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上海学林图书发行部  

作者:

蔡国声  

页数:

198  

内容概要

“收藏指南丛书”由各方专家合力编纂而成,凡十卷。 丛书集陶瓷、紫沙、家具、竹、木、铜、玉、珠宝、中外钱币、碑帖、书法、绘画、文房四宝、印玺与杂项,用一事一议形式,逐一扼要说明;用比较方法,摄取其全貌及细部形象,允称文图并茂;将宫廷珍藏及民间文玩,同等齐观。

书籍目录

1 圆润自然、温纯古雅的顾二娘砚雕2 顾二娘砚雕仿品3 鲜为人知的徽派砚雕家胡子良4 胡子良刻端石素丝五驼夔龙纹淌池砚5 老坑新开攀枝花石6 攀枝花石冒充端石7 石中开菊花-菊花石雕8 宣德铜炉名声大9 宣德炉当代仿品多10 明中期仿宣德炉-伊斯兰文字入宣炉11 明末清初仿宣德炉-浑厚灵巧有变化12 民国及现代仿宣德炉-质粗工劣难登堂13 小巧玲珑说“张炉”14 真假张炉须辨清15 沈竹庄锡器有文人气16 “石叟”嵌银铜器世无双17 真伪“石叟”有差异18 焚香用具博山炉19 青铜、陶质各式博山炉20 铜墨盒——砚进化中的产物21 齐白石、唐云、符骥良三名家署款铜墨盒 22 乌铜走银出云南23 绝响技艺钟明钩24 钟明制作的三付鸟笼钩25 沉水香料世间稀26 晚明至清中期的沉香雕刻27 沉香如意其雕若画28 香中奇珍——奇南香29 奇南香水盂30 皇室珍香枷楠香31 清代皇帝中的枷楠香饰品32 檀香及檀香木雕33 明代藏传佛教佛像的特征34 清康、乾二朝藏传佛教佛像的特征35 明铜铸鎏金绿度母36 清乾隆铜铸鎏喀巴37 清初铜铸鎏金加彩嵌宝大威德金刚38 铜胎彩绘珐琅器——画珐琅39 康、雍、乾三朝的铜胎彩绘珐琅器40 奇特的透明珐琅彩——广珐琅……

章节摘录

书摘 在清代乾隆年前后,江南一带有“张炉”仿佛品,系用红铜锻成。仿品胎薄、分量极轻,工艺特色与真品差之千里。炉底的款识多为正方楷书,皆用硬金属戳记冲击而成,故不见刀痕,千篇一律,无艺术可言。至清末民国初,江南一带亦有手工制作的手炉,精美者不逊于“张炉”。惜其多用白铜铸成,浇铸后再施人工修饰,但“匠气”较重,缺失“书卷之气”。这些仿品与真品制作的时间相差近300年,市场价值当然不能同日而语。近十余年来收藏热潮高峰叠起,于浙江慈溪、奉化一带多有以杂铜仿制者,炉的四周还加以雕刻山水、人物、花鸟,俗不可耐,与“张炉”失之千里矣。 沉香又名沉水香,产自交趾、云南、两广、崖州(海南岛)等地,属于香料。据明《本草纲目》载:“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梵书名阿迦卢香。”又云:“岭南诸郡悉有,傍海处尤多,交干连枝,冈岭相接,千里不绝。叶如冬青,大者数抱,木性虚柔……山民入山,以刀砍曲干斜枝成坎,经年得雨水浸渍,遂结成香。乃锯取之,刮去白水,燔之极清烈。香之良者,惟在琼崖等州,俗谓之角沉。黄沉,乃枯木得者,宜人药用。依木皮而结者,谓之青桂,气尤清,在土中岁久,不待剜剔而成。” 自明代的永乐年间开始,南方诸国每三年即派使臣前来朝廷进贡,朝中也时常出动商船前去南方诸地购买。明代中前期,此木主要用作香料,后期则多用以刻制成各类的杯、碗、香插、笔筒、臂搁、如意,瓶、盒、簪钗、佩饰等,作品精致细润,尤以笔筒、杯、如意、山子等器型为佳。 沉香的形成决定了它少有大块之材,最大之块也只在一、二尺间,它本是千年枯木所结,焚一片则盈室香雾,经日不散,当地人亦谓之“无价之宝”。 沉香木的纹丝似榉,似柚,结构不很紧密,外表多有未结成香之皮,其香的皮肉枝根色泽亦各不相同,须刳去其皮,入水才沉。 晚清至民国初,出口珐琅制品需求量大增,从而刺激了民间珐琅作坊的生产,其中亦出现了不少精品,以北京和广州两地为最盛,同时新品叠出,—时出现兴旺局面,錾胎填珐琅器便是当时新品之一。 錾胎填珐琅是金属胎的各类珐琅器中衍生出来的珐琅制作新品种,产白广州,其特点是珐琅釉色少,仅一色至二色,只作铺垫,不作彩绘,器型不大,简洁明快。 右页图中晚清錾胎填珐琅粉盒一对,白铜底色与蓝色的珐琅釉相映成趣,使在铜胎上刻划的线条更加醒目,好比青花瓷器中的蓝地白花。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白铜材料锤打成型,制成大小一致的一对粉盒胎体,然后,按图案设计的要求,用小凿在金属胎表面凿出图案花纹,有些精细的部位和环节纹饰还需再用刀割,称之“刻花”,即“阳文细花”。阳纹者凸起之花纹也,细花是在凸起之阳花上再精刻出清细的纹饰来,如麒麟身上鳞片,童子的五宵、衣冠等。该粉盒的纹饰,其盖从边缘始共有九层,中心是主题,作麒麟送子、双鱼吉庆(戟,磐),道家八宝等,外绕回纹,第三层作落英(花)团寿。最外层亦是回纹。粉盒底口沿亦饰回纹,上下呼应,一气呵成。 领约到了清末民国初期,流传到民间,与民间文化、汉文化融合在一起。此时民间流行的多银制素式实心项圈,无活口,以男性儿童挂戴为多,意在多子多孙,驱魔辟邪,其工艺比较简单,无坠挂物配件,有的用纯银铸造,有的镀银,其造型是露于前颈部分的圈口(直径)粗,颈后的圈细,为了适应男童年龄,颈项渐渐长粗的趋势,项圈的左右两侧都装有螺旋形的细银丝,略加旋扭就可调节项圈内径的粗细,此时的该类物品我们已不能叫额约,八能称之项圈了。 项圈多系硬性材质制成,与现代的衣饰不能相配合,项圈遂改硬性为软性,变成坏坏栩扣的精细小链挂于项间胸前,即称之项链了。 ……插图……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古玩杂件 PDF格式下载



蔡老师签名!太棒了!太好了!


大大大大大好


非常不错!值得买,值得买!


书的质量还行 图像清晰 值得一买 书收到 很快的 呵呵 推荐


蔡老师的书普及一些基础知识,细部特征也介绍了一些,但图片太小,缺少局部特写。


信息量太少,不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个别的还是很有价值


不够透彻,不解渴


充着蔡老师的名头买的书,结果收货发现书是二手的.很破旧.


古玩杂件这本书很不错,如果你真正爱好收藏,那它肯定是你必备的武器哦!


价格贵不说 装订的太烂了 也懒得再换


蔡老的作品还是非常让人满意,长知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