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玄奘西游记(上下)

钱文忠著 上海世纪(上海书店)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上海世纪(上海书店)  

作者:

钱文忠著  

页数:

346  

字数:

309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谨将在百家讲坛上为大家讲述的三十六集《玄奘西游记》,以书的形式奉献给大家。我的心情是喜悦和惶恐交加。节目讲完了,书也出版了,那么,我所能做的就是恭候大家的批评和指教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和百家讲坛实在可以说是一场美丽的邂逅。2006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百家讲坛执行主编王咏琴女士的电话。她语气优雅,问我是否可以到百家讲坛讲一次,题目是否可以和《西游记》有关。我和王咏琴女士素不相识,接到这个电话确实有点意外。虽然我平时很少看电视读报纸,也基本不上网,但是,对《百家讲坛》的盛况,对主讲人阎崇年、易中天、王立群、于丹等先生的大名以及著作,却总还是知道的,有的还购藏拜读过。不过,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也会登上《百家讲坛》,成为又一名主讲人。我并没有问王咏琴女士,她是怎么会找到我的。11月间,我略微做了一些准备,利用一次赴京探友的机会,来到国宏宾馆参加试讲拍摄。结束后就返回上海,并没有过多地在意结果。很快,我又接到王咏琴女士的电话,希望我再次赴京,具体商量拍摄事宜。这多少让我有点惊讶,但还是没有多问什么,遵嘱赶到北京,蒙《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先生、总策划解如光先生接谈,从此开始了我和《百家讲坛》的这一份因缘。准备、拍摄、制作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百家讲坛》对主讲人的讲稿思路、环节设置、叙述风格都有独特而严格的要求。尽管不用等到事后就已经证明,《百家讲坛》的这些似乎很苛刻的要求,绝对是有的放矢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我想,没有哪一位主讲人会从一开始就感到习惯。感谢《百家讲坛》的主创人员,他们以高超的专业素养、高度的敬业精神,指点我、帮助我克服了一个接一个的困难。终于,《玄奘西游记》循着上升的轨迹,划上了大致可以说是圆满的句号。我固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却更多地感受到了《百家讲坛》主创人员给我的教益和情谊的沉重。我由衷地感谢他们。如今,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认同《百家讲坛》的基本理念。根据我自己的感受,我将它总结为:为电视观众提供亲近文化精神的平台,为学院教师提供传播文化精神的讲台。《百家讲坛》的全体创作人员和主讲人共同努力,正在尝试并且成就着一项卓有成效的文化事业。或许,这还是一个美丽的梦想。然而,却绝不会永远只是一个梦想。《论语*雍也》里有一句话,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伯峻先生

内容概要

《玄奘西游记》系百家讲坛邀请首位上海青年学者担纲讲授的长度为36讲的节目,所讲的内容,正是普通百姓早已熟知的《西游记》故事的历史原型,但这个西行印度求法的大唐僧人的真实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到底如何,他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和《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场景有何异同等问题,《玄奘西游记》都能为读者一一讲解。 附:《玄奘西游记》速读一览 第一讲 玄奘身世 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对玄奘身世的描写充满了传奇色彩——玄奘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风高、抛尸江底的惨剧,使玄奘尚未出生就开始经受磨难。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有着怎样的身世呢?小说中的描写是凭空杜撰,还是有所依据?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他敢于跋涉往返十七年,远去西天取经? 第二讲 皈依佛门 《西游记》第十一回中说玄奘“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也许这一切坎坷遭遇都是小说中的杜撰,但有一点是接近历史真实的——玄奘确实是在年少之时就剃度出家了。玄奘出身官宦家庭,他为什么会年少出家?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执著于佛门求学?他又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剃度的呢? 第三讲 求学之路 剃度后的少年玄奘刻苦好学,十几岁时就在佛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时正值隋末唐初的动荡年代,但为了求得佛学的真谛,玄奘下四川,上长安,辗转求学。当时的长安是怎样的景象?玄奘在长安又遇到了什么人,使他下定决心要去西天取经呢? 第四讲 潜往边关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唐太宗的“御弟”,奉旨前去西天取经。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玄奘却是偷偷从长安出发的,但刚到凉州就被勒令返回。一心求法的他竟冒生命危险,继续西行,准备偷渡边关。 第五讲 偷渡国境 玄奘虽然为瓜州官员李昌所救,但必须马上西行,否则仍有被缉捕的危险。此时玄奘的马死了,两位陪行的僧人也离开了,孤身一人的玄奘只能到一座庙里去求佛保佑,而这一求,竟遭逢到一段离奇的际遇。 第六讲 边关被擒 玄奘虽然渡过了水流湍急的葫芦河,但为了绕过玉门关,他还必须通过沙漠,偷越重兵把守的边关五烽。孤身一人的玄奘在沙漠中出现了幻觉,依靠坚强的意志,终于走到了第一烽,却被守关将士一箭射中,当场被擒。玄奘会不会再次引来杀身之祸?他的命运又将会如何? 第七讲 险象环生 玄奘刚到第一烽,就在取水时被守关的将士捉拿到,校尉王祥发现玄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高僧,提出只要玄奘答应到他的家乡敦煌去弘法,就可以不追究他的罪名。此时的玄奘面临两种选择,他是怎么回答王祥的?对于玄奘的回答王祥又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第八讲 身临绝境 玄奘进入莫贺延碛大沙漠不久就迷路了,他找不到野马泉的方向。在沙漠中迷路已经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而玄奘恰恰在饮水时又失手打翻了水囊,在这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仍然毫不动摇地继续西行。几天几夜之后,滴水未进的玄奘再也走不动了,他躺倒在沙漠上,等待着死亡的来临…… 第九讲 被困高昌 玄奘九死一生才走出八百里大沙漠来到高昌,但高昌王却一心想把玄奘留下,做高昌国的大法师。但玄奘表示,决不会改变西行的初衷。高昌王会不会放过玄奘?高昌王和玄奘之间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第十讲 异国传奇 玄奘西行求法的坚决态度深深打动了高昌王麹文泰,他不仅同意了玄奘继续西行的要求,而且还和他结为兄弟,为他以后的行程准备了大量的东西。玄奘在高昌停留了将近一段时间之后,终于重新踏上的西行的征途。 第十一讲 龟兹辩经 按照礼仪,玄奘应当要去拜访那位住在奇特庙中龟兹高僧木叉毱多。就在拜访时,玄奘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和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经。那么,这场辩经究竟是怎样开始的呢?玄奘有把握取胜吗? 第十二讲 一波三折 玄奘在龟兹辩经中大获全胜,却因为大雪封路不得不暂时滞留在龟兹。这段时间玄奘不仅留心观察了当地的文化、佛教,还特别记录下了龟兹大多数人是扁头这一奇怪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第十三讲 化敌为友 玄奘离开碎叶城后,又经过了好几个小国家,然后来到了位于西域中部信仰拜火教的飒秣建国,这里有用火驱赶佛教僧人的传统。玄奘在这里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第十四讲 走进印度 玄奘一步一步走近了心中的圣地印度。一路上,玄奘见到了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载。又在迦毕试国住进了一座叫做质子伽蓝的寺庙。玄奘在质子伽蓝的这段时间,还发生了哪些传奇的故事?离开质子伽蓝后,玄奘终于进入了古印度的疆界,玄奘在这个文明古国都观察记载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第十五讲 佛影谜踪 玄奘在印度首先参拜的圣地是醯罗城,那里供奉着佛陀的舍利顶骨,还有一个名叫佛影窟的洞窟,据说心诚的人可以看见佛像…… 第十六讲 巴国奇闻 玄奘进入了今天意义上的巴基斯坦境内。在印度河的某个渡口,玄奘记下的一个传说,竟跟小说《西游记》中的情节十分相似,那就是唐僧西天取经路上遭遇的第八十一个磨难——在通天河遇到神兽,取回的佛经落入了水中。在真实的历史中,玄奘有没有遭遇到风浪的袭击? 第十六讲 巴国奇闻 五年时间很快过去了,玄奘的学业已成,他离开了那烂陀寺,但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到印度各地游历去了。他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后来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回国的呢? 第十七讲 真假女国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女儿国有一段令人哭笑皆非的遭遇,而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用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文字,记录了一个由女性做国王的神奇国度东女国。这两部著作中的女儿国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第十八讲 在劫难逃 玄奘来到了曲女城,在这里详细记载了一个仙人和戒日王的神奇传说,然后沿印度的恒河顺流而下,遇到了一帮信仰突伽神的强盗,他们不仅抢劫财产,还选中了玄奘做祭祀用的人牲,玄奘努力辩解,还是被这群强盗拖上了祭坛。这是玄奘西行以来遇上的最危险的一次劫难,他自己都确信躲不过这一关了…… 第十九讲 绝处逢生 玄奘被一群强盗劫持,并把他作为人牲推上祭坛,而此时的玄奘已经抱定了必死的打算。然而,就在强盗举起屠刀的那一刹那,奇迹出现了。那么,在玄奘和强盗之间,发生了怎样离奇的故事呢? 第二十讲 佛陀故乡 护法菩萨是一位伟大的佛教理论家,他的名字“护法”是意译,音译为“达磨波罗”,“波罗”的意思是法,“达磨”就是保护,所以把他译成“护法菩萨”。他写的《成唯识论》,玄奘回中土后把它译成汉文,成为唯识宗奠基性的理论著作。那么,护法菩萨究竟是怎么降服外道的,他又是如何成名的呢? 第二十一讲 情怯圣境 马上就要抵达那烂陀寺了,玄奘之所以千里迢迢、冒死西行,就是希望能到那里求佛法、取真经。可是,当离那烂陀寺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玄奘却驻足不前了。面对自己心中的圣地,玄奘为什么迟疑徘徊?眼看就要实现自己取经求法的愿望了,玄奘又为什么思绪万千? 第二十二讲 求学奇缘 玄奘终于到达了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当寺院住持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得知,玄奘是特意从东土而来求取真经时,他突然放声大哭起来,玄奘和遥远的那烂陀寺有着怎样的奇特因缘呢? 第二十三讲 雁塔传奇 玄奘在那烂陀寺正式学习之前,先到印度各地进行了游历。那么,玄奘到那烂陀寺之后为什么不马上开始学习,而要出去游历?这是否也属于玄奘所享受的特殊待遇呢? 第二十四讲 何去何从 五年时间很快过去了,玄奘的学业已成,他离开了那烂陀寺,但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到印度各地游历去了。他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后来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回国的呢? 第二十五讲 宗派之争 玄奘虽然佛学修养高深,但他既不想在印度一夜成名,更不想在此因为辩论而丢了性命,那么玄奘怎么会一次又一次地,被卷入这种大规模的辩论之中的呢? 第二十六讲 论战因缘 一个顺世外道的辩论者打上门来,向那烂陀寺挑战,而玄奘以非常出乎我们意料的姿态接受了这个挑战。他是如何降伏这个外道的?而这个上门挑战的顺世外道还会牵扯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第二十七讲 双雄斗法 就在玄奘下决心要回国时,那烂陀寺的众僧纷纷来劝阻他,玄奘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鸠摩罗王的使者又来请玄奘到他那里去。那么,玄奘究竟能否脱身呢? 第二十八讲 生死决战 为了争夺玄奘,戒日王和鸠摩罗王差点大动干戈。戒日王的目的是请玄奘和小乘佛教宗师进行那场酝酿已久的辩论,以维护大乘佛教的声望。谁知道,这场顶级辩论无法进行,但另一场规模更加宏大的辩经大会却要召开,玄奘将独自面对更大的危险,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一步呢? 第二十九讲 危机重重 玄奘在曲女城大会上立下生死状,然而,连续五天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上前应战。就在大家认为玄奘必胜无疑的时候,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一个神秘现身的刺客,让盛大的辩经大会危机重重。危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辩经大会还能顺利进行吗? 第三十讲 东归轶事 曲女城大会结束后,玄奘向戒日王提出马上启程回国的要求,可是,戒日王哪里肯放过这样一个高僧,鸠摩罗王也希望玄奘能够接受自己的供养。这时的玄奘用什么办法,才能实现自己回国的愿望呢? 第三十一讲 游子还乡 当玄奘到达于阗后,怀着复杂的心情,托人给大唐朝廷带去一份表文。在表文中,玄奘一方面坦承自己当年是偷渡出境的,另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回归大唐的诚意。大唐朝廷将会怎样对待这位东归的求法僧?而当玄奘日夜兼程赶到长安时,他又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第三十二讲 会见太宗 645年玄奘终于回到了久别的长安,长安城万人空巷,争相一睹这位高僧的风采。唐太宗得到玄奘到达的消息后,传令玄奘速到洛阳与之相见,…… 第三十三讲 魂系真经 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了大量的佛经。玄奘求取真经的最终目的是弘扬佛法,如果说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那么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留学印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第三十四讲 弥勒真相 玄奘怀着急切的心情组织起译场,然而,在译场开始工作的一年之内,玄奘只翻译了一些并不重要的佛经。他在积累经验,磨合队伍,为翻译一部最重要的佛经做准备,这部经就是《瑜伽师地论》。 第三十五讲 晚年风波 玄奘的译经工作进展很顺利,三年之内,玄奘最看重的《瑜伽师地论》的翻译工作也完成了,这时的玄奘已经年近半百。玄奘的晚年应该可以安静专心地从事自己的译经工作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玄奘在其生命最后的十五年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三十六讲 法师圆寂 玄奘的晚年生活并不平静,他与皇室的微妙关系、繁重的译经工作,都使他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感应,玄奘预感到自己的归期将至。那么,他在人世间的最后生命时刻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作者简介

钱文忠: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中国最年轻的印度学、佛学、梵学专家。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

书籍目录

上册 前言 第一讲 玄奘身世 第二讲 皈依佛门 第三讲 求学之路 第四讲 潜往边关 第五讲 偷渡国境 第六讲 边关被擒 第七讲 险象环生 第八讲 身临绝境 第九讲 被困高昌 第十讲 异国传奇 第十一讲 龟兹辩经 第十二讲 一波三折 第十三讲 化敌为友 第十四讲 走进印度 第十五讲 佛影谜踪 第十六讲 巴国奇闻 第十七讲 真假女国 第十八讲 在劫难逃 第十九讲 绝处逢生 第二十讲 佛陀故乡下册 第二十一讲 情怯圣境 第二十二讲 求学奇缘 第二十三讲 雁塔传奇 第二十四讲 何去何从 第二十五讲 宗派之争 第二十六讲 论战因缘 第二十七讲 双雄斗法 第二十八讲 生死决战 第二十九讲 危机重重 第三十讲 东归轶事 第三十一讲 游子还乡 第三十二讲 会见太宗 第三十三讲 魂系真经 第三十四讲 弥勒真相 第三十五讲 晚年风波 第三十六讲 法师圆寂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讲 玄奘身世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对玄奘身世的描写充满了传奇色彩——玄奘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风高、抛尸江底的惨剧,使玄奘尚未出生就开始经受磨难。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有着怎样的身世呢?小说中的描写是凭空杜撰,还是有所依据?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他敢于跋涉往返十七年,远去西天取经?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个徒弟不同的是,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唐朝时一个伟大的僧人,俗名陈袆,号称玄奘法师,又称唐僧。他曾跋涉十多万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印度取经,并著有《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旅行家、翻译家和佛学家。按照历史记载,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玄奘孤身一人远行万里,翻过雪山,穿过沙漠,到了遥远的印度,九死一生,说他是伟大的旅行家那是毫无疑问的。说他是伟大的翻译家呢,那就更没有争议,因为他一个人翻译或者主持翻译的佛典达到了一千三百余卷,而且翻译佛典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因为他是将其从梵文——现在公认最复杂、最困难的一种语言——翻译成中文,由金陵刻经处(今南京市内)汇集出版的玄奘译著全集多达四百册,那就远远不是著作等身,而是超身了。同时玄奘还做过一件不同凡响的事,按照记载,他不仅把佛典从梵文翻译成中文,还把老子的《道德经》和一部中国僧人用汉语撰写的佛学著作《大乘起信论》翻译成梵文。很可惜,这两部译著我们现在无缘得见,但是有记载表明玄奘曾翻译过。说他是伟大的佛学家,那也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他创立了法相唯识宗,是开宗立派的一位佛学大师,更不必说他从遥远的印度,当时佛教的中心,带回了很多新的佛教理论、佛教思想。但是很少有人称玄奘为伟大的文学家。且不论他是不是伟大的文学家,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如果没有玄奘,没有玄奘西行的激发,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中,肯定不会有《西游记》。所以即使我们不能说玄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对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大影响的人物。也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对玄奘有着极高的评价。杰出帝王唐太宗曾经说“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并形容他为“只千古而无对”,也就是说千古无双,像他这样的人物千年只有这么一个。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重要的文章当中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从古以来”的这些人中,毫无疑问包括玄奘在内。在国际上,对玄奘的评价同样也是非常崇高的。有些学者说,印度历史欠玄奘的账,是怎么算、怎么估量都不会过分的;有些学者更明确表示,如果没有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明代的马欢,印度的历史是无法重建的。因为印度这个民族的文化与我们的汉民族、汉文化不太一样,他的历史观念和时间观念都和我们有很大的区别。玄奘俗名陈袆,又称唐僧,他跋涉十多万里,历时十七年,远赴印度取经,并著有《大唐西域记》。玄奘的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韧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享有如此赞誉的玄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我们要讲述他的身世,不妨将脍炙人口的小说《西游记》和大量关于玄奘的历史记载结合起来,一起神游千年之前,万里之外,追随他的西游历程。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也好、猪八戒也好、沙和尚也好,连唐僧骑的这匹白龙马,来历都交待得非常清楚,唯独这个表面上的主要人物,这个旅行团或说取经团的团长玄奘,他的身世和出身却没有什么交待。直到《西游记》第十一回,讲到有三个大臣奉唐太宗之命,在全国挑选一名有德行的高僧担任当时中土的佛教统领,最终选定了玄奘,此时《西游记》中才非常突兀地出现一段话: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作为诗歌来讲这不是一首很高明的诗,但是它传达了几点关于玄奘身世的信息。第一,玄奘多灾多难,从降生开始就蒙难逢凶,历经磨难,遭受了很多常人不能想象的苦难。第二,玄奘的父亲是海州陈状元,而他的外公总管朝政,是相当于丞相一级的人物。《西游记》只在第十一回,才出现这么一段关于玄奘身世的非常突兀的话。读者诸君也许会以为,自己看书不仔细,漏了前因,再翻回到前页,欲查明因果,但又遍查不着,因为书中原本就没有交待。而只有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西游记》里,在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和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之间,非常独特地插进了一个附录。这是当时整理此书的几位学者别具匠心的安排,因为他们发现,在《西游记》里对玄奘的身世和家世都没有交待,而突然在第十一回出现了这么一段话,令人无法理解,所以就把另外一个版本西游取经小说中的一大段内容插进来作为附录。这个附录也有一个标题,叫“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标题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陈光蕊,一个是名叫“江流”的僧人。这个附录恰恰是非常完整地记述了玄奘的父母、玄奘的出身和他所遭受的磨难,以及他报仇的整个历程。毫无疑问这是民间传说,与历史的真实记载有一定差距,但我们不妨以此为发端,再结合历史记载,来了解玄奘的身世。这个附录中提到,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李世民接受魏徵提议张榜招贤,遍求天下贤才,辅佐他创建大唐的基业。招贤的消息传到海州,海州这个地方有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名叫陈萼,字光蕊,就是玄奘的生身父亲。海州这位陈先生看到了唐太宗招贤的榜文,回家以后就对他的母亲说,儿是读书人,想去应考,如果侥幸考中了,可以光大门楣,封妻荫子。这是中国传统读书人非常典型的一种信念,出身书香门第的陈母当然非常支持儿子的远大理想,于是陈光蕊就赶到长安参加了这次考试。按照传统民间传说的套路,不难想见,第一,陈光蕊百分之百地考中了;第二,他一定是中的状元,一定由唐太宗御笔钦点,这就有了第十一回所谓“海州陈状元”。按照中国的科举制度,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依礼节他们要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绿游街,接受众人的祝贺。海州陈状元,也就是玄奘的生身父亲,便照例骑着高头大马,在乐队的伴奏之下游街。当时他还是未婚之人,年轻才俊,这一游,就游出一段美好的姻缘来。一般来说,陈状元这一路不会无目的地乱游,他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当朝丞相殷开山的相府楼下。殷丞相家有小姐,名叫温娇,据《西游记》里讲,生得“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所谓“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位小姐还有个小名叫“满堂娇”,也就是济济一堂的人就属她娇美。倘若这位小姐如平素一般身处深宅大院,陈状元再怎么遛马游街也见她不着。但那天恰好这位殷小姐在抛绣球招亲,而状元游街的消息,身为当朝丞相的父亲想必已经通知了小姐,因此当日温娇小姐正站在彩楼上等着状元郎骑马到来。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玄奘父亲是品貌非常端正的一个人,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他“形长八尺,美眉明目”。如果按三尺为一米推算,玄奘的父亲几乎要达到两米六七,比现在的篮球运动员还要高,当然这不能当真,因为古代尺的长度与现在的不同,但是个子高大是一定的。见到这样俊美的状元郎,殷小姐当然内心窃喜,就瞄准陈光蕊把绣球抛了下去,陈光蕊抬头一见是殷小姐,这桩姻缘便成了。接着就从相府楼上下来几十个丫鬟,拉住陈光蕊的马头,将他连人带马牵到府里去,当即拜堂成婚。洞房花烛夜,新科状元娶了丞相之女,成就一段完美的传说。到此为止,与玄奘身世相关的信息已经出现了四个:第一,玄奘出生的年份,有说为贞观十三年,即玄奘父母成婚之年;第二,玄奘有个奶奶,即陈光蕊之母,姓张;第三,玄奘的外公是当朝殷丞相;第四,玄奘的母亲叫殷温娇。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予惟文忠,英年岐嶷,苦读不倦。开电灯以继晷,恒通霄以达旦。中西兼通,古今同娴。刮垢磨光,探幽钩玄。手不停披,梵书佛典。张皇妙谛于字里,犀照真理于行间。故多能发前人未发之覆,士林中多有知之者。 ——季羡林 我觉得钱文忠说玄奘,还是不错的。一集集看下来,印象很好。他把玄奘身上那种使命、理想、追求,不顾千难万险,敢于经受考验的精神,一步步发掘出来了。这是中国人的舍身求法的精神,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 ——王元化 “末那皈依”是指一种精神觉悟,是指在更高的峰巅,以更深的智慧回首浩瀚红尘。应该说《末那皈依》这本书是本世纪初的一部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心灵史、精神史、学术史。 ——汤一介 相交既久,慢慢知道他不仅对欧洲汉学研究有所窥察,对中经史典籍、近代学术史也有不俗的理解,其文章引经据典,写来通畅惬意,见赏于周一良、王永兴、汤一介、庞朴诸先生。 ——王守常 大陆学界兴起一阵陈寅恪热,很多人感叹像这样的人物现在的时代很难再出现了。钱钟书仙逝后,同样的感叹再次发出。但现在有了钱文忠这样的青年才俊,顿时令人觉得中国学界还是有希望。 ——吴洪森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当今中国为数寥寥的几位专门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季羡林先生的关门弟子。  我觉得钱文忠说玄奘,还是不错的。一开始我也担心他乱下结论,或讲一些搞笑的东西,但一集集看下来,印象很好。他把玄奘身上那种使命、理想、追求,不顾千难万险,敢于经受考验的精神,一步步发掘出来了。这是中国人的舍身求法的精神,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王元化 文忠老弟,是真才子,但不要有才子气,有傲骨,但不要有傲气。                     ——季羡林  “末那皈依”是指一种精神觉悟,是指在更高的峰巅,以更深的智慧回首浩瀚红尘。应该说《末那皈依》这本书是本世纪初的一部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心灵史、精神史、学术史。                     ——汤一介  相交既久,慢慢知道他不仅对欧洲汉学研究有所窥察,对中经史典籍、近代学术史也有不俗的理解,其文章引经据典,写来通畅惬意,见赏于周一良、王永兴、汤一介、庞朴诸先生。                     ——王守常  大陆学界兴起一阵陈寅恪热,很多人感叹像这样的人物现在的时代很难再出现了。钱钟书仙逝后,同样的感叹再次发出。但现在有了钱文忠这样的青年才俊,顿时令人觉得中国学界还是有希望。                    ——吴洪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玄奘西游记(上下) PDF格式下载



当初是觉得新鲜才买的,看了以后就爱不释手了,钱先生完全将玄奘西行求法的艰险,苦难,悲伤,欢喜,无奈,以及求法之后回国的得于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从西游记的唐僧中对玄奘的片面了解上升到了对历史的玄奘的比较真实的了解,并透国玄奘西行的故事,展现了大唐的强盛,让人读了为之振奋.该书描写的玄奘西行的经过扣人心弦,高潮迭起,而且在适当的地方以发问做穿插,即给了读者回味的时间,又启发读者阅读的欲望,总之,该书确实是本好书!


电视重播"百家讲坛之玄奘西游记",一天只播一集,有点急,所以就买书来看,这书真的不错,使人了解了玄奘印度取经的真实经历,在那么坚苦的环境下,能有那样的信念和毅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让人对玄奘很是佩服.


古有玄奘西行求法,今有文忠百家讲坛。我想,文忠先生的著作是凝聚一个学者毕生的心血的,是值得收藏的好书。玄奘当年的壮举是值得后世之人学习和借鉴的。一个人若是可以为理想现身,理想就通过“我”得到了实现,这当真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


在《百家讲坛》上第一次听钱文忠教授诵梵经,真是惊得我目瞪口呆;细细听他将玄奘西游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不禁神往。又因本人正在进行唐宋方向的学习,遂决定买回详读。


一直想要买一套钱文忠教授签名版的玄奘西游记,没想到在当当上满足了心愿,开心!


读来如绵绵细水又象大海般博大幽深,让我玄奘又有了新的认识,对钱教授丰富的知识感到羡慕和佩服。很感谢钱教授!


是钱文忠老师的讲稿加了部分插图,说是签名本,但是个人对签名表示怀疑,钱先生曾在讲坛里说过心正则字正的道理。原以为是拿钱先生的签字本再印的呢。书的质量还好,有一丝瑕疵而已,下册有几页装订出现的小问题。


看了百家讲坛才买书的,看电视比书有意识,主要是看钱文忠


是钱老师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史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和看百家讲坛完全不同的感觉,从书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严谨细致,绝非整理一下讲稿那么随便应付。


听了“百家讲坛”后才买的这书,很喜欢,孩子也很喜欢。


快节奏的新世界生活,使人民失去了体会世界,感受自己的时间。现在的中国,缺少的就是精神世界的寄托场所。希望能再有这样的高僧,来讲诉和传播今天的佛。


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励志书。一个人,经历恐怖、疾病、饥饿、战乱……因为心中的信仰,他做到了。


让人心里相当舒服的一本书。一层看来,是人不懈精神的追求,令人感叹,给人鼓舞。另一层看,是高僧们的境界,他们看透世事、感受佛缘。是好读好看的一本书。


值得买之,放在枕边看看。了解一下中国佛教历史。


钱文忠写的真的不错


我订购的是签名本,结果只收到下册,还好在收件时打开检查。我退货了,现在还没收到。


不错的书~让我我对那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本不错的励志之作,读这样的书不只是会给你带来心灵之感,所以说读好书,读这样的好书!


写的不错哦,鼓励


一本绝对值得一读的好书!


很通俗易懂的书,超喜欢滴!


很喜欢的一本书,只是把译文全看完了,很有感触了,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感动了。


好书,可惜没有买到


真的有签名,太喜欢了珍藏


好棒啊!还有签名。


文笔流畅,饶有趣味,很有收获,可以作为大唐西域记和佛教入门的导读。激发了我了解佛教唯识宗和拜读玄奘译作的兴趣。


写得还不错适合普通人士了解历史的玄奘


读来十分轻松,下册更加精彩,如果多有一些辩经的故事就更好了


还行,不过签名印刷的,意义不大


准备再看一遍,然后写个报告。


艰难险阻,通透人生


很好一本书,值得购买


因为有其他的书,所以先把其他的书看了,再看这本书咯~


都两个星期了,还收不到货,当当网的服务要升级了!


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上下册)是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讲稿为基础出的书,内容和版本都很不错,如同看故事一般热闹易读,愚人看过之后有些感想。 成就事业,立志为第一要务。志向的大小,格局的高下,基本决定了事业的规模。玄奘能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取经译经事业,与其远大而坚定的志向有绝大的关系。而反观我等愚人,立志后屡屡变迁动摇,或者只以个人得失为志,甚或只以饱暖为志,没有成就,不也自然? 立志之后,须以坚忍不拔的努力去达成。玄奘在取经中遇到千难万险甚至生死考验都毫不动摇退缩,一般人遇到一点利益得失或外来打击就止步不前,因此这个世界上自然是成功者少,平庸者多。 学佛是大丈夫事,虽帝王将相莫能为。以玄奘这样的高僧,也难即身成就,尚待死后往生弥勒佛土。看来确实是“天道远,人道迩”,“不知生,焉知死”。踏踏实实做好世间的事情,在平常的生活中,体味“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以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的道理。也许是我等愚人对生命的终极思考所应有的态度。 感谢老钱,写了并讲了玄奘的故事给我们。


感觉这本写的比较浅,就是把整个过程讲了,也有故事,就是让人感觉浅浅的,内容没有想象中丰富,可能是电视化的语言还是不如书本上的经典,说实话,看电视就行了,买了没太必要。


买了后就后悔了 内容什么的太少了 并且第二册书都烂了


送货速度快,图书质量好,价格便宜,一套很棒的书,值得去收藏


没有电视里的那样生动,但是也算是从一个比较客观的状态重新了解了玄奘西行种种艰辛。希望以后有本书写的更加具体些,这本好像有点流水帐,尤其是下册,上册还行,可以四颗星,下册就只能勉强三星了!


总体的内容很好,但如果说是很想了解玄奘的故事,以及对那一时代的历史有兴趣,我还是推荐书云写的“万里无云”这本书,相信这本书更能让人看进去,有灵魂上的震撼。


这本书跟说话没啥区别……这本书真的跟说话没啥区别,也没什么趣味性,有点失望……


传统的文字,要是没耐心的人,还是别买了。


可以了解民族最富强时代的历史,还有性格超有韧劲和勇敢的玄奘。很不错,就是如果很喜欢还是看钱钟书的百家讲坛更过瘾


不得不说钱的论述缺乏实证性,纯属一部学术版的玄奘专辑。


很喜欢钱文忠老师讲的玄奘西游记,对玄奘法师由衷的钦佩!


书很快到,一天时间就到了,装订也没问题,只是字体太小了,看得很累啊!很容易会睏。内容还没看,慢慢煲吧!


我个人觉得该书很好!


特意买来旅行途中在火车上看的,因为看了百家讲坛上钱教授讲的,很有意思,好看。


快递很快,比预计快了两天,也不知道怎么弄得,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品爆发吧。书的内容很喜欢,就好像是我窥见了神秘佛家的冰山一角,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对玄奘以及西游的热爱,会更多的关注此类的书籍。这本书,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不愧是百家讲坛的出品,坛坛都是好酒啊!


写的不错,能学到一些知识,毕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顶起


还原历史本源,揭秘真实故事,值得一看!


很喜欢钱文忠的作品,我是看了百家讲坛后买的着两册书。


电视上看了一些,所以想买书来看看


值得一看 不错 很好


书很好,佩服作者的写作


很喜欢这位微胖哥的玄奘西游记!


看了玄奘之路买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