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唐西域记

玄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7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玄奘  

页数:

1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玄奘,究竟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呢?说他是,因为吴承恩正是根据玄奘到印度取经这一事实写作小说的;说他不是,则玄奘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天上仙佛下凡。 从玄奘取经的历史事件到吴承恩《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故事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历史上的玄奘有执著的追求,有大胆的冒险精神,有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而在小说中的唐僧却以懦弱、仁慈的形象示人。其实,历史上的玄奘倒和孙悟空几分相似,孙悟空之勇敢、乐观、敢做敢当,正是当年玄奘的基本性格特征。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在取经路上的那颗孤独心灵俯瞰尘世的记录。循着他的足迹,重走取经路,探索古老文明,是一次悠远的朝圣之旅。

作者简介

玄奘,本名陈祎,生于公元599年,河南偃师人,12岁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为玄奘,后世又称他唐僧、三藏法师,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公元627年,他孤身远涉印度学佛取经,19年中总行程5万里。《大唐西域记》就是他归国后,应唐太宗的

书籍目录

序论卷一 三十四国 阿耆尼国 屈支国  一、大龙池及金花王  二、昭怙厘二伽蓝  三、大会场  四、阿奢理贰伽蓝以及传说 跋禄迦国、凌山及大清池、素叶水城 窣利地区总述 窣利地区城市 飒秣建国 睹货逻国故地 缚喝国  一、纳缚僧伽蓝  二、提谓城及波利城 梵衍那国 迦毕试国  一、质子伽蓝  二.曷逻怙罗僧伽蓝  三、霫敝多伐喇祠城 印度总述  一、印度国名的由来  二、印度的疆域  三、印度的度量衡和历律卷二 三国 印度总述  一、印度国名的由来  二、印度的疆域  三、印度的度量衡和历律  四、印度的城池和住所  五、印度人的衣食  六、印度的文化教育  七、印度的佛教  八、印度的兵术  九、印度的刑罚  十、印度的礼节  十一、印度的殡葬仪式  十二、印度的赋税  十三、自然资源及民俗 滥波国 那揭罗曷国  一、释迦牟尼遇燃灯佛处  二、小石岭佛影窟  三、醯罗城 健驮逻国  一、卑钵罗树、迦腻色迦王大塔和双身佛像的故事  二、迦腻色迦王寺院与胁尊者.世亲、如意遗迹  三、释迦牟尼舍眼处,太子合象处和鬼子母的故事  四、波你尼仙的故事卷三 八国 乌仗那国  一、阿波逻龙泉及佛遗迹  二.摩诃伐那寺院(唐汉语为大林寺院)  三、萨裒杀地寺(唐汉语为蛇药寺)的故事  四、上军王塔、赤塔和奇特塔  五、蓝勃卢山龙池及乌仗那国王族的传说 咀叉始罗  ……卷四 十五国卷五 六国卷六 四国卷七 五国卷八 一国卷九 一国卷十 十七国卷十一 二十三国卷十二 三十四国

章节摘录

书摘            窣利地区城市 从素叶水城向西走四百多里,到达千泉(今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干泉方圆二百多里,南面是雪山,其余为平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泉水形成的池沼达干处,故而称之为千泉。突厥可汗每年来这里避暑,里面有很多鹿,大多装饰有铃铛佩环,且已经驯服,喜欢与人亲近。可汗比较喜欢这些鹿,并下令不得杀害它们,违者处死。 从千泉向西走一百四十五里到达小孤城,这里的三百多户人家都是原来的大唐人,是被突厥掳掠过来,他们集合在一起占据了这座城池,后来就一直住在这里了。 从小孤城向西南走二百多里到达白水城,再向西南二百多里到达恭御城。这两座城池都是土地肥沃,林木葱茏,出产丰富。以上这几个城市均属于窜利地区。 笯赤建国方圆一千多里,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盛产葡萄。城池有一百多座,各设酋长,各设疆界,各自为政,但总称蓑赤建国。 从笯赤建国向西走二百多里就是赭时国,继续向东南走一千多里到达柿捍国,再向西走一千多里到达铵培利瑟那国,这些国家的自然条件和政治制度等都与签赤建国相近。 从笯堵利瑟那国向西北行走,进入大沙漠,没有一点水和草地,风沙弥漫。看不清道路,只能看着大山,寻找遗骸辨别方向。这样走了五百多里,到达飒秣建国。 三、释迦牟尼舍眼处、太子舍象处和鬼子母的故事 迦腻色迦王寺院的东北部过河到达布色羯逻伐底城。释迦牟尼当国王时,为了满足众生的愿望,不知疲倦地布施,把自己的身体舍掉,在这个胜地曾经舍掉自己的眼睛。佛教中的。干生舍眼。就是释迦牟尼在当明月王的时候,为了救一个盲人,施舍出自己的双眼。这个城池附近有一座塔,相传是佛祖感化鬼子母的地方。鬼子母原来是五百鬼子之母,开始是恶神,吃人间的小孩,后来在佛祖感化下皈依佛门,成为爱护小孩的慈爱之神。还有一座纪念商莫迦菩萨的塔。商莫迦菩萨是一切妙见菩萨转世,非常孝顺,侍奉瞎眼的父母,在这里采果子,正好遇到国王打猎,误中毒箭。他的至诚感动了上天,天帝给他涂上药,他的德行感动了神明,不久就复活了。 跋虏沙城位于商莫迦菩萨遇害处东南二百多里处。在城的北面有一座塔。相传苏达拿太子把父王的大象施舍给婆罗门,受到谴责并被放逐。这里是他出城门的地方。在该城的东门外有一座寺院,这里是苏达拿太子把他的孩子们卖给婆罗门的地方。在跋虏沙城的东北二十多里处就是弹多落迦山,苏达拿太子曾经在这里隐居。岩石间的石室是太子和妃子坐禅的地方,树枝垂下好像帷帐,是太子休息的地方。这儿还有婆罗门打太子的孩子的地方,孩子们流血染红了土地,至今这里的草木还带有红色。 四、波你尼仙的故事 娑罗睹逻邑是波你尼仙的诞生地。波你尼仙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是古印度最为杰出的梵文文法学家,他写的噬声明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完整的文法书。在远古初期,文字繁琐而复杂。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也不知道使用语言。天神中的长寿者降临到凡间,教导老百姓如何使用语言。于是,文字书籍出现了。可是,因为各路神仙不同,所教的文字也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文字,各个流派像洪水一样泛滥成灾。学者也无法详细探究,白白浪费时间。在人寿一百年的时候,有个波你尼仙,生下来就知万物,感叹文字的繁琐,想化繁为简。于是就到处游方问道,遇到大自在天,告诉他自己写作的想法。大自在天赞同他的想法并保佑他。波你尼仙受到教导,认真研究,终于将文字统一了。他写成稿子送给国王,国王非常重视,下令全国人民普遍学习。 在娑罗睹逻邑中有一座塔,是罗汉教化波你尼仙弟子的地方。在如来死后将近五百年的时候,有个大罗汉从迦湿弥罗国云游化缘来到这里,他看到一个婆罗门正在用棍子打一个孩子。问其缘由,说是孩子学习《声明》没有进步。大罗汉笑了起来,婆罗门很奇怪。大罗汉解释说:。你现在的这个孩子就是波你尼仙转世的人,他记忆力很强,所以对于这些凡文俗典不感兴趣,而且费力不讨好。这些东西哪里有如来圣教那样带来幸福和智慧呢? 从前,南海岸边有一棵枯树,五百蝙蝠住在树洞中。有一群商人停在枯树下,他们又冷又饿,于是点起了篝火,火把枯树点着了。有一个商人在午夜颂读《阿毗达摩藏》。那些蝙蝠虽为火困,但却喜欢颂佛经的声音而强忍着不出来,结果被烧死了。他们因为这件事情,转世成了人并出家修行。由于他们听到颂经的声音,所以都非常聪明而有智慧,都成了阿罗汉。近来,迦腻色迦王同胁尊者召集五百圣贤,在迦湿弥罗国作《比婆沙论》,来了一个阿罗汉对他们说:“那些圣贤就是枯树中的五百个蝙蝠,我也是其中之一。从这里你可以看出优劣的不同,成就也不一样。你的爱子,请你让他出家吧。出家的功德,是说也说不完的。”阿罗汉说完就消失了。婆罗门深受启发,他听任儿子出家修道,改变了信仰。乡里人也被感化,信了正教。 从乌铎迦汉荼城向北走,爬山涉水,走了六百多里,到了乌仗那国。 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一带)方圆一万多里。东靠毗播奢河(今比阿斯河),西邻印度河。都城方圆二十多里。这里适合种植晚稻,宿麦很多。矿产有金、银、黄铜、紫铜、铁。这里气候炎热,风暴很多。民俗粗野,好穿耀眼的白色衣服,就是所谓的“朝霞衣”等。这里信奉佛教的人很少,多数信奉外教。有佛教寺院十所,外教神庙数百座。过去这个国家有很多寺院,他们赡养贫民,施舍药物和饭菜,远游的人们都不会感到有什么不方便。 一、奢羯罗故城及大族王兴灭的故事 奢羯萝故城是磔迦国的故都。在几百年前,有一个叫大族的国王,他以这里为都城,统辖印度境内的各个国家。大族王处理国事之余,想学习佛法,于是要求和尚推荐一个才德出众的人来教他。可是,这些和尚已经看破红尘,不在乎名声了,而且学问高深的和尚也惧怕国王的威严。于是,他们一致推荐王府中的一个出家多年、言谈高雅、反应敏捷的老仆人去应命。大族王看到了非常生气,说道:“我崇敬佛教,原以为僧徒里面贤明的人比比皆是,没想到你们竟然推荐这样一个奴才和我谈论教义,看来,这佛教也没有什么可尊敬的。”于是,他下令五印度国,赶走和尚,消灭佛法。摩揭陀国的幼日王崇敬佛法,爱护百姓。他听说大族王滥杀无辜,就不再向他进贡了。大族王操练兵马,准备讨伐幼日王。 幼日王听到这个消息,生怕打仗连累百姓,也不愿意伤害大族王的士兵,就自己离开了国家到山野中去了,因为感激和慕名而追随他的人有好几万人,他们在一个海岛上居住下来。 大族王把军队交给他弟弟,让他去攻打幼日王。幼日王凭借险要地形,采用诱敌之计,活捉了大族王的弟弟。在幼日王面前,大族王的弟弟蒙住自己的脸。幼日王再三让他露出面孔,但他始终坚持持:“仇敌相见,没有什么好面谈的。”幼日王列举他的罪状,要将他砍头。幼日王的母亲博闻强记,擅长相面,就把大族王的弟弟带到自己的宫中。 幼日王的母亲劝慰他说:“人生无常,世事变幻莫测,荣耀相耻辱也是交替出现。现在,我是你的母亲,你是我的儿子,还是拿掉衣服吧。”大族王的弟弟况“从前我是敌国君主,现在是敌国俘虏。我败坏了先王的家业,毁坏了宗祀,上对不起祖先在天之灵,下对不起黎民百姓,我实在无脸见人,恨不能自尽身亡。因此才把脸蒙起来。。幼日王的母亲劝慰道:“国有兴衰,命该如此。如果你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等同视之,那么得失荣辱也就都会忘记。如果你的心总是被事物左右,那么荣辱也就会随之而来。你要相信因果报应,拿掉你的衣服,也许可以保全性命。。大族王的弟弟回答道:“我无德无才,弄得国破家亡。但是我还是贪图性命,承蒙你的规劝,让我获得重生,理应当面感谢救命之恩。”于是拿掉衣服,露出面孔。幼日王的母亲说:“你自重自爱吧,应当让你善终。” 幼日王的母亲告诉幼日五。做君主的应当宽大为怀,珍惜众人的生命。大族王虽然作恶多端,但福分还没有到尽头。如果杀了这个人,人们将受十二年的饥饿灾荒。不过,大族王虽然有兴邦复国的气度,终究不能再当大国的君主。就让他在北方做个小国王吧。”于是,幼日王把小女儿许配给他,厚礼相待,收集残兵败将,让他们离开了海岛。 大族王的弟弟回到自己的国土,自立称王。大族王失去王位,只好东躲西藏,后来逃奔迦湿弥罗国。迦湿弥罗国厚礼相待,还分封给他土地城池。大族王率领本封地的人用欺诈的手段杀死了迦湿弥罗国国王,自立为王。之后,他又占领了健驮逻国,杀害了王族大臣,俘虏了九亿多士兵和黎民百姓,并捣毁寺庙和佛塔一千六百多座。辅佐大臣劝谏他不要杀死那些黎民百姓,愿意替他们而死。大族王说:。你们崇信佛法,宣传本生故事,是想把我的罪恶传给来世吗。你们不要多嘴。”于是把三亿上等家族的人带到印度河畔杀害,三亿中等家族的人扔到河里淹死,三亿下等家族的人分给士兵做奴隶。大族王满载而归。过了不到一年,大族王突然死去。死的时候,云雾昏暗,大地震动,狂风大作。当时,得到功果的人哀叹说:“屈杀无辜,毁灭佛法,结果坠入无间地狱(地狱最底层。所受痛苦没有间断之时),在轮回中永世不得超生。” 另外,在磔迦国中,有一处是世亲菩萨撰写《胜义谛论》的地方,一处是如来往北方传经化度中停留的地方,还有几处是四佛说法、散步的地方。 从磔迦国的新都城向东走五百多里,就到了至那仆底国。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论细数历代皇帝的功绩,除庖羲氏、轩辕黄帝、唐尧、虞舜外,再也没有能够与大唐皇帝的业绩相比的了。我大唐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而威震四方,周边的蛮夷都竞相听命朝拜。我这次印度之行,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能够知道我大唐的功业已经超越三皇五帝。一切生灵,都得到唐朝慈惠的仁泽所有人类,都称颂大唐治国的业绩,赞美文德的昌盛。详看古书记载、图谱资料,没有能够与大唐相提并论的。不把我的印度经历叙述下来,又怎么能够展现我大唐的教化所及?现在,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把这次印度之行记述下来。 在索诃世界(佛教三千大干世界的通名),三千大干国土都是佛陀教化的范围。同一日月照临四个天下,众多佛世尊都在这里下降化身,体现生与死,导引圣人和凡人。由四种宝物组合而成的苏迷卢山(古印度泛指大雪山,此处指喜马拉雅山,唐汉语为妙高山)位于大海中,其下由金刚制成的轮子托着(佛教认为世界自下而上为风轮、水轮和金刚轮),是日月照临回转,众位天神遨游住宿的地方。七重金山、七个大海环绕在它的周围,相互间隔。海水具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八种功德。七重金山之外是咸海,咸海中有可以住人的陆地,大概有四大洲。东面的叫毗提诃洲,南方的称瞻部洲,西边是瞿尼洲,北方的叫拘卢洲。金轮王统领四洲,四天下)银轮王统领东南西三洲,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铁轮王只统领瞻部洲。因在他们继位时,上天感应,有大轮宝从天浮空而来,感应有金、银、铜、铁之不同,统领境地也就有四,三、二、一的差异了。 在瞻部洲的中心有一个阿那萎答多池,在香山(佛教传说中的瞻部洲最高中心)之南,大雪山之北,方圆八百里。池水清澈,景色秀丽。八地菩萨(指“八部众’中的“龙众”,即水族之王)因虔诚志愿之力的缘故,化为龙王,潜入池中居住,排放清冷水(八功德水之一),供给瞻部洲。所以,池的东面银牛口流出恒河,南面金象口流出印度河,西面琉璃马口流出阿姆河,北面水晶师子口流出徙多河(现新疆境内的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它们分别绕池一周,各自注入东南海、西南海、西北海和东北海,其中有人说徙多河潜入地下,成为地下河,又从积石山复出成为黄河的源头。 当时没有轮王应运而生,瞻部洲有四大君主。南方象主之地炎热潮湿,适宜象的繁殖;西方宝主之地濒临大海,财宝充溢;北方马主之地寒冷风烈,适宜马的生长,东方人主之地,气候宜人,人口众多。象主国家的人性情暴躁而专意求学,精通异术;宝主之地的人重财轻义,专力从事商贩牟利;马主之地的人性情粗犷暴躁,好杀戮,过着游牧生活。人主之地的人机敏聪颖,重仁义,车马服侍有等级。礼仪、风俗、典章制度等以东方为最好。心源清净、摒弃贪欲的训示,脱离生死、入于涅槃的教化,象主之国的理论最为优越。 佛教兴于象主之国,佛法流传到东方国家时,因为翻译和方言不同而造成很多歧义。所以孔子说过“必也正名乎。”贵在没有错误呀。 人们性情有刚柔的差异,语言也有发音的不同,这是因为环境和习俗不同所致。在这方面,人主、宝主、马主之地记载还算较为详细,唯有象主之地没有详尽的说明。为了让他们早日感受到大唐的仁泽,早日把他们真正的佛学理论传过来,我访道远游,在请教求益的空隙,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记载下来。 自黑岭以来,都是胡人的习俗。“戎”是胡人的同籍,但族类群分,各自划界封疆自立。大体是土著,建筑城郭,从事农业或畜牧,重财轻义,嫁娶没有礼制,尊卑没有次序,妇人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实行火葬,丧期没有时间。屠宰成群的牲畜祭祀幽灵。遇吉穿白衣,逢凶穿黑衣。以下相同的风气和类似的习俗就不再说了,不同的制度随地叙述。关于印度的风尚习俗,记叙在后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唐西域记 PDF格式下载



学习玄奘不畏艰险,朝着目标勇敢前行的吃苦耐劳精神。


玄奘的经典


质量很好,如果要有玄奘的原文就会跟好的


大唐西域记——隐藏《西游记》书很好印的很漂亮


好几个晚上睡觉前,我都拿出这本书看着,有的人也许是为了书内的故事,有的是为了历史背景,有的是为了宗教,有的是为了.......我是为了唐僧走过的那条路线,也是为了睡前的安宁。很多书,可以让我安宁,无论是故事还是学习励志类的书,都一样。这本书我觉得很不错,纸质好,排版不错,插画也漂亮,内容阐述的让我很容易接受。


正跟随着唐僧的求经之路一路感受着。向往那条漫漫之路的精彩


沿着这样的旅程再次感受信仰的魅力,历史的奇妙


这本书特别好,一下子让我迷上了文学,作文水平也大幅提升


玄奘法师的求学路线,有一些苦涩,但是很经典的一部书


印刷很漂亮的一本书,里面的彩页质量很好,介绍的东西也很丰富。不过比较可惜的是书在运输途中把书角磨坏了很大一部分


都是画 好看


长见识,通俗易懂


很好,满意,很久没有用这个词了。还没有看,感觉挺好的,便宜。


普及知识性的书籍,但是印刷精美,图文并茂,这套书很不错的,减价时候买很上算的


包装精美,干净整洁,图文并茂,小孩看太适合了


给孩子买的书,孩子应该会喜欢的


翻译本


是彩页的,很好看


书的纸张印刷图片都不错。


内容翻译的还可以,挺精美


印刷得不错,只是缺少原文


还没读,铜版纸,彩页,喜欢!


买过消失的地平线,很好


图片很多,内容简单,图书的质量非常好,内容是精简的,不过我还买了一本中华书局的,这本书还是不错值得购买的


图文并茂,印刷质量不错,内容还没有细看,希望能跟随玄奘的脚步神游一次西天取经


制作、印刷均一流的一本书,只可惜没有玄奘的原文


这本书是配合《大唐西域记》(原文和注释)一起买的,相比之下,更喜欢看《大唐西域记》的原文,不过这本也还可以,如果只是想轻松的看看,可以看这本。


不错的书配合西游记看当然与大话西游不匹配


图片精美,不错的书,物超所值,就是那些古国的名字忒难记了。


这套丛书不错,且价廉物美。


蛮好的一本书,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原文。不过作为读物还是很不错的


还没开始阅读呢,待读完再补提交吧.


玄奘西行的沿途文化等景观


这本书纸张好,这是它最大的优点


这本书不错,可读,用来开阔眼界。了解西域风情。


书的质量,内容都还行!


封面上只有玄奘的名字,内页却又多了译者的名字,而且即使是译文,大多数树还是古今对照的,这里却根本不见原文,单读白话文毫无美感,中间的插图也不能很好地联系内容。


书采用白话,印刷精美,故事引人入胜,看完了可以对佛教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书还不错,可惜是白话了的,不是大师的原文.


有了玄奘,才有了西游记.印度人因为玄奘才留下了自己的历史,很不错的书


送货速度一般,书是正版,帮男朋友买的,个人不认为这书好


这本书是一本游记,也是一本了解佛教文化的很好的读物。其实传到中国的佛教已经和在印度的佛教有所区别了,读一下这本书对原始的佛教有更多的理解。


书的内容还不错,就是太简单了,而且偶尔会有错字出现。


翻译很不好。。如果是原著就好了。。另外,配的图也不好。。建议大家买另一本书:佛国记,东晋法显写得,可读性强,图片比这本好看多了。


有次去西安玩儿,听过雁塔的传说,而且以前曾经在中央台看过一个节目名为《大唐西域记》,很喜欢里面略有古意的感觉,因此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了。《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真正的历史中的玄奘法师又是如何呢?这本书可以解开我所有的疑惑~


还行 蛮有趣的


彩色印刷,纸张很好,值得买。


这本是白话班还是对照版?


朋友拿到书后,不住的说,书很值得,彩色插图,很精美。这个价格购买,很值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