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寻觅意义

王德峰 上海画报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上海画报  

作者:

王德峰  

页数:

1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寻觅意义》用简单的格式,将人生的真谛剪裁为一篇篇精美隽永的故事性散文,教导我们踏实地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意义,使得数千万颗迷惘的现代心灵都为之震颤。好的书是一个合格的恋人,是值的我们崇拜的,我们与之交心,向之倾诉,同之争吵。

作者简介

  王德峰,男,1956年10月生,江苏泰县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当代艺术哲学。曾发表《哲学导论》《艺术哲学》《世界十大思想家》《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等著作及哲学论文三十余篇。被誉为复旦“哲学王子”。

书籍目录

读书如恋爱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慢谈西方古典音乐人文研究与“书呆子”艺术与真理做我们时代的民族脊梁当你文化状况与中华文化之生命寻觅意义两种真理传统之于教育和民族网络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所理解的鲁迅谈谈雅斯贝斯的《时代的精神状况》《红楼梦》与中国文化的悲剧“五四”意义再思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荣耻出自良知寻觅英才在对先贤的追思中铭记复旦精神复旦大学的“3108”讲坛述说智慧——荐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你口袋里的财富是什么当代富豪的社会角色20世纪档案中的未来时态

章节摘录

  前不久,我收到一位同学给我发来的Email,他告诉我,他们曾发起了这样一个讨论:西方古典音乐和当代流行音乐这二者,哪一个更适合于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先用简单的举手示意的方式作调查,结果,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主张当代流行音乐。发邮件给我的同学是主张西方古典音乐的,希望我能支持一下他的立场。我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西方古典音乐更适合于大学生。反对这个观点的主要根据,是说西方古典音乐太复杂了,听起来太累了,与当代年轻人的心性相去太远。当代青年更需要直接地、自然地抒发情感,而在这一点上,当代流行音乐是更加合适的,它能让我们轻松地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些理由当然能够成立,但我仍然要说,这样的理由与大学生没什么关系。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得到最好的东西,总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西方古典音乐与当代流行音乐之间一定有艺术价值上的差别。古典音乐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西方近代历史上的伟大的音乐家们把人生的各种境界,苦难与幸福,都真切地保存在作品中了。进入这样的音乐境界,怎能不付出努力呢?  我坚定地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证明自己配得上最好的东西。自然,流行音乐有时候确实能让你在三分钟内就听得如痴如醉,但三个月之后,你是会把它遗忘的。流行歌曲总是如流星般划过音乐的天空。它们固然层出不穷,但也同样纷纷扬扬地坠落,甚至还来不及谢幕!  至于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作品,就绝不是这样的。聆听这样的作品,需要耐心,才能慢慢地进入其中。当然,你没有必要硬逼着自己端坐在那里,你只要播放它就可以了。你每天听一些段落,突然有一次,在某一个段落中,你就被感动了。你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个“突破口”。这是我的经验。例如,当我最初聆听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时,我确实觉得它很枯涩,有时候觉得不知其所云,但我并未自愧不如,并没有认为自己配不上这部传世之作。慢慢地我就开始能听懂几句了,而后就是大段、大段地听懂。所谓“听懂”,指的是被它所打动,感到它是如此地美,而这种美的感受,与流行音乐所给予我们的感受,迥然不同。这是一个博大的世界的开启,而这博大的世界却也同时就在我们自己的心灵深处。作品的整体就此出现了,它的每一个乐句都充满了丰富的意味,其丰富的内容难以言表,所谓“百感交集”,正指此状!从此,这部作品就成了我们的一位知心朋友,他独具风采、胸襟宽广,而又情趣丰富、深沉有致。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将始终能够同我们对话、交流,给我们的心灵以最深切的抚慰。  艺术在当代的使命人类的出路在哪里?  他将首先在哪个领域中重建精神家园?  ——在艺术中。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艺术在当代人类状况中必将承担起一个重大的使命,那就是,重建真理。如果说真理在今天已经流失在科学主义的态度中,流失在工具理性和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中,那么,人类的出路在哪里?他将首先在哪个领域中重建精神家园?我的看法是:在艺术中。  ……


编辑推荐

  《寻觅意义》全书充满了令人难忘的小故事和实用的忠告。作者把特有的豁达睿智融入笔端,在书中展现出·片稳定、清净、广大、深刻的圆满生活品质。这是·本让你细细品味、值得—辈子不断重读的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寻觅意义 PDF格式下载



王教授这本书非常好


书好,但品相一般。


很经典,很想看


我時常懷念生命,在這過往中思索


王德峰老师的翻译,很棒


演讲稿汇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