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名联
2009-1
白山出版社
董志先,王志宇 著
350
名联中的抗战世界(序言) 好兵尤莫游走于抗日战争的各个战场、各条战线,他惊奇地发现:从将军统帅到贩夫走卒,他们写下的对联中有精彩的抗战世界。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打开《抗战名联》,就嘹望到抗日战争历史的天空;在抗战的天幕上,抗战名联流光溢彩,星汉烂漫。 打开《抗战名联》,就走入了色彩斑斓的抗战世界! 抗战名联是一部铿锵激越、雄浑厚重的战争史诗。打开抗战对联这扇“窗口”,可以看到抗战整体、抗战全貌的“景深”。从东洋鬼子踏上国土到倭奴寇贼被赶出国门,举凡其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所涉及,如“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平江惨案,皖南惨案,东北“满洲国”,南京伪政权等等;重大军事行动都有所记载,如长城抗战,淞沪抗战,平型关大战,昆仑关大战,台儿庄会战,南京保卫战,敌后游击战,远征军出国作战等等;重要历史人物都有所描绘,如各党各派、各帮各伙,时代精英、社会渣滓,民族英雄、国贼汉奸,英雄豪杰、罪魁祸首,志士仁人、酒囊饭袋,沙场勇士、战阵懦夫,楷模榜样、贪官污吏,政客党棍、国士干才等等;重要政略战略都有所记录,从国内到国际,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层到下层,从我方到敌方,运筹帷幄、阴谋划策,纵横捭阖、勾心斗角,文韬武略、诡计损招,高瞻远瞩、鼠目寸光,国共两党的团结抗日统一战线,共产党的战略“持久战”,国民党的“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日本鬼子的“中日亲善,以华治华”,汪伪政权的“战亡和存,东亚和平”,溥仪的满洲国“儿皇帝”美梦等等。可谓一卷在手,抗战风云,历史烽烟,尽收眼底。 抗战名联是一颗璀璨夺目、晶莹剔透的艺术明珠。它文采斐然、可读性强,可与任何抗战文艺作品媲美。即使将它放在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星河中,闪烁的群星也掩饰不住它的熠熠光辉。由于对联具有韵律美、对称性,因此它既是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许多对联的作者,或是文学大师,或是文章圣手,或是儒将,或是雅士,下笔即成千古文字。即使名不见经传者,或出自一介武夫之撰,或流于市井平民之口,但因国难当头,郁愤积胸。发为痛吟,几为绝唱,皆真情率性流露,可视为诗骚之亚。撰著抗战题材对联,涌现了不少楹联大师,“人人弄灵蛇之珠,个个抱荆山之玉”,形成了风格独具、文采迥异的艺术特色。郭沫若的抗战对联情感沛然,文采斐然,声调铿然,犹如大河流水,其势滔滔;冯玉祥的抗战对联用语朴素,不重雕饰,直抒胸臆,情真意切,犹如月下絮语,柳荫谈心;陈毅的抗战对联豪气满怀,大气磅礴,正气凛然,犹如“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毛泽东的抗战对联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政策性强,号召力大,恰似“与君一席肝胆语,胜我十年萤雪功”;谢觉哉的抗战对联真实、诚挚、恳切,亦文亦史,意味隽永;刘师亮的抗战对联通俗、工稳、有趣,短小精悍,亦庄亦谐;许许多多无名氏的抗战对联,或机警,或巧妙,或典雅,或诙谐,戛戛独造,皆为心声。如果说,抗战的最大收获是光复祖国大好河山的话。那么,如此众多抗战联语上乘之作的涌现,则是在文学艺术上的巨大创获。写抗战史,写文学史,应该写下这一笔;编教材,编读物,应该收入这一篇。让这颗艺术明珠永远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抗战名联是一本震撼心灵、提升境界的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可以说每副抗战对联,都充满着热爱祖国的激情,流溢着振兴中华的志向,以光昌流丽之文字,记载千古不朽之伟业,可久传后世,养国人爱国情愫。鲁迅先生说过: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许多抗战对联的作者,本身就是驰疆场,驱劲敌,杀倭御寇的战士;就是捍宗邦,卫社稷,相约以血湔国耻,捐躯赴难救黎民的民族英雄;就是,决心殉国,一心救国,丹心报国的伟大爱国者。他们继承和光大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丹心可报国,誓死忽如归”的优良传统,写下了足令敌人胆寒、足令国人气壮的千古名联,留传至今,成为价值连城的“文化国宝”,成为后人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如此众多的抗战名联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如火如荼、波澜壮阔的抗日运动,看到了毁家纾难、杀敌报国的风云人物,而且更看到了中华民族在强敌入侵之际,有着何等高贵的不屈外侮的民族正气!看到了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富强,具有何等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中华儿女有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它的强大动力之一就是极可宝贵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有感于此,好兵尤莫仅以《抗日名联》一书,敬献给为中华民族再度复兴而学习着、工作着、生活着、创造着的每一位战友和每一位读者。
好兵尤莫游走于抗日战争的各个战场、各条战线,他惊奇地发现:从将军统帅到贩夫走卒,他们写下的对联中有精彩的抗战世界。“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打开董志先、王志宇编著的《好兵尤莫兵之初:抗战名联》,就嘹望到抗日战争历史的天空;在抗战的天幕上,抗战名联流光溢彩,星汉烂漫。打开《好兵尤莫兵之初:抗战名联》,就走入了色彩斑斓的抗战世界!
名联中的抗战世界(序言)/1 揭露日寇暴行联 暗笼外域扶桑/3 日暮可堪途更远/4 失喜东侵气焰嚣/5 东邻处子窥臣三年/5 魑魅魍魉四小鬼/6 有田田有黔驴窠/7 侵华痛史添七夕/7 古城遇劫民族受辱/9 “口溅泪”与“口惊心”/10 遭浩劫罹奇灾/11 五亲离散六眷飘零/11 父女共捐躯/12 立志杀敌报国联 四省失地几时收/19 恨不抗日死/21 自强不息中流砥柱/23 还我河山驱尔异族/24 白山黑水除敌寇/24 当此际合群拒寇/25 有腔热血效前驱/27 毋忘国家大难/28 抗战必须到底/29 奇书骏马佳山水/29 “文小姐”与“武将军”/31 满盘胜利可操持/33 同胞应起拯危亡/37 唤起国中猛士/38 誓歼倭寇奠先灵/38 捍宗邦驱劲敌/40 要想着收咱失地/41 民族正气抗战前驱/46 孝子贤孙须先救国/48 抗日全凭一片心/49 拯救多灾多难老百姓/50 志在救国举在济众/51 鸡鸣风雨际天闻/52 道义能担精神不动/53 不二法门抗战到底/54 大河前横生气远出/55 欲挽银河洗甲兵/56 树国树人长期抗战/56 有关家国书常读/57 近二十年在外/58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59 诸君共赴征程/59 抗战期在必成/60 卧薪不忘尝胆恨/61 海外盼升平/61 军民同仇敌忾联 保卫政府爱护人民/65 过境我军到家同志/66 泽被长淮/66 旌旗指向长白山/67 江河移胯下/68 有子荷戈/70 倭奴暴奸终必灭/71 实开抗倭先河/72 报国文章攘夷大义/73 为抗战发出怒吼/74 演抗日戏唱爱国歌/75 歼敌才消《生死恨》/75 戈盾文章赴斗争/76 鲁连抗议定完赵/77 为国干城/79 代人民说公道话/80 望同胞赤心救国/81 才未尽仇待歼/81 八路功勋大孝为国/84 烈烈轰轰杀贼/87 大漠英雄本色/89 奋厉直前丹心报国/90 周详达民意/91 临死宗泽奋起三呼/93 何惮斧钺加/94 养拙干戈际/95 以生产报效国家/96 此处已非故国/96 茅屋栖身萝卜度岁/97 同心打倒小东洋/98 杀敌歼倭同心抗战/99 征倭出夔门/102 大风思猛士/105 抱道与救亡/107 挥戈英勇杀敌联 李广从来先将士/111 相约以血湔国耻/113 八百人存岛不孤/114 一鼓下平型/115 十面埋伏万夫莫开/117 德威并用智勇双全/118 巧布伏兵雁宿崖/121 浴血扫凶顽/122 狼牙山涧成壮志/123 攻克昆仑寒敌胆/123 歼狂寇克坚城/124 洗中国耻换民族生/126 村村神兵歼敌人/127 赞扬统一战线联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133 岂把他乡当故乡/135 张杨兵谏国共言和/136 一门忠义共纾国难/140 戎幕奋飞共驱日寇/143 “新阶段”与“旧文章”/150 大计赖支持/152 不问党籍攘外寇/155 有伤即治胜局有望/165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68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171 冲破黑暗砸顽石/173 树立起报人模范/177 耆绅奋起坚持苏北/178 挚友渐凋零/179 大义凛然不可犯/181 常集此民主之家/182 自来俊杰识时务/183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85 俄胞百机寇寒心/188 壮我抗战阵垒/190 全军臂助民族友人/193 奔走欧亚抗击日寇/195 作中国良朋/195 痛斥内部摩擦联 在国难中惹起内讧/199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205 邦家痛外敌肥/206 不愿煮豆燃萁/207 团结安内抗战攘外/208 “伤手足”与“惜头颅”/209 “三个坚持”与“三个反对”/209 抨击抗战不力联 主权零趸/215 城楼不见汉家旗/216 “下金牌”与“修降表”/216 站着死与倒着生/217 湿却许多地方/219 同庆?若狂?/219 陪都冻馁满街/220 见机而作人土为安/221 雾里乾坤土中天地/222 一死足羞当世士222 民何当国总揽独裁/223 总裁独裁/223 迷途知返信实堪钦/224 外交妥协岂非忧/225 纸阁老与泥尚书/226 顾此失彼问东答西/226 省府搬迁战区撤退/227 敌寇未来先丧胆/228 七千万人民火热水深/230 “千古恨”与“一火焚”/231 锡山无锡/233 何忠何义非勇非谋/235 “加征酒”与“漏税诗”/236 “待漏斋”与“半闲堂”/237 民生有患多硕鼠/238 他们过年/239 “吃紧”与“紧吃”/239 民当敬清贤/240 特务打主意保长拉壮丁/241 国防秘密休谈/241 讽刺国贼汉奸联 国祚不长封疆何窄/245 该死之德汉奸之才/247 伪党伪国伪公/248 功罪定论何必盖棺后/249 陈公博“五官俱备”/250 国中忍见儿皇立/251 敲去六七千/252 国共都骂和战皆言/253 梁鸿志短吴用威消/253 四维不张陈腐不堪/254 羞尽万代祖宗/256 行歪道做伪官/258 文贪武怕/258 “草头将”与“水边王”/259 降臣供走使/259 “汉间”与汉奸/260 哀挽抗日英烈联 抗战到底浩气长存/265 百战忠魂/267 功名不朽胜利可期/268 飞将军不死/269 相率中原豪杰/270 生有光芒死留正气/270 百战靖胡尘/271 探虎穴死国难/271 洗清汉水还我长城/272 誓斩倭颅供祭奠/273 卫水长流仰烈风/273 青磷碧血壮士多/274 为人民生为人民死/274 半壁河山留战绩/275 报国敢云天职尽/276 重磨宝剑斩东倭/276 视死如归以身殉国/277 殉国虽死犹荣/284 好凭血债索辽东/285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288 不愧青年训导/290 雪地冰天磨铁骨/291 国仇初雪恸失元良/294 允为巾帼树芳型/299 英勇至杀身成仁/299 虎威昭垂卢沟月/300 忠心为国虽死犹生/304 将军赋采薇/306 太行豪气传千古/313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315 忠骸遗阵地/317 闻鼙鼓痛失忠良/318 民族英雄吾党战士/319 血花飞溅为国牺牲/321 一弹无情夺吾勇将/329 我兄高义虽死犹生/329 云水襟怀松柏气节/331 欢庆抗战胜利联 中国捷克日本/339 “四喜”与“四幸”/340 凯歌腾海宇/340 且喜江山尽还我/341 山河还我北南东/344 受降行大典/345 一洗百年耻辱/347 终看日落秋风里/348
版权页: 暗笼外域扶桑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有一日本的无聊文人在报纸上刊登一则挑衅性的上联: 日本东升,光耀中华民国; 此则上联,看似写景,实则语意双关。无非是说日本国如旭日东升,光芒照亮了中华民国。似乎他们的侵略不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黑暗和灾难,而是带来了光明和幸福,实质骨子里是“大东亚共荣”那套鬼把戏,是在变着法子鼓吹侵略有理、侵略有功的帝国主义强盗逻辑! 此举遭到不少爱国人士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拟句反击。第三战区上海指挥部的冯玉祥将军愤书一则下联: 阳原西坠,暗笼外域扶桑。 冯玉祥的下联也是一语双关,表面看是在写景:夕阳从西面的高原上坠落下去了,黑暗的夜幕笼罩了外域那个被称为“扶桑”的地方。而冯玉祥下联的潜在含义则是:“阳”指日本的太阳旗,代表军国主义;“西天”是中国人对某些死去的人一种带有嘲讽口吻的说法;“扶桑”代指日本国。下联指出侵略者的穷途末路和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 冯玉祥对出的下联,反击得痛快淋漓,读后大快人心。打击了侵略者嚣张气焰,吐出了中国人胸中的怒气。 日暮可堪途更远 早在1932年,陈良琛就有诗钟云: 日暮可堪途更远; 中干其奈外犹强。 日暮途远:语出《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此成语比喻计穷力竭或接近死亡。亦作“日暮途穷”。 外强中干: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意为貌似强大,内里虚弱。 上联的意思是,日本侵略者是落山的太阳,还能行更远的路吗!揭示了日本侵略者已是穷途末路,亡日就在眼前。 下联的意思是,侵略者虽已内部气虚力竭,但外表还是强大的,这也不能小看哟!全联既揭露小日本的虚弱本质,又提示人们坚持斗争,不要松懈麻痹,思想深刻全面。作者通过化裁移位,指出日寇的虚弱本质和必败下场。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无怪乎日酋板垣征四郎在日记中惊呼:“陈良琛诗钟反日本。” 写作技巧上,由于成语颠倒化裁,加之语气助词的运用,整个联句显得很有战斗力。 笑喜东侵气焰嚣 七七事变后,南社盟主柳亚子为激励炎黄子孙抗战救亡,曾举办过一次征集诗钟的活动,出题为分咏“元佑党人碑”和“希特勒”。夺魁者是爱国志士王冷斋。其文为: 谁令南渡朝廷小; 失喜东侵气焰嚣。 出句说南宋小朝廷苟且偷生,将大好河山拱手让敌。对句说希特勒与日本帝国主义结成轴心,东侵遭遇到抵抗,法西斯的反动气焰日趋衰败,难逃覆灭的下场。 王冷斋曾任卢沟桥所在县宛平的县长,事变发生后他以谈判为我驻军部署抗战赢得时间。柳亚子曾有“宛平有贤令,讨倭首鸣镝”的诗句赞之。
《好兵尤莫兵之初:抗战名联》是一本震撼心灵、提升境界的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可以说每副抗战对联,都充满着热爱祖国的激情,流溢着振兴中华的志向,以光昌流丽之文字,记载千古不朽之伟业,可久传后世,养国人爱国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