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音乐学理论研究卷

杨立清主编 上海音乐学院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

杨立清主编  

页数:

467  

字数:

44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上海音乐学院建院八十周年之际,编写这样一部论文集,就像把众多的上音人请到一起,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交谈。 本卷虽然冠名音乐学理论研究卷,但是谈话的主题以及用意,无疑是中国音乐如何创新的问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乐东渐,中国新兴音乐事业发韧之初,上音创始人蔡元培先生就提出要引进西方的乐器、乐谱和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论相比较,取长补短,改进中国传统音乐,为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几十年之后,沈洽认为只有从音乐所处文化的“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进行观照,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认识对象,把握住对象的本质。居其宏认为,中西结合的表达方式,已经凝结为亿万民众普遍而现实的审美意识,不会由于某些理论家们的呼吁而转向传统音乐原生态。然而,萧梅站在音乐本体论的高度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和欧洲古典音乐 “单个音”的结构、功能、旋律、润腔、调式感觉等存在绝对差异性。而汤亚汀则讨论了租界文化对中国音乐现代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借此反思中国音乐文化的得失及如何重构传统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久,针对音乐界出现了重主义轻体验,重内容轻技术的苗头,贺绿汀院长谆谆告诫音乐工作者要注意体验生活,苦练技术,鼓励创作一些为人民所喜爱的新歌剧。焦杰系统地讨论了歌剧综合美的问题。现任院长杨立青则十分重视技法创新,认为但凡合理的、为真实的表现所必需,并能丰富我们的表现手法的“创新”终将为历史所接受,并成为新的“审美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些故弄玄虚,而并无艺术价值的“创新”,自然会被历史所淘汰。林华认为,音乐诸表现手段象晶体一样在多维方向上展开的数学关系排列组合,可以使抽象主义的音乐达到了极致境地。李小诺说,音乐结构的美,表现在经过作曲家有机组合所形成巧妙精致的音响对人们音乐听知觉产生的心理感应和认识,音响运动的平衡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生理、心理上的需要,也是力的运动的普遍原理。博特乐图通过对传统音乐的研究提出“曲调框架”的概念,旨在通过歌、曲调框架、曲调三者关联方式的观察以及口头表演中固定因素与即兴成分之间互动方式的探讨,揭示出口头表演中的口头技法和音乐建构手法。 杨燕迪认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音乐学科应该承担其教育功能,在历史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的建立、纯化和精炼听众的审美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杨燕宜通过考察德国艺术教育的实际,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意义。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要同时调动知觉的、情感的、理智的三个因素。洛秦从音乐人类学的历史视角将近两百年的音乐文化看作是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李曦微认为创新要建立在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扎实功底上,走个性化而不是大众化的路子,不能忽视音乐的社会功能。赵晓生认为,20世纪音乐在“无中心”这一点上,业已走到极端,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化,互相情感交流的扩展,了解的加深,将大大有助于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和谐,更温暖,在全局上回到某种中心感,形成“新浪漫主义”。王西麟批判了写作说假话的作品的音乐家,号召音乐家应该保持自己最后清白的底线。 20世纪初,萧友梅先生奠定了现代形态的中国音乐学学科体系,包括:和声学、对位法、作曲学、音乐形态学、音响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组织学、音乐史学和音乐美学。20世纪以来,各种方法论纷至沓来。钱仁康先生强调了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反对把造型艺术或语言艺术的规律,生搬硬套到音乐上来。陆华柏则说明了非标题性音乐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不一定能用语言文字加以说明。叶纯之先生认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一种比较宏观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眼界,打开思路。蒋一民介绍了维特根斯坦、韦茨、马格利斯、柯克、迈耶尔、理查兹、奥格登、丽萨等人的分析哲学,认为分析美学对音乐美学研究有促进作用。韩锺恩提出“意向存在的先验实事”和“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两个命题,对音乐形而上意义作了合式地探讨,提出三个表述:声音概念的历史叙述;声音历史的经验描述;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杨赛在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中,提出要重构中国音乐美学理论的言说系统,与西方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相参照。 文章千古事,这场进行了80年的校友聚谈,却没有留下太多岁月的痕迹,二十世纪国乐思想走过了一段漫长的“U”字之路,以中西结合始,以中西参照终。中国在变,世界在变,音乐在变,大家的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走向心灵深处,走到民众的中间,走出民族的骄傲!共同的目标把这些不同的声音聚集在一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套用青主的话说,上音人都把音乐当成一种无穷无尽的艺术,耳朵聪敏起来,情感活泼起来,朝着更加美善的人生,朝着真理的本来面目,让整个的精神生活,得到一个尽真、尽善、尽美的归宿。

作者简介

  韩钟恩,(1955- ),男。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学系系主任。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1987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师从叶纯之研究员。200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润洋教授,2003年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4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任《中国音乐年鉴》主编、《艺术评论》副主编、《中国音乐学》编委。2004年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书籍目录

杨立青 总序韩锺恩 前言萧梅凡例蔡元培 《音乐杂志》发刊词萧友梅 音乐概说·总论萧友梅 乐学研究法青主 什么是音乐青主 论音乐的音乐青主 论诗艺和乐艺的独立生命贺绿汀 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黄 自 音乐的欣赏吕 骥 我对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理解钱仁康 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叶纯之 “三论”对音乐研究的启示焦 杰 歌剧美初探王西一 从《云南音诗》到《第三交响曲》——我的美学历程:真善美和假恶丑沈 洽 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和意义沈 洽 二十世纪国乐思想的“U”字之路杨立青 音乐创作美学思想“答卷”林 华 艺术的抽象与抽象的艺术居其宏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 ——“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赵晓生 新浪漫主义合力论李曦微 新音乐的思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音乐学理论研究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