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音乐人类学

汤亚汀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作者:

汤亚汀  

页数:

559  

字数:

585000  

译者:

汤亚汀  

Tag标签:

无  

前言

  音乐人类学(或称民族音乐学)①近年来如雨后春笋似地成长,不仅文论、著作大量涌现,学人学者队伍日益扩大,而且更重要是在学科概念、学理方法、研究范畴、学术界限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地探讨、开放地争鸣、积极地批评。以及深入地研究,它的兴起在中国音乐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眼下其似乎成为了“显学”。②  所谓“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其之名始见于《韩非子》,一般指该学科可研究的含量之深大、内容之丰富、理论之深邃复杂、学派之众多、成果之盛况,以及涉足领域的学者人数之多;或是一学科的观念和思想之新颖一时间对传统学科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显然,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二者兼之,更多属于后者。  音乐人类学作为学科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的约半个世纪,2001年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新撰写“音乐学”条目中以非常重要的笔触强调了音乐人类学对音乐学大学科的影响(详述见后),“显学”的作用毋庸置疑。这种作用之大,使得ethnomusicology概念介绍到我国只有约四分之一世纪时间的中国音乐人类学,其已经成长为在中国音乐学界中可以与国际学界接轨和直接对话的学科。  那么这种作用的动力,或者核心是什么?  是观念、思维和思想!  音乐人类学即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和一种思想。音乐人类学将音乐作为对象,从这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认识人自己、他的社会和他创造的文化这样来认识和理解音乐的观念或思想是半个世纪以前没有过的。因为传统的音乐学所关注的是音乐作品本身,即音与音之间的纵横关系。关心的是音乐“是什么”,而且是一个在狭义上的“是什么”。这种意义上的询问,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认为是唯一可行的,而且对于那个技术层次上“是什么”的回答也是满意的。例如,读者们习惯于阅读“小调性质的第一主题需要一个关系调上的第二主题来呼应”之类的文字。人文思想的发展,或者说进步,人开始对那些单独、孤立的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再满足。观念开始改变,思维方式开始改变,思想认识开始改变。对音乐的理解也是随着这些对人自己、对他的文化的理解的改变而提高的。从18世纪的猎奇心态来收罗非欧洲音乐到20世纪中将音乐理解为文化,事实上是一个观念上的改变,而不是研究内容的转移。因此,音乐人类学这个术语的提出是建立在对音乐的新认识的基础上的,是一种对人类任何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排除文化价值判断的认识。它的思维角度是从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来询问音乐“是什么”,音乐是“怎么样”产生、传播和作用的,由此来解答音乐“为什么”在不同地理环境、文化环境中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功能等。这样的理解角度是思维和观念的问题,而不是学科或领域或方法论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继承传统,但是又不满足传统观念和思维的局限性而迈出的一个新路子,为的就是希望对音乐复杂的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去认识音符背后所蕴藏着的更本质的东西,来接近人类生活中的普遍或一般的“真理”。①

内容概要

本书近50篇文章分十四章,按照“定义与现状”、“历史与思潮”、“程序与方法”和“运用于领域”四辑及“附录”编排,每一辑都有一个“概述”提要性地总结该部分所设计的核心问题和理念。如此,作者以横向结构性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将音乐人类学在近15年间所发生和发展的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纳入其中进行了展示。《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和方法论》是作者1990年至2004年间撰写和编译的论文和文章,洋洋530余页约45万字的著述不仅是他本人涉足音乐人类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的汇集和总结,同时也是该领域的学术动态在国际和国内的实时体现和反映。也正如作者自己总结的那样:它是“一本系统阐述这一学科方法论的专著,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的成果。该著作在成果汇集编排中所呈现的学科“系统性”构想。

作者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外语教研室教授/译审,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兼职教授,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市音乐历史文化重点学科组成员,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
  出版译著:《非

书籍目录

序言:学术改变观念、学科改变人生 第一辑 定义与现状 第一章 学科定义与名称 Ethnomusicology:释义和译名  第二章 学科现状与倾向 1.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十年研究倾向——系统分类与定量分析 2.民族音乐学最近二十年的方向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民族音乐学学会历届年会议题简介 4.2000年民族音乐学论坛:谢勒梅专题报告解读 5.从设菲尔德到勒芬——CHIME和IMS年会小记 6.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第二辑 历史与思潮 第三章 历史思潮概述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四章 人类学整体分析模式 1.赖斯的整体模式 2.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的模式 第五章 主位与客位的分析模式 民族音乐学主位与客位研究的理论问题 第六章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分析模式 1.音乐分析:语言学模式的兴衰 2.内特尔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倾向 3.文化符号语义认知——纳蒂埃《音乐与话语,关于音乐符号学》述评  第七章 后现代思潮 1.《专题论丛: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述 2.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后现代主义宣言——《音乐实践的描述与描述的实践》评介 3.社会性别与音乐 4.族群性,认同与音乐第三辑 程序与方法 第八章 方法概要 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 第九章 乐器学 1.西方民族音乐学之乐器学 2.《旧约》乐器译名辨第四辑 运用与领域 第十章 城市音乐人类学 1.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 2.西方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新概念 3.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 4.英国东北部的民间音乐生活  第十一章 历史音乐人类学 1.希伯来音乐仪礼向一神教的进化——一种文化内旋的过程 2.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 3.现代性论域中的上海租界音乐文化:制度机构,公共领域与文化表征 4.从中国古琴研究看历史的相互依存 第十二章 音乐人类学与西方音乐史研究 1.《莫扎特以及对西方文化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评介 2.欧洲音乐的同一性与多样性 3.《波吉与贝丝》述评 4.希望,回忆,重复:《图兰多特》新见第十三章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1.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2.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看西方四大音乐教育体系 3.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学 4.论斯旺尼克的《音乐,心理与教育》 5.教育中的世界音乐:理由,方式及内容 第十四章 音乐人类学在中国 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历史与现状的评估附录 1.Ethnomusicology:1980年代以来的十种新趋势 2.1992年英国民族音乐学书目排行榜 3.乐器学辞典条目 (1)乐器学、乐器分类学(《新格鲁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 (2)乐器学(《古今乐典》) (3)乐器学(《新哈佛音乐辞典》) 4.世界音乐历史中的西方影响 (1)世界音乐史的四个时代 (2)音乐学校 (3)通俗音乐 5.美国当代四种音乐教育模式:教学风格与课程规划 (1)雅克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2)柯达依教学法 (3)奥尔夫教学法 (4)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学科定义与名称  本学科目前有两种英文名称:其一为ethnomusicology,系荷兰学者孔斯特(Jaap Kunst)1950年所杜撰,即ethno-(人种、民族、文化集团)加musicology(音乐学),最初两个词根中间有连字符,即ethno-musicology,他认为这一术语较之其前身“比较音乐学”更为确切,因为这门学科“并不比其他学科进行更多的比较”;中文译名“民族音乐学”,系我国学者罗传开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文译名引入;其实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已经采用ethnology的日文译名,即“民族学”。学科英文名称之二为anthropology of music,由美国学者梅里亚姆(Allan Merriam,1964)所提出,译作“音乐人类学”。在该学科英文和中文文献中,这两个名称及其两种中译名经常交替使用。此外在欧洲,还有不同名称。如在德语国家常称作“音乐民族学”(Musiketlanologie),或沿用旧名称“比较音乐学”(Vergleicllende MusikwissenschafI);一些东欧国家则称作“音乐民俗学”(musical folklore)或“音乐民族志学”(musical etlanography)。但关于本学科的名称(包括其中译名)历来颇有争议,国内外均有一些为之重新定名的建议,其中比较合乎本学科性质的是cultural musicology(cllase,1972)及中译名“文化音乐学”(赵宋光,1987)。鉴于人类学倾向在国际学术界早已成为主流,而且国内近年来也较多倾向于人类学(如杨沐、管建华、洛秦、汤亚汀等人的著作),故本文采用“音乐人类学”这一中译名称,尽管该学科在1950年代的音乐学倾向使得“民族音乐学”的名称更为恰当(中译名详见本章正文,出处见正文“引文索引”)。


编辑推荐

  《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依托上海音乐学院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优势,以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从国际语境中的音乐人类学观念和方法、中国视野中的传统音乐声像行为,以及上海城市及长江三角洲地域中的音乐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与国际学界广泛交流的学术环境中,建立现代信息化工作平台,与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专家联手,整合和优化研究资源和人才,采用独立运营机制,强调学术的基础性、交叉性、前沿性和现实性,立足上海、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围绕“中国视野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开展扎实且具有创新意义的基础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音乐人类学 PDF格式下载



较为系统地评论了几次历史思潮,对于音乐人类学的关注着来说值得一读。


买的时候不知道是论文集,但还是不错,书内的论文是连贯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