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丽江斋女

木祥 云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  

出版社:

云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木祥  

页数:

185  

Tag标签:

无  

前言

经过了也不知是多少年,世界上已经有更多的人认识丽江,了解丽江。我知道,说到丽江,大家知道得最多的是古城里的小桥流水,玉龙雪山上的皑皑白雪,奔腾不息咆哮不停的虎跳峡……再就是丽江少数民族的风情;泸沽湖摩梭人的阿夏婚姻,即男不娶,女不嫁,依靠夜晚“走婚”来到达情和爱的彼岸;纳西族年轻男女的殉情显得高深莫测,一对或者是一群年轻人为了情和爱,以死来达到爱的目的……当然还有文化,纳西古乐,白沙细乐,无与伦比的壁画和东巴象形文字……需要用更多的省略号。用这种符号来表达我对丽江的情绪,表达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除了人们已经看到了的和知道了的以外,丽江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风情。我从小置身于这块神奇壮丽的土地,我对这块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一往情深。并且,多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我还知道更多的风土和人情。比如我这本书里要用大量历史和现在说明的“丽江斋女”,即“斋姑娘”。

内容概要

丽江斋女是丽江的一种还没有被人太多关注的独身女子群体,她们终身不嫁,远离红尘。不过,要不了多少时间,她们就会长久地植根于大地,变为泥土。所以,我要用一生的情感来记录关于丽江斋女的故事,她们生命的情结。我从小就和这些斋女生活在一起,一些斋姑娘,我和她们是一个村庄的。她们一辈子不结婚,她们一辈子生活在乡村里。在她们一生的时光里,关注的从来不是自己,她们心甘情愿为他人活着,他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一个更加完美的家庭,一种宗教,一种信仰。她们漠视自己的“性”,淡化个体的生命繁衍……这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态度,让人仰视。或者说她们还有其他更为隐秘的目的,我在书中还会具体地描述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斋女词典及其他 斋女 三川:“斋姑娘”的故乡 “斋姑娘”话语 忌嘴 “嘴调子”和“数着哭” “斋姑娘”的历史 “斋姑娘”与“自梳女” “收头” 长斋 贞洁牌坊 “嬲小伙”与“斋男”第二章 斋女传奇 “炮楼”和一个“斋姑娘” “斋姑娘”和狼 小凉山上的“斋姑娘” “花斋女”的生活 “斋姑娘”火烧“麻疯房” 遭遇性骚扰的“斋姑娘” 高土司的女儿 有个疯斋女 一个修贞女与一座寺庙第三章 斋女的村庄第四章 斋女与三川的风物第五章 世纪斋女

章节摘录

斋女“斋姑娘”是丽江斋女最通俗的称呼。终身不结婚的斋女,生理上没有任何问题,她们是完完全全的正常人。过去,丽江一些农家留“斋姑娘”是一种时尚,一种儒雅贤达人家的象征。“斋姑娘”是我在丽江生活过的那些乡村里终身不结婚的女子,类似修女,但意义不尽相同。多年来,我和她们朝夕相处,一直和这些斋姑娘打交道,随着流逝的时间。因此,自我懂事起,也不断地被“斋姑娘”这个词所困扰。我已经感觉到斋姑娘这个词的外面,有一张网,有一道无形的门槛。所以,我一直在这张网和门槛的外面,一直对“斋姑娘”这个词耿耿于怀。同时,我也觉得“斋姑娘”这个词的意义,不只是在文字的表面,它是通过成千的女子用生命和灵魂写就的。值得说到的是,过去的六百多年里,“斋姑娘”这个词一直在丽江频繁使用。时至今日,斋姑娘仍然在丽江的一些乡村里生活劳作,快乐和痛苦依然不知疲倦地把她们环绕。她们作为一个特殊的女子群落,依然用最后的生命诠释“斋姑娘”这个词语。从字面上看,斋姑娘,只是在姑娘前面加了个“斋”字,但就这一个字,姑娘就变味了,和一般的“姑娘”不一样了。意思是当上了斋姑娘,这个姑娘就不能结婚,终身留在家里。她们年轻的时候和父母生活在一块,年纪大了,和哥哥、嫂嫂或者是弟弟、弟媳一起过日子。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从家庭的本质上说,她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姑娘可以有丈夫,有孩子,斋姑娘却没有这个权利。在我的家乡,斋姑娘不只是一个或几个人,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编辑推荐

《丽江斋女》:这不是一部虚构的书,真实的故事会不断地闪烁光芒。这种光芒是生命的闪光,热情与冷静有机的结合,折射出深刻的命运旅程。在斋姑娘的故事丛林中,我们会看到一个疯斋女是如何上街卖菜和开食馆,她唱着歌谣卖出的汤圆,是几百年后都会提到的话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丽江斋女 PDF格式下载



大略翻了翻,感觉挺丰富的


介绍了丽江不为人知的一个群里,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这个城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