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名师讲义

吕思勉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

吕思勉  

页数:

22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的精华之作。全书分两部分:《中国文化史六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其中《中国文化史六讲》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户籍阶级、财产制度、农工商业、衣食居处和交通通信等。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旁征博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吕思勉,字诚之,江苏常州人,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其一生的著述包括两部通史:《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五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八部专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制度史》、《中国民族史》、《吕著史学与史籍》和《文字学四种》;三部史学论文、札记及讲稿的汇编:《论学集林》、《吕思勉读史札记》、《吕思勉遗文集》,以及十多种教材和文史通俗读物。

书籍目录

中国文化史六讲
 第一讲 婚姻族制
 第二讲 户籍阶级
 第三讲 财产制度
 第四讲 农工商业
 第五讲 衣食居处
 第六讲 交通通信
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名师讲义 PDF格式下载



可以读的一个人的思想


了解人性与人生吧,书读完了就有用,尤其是认真读


什么是史学界大家,看了吕先生的书就明白了。


薄纸中透着智慧!


还可以,比较简略


  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文化史讲义、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一书看完。这本书是天津古籍出版社“名师讲义”中的一本。我买这本书的时候,仅想找这两方面内容的入门材料。这书的内容前者是在某中学的讲义,后者是在华光大学的讲义。我本以为讲义是课堂上的述说的纪录,较学术著作的严谨和规范有点差距,但兴致所至,更能体现老师的真实想法,而且书很薄,觉得更适合我这门外汉阅读。
      但读后,大吃一惊。惊异在何处?
      一、观念理性。我以为,作为钱穆的老师,一定是对中国的传统抱有强烈的保守倾向。但阅读下来,吕先生能以现代的思维如实地分析古代的思想,特别在政治思想讲义中,认为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当时生活的产物。儒家是封建井田农耕下家族如何治理的思想在国家政治中的推演;道家思想是游牧民族的思想,认为任何变化都抵不过自然的变化,在政治和社会中,要依从自然的变化;墨子的思想,是渔猎生活背景下的反应,讲究节用、爱人、任侠的思想;法家的思想是春秋后期,全民战争下的产物,即国君对民众直接动员。因而,必须打破原来诸侯统治民众,君主管理诸侯的格局,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管理民众。吕先生认为,这些思想中,仅法家的思想较为贴近现实,但所有的思想也仅仅在纸上议论,一旦完全付诸现实,社会会更乱,而且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付诸社会实践。在书中,吕先生引用历史上各个想完全贯彻儒家思想的失败事件作为证明,而对于法家思想的分析,更体现出吕先生分析的深刻性。
      二、分析深刻。即使对于较为贴近现实的法家思想,吕先生认为,由于国君、官僚和百姓的利益各不相同,而且中国幅员大,统治管理更加复杂。由于官僚直接处于连接国君和百姓的地位,但它有自己的利益,因而它的利益动机就是少负责、少做事,多扩张自己的利益(当然,有优秀的官僚个体,作为个人能体现一个政治家的素养,但不能推广和代表整个官僚阶级)。百姓处于弱势和被鱼肉的地位,君主需要官僚做事,但要限制它压迫过渡。因而,中国几个所谓的兴盛时期,仅仅是某些利益集团(可能是大地主、商人为主)收益最高时期,百姓的生活也是相当艰难的,但由于百姓处于弱势,他们的真实情况,往往不能真实地体现在历史纪录上,现在仅仅只能由当时官员的只字片语捎带反映出来。作为官僚阶级,总希望扩张自己的权利,获取更多的利益,因而,往往利用政策变革时期,强势扩张自己的利益,百姓更受其苦,造成实际结果都与政策的初衷相背离。因而,法家的思想即使贯彻,那么也是短命的,如秦和王安石变法。吕先生认为,法家思想最大的问题就是将政治直接介入社会生活,希望将政治和社会生活直接融合,但最终搞乱正常的社会生活。
      三、严谨的态度。吕先生讲述一个观点、一个变化时,总是用古书上的表述作为引述,这在中国文化史讲义里最为明显。在这讲义里,讲述了婚姻、财产、氏族、服饰、建筑等等方面的演变,旁征博引。但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他引用的均是经、子、史,没有笔记、野趣等书,老先生大概是非正史不引吧。对于制度变革,吕先生在书中再三强调,革以前的弊端,采用新的政策和制度,也会造成新的弊端,而历史上,往往两派各用己说,不聆听对方的意见,一意孤行,最终与最初的目标差只千里,受害的是百姓、民族和国家。他举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两派的不同意见,肯定保守派对新政和社会的分析,更切合实际。笔走至此,忽然想起《蒿庐问学记》一书,其中一位作者评价吕先生对于北宋变法一事的思想时,武断地说,吕先生积极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批判司马光那批保守派。我读吕先生书时,隐约感觉,他既是不是保守派,肯定也不是激进派。不知道那位作者是否认真读过吕先生的著作。
      读吕先生的书后,最大的感觉就是,那种赋予读者读完他著作后的常识感,相比而言,钱穆那种钻入故纸堆里出不来,那种食古不化的腐儒,吕先生比他这位号称代表中国国学大师的学生更值得效仿。我不敢效仿陈寅恪那种神龙在天的治学神技,只愿学得诚之先生那种踏实、严谨和常识感的治学态度,此生足矣。


严谨治学。在利益为上的现在,恐怕正在灭亡。一则外围不重视,乏人问津,二则治学的人往往物质上太匮乏。
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这是个恶化的时代。


保持一种常识感吧。


谢谢绿手兄分享,看了您的点评果断下单了。


你最后一段和李敖不谋而合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