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书法

刘涛 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作者:

刘涛  

页数:

177  

字数:

1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华夏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的书写——中国书法,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是世界文字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国书法也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书法艺术甚至已经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 本书从中国书法文化的角度入手,回顾了书法自汉字发展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书写特点与艺术风格:从甲骨文的书写到山岭上的书法奇观,从颠张狂素到赵孟頫优雅复古,让您获得一个简约的书法史观。作者在介绍经典书法名作的同时,又信手拈来不少书法名家的奇闻轶事:书家的自矜自持夸,米芾的快乐、模仿高手也名家……让您在了解中国书法之余,认识那些才情各异的书法家。

作者简介

  刘涛,一九五三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一九八二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书法技法教学、书法史研究。发表专业论文四十余篇。著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版、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书法谈丛》(中华书局版、

书籍目录

一、先秦、秦汉时期 文字:仓颉的传说 图形与点画:书法的“基因” 甲骨上的书迹 书法的青铜时代——商周金文书法 《石鼓文》与铭石书 秦朝的“书同文” 汉朝隶书 “汉兴有草书”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名士风度:书家的自矜自夸 魏晋新书风 曾经的“书圣” 王義之书法:简率的今妍 行书法典《兰亭序》 王献之的行草书 模仿高手也名家 古人写字姿势的变化 皇宫王府的书法教师 北魏后期的楷书 山岭上的书法景观 古代的“题壁”三、唐宋时期 书法的唐太宗 裁判“唐四家” “颠张狂素” 颜真卿:楷书的变法大师 “唐隶” 人情化的书评 苏轼写字的三种境界 黄庭坚与“苏字”的即和离 米芾的快乐 宋朝书家说北宋书风四、元明清时期 赵孟俯优雅的复古 吴门书家 董其昌:攀比赵孟俯 字林侠客徐渭 晚明书家的“异态” 王铎的雄风与怪异 傅山与“四宁四毋” 画家字:八大山人、金农和郑板桥 “帖派”书家 邓石如:“碑派”书法的宗师 晚清书风与书家 官楷:进入仕途的“基本功” 简约的书法史观图版目录

章节摘录

书摘像徐希秀那样用“书圣”吹捧人的事情,唐朝也发生过。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四月,唐高宗亲自作书与辽东诸将,对右相许敬宗说:“许圉师爱好书法,可在朝堂上将此书开示。”圉师见到高宗书迹甚为惊喜,私下对朝官说:“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唯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与许圉师同时代的李嗣真撰写过一篇《书品后》,极力推崇王羲之,而且按书体为王羲之封了三个名号: 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其声鸣也,则铿锵金石;其芬郁也,则氛氤兰麝;其难征也,则飘渺而已仙;其可观也,则昭彰而在目。可谓书之圣也。 若草、行杂体,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瑾瑜烂而五色,黻绣搞其七采,故使离朱丧明,子期失听。可谓草之圣也。 李嗣真用华采的俪偶之笔,取譬自然景观和物理体象,绘声绘色地状貌了王羲之书法的美韵与意象,是历代品评王书文字最为精彩的一笔。他把王羲之定位为“书之圣”、“草之圣”、“飞白之仙”,如此既“圣”又“仙”地为王羲之加冕,空前绝后。 李嗣真称王羲之为“书圣”,本专指正书,并称的其他名号,大概“草圣”是张芝的专属,已经深入人心,成了定势,所以李氏给予羲之“草圣”的徽号始终叫不响。至于“飞白之仙”,似乎因了羲之飞白书的失传,而且宋朝以后飞白书不传于士林,说起来也不顺口,没有人去理会了。只有“书圣”最响亮,说起来顺口,一直流传下来,这“书”字,却是泛指王羲之的书法了。 王羲之书名雀起于公元4世纪四十年代,称英于东晋后期,南朝人尊奉的汉晋书法大师,无论是“四贤”还是“三贤”,都少不了王羲之,但称他为书圣却晚到唐朝。由此算来,他由成名到获得书圣的称号,经历了三个世纪。 自唐朝人尊王羲之为书圣以后,再也见不到继起的书家获此圣名,那些前辈书圣,人们也淡忘了,书圣成了王羲之的专名,家喻户晓。 P049-P051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书法 PDF格式下载



刘涛先生的学术水平很高,不知何故兮也耐不住寂寞了,开始走商业化道路了,此书开始走科普读物的路线了,不过也比一般的科普读物好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