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断的友情

艾·丽·伏尼契 海天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海天  

作者:

艾·丽·伏尼契  

页数:

298  

译者:

孙维韬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读完《牛虻》后,大家总感到美中不足,不知道牛虻是怎样在南美洲度过十三年的。每当读到《牛虻》第二卷卷首“十三年之后”,人们不禁都要关切地提出这个问题。作者仿佛猜透了广大读者的心思,于《牛虻》问世十三年后的1908年,又动笔写了《中断的友情》一书,描写牛虻在南美洲的悲惨遭遇及回巴黎后参加意大利亚平宁山区的暴动等不平凡经历。  《牛虻》足足影响了两代人,尤其在上个世纪那些个动乱岁月里,这本书成为广大知识青年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和巩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一信念的精神食粮。我们认识到的是牛虻的刚强无畏的精神、钢铁般的坚忍力量、对敌人的憎恨和轻蔑,以及他那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 本书描述了主人公亚瑟逃出祖国后,隐姓埋名,流浪南美的故事。难忘的友情,鲜血淋漓的人生,使这部小说跌宕起伏,充满悬念…… 本书不仅回答了广大读者对牛虻在南美洲生活的关注,而且对中国广大读者也很有教益。作者告诫我们:一个革命者怎样才能达到心灵美。牛虻生活、战斗的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相当遥远,但这部书今天读起来仍会深感亲切,受到教益,获得一些可贵的启示。

作者简介

  艾·丽·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早年求学于意大利,1885年毕业于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在俄国待过两年,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望被沙皇监禁在狱中的革命者,还在俄国和英国之间寄送宣传品。回英国后,她结识了从沙皇流放地中逃出来的波兰革命者米·列·伏尼契,1892年与他结婚。在这段时间,她还认识了恩格斯、赫尔岑、普列汉诺夫等著名人物。她通过丈夫接触到大量意大利党人,出于对这些革命者献身精神的敬佩,她写出了一本反映他们斗争生活的书《牛虻》,成为世界名著。伏尼契晚年移居美国,转向音乐创作,在孤独寂寞的隐居生活中去世。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尾声


编辑推荐

  读完《牛虻》后,大家总感到美中不足,不知道牛虻是怎样在南美洲度过十三年的。每当读到《牛虻》第二卷卷首“十三年之后”,人们不禁都要关切地提出这个问题。作者仿佛猜透了广大读者的心思,于《牛虻》问世十三年后的1908年,又动笔写了《中断的友情》一书,描写牛虻在南美洲的悲惨遭遇及回巴黎后参加意大利亚平宁山区的暴动等不平凡经历。  《牛虻》足足影响了两代人,尤其在上个世纪那些个动乱岁月里,这本书成为广大知识青年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和巩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一信念的精神食粮。我们认识到的是牛虻的刚强无畏的精神、钢铁般的坚忍力量、对敌人的憎恨和轻蔑,以及他那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 本书描述了主人公亚瑟逃出祖国后,隐姓埋名,流浪南美的故事。难忘的友情,鲜血淋漓的人生,使这部小说跌宕起伏,充满悬念…… 本书不仅回答了广大读者对牛虻在南美洲生活的关注,而且对中国广大读者也很有教益。作者告诫我们:一个革命者怎样才能达到心灵美。牛虻生活、战斗的年代虽然离我们已相当遥远,但这部书今天读起来仍会深感亲切,受到教益,获得一些可贵的启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断的友情 PDF格式下载



  写牛虻十三年间流亡中的经历,与《牛虻》的写作时间又恰恰相差十三年,不知是否有特别意义。
  原名《中断的友谊》,在评论家眼中似是不及原作,未细读不知确否,倒是有了重读《牛虻》的绝好理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