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10位外国名女人
2006-12
哈尔滨出版社
彭江浩、宫小兵
274
无
在100年的蔚为壮观的世界历史舞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杰出女性。她们以十分出众的才华、丰富多彩的人生、勇敢拼搏的精神、卓越而突出的贡献在20世纪的画卷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她们是民族的精英,女性中的佼佼者,充分展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勃勃英姿。因为她们有梦想,她们才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至死不悔的执著,她们才成为战胜了脆弱和孤独的卓越的强者,让我们记住这些美丽的女性。 在本书中,我们力图以翔实生动的文字,去表现这些弥足珍贵的女中英杰。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世界里,这些女性独立时代潮头的熠熠光彩,展示她们独特的成长历程与个人境遇,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邃的人生智慧,敢于超越自我、挑战命运、善于驾驭机遇的伟人品格和不平凡的生存状态。相信读们特别是女性读者、每一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人、奋进的人、迷惘的人、受到挫折的人……都能从她们的事迹中获得丰富的启迪和有力的激励。
国际劳动妇女运动之母 克拉拉·蔡特金原子能时代的奠基者 居里夫人美神眷顾的舞者 伊莎多拉·邓肯举世闻名的盲聋哑女作家 海伦·凯勒杰出的小说大师 弗吉尼娅·伍尔夫时装女皇 可可·夏奈尔科学奇才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女性圣经的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娃印度之鹰 甘地夫人政坛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
书摘时装女皇 可可·夏奈尔 20世纪的世界时装舞台,款款走来一位黑发如云、风情万种的绝代女子。她以不受束缚的想象力独具慧眼地将男装元素融人到女性服装,使巴黎女性摒弃了烦琐华丽的拖裾长裙、紧身束腰、鲸骨裙箍和珠光宝气的首饰,转而崇尚一种简单朴素、活泼优雅的现代着装风格;她创立了自己的服装王国,使“夏奈尔”这一名词演绎成经典神话,她设计的织品套装、香水、珠宝佩饰、鞋帽、箱包使女人更为自由迷人;她以纤纤细指拨弄着时尚风云,掀起了一场场革命;她倡导的服装理念、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成为20世纪精神的代表;她是女性改变对自身认识的先导和典范;她周旋在优秀男士之间却选择了独身,拥有着享用不尽的亿万家产却为事业奔波劳碌到最后一刻…… 她就是现代服装史上最重要的改革家、法国杰出的服装设计师可可·夏奈尔(1883—1971)。她的人生,疑云遍布,精彩纷呈,充满浓厚的传奇色彩…… 孤女飘零 成名之后的可可·夏奈尔深藏着自己的往事,在偶尔倾诉时也总是遮遮掩掩,涂上了各种编造的色彩,甚至每一次的讲述都各不相同。这使她的出身像谜一般遍布着疑云,不能为人详知。也许她是在以这样的方式逃避过去,淡忘童年时代的创伤;也许她是有意借此增添几分神秘感——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能利用简单的材料来试图了解夏奈尔真实的生活。 1883年8月19日,夏奈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罗亚尔河畔的骑兵部队卫戍区——索米尔小镇。父亲亚伯特·夏奈尔出身于一个普通农夫兼小商人家庭,是个推销酒和杂货的流动摊贩,英俊而风流倜傥。他在经过库碧耶村时与木匠之女让娜·欧仁妮相好,让娜跟着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二女儿出生时,亚伯特·夏奈尔在外经商未归,贫民医院为让娜·欧仁妮接生,按照一位护理的修女之名,为女婴取名为加布里埃,这就是可可·夏奈尔。 加布里埃·夏奈尔的童年生活是不幸而艰辛的。他们不停地搬家,父亲长年在外奔波游荡,家庭责任感淡薄;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五个年幼的孩子,由于生活的困窘和接二连三地怀孕生子,让娜·欧仁妮身体越来越差,32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夏奈尔此时不满12岁。 父亲没有承担起抚养之责,他竟然从此神秘失踪,音讯全无。孩子们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夏奈尔姊妹三人被送到教会办的欧巴辛孤儿院去。母亲早逝又被父亲抛弃,使孩子们心中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创痛。夏奈尔在回忆这一切时,曾不无凄凉地对朋友说: 从我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已经知道他们要夺走我的一切,那时我就已经死了。我在12岁就知道这一点了。人在一生当中是可以死很多次的。 夏奈尔在孤儿院修女的照料下接受了初步的教育,也学到了一手扎实的缝纫技术,这段与世隔绝的孤苦生活的具体情形我们无法得知,因为夏奈尔总说成是与几个严肃的姑妈生活在一起。离开孤儿院后,夏奈尔被送到慕兰镇的圣母马利亚寄宿学校。1899年毕业后,她被推荐到镇上一家服饰店当助理缝纫师,与最小的姑姑阿蒂汉在一起工作。夏奈尔精巧的手艺得到了顾客的认可。 夏奈尔梦想着能当一名舞台演员,她曾在圆顶亭小歌厅登台演唱,也曾赴维奇城谋求发展,演出时她多次唱到一首讲述巴黎少女寻找她的爱犬的歌曲——《谁见到可可》,歌中重复着coco(可可)这个音,所以她得到一个可爱的绰号:可可,这个法文单词的意思是小宝贝。她的朋友们说这很符合她的性格,加之她本人也不喜欢“加布里埃”这个名字,就接受了这个昵称,于是可可·夏奈尔就叫开了,以至于后来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不多。 这时的夏奈尔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姑娘。她脖颈细长,黑发黑眼,有一对浓密并靠得较近的眉毛,挺直的鼻子微微上翘,略大的嘴巴使清秀的瓜子脸显露出任性和倔强的神情。贫苦孤独的生活经历赋予了夏奈尔活泼机灵和自强自立的性格,她伶牙俐齿,我行我素,在轻盈的举止和娇小迷人的外表下有那么一种假小子气质。无论在哪儿,都能让人立刻感觉到她的存在与魅力。 美女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夏奈尔吸引了不少男性的目光,当地第十骑兵团几个中尉就经常来访。她丰富而又悲剧性的情感历程开始了。 “一个人可以没有婚姻,却不能没有爱情” 21岁的夏奈尔的风流轶事和她的天才、美貌一样成为了“神话传说”。她的身边从来不乏追求者,演绎出一段又一段的情海风云。 21岁时,夏奈尔认识了退伍骑兵中士艾蒂安·巴尔桑,开始了她的初恋。巴尔桑出身于从事呢绒制造的富豪之家,热衷于骑术,以养马和赛马为乐,是一个放荡不羁、善于交际的人。夏奈尔渴望摆脱卑微的出身和现实的境遇,同意到巴尔桑的城堡与他一起生活。她从此踏人了中产阶级的交际圈,与有权势的纨袴子弟和新潮女性结交,并成为一个很棒的女骑师。在这种悠闲奢靡的生活氛围中,六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夏奈尔不想一辈子依赖巴尔桑,开始为未来烦忧。她想到巴黎开帽店,巴尔桑却不理解,两人为此经常发生口角。 巴尔桑的朋友中有一位年轻英俊的英国商人,名叫亚瑟·卡佩尔,朋友们都称他为“博伊”。博伊是当时有名的马球球手,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实业家。他生性随和,不拘小节,气质非凡。他理解夏奈尔的烦忧和她急于工作的热情,两人一见钟情。在得知博伊要回巴黎后,夏奈尔两手空空地来到车站等她的心上人,在她留给巴尔桑的纸条上写着: 我要和他一起去了,请原谅,我爱他。 1910年,这位未来的“时装女皇”终于来到了“时装之都”巴黎。夏奈尔试着在巴尔桑提供给她的单身公寓里卖帽子,博伊也大力支持,为她出谋划策。提起当时的情形,夏奈尔说: 他们决定像给我一个玩具似的给我一个地方做帽子。他们是这么想的:让她去玩吧,看能玩出什么名堂。他们不知道这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 博伊不久就意识到夏奈尔应该能够干一番事业,她精力充沛、果断自信、富有聪明才智,若是无所事事太可惜了。于是博伊资助夏奈尔搬到商业区康蓬大街,并在银行里为她存进足够的保证金。夏奈尔的生意发展起来了,在巴黎的时装界声名鹊起;而博伊也功成名就,与英国克莱蒙梭政府关系密切,自己的财富也达到几百万法郎。 这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在事业和生活中携手共进。但八年的爱情却没有结出硕果,博伊的心日渐远离。他一直希望借助联姻跻身于贵族阶层,抹消自己是银行家私生子的谣传,而夏奈尔的出身、门第不能为他提供这一切。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博伊娶了英国伯爵的女儿黛安娜·利斯特为妻。博伊是可可一生中唯一深爱的男人,多少年后,她还是这样认为: 我们彼此相爱,本来可以结婚的…… 此时可可只有掩藏内心的伤痛,用事业来陪伴自己的失意孤单。 但另一场巨大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博伊在从夏奈尔家去看望妻子的路上发生车祸而身亡。在博伊成婚的这一年里,两人依然来往,而现在,可可永远失去了博伊。她赶到事故现场,痛哭失声。她把自己的住所全部装饰成黑色,用来悼念他,甚至在博伊的妻子再嫁之后好几年,她还过着那种失魂落魄的生活。失去博依后,她再也没有结婚。 P134-140
在100年的蔚为壮观的世界历史舞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杰出女性。她们以十分出众的才华、丰富多彩的人生、勇敢拼搏的精神、卓越而突出的贡献在20世纪的画卷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她们是民族的精英,女性中的佼佼者,充分展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勃勃英姿。因为她们有梦想,她们才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至死不悔的执著,她们才成为战胜了脆弱和孤独的卓越的强者,让我们记住这些美丽的女性。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