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
2009-1
吉林文史出版社
李刚
262
无
活在极刑后铁证岂容疑 ——《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序言 王庆祥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有资讯价值,有史料价值,有研究价值,是以史实考证为宗旨和基础的史学著作。 一、关乎历史 这本书的内容关乎清朝皇族的最终走向和最后一代清廷的存亡变迁。因为川岛芳子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第十世孙、清王朝八大世袭皇族王爷之一肃亲王善耆的女儿,即善耆最宠爱的四侧妃所生第十四格格爱新觉罗·显玗,只比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大12天,两人同为丙午年正月生人。当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将退位之际,肃亲王善耆作为宣统朝民政部尚书,参加了清王朝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当时他“就像发了疯似的举着拳头,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咆哮着”,坚决反对“皇上退位”,反对在“让国”协约上签字。但没有用,只有逃离北京,避往日本关东军控制下的辽东半岛——旅顺,以此拒当民国的顺民。 这本书内容关乎特定年代中日两国间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肃亲王善耆出于大清的复辟之业,把川岛芳子送交日本“义父”)川岛浪速寄养,由此而与当年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以及后来成为日本侵华头面人物的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和多田骏等结缘,为日后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两国人民都造成巨大灾难的历史悲剧奠定基础。 这本书的内容也关乎溥仪和伪满洲国的畸形发展。因为善耆1922年临终前留给川岛芳子“光复啊,满洲国”的遗嘱,令她终其一生,就以自己的理解,举着这杆褴褛的逆风大旗执迷不悟走下去。她参与了赙仪和婉容离津出关的行动,参与了溥仪在旅顺的政治谈判与生活安排,参与了伪满洲国的若干军事活动,为此人生扭曲、身败名裂,本来应该成为中日友好使者的川岛芳子却成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工具和帮凶。她的一生是历史和时代的悲剧,成为清王朝复辟梦想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牺牲品。 这本书的内容还关乎川岛芳子生死之谜的真相。60年前的1948年3月25日,她被国民政府北平当局以汉奸、间谍罪执行了“死刑”。然而,被“枪毙”的“川岛芳子”是“正身”还是“替身”?这在当年就众说纷纭,疑云弥漫。人们还完全不知道川岛芳子被国民政府判处“死刑”之后,名义上“消失”,又神秘“复活”,隐姓埋名,藏匿民间,痴心佛道,仅与澍培法师等寥寥几人有所交往,如此这般又“离奇”或“传奇”地生活了30年。她这30年后半生给我们的史实研究,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也唤起人们更深层的思考,或可为中国近代史上这桩存在半个多世纪的悬案划上句号。 总之,川岛芳子是在中日两国近代史上都产生过影响的历史人物。她的人生轨迹既连接着那个时代的血腥和罪恶,又充满着神秘和传奇。尤其是川岛芳子“生死之谜”的揭秘,更会引起中日两国人士的兴趣和关注,很值得从历史上、学术上再作一番探讨和研究。 二、考证有据 说实在话,最初提出被“枪毙”的“川岛芳子”又在长春市郊新立城神秘“复活”,并有滋有味地生存了30年,我觉得荒唐,不可信,不能接受。在我看来,像川岛芳子这样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人物,在当年己被判处死刑,如果国民党政府最高层领导人不说话,逃脱死刑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毕竟课题考证人摆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相关证据,显然也不能不信,这些证据的确是有价值的,值得研究。特别是随着考证的深入、社会的参与,不断取得重大的突破,可喜、可贺。课题考证以来,主要获得了哪些证据呢? 1.2 004年冬,四平卷烟厂退休工人、86岁的段连祥,临终前在四平市家中,单独向其外孙女——长春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张钰,透露了隐藏心中56年而令世人震惊的秘密:1948年3月25日,被国民党北平当局以汉奸、间谍罪执行死刑的川岛芳子——金璧辉,并没有死,她用“替身”逃脱了死刑,并在段连祥等人保护安排下,逃到长春市郊新立城齐家村隐居下来,一住30年,直到1978年初因病死去。她是谁?正是张钰非常熟悉的“方姥姥”! 2.隐居在新立城的川岛芳子,对外称“方老太太”,也称“方居士”。夏季住在新立城齐家村,常往长春般若寺;冬季则去浙江省国清寺避寒,深居简出,烧香念佛。称之“方姨”的段续擎和称之“方姥姥”的张钰母女都亲身经历了与“方老太太”做伴的日子,对其生活习惯、体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才艺专长等,耳濡目染、亲身感受,深知其人不同凡响。 3.在新立城见过“方老太太”的入,除段续擎和张钰母女外,还有上世纪50年代曾与父亲一起给“方老太太”送鸭蛋上门的长春市朝阳区永春镇平安村窝瓜屯农民陈良(现年70岁)和“方老太太”在新立城居住地第二代房东、长春市南关区新立城镇齐家村农民逯兴凯(现年64岁)。两人同样有“这位方老太太不同凡响”的印象。 4.“方姥姥”在张钰出生前,画了一幅“日本风情女子浴嬉图”,装裱后留给新生儿张钰作纪念。“方姥姥”还先后为5岁、8岁时的小张钰画过两幅肖像图,而5岁时那幅“墨版侧身”肖像画,还隐约可见其左下角有“姥留念”三字,应是川岛芳子手迹,可供笔迹鉴定。吉林省著名画家、省艺术学院甘雨辰、张成久两位教授对该画出具了鉴定意见。又先后有吉林省八天英语”咸阳分校校长侯静波和清王朝努尔哈赤两位家族人士对“日本风情女子浴嬉图”系“藏名画”给予评析、解读。日本学者野崎晃市先生,也对该画的出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5.作为佛门俗家弟子“方居士”的川岛芳子,还遗留有她与长春般若寺首任住持澍培法师交往的照片、经书、字画等证据。能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佛教界著名人士澍培法师有如此交情,不是川岛芳子1又能是谁? 6.本书作者查阅了段连祥的人事档案,其复杂的历史经历就不难让人理解,为什么当1948年大难不死的川岛芳子找到他时,不惜肩负风险,全力救助。 7.更为令人惊奇的是,2008年9月16日,爱新觉罗家族人士,清王朝努尔哈赤第十一世孙爱新觉罗·德崇先生因某机缘而以“人证”出现,他十分肯定地说,1955年至1956年那个冬天,在沈阳家中他亲眼见到了川岛芳子(金璧辉)!这一“人证证言”又恰与方老太太养女段续擎回忆当年在沈阳铁路医院住院时方姨前去看望的证言,在“地域”、“时间”和“衣着”上完全吻合! 8.随着新闻媒体的“曝光”,日本学者野崎晃市先生对原有物证:方姥姥的另一件遗留物——即此前并未受到关注的一架小巧而高档的望远镜镜架上刀刻的“KH”和“MH”——进行了译解,证明二者分别是川岛芳子之中文名字金璧辉”及其绰号“东方玛塔-哈丽”之英文缩写! 9.2 008年11月16日,调查考证再掀高潮:当“方姥姥”拟送小力叭郎的信物掐丝景泰蓝坐狮底座封漆被打开时,竟然出现了一张写有难以辨认之16个篆体汉字的纸条。《新文化报》发动全社会专家学者参与解读,最后认定为一首四言诗:“芳魂西去,至未归来,含悲九泉,古今奇才。”其对川岛芳子的评价与怀念之意至明,从而成为“方老太太(方居士)”就是川岛芳子的最有力证据! 本书作者、川岛芳子生死之谜课题考证人,就这样日以继夜、不断深入地进行史料追踪,调查取证,查疑解惑,最终得出结论:1948年来到长春市郊新立城,冬去春来、行踪不定、深居简出、神秘莫测的“方老太太(方居士)”,正是1948年3月25日从北京逃脱死刑的川岛芳子(金璧辉),真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不容怀疑! 三、社会关注 课题的考证与研究,很快引起长春市政协文史委的关注。2008年5月7日午后1点,在长春市政协主席会议室,由文史委主任凌正凯主持,召开了川岛芳子有关史料听证会,方曙光副主席出席。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吉林省政协的领导和文史专家,以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吉林文史出版社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还有课题考证入、知情人、川岛芳子亲属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同志认为,川岛芳子及其生死之谜,是敏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外地文史工作者也都表示了对这项课题研究的支持。河北省政协《文史精华》编辑部石玉新主编说,他对此课题,开始也有怀疑,但面对大量证据,有一个巧合,两个巧合,不可能有十多个巧合。他认为,现在找资料、找证据非常难,长春市发掘了这么一个重大题材很不容易,应该抓住,搞出成果。他建议: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有三分史料说三分话,只要能证明川岛芳子当年确实没有死,任何可能都会出现,可能在长春,也可能在北京、天津引发新的线索,使证据更充分。 市政协文史委凌正凯主任指出,课题考证人追踪史料,提出证据,拓宽思路,寻求新意,进行了长时期艰苦缜密的调查考证,尽管目前还不能定论,但做法和精神值得肯定和提倡。方曙光副主席总结说,既然长春市政协接触了此事,就要按照文史资料工作应该把握的原则,负责任地做好这一篇文章。他希望能在考证的基础上,再介入专家的力量,把课题做得更好。 我研究溥仪及其时代30年,或许因为川岛芳子与中国末代皇帝有一定历史关联,两位课题考证人希望由我为本书写序,我则想说,本课题既已产生书稿,出版就应该提上日程了。至于撰写方式,可以论定存实的内容,就不妨有结论;而还只能存疑的内容,也应如实存疑。一句话:实事求是。本书一定要出,因为课题的提出、考察与成书,对长春史学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吉林文史出版社徐潜社长兼总编辑、高志胜编辑,高瞻远瞩,鼎力支持,令人鼓舞。 当然,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本书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沧桑,书中涉及的许多人物和事件存在很多无法取证之障。我们也r欢迎关注川岛芳子生死之谜的有识之士能够提供新的线索和证据,纳百家之言,丰富和充实此书的考证。当然,亦可提出否定的评论,以此增加些议论和思考,给论坛添些热闹和亮色,全不在意。因为历史不是随意编造的。历史就像刚从母腹中分离的婴儿,是真的、实的。这——就是我们的心里话。” 四、锲而不舍 两位作者还坦言在调查考证中,“存在的缺憾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主要是川岛芳子当年是如何逃脱死刑的?花了多少金条,哪些人参与策划和行动?又怎样从北京监狱辗转来到长春,并平安度越在新中国30年生存期?对川岛芳子后半生中关联密切的老七”、于景泰、段连祥,乃至长春般若寺澍培法师、浙江国清寺老僧等,也都应做进一步考证。还有必要追寻川岛芳子的骨灰进行科学对比鉴定。我认为,存在缺憾并不可怕,也不影响出版,它恰是深入研究、完善著作的好兆头,证明作者很有理智。 而且,经过两年多艰苦缜密的调查考证,确实到了可以作出结论的时候了。由此,我认为,从川岛芳子被“枪决”就流传出“替身代刑”之说,实在并非偶然。细细想来,她得以又存活30年,是因为有如下非常重要的条件: 一是“替刑”并非“首创”,也不是个例,在清朝、民国都曾经出现过此类情况,这就给想拯救川岛芳子的入打开了思路; 二是以川岛芳子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应该说有能力和经济实力逃脱枪刑,而且当年的政治环境或有方便之处; 三是越过枪刑以后,川岛芳子正确地选择了投靠目标。她没有回归显赫的家族势力和社会高层“保护网”,而是投身于一个既崇拜她、忠诚她,而又不显山露水且还有一定社会关联能力的“小人物”,这一投靠使她得以迅速消失于社会公众视线之外,而归于平静; 四是她后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做法比较聪明。她不上户籍,不去追求产业;只限于平静的山村赁房而居,与世无争;只限于一两座寺院庙宇活动,念佛吃斋,秋去春来。这样的生活方式,让社会无法找到她,也不易想到她,更不太可能把她的现实存在与历史上的戎马生涯相联系,清淡余生,平安谢世。 这里,应该特别提及的是:我与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是考证人,过去并不相识。今年初,为了考证的需要,他们找到我,说是“慕名而来”,请我当顾问帮助出主意,并给予指导。我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欣然应允,参与了进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期间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是值得的。接触中,我知道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是考证人,他们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形容完全是“门外汉”,充其量是历史“爱好者”。偶然的机遇,敏锐的嗅觉,让他们一下子抓住了,并且不管艰难曲折一直抓住不放,叫做“人生的机遇在于无悔的坚持”吧。 他们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能把争议了60年之久的一桩中日两国都关注的历史悬案,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证和物证,穿起了对外称“方老太太——方居士”的川岛芳子。在1948年3月25日之后又存活了30年的一幕活剧,实在不能不令人敬佩。我认为,这也得力于他们的学识、阅历和过去所从事的工作。李刚先生在省直机关长期从事政法工作,养成了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严谨做事风格,所以对考证的结果把握得比较准确。何景方先生在市直机关做过多年的人事考核工作,所以在取证问题上考虑得比较细致,经考证的事实令人信服。总之,两位作者除具备一定的天赋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得以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苦尽甘来事成真”的效果。由此,我也希望看到,随着本书的面世,两位作者能在史学研究领域迈上新台阶。 现在,关于“川岛芳子生死之谜”的人证、物证及考辩过程中的若干信息,已由《新文化报》、长春电视台《城市速递》最先做出系列报道,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时事通讯社》等世界知名媒体也纷纷来到长春采访,中国吉林电视台和日本国朝日电视台也抢先拍摄、制作了电视专题片,一夜之间就让全世界都知道了。 日本《共同社》记者前来长春采访我时,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学者你为什么敢于接触并参与这一课题?我回答:因为发现了重要证据,完全有可能就涉及川岛芳子的生死问题加以研究。至于这一问题将会给未来带来什么?哪些历史细节需要重写或改写?对世界各方又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这一切都是下一步的事情,无论怎样都要以事实为基础。我们敢于接触并参与这类课题,并能够实事求是阐述证据,说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开放,学术研究也早已呈现出思想解放的态势和前景,其实这很正常。 我确信:本书面世后,一定会引发更多新的线索和证据,而进一步的考证和更新的解读还将继续出现,会更加丰富。我也实在很有理由期待“川岛芳子生死之谜”这一世纪悬案和世界悬案,因本书出版而得到更多的机会,尽快画上最为圆满的句号。 (2008年11月30日改定于长春) (王庆祥:196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春市政协常委兼文史委副主任、长春溥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溥仪研究专家。)
她出身清末爱新觉罗皇族,位尊肃亲王善耆的[十四格格],之后,又成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的[养父]她倔强的秉承生父遗命,为复辟大清的梦想而不顾一切,却被养父调教为背叛祖国和民族的汉奸、女谍;她虽不是日本人,却替日本侵略者做了许多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到头来,她还是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牺牲品。 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五日清晨,随着国民政府北平第一监狱的一声枪响,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川岛芳了(金璧辉),名义上是从中日两国人民的视线中消失了,实际上她并没有死,被示众于光天化日之下的[女尸],只是花钱买的一个[替身],而川岛芳子的[正身],在当局的策划下,行刑前就已金蝉脱壳,辗转逃到了东北,在段连祥等人的保护下,隐居长春市郊新立城的齐家村,对外称[方老太太],并在长春般若寺和浙江国清寺都留有了[方居士]的踪迹。就这样,她又活了三十年,直到一九七八年初才因病死去……
李刚,毕业于吉林省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吉林省政府驻海口办事处副主任(退休),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法学会理事。
(上) 引子 一、清王朝肃亲王善耆的十四“格格” 二、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的养女 三、畸形的恋爱与婚姻 少女芳子的“心” 衣冠禽兽的川岛浪速扭曲了芳子的婚恋观 芳子的游戏婚恋 四、“皇姑屯爆炸案”中初露锋芒 五、上海滩的间谍生涯 接受指派 与田中隆吉沆瀣一气 伪装成舞女的间谍 南京政府立法院长的“女秘书” 折翅“金陵城” 六、“一·二八”事变的帮凶 七、“静园”劫出婉容皇后 八、“安国军女司令” 在多田骏的提携下飞黄腾达 侵略热河走马上任 敲诈前夫甘珠尔扎布 劝降苏炳文 九、“东兴楼”的老板 被关东军抛弃 养精蓄锐东京城 东山再起“东兴楼” 日本治病疗伤 乐极生悲“走麦城” 十、“皇城根”的夕阳岁月 狐假虎威“皇城根” 敲诈勒索北平城 十一、最后的时光 十二、死刑疑云(下) 十三、段连祥临终吐真言 十四、张钰“揭秘”觅知音 十五、段连祥其人 段续擎和张钰母女了解的段连祥 我们对段连祥历史的调查 段连祥与川岛芳子 精心保管川岛芳子的遗物 十六、新立城有个“方老太太” 在新立城寻访“方老太太”(川岛芳子)的踪迹 陈良作证——“方老太太”(川岛芳子)浮出水面 两顾新立城——“方老太太”(川岛芳子)现身齐家村 川岛芳子逃脱死刑的历史原因 川岛芳子的逃生地为何选在长春新立城 川岛芳子在新立城生活了30年的主、客观条件 从段续擎的童年记忆看川岛芳子新立城隐居生活的谨慎 十七、“方老太太”与国清寺 每逢冬季“方老太太”的去处 千年古刹的魅力吸引着“方老太太”(川岛芳子) 与日本佛教源远流长的渊源是“方老太太”(川岛芳子)来国清寺的心结所在 国清寺是“方老太太”(川岛芳子)过冬住宿的理想之所 “方老太太”(川岛芳子)与国清寺的佛缘 十八、长春般若寺的“方居士” 皈依证 访释正成法师 释澍培法师与“方居士”(川岛芳子) 段续擎与释澍培法师的接触 十九、段续擎与“方姨” 日本遗孤 与“方姨”的母女情感 怀孕期间与“方姨”的一段“蜜月”情 神秘的“七叔” 忘不掉的于叔 段续擎眼中的“方姨” “方姨”左胸上的疤痕 “芳畿”的画 二十、张钰与“方姥姥” 张钰名字的由来 “方姥姥”对“小波叨”的早期教育 “方姥姥”对金默玉、李香兰、小方八郎的怀念 “方姥姥”为小张钰画肖像 “方姥姥”的“舞瘾” 身手敏捷的“方姥姥” “方姥姥”与川岛芳子相同的《蒙古姑娘》 “方姥姥”的“伤、痛” 张钰眼中的“方姥姥” 为“方姥姥”两次画像 马连良的唱片 “方姥姥”的蒙古族情结 二十一、调查考证的重大突破——卜世纪50年代中期有人见过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天津会议”期间的一句闲话触动了本书作者的敏感神经 川岛芳子逃脱死刑有了人证 德崇先生与段续擎女士的证言不谋而合 二十二、德崇先生对《日本风情女子浴嬉图》新解 好事多磨 德崇先生对画的新解 爱新觉罗皇族的习俗 二十三、日本学者再添“新证” 《日本风情女子浴嬉图》是临摹画 小巧高档的望远镜与川岛芳子 李香兰的唱片 信物掐丝景泰蓝坐狮 二十四、段连祥遗物带给我们的困惑 段连祥保险箱中的“关东军文件” 野崎先生对“关东军文件”提出异议 吉林省社科院专家的鉴定意见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陈列馆的鉴定意见 二十五、小小的信物“坐狮”给川岛芳子“生死之谜”的考证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新文化报》记者和野崎先生采访段续擎 打开信物景泰蓝坐狮的底座漆封——真相大白 长春应化所对“坐狮”及炉渣的鉴定 我们对信物“坐狮”及所藏一纸文字的解读写在后面的话
一、清王朝肃亲王善耆的十四“格格”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个王朝。自努尔哈赤公元1616年统一东北,建立后金;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朝灭亡,第三个皇帝顺治(福临)入主北京,传承十二代,统治中国268年。 肃亲王是清王朝八大世袭皇族王爷之一(俗称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第一代肃亲王,就是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皇长子豪格。第十代肃亲王(最后一代)善耆,1898年继承王位(32岁),是清王朝被推翻前的民政部大臣。 善耆有5个王妃(满族王爷妃子称福晋):1个正妃,4个侧妃;子女38人:21个阿哥(王子),17个格格(王女)。 川岛芳子是善耆最宠爱的四侧妃张佳氏所生的第十四格格。满族名字:爱新觉罗?显玗。 1906年1月25日——即清光绪32年,丙午年正月初一那天,肃王府上下人等都沉浸在欢度新春佳节之时,从王府西花园四侧妃张佳氏的院落里传来了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 “生个什么?”善耆长舒了一口气忙问道。 “回禀王爷,是位千金格格。”当值的听差行了个打千礼报告着。 王爷紧皱双眉,转身就走。按照他迷信的想法,心爱的王妃,为什么偏偏赶在丙午马年生这个闺女?因为他信奉,在十二生肖中有一个禁条:“白马犯青牛”。四侧妃正是属牛的。他担心这母女命相相克。幸好,他摇了几卦,都是上上签,心情才平静了-一些。晚上,王府管家又请来了北京有名的“命相专家”半仙铁拐李,给王爷摇了两卦,并为刚出生的十四格格细批了生辰八字:这位小姐生来命大、福大、寿大、禄更大。倘是公子,将来必是大清国的重臣宰相,虽是女儿,也将是位朝廷命妇或巾帼英雄。“半仙”算完卦后,善耆便一扫心中的不快,自此越来越喜爱和看中他这位大富大贵之命的王女了。其实,那位王府管家是四侧妃张佳氏娘家的侄儿,四侧妃张佳氏在分娩时,一听接生婆告诉她是女孩,又是在马年,一种怕失宠的恐惧心理,使她派出了娘家侄子,请来了能说会道的半仙铁拐李,借他的嘴使王爷高兴而不产生忌讳。这小小的“闺房小计”,却使身为军咨大臣的王爷完全信以为真了。自此以后,四侧妃张佳氏不但没有因马年生个女孩而失宠,相反,十四格格却得到了王爷的特别宠爱,成了他的掌上明珠。为了盼望这颗千金美玉日后能够荣宗耀祖,善耆给她取名“显玗”…… 要介绍川岛芳子传奇的前半生,就不能不先介绍其生父善者与其养父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的关系。 1900年,也就是清光绪26年庚子年,在中国北方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这一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善耆曾护驾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惶逃往西安。两个月后,慈禧又派他和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勖回京,一方面探视情况,一方面会同北洋大臣李鸿章料理善后。 就在这期间,川岛浪速作为八国联军中日军的一名三等翻译官来到中国。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紫禁城的时候,川岛浪速展现了他的雄辩口才和过人胆识。当时的英、法军指挥官都认为,不攻陷紫禁城就不算真正占领了北京。而川岛浪速则主张,依靠和谈和平地进入紫禁城。最后,他成功地说服了英、法军的指挥官们,并由他在紫禁城的神武门城楼前喊话(川岛浪速精通汉语),使八国联军没费一枪一炮就进入了紫禁城,紫禁城也因此避免了炮火的摧残。这一切,都被站在紫禁城门楼上的善耆看在眼里。善耆认定:这位有胆识的日本人,通过喊话就让紫禁城免受了炮火的洗劫,以后还可以依靠他的才干为大清朝出力。所以,善耆开始有目的地与川岛浪速交往起来。 原来,肃王府在清廷皇族八大王府中,是占地最多,也最为豪华阔绰的一座官邸。但在八国联军的猛烈炮火下,却化为了灰烬。因此,善耆回京,只得暂借奕勖的庆王府存身。川岛浪速在庆王府拜见善耆的时候,对肃王府被毁深表歉意地说:“此次庚子事变,受害最大的莫过于王爷了,我对此深表同情。” 身着朝服的善耆,两手抱拳,面带微笑,用和缓的口吻回道: “哪里,哪里。我个人的损失是不足挂齿的小事,而此次国家遭受的打击,却是促使吾辈觉醒的警钟。对我大清国来说,应将此次教训引以为戒。日本国与我大清国应协力一致,维护东亚大局。我认为,通过这次变乱,我大清国取得了与贵国建立深交的机会,我也结识了川岛兄,远胜于鄙人一座私宅的损失。” 善耆这番话,决非虚与委蛇客套之意。自川岛浪速拜会他以后,的确给他俩带来了私人间“深交的机会”。身兼清廷民政部尚书(大臣)的王爷善者,为了镇压民众和维持治安的需要,便上报清廷任命川岛浪速为他所创办、培养警务人员的“北京警务学堂”总监。最后,川岛浪速做到了清王朝客卿二品的官爵,相当于日本皇家的正二品官职。他俩人的亲密关系,已经超越了两国的关系。他俩经常在一起饮酒作乐,交流政见主张,是那么的情投意合,亲如兄弟。 1907年冬季的一天清晨,北京的街头正飘着雪花,善耆乘坐一台绿呢小轿,由城郊新落成的肃王府,朝东单三条胡同的川岛府邸奔去。对相交7年多的肃亲王善耆一大早突访寒舍,川岛浪速有些不知所措,赶紧把王爷让至温暖如春的书房,喝着芬芳的花露香茶,互相倾吐着生平抱负。当他俩谈到清廷皇族的日渐衰败,如何振兴皇室的主张时,善耆情绪振奋,一拍大腿,用洪钟般的嗓音说道: “川岛兄,你的理想抱负与我完全一样,为了大清国和大日本帝国的共同利益,你我可否结为手足?” 受宠若惊的川岛浪速,被善耆这一降尊以求的大度感动了,赶忙解释说: “殿下是大清国皇族王爷,又是朝廷命臣,我仅一介布衣,凡夫俗子而已,结为手足,恐不适宜吧?” 善耆微微一笑,然后一抱拳,慷慨陈词道: “川岛总监,兄台所言,乃是市井俗论。皇族也好,王爷也好,均不过是人爵而已,人间最可贵的是天爵。从天爵而论,是不分尊卑的。先人有‘忘年之交’,你我可结为‘忘爵之交’。” 川岛浪速被善耆这番话,感动得涕泪横流。他立刻吩咐仆人,在正堂摆上香案,点亮红烛,杀歃鸡血,金兰为盟。川岛浪速年长善耆一岁,从此,他与王爷便以手足兄弟相称。 清王朝被中华民国取代后,善耆成为满清皇族中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阴谋复辟的代表人物,自然就与已结为手足之情,热衷策动满蒙独立的川岛浪速及日本关东军人士打得火热。 清王朝被推翻后,日本关东军认为,策划“满蒙独立”的时机已经成熟。他们首先认可了善者这个幻想复辟的头面人物。当年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福岛安正,收到了日本政府打给他的一封军用电报。电文写道: “大日本帝国同意肃亲王实现其复清夙愿。援助肃亲王,首先应考虑满州独立,望尽快决定肃亲王方面的谈判代表。” 这一难得的好运气,又一次降临到了川岛浪速的头上。从青年时代就器重川岛的福岛安正大将,立刻用十万火急的电报把川岛浪速召回东京,向他传达了日本政府同意扶植肃亲王善耆复辟满清,重建满州基业的决定。并委派他把这一消息亲自带给善耆。川岛浪速领旨后,如获至宝,席不暇暖,连夜赶回北京。善耆自然是喜出望外。他为川岛浪速设宴接风,把盏敬酒,并拍着川岛浪速的肩膀说: “请回禀贵国政府,何须劳神再选谈判对手?依弟之见,吾兄即是我的谈判全权代表!” 善耆这话一出口,惊得川岛浪速目瞪口呆,又欣喜若狂。他赶忙说: “愚兄出身卑贱,人微言轻,难当此大任,亦恐敝国不接受。” 果不出川岛所料,没过几天,日本东京传来密电,否决了由川岛浪速担当肃亲王善耆谈判代表的建议,并饬令火速“另物色适合人选”。原来,日本帝国政府一向重视资格、阅历,无论怎么说,是不可能接受一个三等翻译官出身的川岛浪速作谈判对手的。川岛浪速无奈地又回到肃王府面陈一切。肃亲王也颇为不平,但又安慰川岛说: “大哥,你放心,除了你,谁也代表不了我,我只要你担任我的谈判代表。” 善耆这一席话,使川岛浪速感激涕零。他按照中国人的礼节习惯,立马给王爷来了一个大清朝的“单腿跪”。
《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内容关乎特定年代中日两国间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肃亲王善耆出于大清的复辟之业,把川岛芳子送交日本“义父”)川岛浪速寄养,由此而与当年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以及后来成为日本侵华头面人物的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和多田骏等结缘,为日后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两国人民都造成巨大灾难的历史悲剧奠定基础。
无
所有物证都可以在 古董旧货市场买到,川岛临摹的芳几“日本女子风情画”,与日本浮世绘落合芳几《竞细腰雪柳凤吕》中葫芦签章如真也是广幸,有说即印刷商广冈幸助,则证明整件事是谬误!
望远镜刻字为HK,不是KH,刻字如此粗鲁,根本不可能是川岛的用品!
狮子、文件箱、唱机、唱片、《蒙古族民间故事集》、画片,都可在古董旧货市场买到,如潘家园,不信你们去逛逛。
《蒙古族民间故事集》说如同新的,如在经常颠沛流离中携带看,根本不可能是如此新的,只有在旧货市场才能收购,“映月”二字就是原藏家的签名。
方佬画张钰小时候的画,根本是七十年代的普通画画人的风格,没一点川岛浮世绘或旧中国画的风格!
秀竹半对对联,也可在旧市场购得,可设想是先购得对联在设计人物!
以上所有都指向张钰母女姥爷作假。
本案不是没有出路,但不是这些!
李刚、何景方没有识别旧货、文物的能力,比如关东军图、竟是简体中文,可见。
本案不是没有出路,但不是这些!
王庆祥是严肃的学者,更应要明白此中道理。应多逛旧货市场。
4年前看过网上的视频,现在再回顾一下,书中更为详实地记录了事件的原委。如果我们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或许川岛芳子只是想利用日本人达到她复国的野心,可惜她不过是一个牺牲品罢了。我想她之所以隐姓埋名不只是逃避惩罚。她后期信佛修行,也算是对自己前半生的反省和交待了。
川岛芳子生死之谜新证”
这个人物实在应该钉子历史的耻辱柱上,死活之谜也不重要了
可读性很强,解密了外人所不知道的内幕,让我眼界大开,非常高兴买到了这本书,感谢当当。
还可以,算是物有所值吧,赞。
书写的很好!
作者辛苦了,顺着残缺的历史向大家讲述惊天的秘密,
很辛苦!
我不相信是金钱的驱动,是有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
扭曲的灵魂有忏悔的时刻,万恶的人生,是佛指引最后的道路。
我感怀很久,古人讲忠义二字,“义”字大于天。
这是历史上最忠贞的奴仆,致死为主人保守秘密, 可歌可泣。
精彩!
芳子,死与没有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人,做了一些在你看来有辱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但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在那样一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子,肩负着光复满清的重任,对于父亲临死遗言的错误的理解,导致了糊涂年代,糊涂事情,所以芳子本身也是可悲,如不是有着皇族的血统、如不是有着那样的生父,或许她也和你、我一样。
本来以为是本很求实的书,但是看过之后发现,前半部份有太多描写带有明显的感情成份.
记实的东西,应该多点客观成份,少点主观色彩.
这是本研究人的书,而不是批判大会
这本书我找了很久后来又买回来看了以后觉得文章最后也没写出个什么具体的结论,就像大多类似的未解之谜一样,写的虎头蛇尾,煞有介事,但结果不明!!看过之后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