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朗诵诗经典

陆澄 编 百家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百家  

作者:

陆澄 编  

页数:

265  

前言

  欣逢共和国六十华诞,献上这一份诗意凝成的贺礼。  这不啻是一腔情意的文字倾吐,它将经由一个个美妙的歌喉化为如涛的声浪,从神州处处奔涌而出,为共和国的寿喜,为六十年的卓绝和非凡、辉煌和美丽、豪迈和荣光,添一重欢乐嘉庆之色。我们的民族,向有诗乐礼贺的传统,尤其是承平年月,正所谓“天下大定……弦歌诗诵。”(《礼记·乐记》)古人称此“歌”、“诵”为“德音”、“治世之音”。伟大的民族,腾飞的时代,奋进的年华,沸腾的生活,正需要这样的黄钟大吕,或洪亮奔放,或激越铿锵,或雄浑高远,或深沉悠长……“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李贽《焚书·复焦弱侯》)由“爱国”、“壮志”、“情怀”、“人物”四个篇章构成的《中国朗诵诗经典》,正是旨在于共和国大庆之际,传播盛世强音,激荡万众真情,振奋民族精神。  应当感谢我们的民族,赋予我们如歌般美妙动听的母语,四百多个音节,再加“阴阳上去”,我们可以随情遣声,写就的诗词篇章抑扬顿挫,张弛跌宕,有“韵”有“律”,可“吟”可“诵”,成为文字的音符、语言的乐曲。可以说,中华诗词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吟诵”结下了不解之缘。诗词吟诵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它已不仅仅是诗人骚客们独拥的风雅情趣,而广泛成为历代先贤圣哲的文治之道,如古时有通过诵读熟习经书的“诵数”、通过背诵加强记忆的“诵忆”、以诵诗来谏戒的“诵谏”等等;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中写道:“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自居易在《和寄问刘白》一诗中则推崇“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的境界。这一切与“诵”相关的观念、行为,几乎可以构成一种“诵文化”。中华诗词的这种可诵性特质以及读诵并重的传统,对以诗歌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文化演进过程中,诗词吟诵本身也逐渐趋于固定化、系统化和规约化,形成了一种诗词有声表达格式,并诉诸言传口授。

内容概要

  应当感谢我们的民族,赋予我们如歌般美妙动听的母语,四百多个音节,再加“阴阳上去”,我们可以随情遣声,写就的诗词篇章抑扬顿挫,张弛跌宕,有“韵”有“律”,可“吟”可“诵”,成为文字的音符、语言的乐曲。可以说,中华诗词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吟诵”结下了不解之缘。诗词吟诵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它已不仅仅是诗人骚客们独拥的风雅情趣,而广泛成为历代先贤圣哲的文治之道,如古时有通过诵读熟习经书的“诵数”、通过背诵加强记忆的“诵忆”、以诵诗来谏戒的“诵谏”等等;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中写道:“陶冶性灵在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自居易在《和寄问刘白》一诗中则推崇“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的境界。这一切与“诵”相关的观念、行为,几乎可以构成一种“诵文化”。中华诗词的这种可诵性特质以及读诵并重的传统,对以诗歌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文化的普及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文化演进过程中,诗词吟诵本身也逐渐趋于固定化、系统化和规约化,形成了一种诗词有声表达格式,并诉诸言传口授。

书籍目录

爱国篇一句话祖国,我要永远为你歌唱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淘出一个金子般的中国中国在为年轻的声音鼓掌写给祖国一个带“龙”字的民族祖国啊,我要燃烧我追随在祖国之后祖国恋祖国,我是永远属于你的中华,中华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中国,行色匆匆地走进黎明中国世纪《黄河大合唱》随想沉思——写于圆明园遗址并献给祖国的诗唱给祖国的歌关于祖国唱给祖国祖国啊……在秋天,说出祖国的名字故乡啊,中国风筝——献给祖国我是吃中国奶长大的人夜雨台北一片槐树叶春天,遂想起乡愁乡愁四韵月是故乡的圆祖国,我也是您的儿女呀!壮志篇1997.7.1零时的风景——写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时辰2008年8月8号奥运奔跑的圣火今夜,五环的名字叫做北京鸟巢里,梦想破壳而出奥运之梦中国印随想驾起祥云跑啊,圣火月亮,我们来了——为“嫦娥一号”放歌跨越苍穹——献给“神七”问天大山就是祖国——写给晋西北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驻地中国,五月的泪水同一律国歌,在废墟下响起中国钟摆此刻,历史开始读秒特殊党费情怀篇原野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理想光的赞歌我是青年致橡树我应该是一角大西北的土地爱你千万年——致长城绿色的脚印明天我们毕业微笑编钟赋长江情思沙如果没有花朵种子的梦褐色的脊梁广场鸽五月,中国的农村啊,这儿正是春天生活是多么广阔相信未来我们是大运河的子孙大森林之恋中国的除夕龙灯舞中秋月月是故乡明春天的后面不是秋明天会更美好——给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人物篇毛泽东的书法周总理,你在哪里?老人与海伟大的构想一盏灯亮起来先烈焦裕禄热血在大庆想起一个人——给铁人王进喜省委书记对他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没有忘记城市英雄中国女性:永生的和平鸽——献给我们同龄的中国士兵我的名字叫:兵我学会了——立正在祖国的高山之巅九月献辞

章节摘录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但我不是一只画眉,  更不是一只夜莺,  我的粗糙的歌喉,  传不出婉转的柔腔。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但我不要歌唱万里长城,  也不要歌唱浩荡的长江;  因为长城挡不住敌骑的南侵,  长江已经变成了敌人的“军港”。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但我不歌唱你逝去的光荣,  也不要歌唱你往昔的威望;  因为那只是一种自我陶醉,  那只是一副可怜的阿Q相。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是一只杜鹃,  我的嘴边有血在淌;  我是一只乌鸦,  我的声音常被认作不祥。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唱出你现在的情况,  也要唱出你未来的希望;  我要唱出漆黑的暗夜,  和那暗夜中透露的曙光。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唱出你重重苦难,  你的遍体创伤——  水灾、旱灾、蝗灾、匪祸……  人民是长年的转徙流亡!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唱出敌人的残虐,  敌人的猖狂——  他们怎样地活埋我们的同胞,  怎样地把男女老幼充当狼犬食粮。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唱出汉奸的无耻,  国贼的丑恶形状——  他们怎样地勾结敌人,  怎样地出卖和投降。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唱出义勇军的神勇,  东北同胞的刚强——  他们怎样地苦斗在冰天雪地,  怎样地使敌人狼狈、惊惶。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要唱出全国民众的觉醒,  抗敌怒潮的高涨——  他们怎样地团结在一起,  怎样地准备跟敌人算账。  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愿为你唱哑我的嗓音,  我愿为你唱破我的口腔;  我要从无边的暗夜里:  唱出一个大天亮!  祖国,我要永远为你歌唱!  直到你从镣铐当中得到解放!  这是老诗人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诗篇,他对祖国的歌唱蹊径独辟,不同凡响之处正在于务实、坦诚、深沉而嘹亮。诗作回避了抽象空洞的赞美,紧紧抓住现实的“苦难”和“创伤”层层推进,作品虽以“为你歌唱”为题,前面却从“不歌唱”着笔,从而增强了对祖国危亡深层忧患的情感色彩。“但我不要歌唱万里长城……”和“但我不歌唱你逝去的光荣……”两小节要深沉地诵出,与下面“我要唱出”的部分形成对照。这是一首赞歌,也是一首悲歌,更是一首战歌,因此总的基调应该悲壮而激昂。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年轻时就喜爱诗歌,深感阅读优秀诗篇可以启迪我们的心智,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很多诗篇给了我追求理想的勇气,给了我追求真善美的力量,使我在火热的生活中完善自我,向着高尚的人生目标迈进,《中国朗诵诗经典》一书的出版无疑给广大诗歌朗诵爱好者提供了一份可贵的精神食粮,为蓬蓬勃勃开展的群众性诗歌朗诵活动贡献了一份力量  ——著名表演艺术家 泰怡  自中央有关部门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无论是专业的语言艺术工作者,还是大中小学生以及普通市民,都积极投入到朗诵艺术活动中来,朗诵活动已成为当下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值此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庆之际,出版《中国朗诵诗经典》这样一本诗集,是敬献给伟大祖国与广大朗诵艺术爱好者的一份厚礼。  ——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群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朗诵诗经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