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

【美】迪伊·霍克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

【美】迪伊·霍克  

译者:

张珍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几乎无人知道Visa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组织。它的营业额是沃尔玛的十倍;保守一点讲,其市场价值是通用电器的两倍多。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组织怎么能同时又是世界上最隐形的一个商业机构?维萨相对隐形的原因与其成功的原因是同等重要的。在本书中,Visa的创始人,第一任CEO迪伊.霍克带领读者分享该组织成功的奥秘。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迪伊•霍克 译者:张珍迪伊•霍克,维萨的创始人及荣誉首席执行官,1991年入选“企业名人堂”,成为享此殊荣的30位在世者的其中一位,并于1992年被美国《金钱》(Money)杂志评为“过去25年间最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八大人物”之一。从一个生长于小镇、性格内向的孩子到VISA组织的创始人,迪伊•霍克的故事“对于我们当中正设法培养这种创新的人一定要准备些什么作出了强有力的阐释”(彼得•圣吉)。 译者金吾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兼管理创新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哲学、创新与复杂性研究,著有《生成哲学》等书。

书籍目录

序导言第一章 老猴子思维第二章 小绵羊及其生活中的狮子第三章 遍体鳞伤的小绵羊第四章 在职退休第五章 动物园第六章 卡片搭成的房子第七章 剥洋葱第八章 难以想象第九章 只欠东风第十章 公司还是手杖第十一章 应运而生第十二章 极度平凡的人第十三章 成功的受害者第十四章 黄金联结第十五章 新卡的命名第十六章 打破固有模式第十七章 成功商务的失败第五章 动物园第十八章 宝石轴承第十九章 远离控制,进入有序第二十章 突现现象致谢译后记

章节摘录

走近迪伊•霍克世界最大又最隐形商业机构VISA国际的创始人1991年入选“企业名人堂”的30位在世者之一1992年被Money评为“过去25年间最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八大人物”之一1924年,出生于美国犹他州,从小就厌倦学校和教会带给自己的沉重束缚,尽管那时他还不知怎么形容。1937~1950年,不受管教的青少年时期13岁时就很叛逆,拒不接受传统思想,拒绝服从权威或为获得认可与别人达成一致。14岁时以伪造的洗礼证书宣称自己16岁,在一个罐头工厂找到了一份倒污水的工作。夏季和放学后,做过乳牛场的伙计、洒水车司机、搬运工和屠宰场废弃物部门的工人,也在烈日下铺过柏油、在果园里洒过农药。1951~1967年,屡败屡战的16年1951年夏天,无意中进入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小分支机构工作。他与其他几个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的年轻人,抛开公司的规章制度,无视公司命令,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公司的业绩和利润开始迅速增长。但在公司权力的铁腕和官僚作风的魔爪之下,不到一年,迪伊就被逐出公司。1952年,在没有一个朋友的陌生城市,失业的迪伊开始发狂地找工作,即使工资微薄、毫不起眼。1958年,迪伊流浪到西雅图,在一家金融集团主持筹办消费者借贷业务。他破除传统、创新组织和管理的努力与正统观念及公司权力的铁腕之间又发生了冲突。他又一次失业了。1960年,迪伊在需要负担三个年幼的孩子和沉重的房贷而存款寥寥无几的窘境中进入美国国家商业银行。他成了一名实习生,一个无名小卒,从一个部门调到另一个部门,却整日无所事事。有一天,为了寻找一笔漏掉的存款,他甚至被一个小小的女柜员差遣到地下室翻了2个小时的垃圾桶。谁也没有料到,命运的转机恰恰在此时出现。1967年,迪伊受美国国家商业银行高层之命协助开发信用卡业务。在一项全新的业务面前,迪伊关于组织和管理的非正统想法取得了惊人的成功。1968~1984年,为创建VISA筋疲力尽的16年带着三十多年来一直对组织新概念的向往与实践,迪伊在一度出现的信用卡混乱中,开始了不同寻常的探索。1968年,迪伊发展出一套“价值交换”的全球系统,并藉此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组织——如今的VISA国际。而当时没有复杂性理论、没有互联网、没有企业联盟,也没有信息社会。“VISA的诞生全凭观念、想法和信念的力量”。迪伊不可思议地在2年间使其梦想成为现实,又用了14年将之引导至成熟。1984年,迪伊激流勇退,毅然离开了维萨组织。1984年之后,开始新的冒险他卖掉了整个农场、梦寐以求的住宅、每一亩田地、每一栋建筑、每一棵树、每一件设备以及山泉与池塘,拥抱自然,迎接各种新的可能性的到来。1994年,迪伊展开了一场比VISA更重要的探索,即“混序组织的建立”。年复一年,迪伊与来自数十个不同的行业与领域——医疗保健、教育、宗教、能源、农业、林业、慈善事业、软件开发、金融、海洋渔业、军方、环境保护——的几十个组织中数以千计的人士探讨关于具有混序组织的概念。最终迪伊建立了“混序联盟”,他作为该联盟创始人并担任CEO。“我认为迪伊的个人故事很有帮助,它对我们当中正设法培养这种创新的人一定要准备些什么作出了强有力的阐释。”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之所以认为本书重要,是因为它包含着对我们的未来十分关键但却未曾提出的问题。  ——彼得·圣吉我们面临着各种不断增多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占支配地位的组织的DNA是以机器时代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例如,“所有系统必须由某一个人控制”,只有受到一位强势领袖人物的“推动”,变化才可能发生。但众所周知,在健康的生命系统中,控制是分布式的,变化是动态的。而我们就是太习惯于“必须由某人控制”这一思维定势,所以无法想象其他真正的选择。迪伊的天才就在于他恰恰想到了这一点,然后构建了一种清晰的哲学并有着把这种哲学引入生活的操作设计能力。   ——彼得?圣吉 无论是军方、商界还是人文学科领域,我们当下最优先考虑的是各种能有效组织人类活动的新的、值得仿效的行事方式,以适应这个发生了剧烈变化的时代。在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关于组织的方法中,迪伊?霍克在《混序》中所提供的无疑是最富创见、最为恰当的方法。毫无疑问,它应列入各行各业领导者的“必读”'、“必懂”类书目中。   ——汤姆?彼得斯 霍克展示了如何用各种普遍适用的结构来取代僵化的官僚体制,这样的结构能够自主呼吸、革新、反应与复原。《混序》一书带来了一场组织革命,如果这个世界对此置之不理,则要自担其发展停滞不前的风险。   ——拉尔夫?纳德 混序维萨——“海星、蜘蛛二合一模式”的卓越典范 几乎无人知道维萨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组织。它的营业额是沃尔玛的十倍;保守一点讲,其市场价值是通用电器的两倍多。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组织怎么能同时又是世界上最隐形的一个商业机构?维萨相对隐形的原因与其成功的原因是同等重要的。 迪伊?霍克是维萨的创始人及荣誉首席执行官。霍克于1991年入选“企业名人堂”,成为享此殊荣的30位在世者的其中一位,并于1992年,被美国《金钱》(Money)杂志评为“过去25年间最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八大人物”之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量组织失败的时代。全球各种类型的组织,无论是政治组织、企业组织还是社会组织,在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都发现自己的事务越来越难以管理,个人与组织的冲突和疏离正日益严重。 如何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组织是当今几乎所有领导者面对的挑战。 迪伊·霍克——从一个生长于小镇、性格内向的孩子到VISA组织的创始人,融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哲学思考,在《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中,描述了一种新的组织文化——混序。 混序组织是一种全新的、与人类心灵与自然相合的“漂亮的组织”。 混序组织是合作与竞争相互交融的组织,所有组织成员都能以独特、自主的方式自由竞争,一旦与整体的利益发生冲突就能自觉放弃自身利益并进行协作。 混序组织是具有高度柔韧性的组织,其形式或功能能够不断自我修正,但不会损及组织的根本目的、性质或原则,个人的才智可以得到尽情发挥…… 如果企业变身混序组织,利润将会滚滚而来。 如果社会接受了混序理念,健康平稳、和谐有序并可持续的发展将成为可能。 在信息和知识爆炸式成长,其成果被广泛而快速地应用的新时代,一切都在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革。为什么我们的组织和管理理念,不能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呢? 《混序》一书决不仅仅是关于维萨是如何创建的令人兴奋的内幕故事,而且也是关于个人与组织改革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本书感情真挚、意义深远、风趣幽默,探索了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并且审视了人类所面临的制度失败。 本书还展示了混序组织是如何在诸如维萨、因特网、世界天气监视网、嗜酒者互诫会等有效的组织中出现的。《混序》是历史、传记与哲学的完美结合,不仅挑战了我们对于组织、管理的思维方式,而且挑战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叙述了一个令人愉悦的好故事。 霍克认为,传统企业严格的等级观念,机械的规章制度以及无所不在的控制,从根本上扼杀了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企业难以灵活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这种命令-控制型的组织形式已经过时,它有悖于人类的本性,已形成了对生物圈的破坏和对社会的伤害,因而,他希望借助生物圈的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组织,一种就像人体、大脑或生物圈一样,可以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组织,这就是混序组织的雏形。 健全的组织必须是开放的,是居于“混沌”和“有序”之间的混序组织。否则,它将会按熵增原理逐步衰退为稳定状态,成为“死”结构。混序组织的中心思想所阐扬的人际关系,会让人由衷地为其中的希望、愿景、价值、意义与自由而共同致力追求。这样的组织将诱发与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建设性,它们才会有不断进取的活力。所以,霍克主张创设创新而务实的混序组织,催化大规模的组织变革,使竞争合作融而为一,以解决重要的社会问题,从而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未来。 维萨国际所采用的“混序组织”其实就是《海星模式》(【美国】奥瑞·布莱福曼、罗德·贝克斯特朗著)所推崇的“蜘蛛、海星二合一模式”。《海星模式》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可以分成两类: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就像蜘蛛,以及现在正在改变着企业和世界面貌的反其道而行之的海星型的组织模式。如果砍掉一只蜘蛛的脑袋,毫无疑问它会死亡;但是砍掉海星的一条腿,它却还会长出一条新腿,就连那只砍掉的腿也会长成一个全新的海星。纯粹的海星式组织非常难以创造收入,而集合了分权与集权优点的混合式组织一方面拥有分权化组织自下而上的方式,另一方面,它具备了集权化组织的结构、控制和赢利能力。因而混合式组织可以在集权与分权的连续“光谱”上占据能赚取最大利润的最佳竞争位置——甜蜜点。有些产业的甜蜜点比较稳定。多数产业的甜蜜点则不断变动,有时向分权方向移动.有时向集权方向移动。 毫无疑问,迪伊·霍克所创建的维萨国际就成功地把握住了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甜蜜点,从而使该机构在近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在对“公司”这种组织产生叛逆的年轻人的头脑中逐渐滋长的概念,跃然而成为其产品由21000个金融机构业主/会员所创造,由10亿多人所使用,在150多个国家的2900万个商业场所购买3.8万亿美元的货物与服务,在全球经济中享有最大的消费者购买力的超级巨无霸式的跨国商业组织。   ——来源 价值中国网 王予


编辑推荐

《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量组织失败的时代。全球各种类型的组织,无论是政治组织、企业组织还是社会组织,在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都发现自己的事务越来越难以管理,个人与组织的冲突和疏离正日益严重。如何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组织是当今几乎所有领导者面对的挑战。迪伊?霍克——从一个生长于小镇、性格内向的孩子到VISA组织的创始人,融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哲学思考,在《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中,描述了一种新的组织文化——混序。混序组织是一种全新的、与人类心灵与自然相合的“漂亮的组织”;混序组织是合作与竞争相互交融的组织,所有组织成员都能以独特、自主的方式自由竞争,一旦与整体的利益发生冲突就能自觉放弃自身利益并进行协作;混序组织是具有高度柔韧性的组织,其形式或功能能够不断自我修正,但不会损及组织的根本目的、性质或原则,个人的才智可以得到尽情发挥……如果企业变身混序组织,利润将会滚滚而来。如果社会接受了混序理念,健康平稳、和谐有序并可持续的发展将成为可能。在信息和知识爆炸式成长,其成果被广泛而快速地应用的新时代,一切都在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革。为什么我们的组织和管理理念,不能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混序:维萨与组织的未来形态 PDF格式下载



书中内容非常有启发,很值得一看,特别是对那些以管理别人或被别人管理为痛苦的人。


关于未来的组织形态:未来成功者是在人的潜能发挥与组织上的创新者


领导你自己,领导你的上司,领导你的同辈,雇用好的人员,让他们自由地去做同样的事情。其他所有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


这本书真的十分不错,它以故事或自转的形式讲述了管理和组织的新观念,而且这些新观念跟当下英美关于组织观理和复杂性理论的研究的新成果相当合拍。这本书的英文版我在前年就已经看过,现在这么快又出了中译本,我强烈推荐这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