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各自的朝圣路

周国平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7-2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周国平  

页数:

372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是我1995年4月至1998年散文的结集,在与原出版社合同到期后重新出版。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自成一个系列,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收入了到2002年8月为止将近二十年间我所发表的几乎全部散文。现在,这三种书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方便了读者的选取和配套。  我不知道基督教所许诺的灵魂不死最终能否兑现,但我确信人是有灵魂的,其证据是人并不因肉体欲望的满足而满足,世上有一些人更多地受精神欲望的折磨。我的大部分文章正是为了疗治自己的人生困惑和精神苦恼而写的,将心比心,我相信同时代一定还有许多人和我面临并思索着同样的问题。在本书初版序中,我曾表示:我写作时心中悬着的对象是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我始终读到他们存在的消息。事实证明了我的直觉,我欣慰地发现,我的书不但在青年学生中广有读者,而且在社会各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音,包括相当多的政界、企业界、文化界人士。  常常有人建议我为青年学生写一本哲学读本,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哲学究竟是什么。其实,本书末尾的两组文章,即《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和《精神的故乡》,已经初步地做了这件事,对哲学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读一下。今后倘若有时间,我愿意再写一本书,系统地阐述我所理解的哲学。  不久前,有一位可爱的读者做了一件可爱的事。她从我的书中选取一些段落,自己朗诵和配乐,刻成光盘,分送给她的朋友,据说极受欢迎。有一天,她来访问我,把这张光盘放给我听。她朗诵得非常自然,仿佛是某个灵魂直接发出的声音,不过那不是我的灵魂,我觉得好像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内容。听完后,我半晌无言,最后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特受教育,没想到我这样会教育人。”这次经验使我约略体会了别人——当然是那些喜欢我的读者——读我的作品时的感觉,这个感觉将常留在我的心间,鼓励我为自己也为我的可爱的读者们继续写作。  2003.12.22

内容概要

  《各自的朝圣路》是作者1995年4月至1998年散文的结集,在与原出版社全同到期后重新出版。作者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自成一个系列,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收入了到2002年8月为止将近二十年间的我所发表的几乎全部散文。现在,这三种书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方便了读者的选取和配套。

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中《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故事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教材。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书籍目录

第二版序第一版序第一章 朝圣的心路苦难的精神价值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在黑暗中并肩行走精神生活的哲学孤独的价值勇气证明信仰第二章 守望者语守望的角度被废黜的国王在沉默中面对有所敬畏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哲学的命运名人和明星读书的癖好哲学与精神生活都市里的外乡人记住回家的路愉快是基本标准第三章 文学的安静私人写作小说的智慧读《务虚笔记》的笔记第四章 不时髦的读书人不只属于历史给成人读的童话也重读安徒生临终的苏格拉底《李白与杜甫》内外回到世界名著简洁的力量世上本无奇迹第五章 爱者的反思第六章 科学与人文第七章 闲文或时文第八章 序评无类第九章 准学术谈第十章 并非争鸣第十一章 自叙和访谈第十二章 精神的故乡第十三章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

章节摘录

  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对于各种不杀生、动物保护、素食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过去我都不甚看重,不承认它们具有真正的伦理意义,只承认有生态的意义。在我眼里,凡是把这些东西当做一种道德信念遵奉的人都未免小题大做,不适当地扩大了伦理的范围。我认为伦理仅仅与人类有关,在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太度上不存在精神性的伦理问题,只存在利益问题,生态保护也无非是要为人类的长远利益考虑罢了。我还认为若把这类理论伦理学化,在实践上是完全行不通的,彻底不杀生只人导致人类灭绝。可是,在了解了史怀特所创立的“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之后,我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  史怀特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也是动物保护运动的早期倡导者。他明确地提出:“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编辑推荐

  我不知道基督教所许诺的灵魂不死最终能否兑现,但我确信人是有灵魂的,其证据是人并不因肉体欲望的满足而满足,世上有一些人更多地受精神欲望的折磨。我的大部分文章正是为了疗治自己的人生困惑和精神苦恼而写的,将心比心,我相信同时代一定还有许多人和我面临并思索着同样的问题。在《各自的朝圣路》初版序中,我曾表示:我写作时心中悬着的对象是隐藏在人群里的今日的朝圣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我始终读到他们存在的消息。事实证明了我的直觉,我欣慰地发现,我的书不但在青年学生中广有读者,而且在社会各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知音,包括相当多的政界、企业界、文化界人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各自的朝圣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