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东黄河民俗

山曼 济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作者:

山曼  

内容概要

《山东黄河民俗》一书所记述的,就是山东黄河流域的民俗事像。 生活在黄河两岸的“黄河人”,都是喝着黄河水、滚着黄河泥长大的,因此他们的许多生活习俗,都与黄河有关。因为黄河的水利能造福于人,同时洪水又经常给人们带来灾害,于是便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防洪筑堤民俗、航运交通民俗、生产习俗等,并由此而产生了夯歌、硪号等民间口头文学。这里人们住的,是能防水淹的“台房”;穿的,是黄河本色的土布——“紫花布”;就连小孩子睡的襁褓,也是用黄土制成的“土裤”。这种“土裤”,不但使孩子睡在里面暖暖和和,且“又消炎败火,不落毛病”,故有谣唱道:“黄河小孩呀,真幸福。穿土裤呀,不出屋。”“黄河人”生性豪放,一些平常的饮宴也常与外地大不相同。吃饭,他们常在大街上“摆饭场”:几十条大汉各端着一个盛满饭的大海碗,蹲在地上,围在一起,边吃边谈。喝酒,更沿袭着“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遗风,“有菜无酒不留客,有酒无菜是好席”。亲友相聚,常常“一醉方休”。可以说,黄河有多粗犷,这里的风习就有多粗犷;黄河有多豪迈,这里的风习就又多豪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本知识性的民俗读物,本书不但有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更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生活体验,这一点弥足珍贵。本书的主编和主要作者山曼,“曾经有八个年头,年年都沿黄河行走几十天,一路采集这条伟大的母亲河的民俗资料。”另三位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黄河人”。有的在黄河滩中长大,对黄河民俗的种种细节记述得生动形象,细致入微;有的数十年如一日地在黄河边务农,在黄土地中摸爬滚打,练就了多项过硬本领,因而许多民俗事象写起来得心应手,真实翔实,栩栩如生。

作者简介

山曼,本名单丕艮,烟台师范学院教授,1935年出生于山东黄县城后邹家村。多年从事民俗调查与研究,著有《山东民俗》、《八仙》、《流动的传统》等书。

书籍目录

总序引言一 防洪筑堤民俗 1 筑堤 2 硪工与硪号 3 防汛抢险 4 河工与河工号子二 航运民俗 1 山东黄河航运的前前后后 2 造船风俗 3 船工习俗 4 船商三 沿黄生产习俗 1 滩区农业 2 河口农业 3 渔业捕捞四 沿黄居民衣饰 1 民间纺织 2 印染习俗 3 特别衣物五 沿黄饮食习俗 1 赶饭场 2 历下菜 3 沿黄小吃 4 沿黄酒俗六 沿黄人家的起居 1 大堤内外的不同生活习惯 2 台房及其他 3 与洪水周旋的沿黄村庄 4 生活起居的简化模式七 沿黄交通民俗 1 渡口·渡船·浮桥 2 著名渡口 3 沿凌过河 4 沿黄陆路交通习俗八 关于黄河的民间信仰和禁忌 1 大王与将军 2 大王庙庙会 3 伙计神 4 河口地区的水神 5 镇水灵物的传说 6 河事禁忌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山东黄河民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