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去东方,收获灵魂

周宁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周宁  

页数:

142  

字数:

8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是才子型的学者,这本书用文学化、传记化的手法将西方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三次入华传教的历史写的趣味盎然。基督教入华,早期经历了三次浪潮。唐贞观九年阿罗本将景教传入东土,曾经有两个世纪的繁荣。然而,孟德高维奴1294年到北京,却发现“中国这些地区从未来过任何一个使徒或使徒的弟子”。元代天主教、景教活跃一时,过后却无声无息,二百年后耶稣会士再度到中国,巴瑞托修士感叹“中国从来没有听到过福音和天主降世的事情”。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创造了基督教入华传教的一段蜜月,雍正禁教后,一切努力荡然无存。本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著,它所讨论的问题是学术的,但讨论的方式却有文化随笔色彩。讲究可读性,将读者设定为关心文化问题、有一定修养的非专业性读者。

作者简介

周宁,博士,1961年生,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次 浪潮:景教僧侣们的功德 一 想象阿罗本 二 许多世纪前福音盛行 三 大唐景教三起三落 四 梦里不知身是客 第二次 浪潮:圣方济各会修士们的努力 一 去东方,九死一生 二 席卷世界的草原风暴 三 东方世界真让人捉摸不透 四 世间将只有一个家,一个牧师 五 野蛮人的家乡是世界的桥梁 六 背起十字架跟从我 七 欧亚大陆一体化与“蒙古和平” 八 去东方,难有收获的旅行 九 条条大路通中国 十 剩下的好时光不多了 第三次 浪潮:耶稣会神父们的适应 一 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进入中国 二 我们是来寻找基督徒和香料的 三 将财富运回家乡,将福音送到世界 四 以中国的方式进入中国 五 福音第三次进入中国 六 洋和尚在中国腹地游荡 七 皇帝的钦天监与上帝的传教士 八 信仰之光或科学之光 九 在沙皇与皇帝之间铤而走险 十 同时被皇帝与教皇抛弃 十一 第三次浪潮落下


编辑推荐

  中国这片土壤,是否适应于福音生长?基督教在西方,是一种“草根”宗教,到中国,却一再周旋在上层社会、外族人群,飞絮般地飘落中华,又飞絮般地零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去东方,收获灵魂 PDF格式下载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用俗世的观点去分析信仰,写到这个水平应该算是不错了。


  福音之路
  柳已青
  
   《去东方,收获灵魂: 中国帝国的福音之路》,是一本有趣的大家写的小书,但它却是历史大课题,中国这片土壤,是否适合福音生长。作者是周宁,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看来是易中天教授的同事。这本书写基督教来中国的历程,有中西交通史的内容,有科技史的内容。在这本不厚的书中,帝王将相在历史的舞台等场,唐朝的藩将、蒙古的骑兵呼啸而过,欧洲的传教士、冒险家、旅行家来回穿梭,大食的商人在欧亚大陆活动连接,葡萄牙的舰队在印度洋横行。周宁将宗教史、科技史、交通史融为一炉,文笔生动,写历史,笔下有意味,不是干巴的史实罗列,而是史中有评,评中有信,信中有雅,雅中有说不出沧桑,既是对历史的关照,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抚慰。这样的文本,展现了中西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外来基督教文化和中国本土思想文化体系的艰难交流和对话。
  
   周宁写基督教早期入华传教,经历了三次浪潮。唐贞观九年,叙利亚高僧阿罗本,自西域入长安,将基督教带入中国。第二次浪潮在蒙元世纪到来,不仅景教复兴,天主教也进入中国。1582年,罗明坚、巴范济神父获准在肇庆建堂,福音第三次进入中国。关于第三次,周宁写道:“耶稣会士扮成‘大西洋和尚’或‘洋进士’,穿起中国服装,学说汉语,读四书五经,介绍西方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帮助中国人制造科学仪器与大炮,带上自鸣钟、地球仪、三棱镜,贡献皇帝,结交权贵。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上帝,为了上帝在东方收获灵魂。”
  
   福音三次来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从大唐帝国的雄浑气象、包容气度,到蒙元时期亚洲和欧洲的陆地交通,再到明朝欧洲传教士从海路进入广州,然后到北京,在明末清初,创造了基督教入华传教的一段蜜月期。周宁以传记的手法,写上帝福音的中国之旅,“飞絮般地飘落中华,又飞絮般地零落…… ”在我看来,是不动声色地将中西历史和文化放在基督教的视角下观照。最后的结果是——雍正禁教,耶稣会士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荡然无存。“中华帝国有自足的政治经济体系与自足的文化思想体系,既不需要西方的财物,也不需要他们的上帝。”这个来自于历史的结论,如果联系到后面的历史来看,是如此无奈和苍凉,基督教再来时,是伴随着鸦片战争、轮船和大炮,挡也挡不住了。
  
  《去东方,收获灵魂——中国帝国的福音之路》 周宁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2月版 14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