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易中天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易中天  

页数:

206  

Tag标签:

无  

前言

阴云与曙光1787年9月17日,在经过了最后一次小小的修改后,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决定在他们两天前完成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联邦宪法》)草案上签名作证,并将这部宪法提交邦联议会和各邦代表大会批准。当最后几名代表签字时,81岁高龄的宾夕法尼亚代表,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深邃的目光越过会议主席的椅子,凝视着对面墙上的一件艺术品。那是一幅油画。在那幅油画上,一轮红日正在喷薄而出。富兰克林对身边的代表说,日出是不好画的。油画家已经发现,他们很难使自己画的旭日区别于落日。这段时间,我一直注视着主席身后的这幅画,心中充满希望和担忧,无法断定这太阳究竟是在东升还是在西落。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它是在升起,而不是在落下。富兰克林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话语令人感动,但事情却并没有那么乐观。作为制宪会议的积极参与者,富兰克林博士应该知道这次会议开得并不顺利。先是有人迟到,后是有人早退,罗德岛则始终不肯派代表参加。而且,尽管富兰克林本人在签字前作了最后的劝说,他的发言充满智慧和情感、大义和真诚,感人至深,但仍有三位代表拒绝签字。他们是:弗吉尼亚代表爱德蒙‘伦道夫、乔治.梅森和马萨诸塞代表艾尔布里奇·格里。这三个人的声望和地位都举足轻重:艾尔布里奇·格里是美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曾先后在《独立宣言》和《邦联条例》上签字;乔治·梅森是弗吉尼亚宪法的制定者之一,起草了其中的“权利法案”,后来被称作美国“权利法案之父”;爱德蒙·伦道夫则是制宪会议的发起人之一,正是他,作为会议的第一位正式发言人,向代表们陈述了召开这次会议的原因和意义,并提出了他的代表团草拟的制宪方案(即《弗吉尼亚方案》,又称《伦道夫方案》),从而揭开了会议的主题。这样三个人最后居然拒绝签字,宪法的命运和前途实在堪忧。事实上,制宪会议以后,这三个人都先后公布了自己拒不签字的原因,从而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宪法运动。爱德蒙‘伦道夫在弗吉尼亚议会上陈述拒签理由,坚决要求召开第二次制宪会议。乔治·梅森作为反对派领袖,和后来被称作“美国宪法之父”的詹姆斯·麦迪逊展开舌战,使宪法在弗吉尼亚迟迟不能得到批准。艾尔布里奇·格里回到马萨诸塞以后,也带头反对批准联邦宪法。伦道夫、梅森和格里并不是孤零零的三个人。他们的背后,有庞大的利益集团,有众多的支持者,也有代表着人类普世原则的信念作为支撑。总之,支持和反对宪法草案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正是这些复杂的原因,不但使制宪会议的时问长达三四个月之久,而且整个过程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几近成形的方案好几次差一点胎死腹中。只是由于争论的双方都表现出冷静理智的态度,居中调解的一方又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宪会议才渡过了一次又一次难关,最后达成协议。但即便如此,这部千辛万苦才制定出来的宪法,直至一年半以后的1789年3月4日才正式生效,富兰克林心中的那颗太阳才好歹算是跃出了地平线。这可真是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难产,当然并非因为有人“从中作梗”。实际上,力主通过宪法的人(他们被称作“联邦主义者”)和那些反对派(他们被称作“反联邦主义者”),都是合众国和联邦宪法的缔造者。他们的思想,都融入了美国的立国精神和立法精神。而且,正是由于吸纳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美国宪法才成为一部最能体现宪政与共和精神的宪法。只不过这样一来,日出大西洋的过程,就注定只能是曲折坎坷,既见曙光,又密布阴云了。那就让我们远距离地观赏一下这幅壮丽图景吧!

内容概要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作者易中天,美国这个国家确实与众不同。她不是先建国后制宪(夺取全国政权后制定和颁布宪法),而是先制宪后建国(先制定和批准宪法,然后依据宪法建立国家体制),至少也是制宪与建国同步,制宪过程既建国过程。在1787年费城会议上起草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其中包含着一个精巧的设计。正是这个设计,创造了一种既民主又共和的体制,并充分地体现了宪政与法治地精神,从而使这个稚嫩地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地超级大国。虽然当时地争论之激烈,过程之艰难令人难以相信,但这样一个精巧地设计,在二百多年以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使人惊叹不已,即使是美国人的底线很简单,只不过“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样几个字。

作者简介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若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作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

书籍目录

引言 阴云与曙光第一章 事出有因一 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二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三 费城不是梁山泊四 光荣与权力第二章 疑云重重一 牵头者二 麻烦与问题三 摸石头过河四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三章 针锋相对一 修约还是制宪二 谁来批准宪法三 合众国向何处去四 蛋糕应该怎么分第四章 剑拔弩张一 逼上梁山二 大邦和小邦三 唇枪舌剑四 上帝也帮不了忙第五章 柳暗花明一 解铃不是系铃人二 决不让步三 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四 伟大的妥协第六章 严防死守一 总统是个难题二 防官如防贼三 千头万绪四 连环扣与防火墙第七章 祸起萧墙一 根本的共识二 拒绝签字三 最后的劝说四 两种反对派第八章 尘埃落定一 旗开得胜二 千呼万唤始出来三 活着的宪法四 余音与余波余论 原则与妥协附录一 制宪会议进程与辩论记要附录二 制宪会议代表名单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和这位巴特勒先生来自同一个邦(南卡罗来纳)的两位平克尼代表却有疑问。29岁的查尔斯-平克尼先生很想弄明白,伦道夫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要完全废除各邦政府;4l岁的科兹沃斯·平克尼将军则怀疑,本次会议究竟有没有权力撇开《邦联条例》另起炉灶。后一个问题一时无人应答,伦道夫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也很含糊其辞。他说他的发言不过抛砖引玉,具体的主张希望大家讨论。反倒是宾夕法尼亚的古文诺·莫里斯作了解释。古文诺·莫里斯说,“全国最高政府”就是具有完整和强制性运作功能的机构,而不是仅仅出于良好愿望的契约性结盟。他认为,在所有的政治实体中,都必须有一个最高权力,而且也只能有一个。因此,在美利坚合众国,最高权力应该掌握在全国政府而不是各邦政府手中。这一席发言意义重大,因为它确立了合众国主权的独立性和崇高性原则。 乔治·梅森(宾夕法尼亚)赞成这个意见,康涅狄格的罗杰·谢尔曼反对,特拉华代表里德则提出一个通融办法,把“全国最高政府”改为“更为有效的政府”。可见大家都对邦联议会的软弱不满,又对未来的那个政府心存疑虑。可惜里德先生的提议没有被通过。因为什么叫“更为有效的”,实在是说不清楚。于是,由南卡罗来纳的巴特勒提议,会议进行表决并通过决议:应该建立一个由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组成的全国政府。 这是制宪会议做出的第一个政治决议,会议也因此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应该承认,这一步迈得还是蛮踏实的。因为在场的8个邦有6个赞成,纽约代表团赞成反对各半(汉密尔顿赞成、罗伯特·雅茨反对),只有康涅狄格投了反对票。5月30日这天,康涅狄格代表团只有两位代表——老革命罗杰·谢尔曼和政治家奥立维·艾尔斯沃斯(他们的第三位代表威廉·萨缪尔·约翰逊要到6月2日才来)。这说明谢尔曼和艾尔斯沃斯都投了反对票。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两位先生在制宪会议上的作用极其重要,因此提请读者予以注意。 P25

后记

在1787年费城会议上起草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其中包含着一个精巧的设计。正是这个设计,创造了一种既民主又共和的体制,并充分地体现了宪政与法治的精神,从而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因此我相信,一定有不少关心宪政的朋友和我一样,很想知道这样一部宪法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令人高兴的是,2003年1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尹宣先生翻译的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所著《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麦迪逊的这部《辩论》,记录了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制宪会议的全过程,自始至终,一天不缺;尹宣先生的译笔又好,且注释极为详尽,因此读来不仅欢快流畅,而且惊心动魄,受益良多。所以我实在忍不住要把这个故事重讲一遍,以便有更多的人来分享这种感受。重讲的原因,是因为尹宣先生翻译的这部《辩论》,不但是研究美国宪法和历史的重要文献,而且是一部标准的学术著作,阅读起来并非没有一定难度;而像我这样关心宪政问题,却又并非研究宪法,更非专门研究美国宪法史的人,还真是不在少数。他们未必有时间和耐心读完这部长达63万字的巨著。我一贯认为,学术是一种好东西,好东西就应该有更多的人分享;而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就只能换一种表述方式。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我想把这段过程,写得像侦探小说或者电视连续剧一样好看。当然,为了忠实于历史,我不能不大量引述《辩论》一书中的材料,但限于体例,恕不能一一注明,只能在此作一总注,即制宪代表所有的发言,均引自尹译本《辩论》一书。而且,为方便读者阅读计,不少已经改写,但求传达其意而已。如撰写研究论文,仍请引用尹译本,勿以本书为凭。我希望这并不至于侵犯了尹宣先生的著作权。而且,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尹宣先生和辽宁教育出版社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谢他和他们为我们翻译和出版了这本好书。本书的出版多承山东画报出版社刘传喜先生和责任编辑董明庆先生费心费力,在此谨致谢意! 易中天 2004年5月5日


编辑推荐

在1787年费城会议上起草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其中包含着一个精巧的设计。正是这个设计,创造了一种既民主又共和的体制,并充分地体现了宪政与法治的精神,从而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因此我相信,一定有不少关心宪政的朋友,很想知道这样一部宪法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作者用活泼生动的笔调记录了制宪会议的全过程,写得像侦探小说、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好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PDF格式下载



虽然是薄薄的一本,但写的很有深度


易中天就是简化了辽宁教育的那套辩论,再加上几本国内其他书里的论述,改写过后的文字,还不如原来的好读。和林达夫妇一比,易老先生只配讲讲百家讲坛。建议喜欢这方面内容的朋友,看看辽教出的辩论和王希的原则与妥协,后者现在有修订本,市面上应该能买到。另外,最近两年出了几本早期美国历史的书也不错,华盛顿传、杰斐逊传,还有两本五月花号的书。辽教还出过华盛顿集,三联出过杰非逊集,潘恩的书现在也有几本了,都可以看一看。易老先生对民主的热情赞扬,精神可佳,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书的质量太差了,才翻了一次就有脱页的.


我是25号下单买的,感觉书还行,包装什么的保护也挺好,就是对快递公司有点话想说。卓越是通过梅州某快递公司配送的,25早上下的单子,晚上就邮件通知说估计28号到,虽然慢是慢了点,好歹也知道28号能拿到书和U盘嘛。但是26号早上10点多吧,我在开会忽略了一个来电,之后该号码继续打来,一个号称“卓越工作人员”(电话那头如是说)的人抱怨我不听电话,让我“马上”到指定地点拿快递,“不要妨碍工作”,无语。到了填送地址,那位“工作人员”态度好得不得了,自顾打自己的电话,让我一边站去!好不容易等电话完了,U盘加书一共是90.9块,他说就收91,让我赶快付钱他要送下一家。我付100块,他还一脸的不愿意,最后在他那厚厚的零钱里面、在有零钱的情况下给我找了9块,然后把东西给我一指,就继续打他的业务电话了,不用签名,不再管我的问题。其实收90.9也好,91也罢,其实让我快点到指定地点收件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支持卓越那么多年,头一遭遇到如此“有理”的“工作人员”,头一次对卓越的服务感觉大不如前,头一次明白一些和我这些懒人一样支持卓越的朋友不再支持卓越的原因……偶不是枪手,也不是上纲上线去说卓越什么不是,细节能否决定卓越的成败偶不好评价,但是请卓越的高层好好想想,到底怎样才是“卓越”的服务。牢骚而已,见谅。


书的印刷的却是太粗糙了点,不过所买的价位也勉强过吧。


这本书是在好几年前,还不知道易中天是谁的时候在书店看中的。讲的是美国宪法制定时各个州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博弈,光是议会成员人数构成是每州均等还是按各州的人数进行配比这个问题就讨论了大半本书。老易试图用通俗搞笑的口气来讲述那段历史,但遗憾的是由于50多个州的名字太难记,各个州的代表的名字更难记。所以我老是看了前面忘了后面,当我看到谁谁谁又发言了,就得翻到前面去看这个人是谁,是哪个州的,是哪种观念的代表。只要能克服这个困难,此书还是值得推荐的。


只是一般书中许多观点不能苟同


易老先生也就最适合说评书给老百姓启蒙一下。各取所需吧,也别抱怨什么。既然好他这口,买了就别叫唤上当。不好这口的,就买正经一点的历史书看。搜索卓越美国历史里面有好几本关于美国立国及宪政的书。最近我买了十套左右这方面的书,获益匪浅!看了这些书,易老的书就只能定性为评书了。至于油画,那本辩论里确实说的是油画,大概本来各版本就有所不同吧。


书脊是粘胶的,容易断裂。


实际上这是易教授的读书笔记,但能把读书笔记写成这样,掏这个钱也值得。读了这本书,你会觉得,有了这部好的宪法,老美不当老大都难。


还是一如既往老易的笔风,诉述的虽然精彩,但不是非常连贯。不过也难为作者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些乡巴佬体现出的民主和奉献精神。不是这些,美国还真强大不起来,可怜我们天朝的百姓们啊。。。。。。。。。。阿门!


就是易的讲课稿吧要不是价格低,还真的不想买美国制宪过程还是很赞的,各方利益的均衡,每个利益团体都得到了发言的机会,除了黑奴。


本书写得不够生动,有点像流水账的感觉。能看出来易老师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有些地方试图来点“品三国”似的通俗比喻,但毕竟是很少的几处。由于没有引人入生的情节,读起来还是感觉很平淡。


手边有一本朋友的书,看完觉得不错,想自己也买一本保存,但书到手的感觉相当不对劲,取了朋友的那本对比,果然显得粗制滥造··· 真是郁闷···


才知道美国宪法的诞生是如此顺应时代,顺理成章,没有谁对谁的专制,谁对谁的压迫.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获得更大自由,专门就宪法讨论而讨论.没有谁的权力的是绝对,只有制衡的权力才是相对更民主的权利.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但纸质貌似有点单薄了,封面很软。


是了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很通俗的读本


易中天毕竟是外行,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不错,难为他了


易中天出名之后就把以前的书都拿出来发表了...一般般啊~~~


在卓越买书很多了,这本是质量最差的,封皮还不知道被什么给弄了个黄色的污渍(蓝色的封皮上)。内容还没有看,但是不是那种以看到就特别有兴趣想看下去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