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勤史话

潘从学 编 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作者:

潘从学 编  

页数:

175  

内容概要

  《民勤史话》图文并茂,內容丰富,从不同的角度,生动立体地再现了民勤自然人文历史最为精彩的篇章,是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较为理想的乡土教材,也是县內外有识之士投智投资、开发民勤物质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钥匙。

书籍目录

沧海桑田位置区域与建置沿革沙井文化匈奴休屠城武威郡与白亭军明清移民大开发马仲英血洗民勤民勤解放兴水治沙建家园温总理关怀民勤文化之乡重教尚学育人才沙漠之舟驼文化沙乡瓜儿香四海独特的礼仪风俗苏武纪念地人物春秋“天马之父”金日碑谢家一门三知县卢家章了翰林院翰林知县周兆锦民主战士聂守仁实业县长牛载坤爱国将领叶建军在北京的民勤籍中共地下党员侠肝义胆马申清全国劳模薛万祥建设兵团“大司令”水利专家左凤章战天斗地“铁姑娘?治沙英雄石述柱名胜古迹话说苏武山汉唐古城映流沙民勤境內的长城遗迹千佛宝顶圣容寺晨光夕照镇国塔东镇大庙二分楼地主庄园瑞安堡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甘肃沙生植物园民间传说头发菜的来历双羔羊的故事节杖与毛条柴鼠和碱柴石羊河的传说青土湖的传说物华天宝矿产资源特色物产建设新歌红沙岗工业园区绿洲沙产业塞上古城展新姿一纵二横公路网电力供应大发展农机水平大提高人民健康有保障后记

章节摘录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邻武威市,西南接连金昌市、永昌县,东、西、北三面均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地理座标在东经103°2'至104°2',北纬38°5'至39°6'之间。总面积16016平方公里。  民勤县史前时期是石羊河水系下游的一块冲积平原形成的绿洲。《尚书·夏书·禹贡》说:“原隰底绩,至于猪野。”《史记·夏本纪》说:“原隰底绩,至于都野。”一般认为上述记载大意是大禹治水到了“猪野”或“都野”这个地方,已经大功告成。《汉书》《水经》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汉书·地理志》“武威县”条下注:“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野泽。”《水经》:“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汉置武威县治在今民勤县东北。古“猪野”、“都野”无疑是指今民勤这块平原。也有人说,“猪野”是古部族名,这支民族就生活在今石羊河,因以部族名作了地名。  沙井文化,是因1924年首次在民勤境内沙井子发现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800年一前60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出土的器物有石器、彩陶、铜镞等。陶器以夹沙红褐陶为主。典型陶器有单耳桶状杯、单耳圜底罐、双耳平底罐、双耳圜底罐等。县境内沙井文化分布很广,除沙井之外,三角城及端字号柴湾等许多地方都有。  汉时今民勤县境属休屠王的牧地。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祁连山之战,今民勤县境始人西汉版图。约在元封三年(前108年)至太初三、四年(前102、前101年)间,汉朝廷在河西开始陆续建郡置县,在今县城西南约20余里处置宣威县,在今县城东北约100里处置武威县。是为境内立县之始。太初三年(前102年),由休屠(县治在今武威市四坝乡三岔堡遗址处)筑塞(汉代边防设施)至休屠泽。分为两线:东线南接休屠北部塞,东北沿石羊河东支的大东河北岸,止于休屠泽南岸;西线南起黑山,沿大西河东南岸,止于休屠泽西南岸。西汉在境内置县后,是民勤县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开发,先民们由牧业经济转为农业或农牧并举的经济。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勤史话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