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纪晓岚 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

纪晓岚  

页数:

373  

字数:

4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曾流传的典籍浩如烟海,虽然如今大部分已经散佚,但仍至少有数万种得以留存。这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但由于数量实在太过庞大,一个人毕其一生也未必能够通读十分之一。怎样去了解它们的丰富内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有鉴于此,我社特推出“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帮助读者从经过历史长河千百年的汰选而仍熠熠生辉的古典名著中,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华茂丰赡,并从中汲取营养,去继承和发扬,去开拓和创新。《阅微草堂笔记》为清代文言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清代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父纪容舒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曾任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道德文章皆名于一时。纪昀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乾隆十二年(1747)应顺天乡试,中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英武殿纂修、功臣馆总纂、国史馆总纂、方略馆总纂、福建学政、三通馆提调、翰林院侍读学士、江南乡试副考官等职。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受两淮盐引案牵连,被发往乌鲁木齐佐助军务。三年后召还,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后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文渊阁直阁事、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谥文达。主持《四库全书》修纂十余年,撰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源纪略》、《历代职官表》、《史通削繁》等,后人另辑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为其晚年所作,共二十四卷,卷各有目,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其门人盛时彦为之校订合刊,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由一千一百多则故事汇集而成,题材宏富,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作者以谈狐说怪之笔,揭示出众多的社会弊端,如官场的黑暗、道学家的虚伪、民生的疾苦及妇女的悲惨命运等,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称赞作者的批判精神和讽刺技巧,指出其于道学不情之论,“每设疑难,揭其拘迂,此先后诸作家所未有也”。当然书中亦有议论过多,令人生厌者。尤其是宣扬封建礼教、奴隶道德、因果报应等内容,无疑是历史的糟粕,应予摒弃。至于书中大量篇幅涉及神鬼狐怪,这是魏晋六朝以来笔记小说的传统,当然也与作者有神论的世界观有关;但也应看到其中有借鬼狐而说人事、托寓言而寄感慨者,作品的精华正在于此。虽然纪昀把“有益于劝惩”和“不乖于风教”作为《阅微草堂笔记》的写作宗旨,但作品以自身的形象性超越了作者的主观框限,令人含咀不尽。“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作者的文笔确是第一流的,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点校,以道光十五年刊本为底本,并择要参校民国以来数种刊本,改正了若干错讹。限于点校者之水平,疏失仍在所难免,深祈读者予以指正。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内容概要

  《阅微草堂笔记》是五种笔记小说的合集,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本书通过一些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广泛地反映了清代社会现实,描摹人情世态,抒发人生感慨,传布劝善之道。不论从文化史、思想史、风俗史的层面,还是从文学层面去观照它,其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具有价值的意义。

书籍目录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四十七则
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四十八则
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四十七则
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五十则
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五十四则
卷六 滦阳消夏录(六)五十一则
卷七 如是我闻(一)六十三则
卷八 如是我闻(二)六十则
卷九 如是我闻(三)七十二则
卷十 如是我闻(四)六十一则
卷十一 槐西杂志(一)七十六则
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六十七则
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八十一则
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六十一则
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五十七则
卷十六 姑妄听之(二)五十四则
卷十七 姑妄听之(三)五十三则
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五十一则
卷十九 滦阳续录(一)二十九则
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二十五则
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二十三则
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二十二则
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二十六则
卷二十四 滦阳续录(六)一十八则(附:纪汝佶六则)

章节摘录

  乾隆己酉夏,以编排秘籍,于役滦阳。时校理久竟,特督视官吏题签庋架而已。昼长无事,追录见闻,忆及即书,都无体例。小说稗官,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聊付抄胥存之,命曰《滦阳消夏录》云尔。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嗔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尝见孙重画伏虎应真,有巴西李衍题曰:“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可为此事作解也。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自往驱之。方盛陈人妖异路之理,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或于对语时举以问狐。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爱堂先生言:闻有老学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学究素刚直,亦不怖畏,问:“君何往?”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因并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庐也。”问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汩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学如郑、孔,文如屈、宋、班、马者,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人不能见,惟鬼神见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学究问:“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鬼嗫嚅良久曰:“昨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学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东光李又聃先生,尝至宛平相国废园中,见廊下有诗二首。其一曰:“飒飒西风吹破棂,萧萧秋草满空庭。月光穿漏飞檐角,照见莓苔半壁青。”其二曰:“耿耿疏星几点明,银河时有片云行。凭阑坐听谯楼鼓,数到连敲第五声。”墨痕惨淡,殆不类人书。董曲江先生,名元度,平原人。乾隆壬申进士,入翰林。散馆改知县。又改教授,移疾归。少年梦人赠一扇,上有三绝句曰:“曹公饮马天池日,文采西园感故知。至竞心情终不改,月明花影上旌旗。”“尺五城南并马来,垂杨一例赤鳞开。黄金屈戍雕胡锦,不信陈王八斗才。”“箫鼓冬冬画烛楼,是谁亲按小凉州?春风豆蔻知多少,并作秋江一段愁。”语多难解,后亦卒无征验,莫明其故。平定王孝廉执信,尝随父宦榆林。夜宿野寺经阁下,闻阁上有人絮语,似是论诗。窃讶此间少文士,那得有此。因谛听之,终不甚了了。后语声渐出阁廊下,乃稍分明。其一曰:“唐彦谦诗格不高,然‘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故是佳句。”其一曰:“仆尝有句云:‘阴碛日光连雪白,风天沙气入云黄。’非亲至关外,不睹此景。”其一又曰:“仆亦有一联云:‘山沈边气无情碧,河带寒声亘古秋。’自谓颇肖边城日暮之状。”相与吟赏者久之。寺钟忽动,乃寂无声。天晓起视,则扃钥尘封。“山沈边气”一联,后于任总镇遗稿见之。总镇名举,出师金川时,百战阵殁者也。“阴碛”一联,终不知为谁语。即其精灵长在,得与任公同游,亦决非常鬼矣。沧州城南上河涯,有无赖吕四,凶横无所不为,人畏如狼虎。一日薄暮,与诸恶少村外纳凉。忽隐隐闻雷声,风雨且至。遥见似一少妇,避入河干古庙中。吕语诸恶少曰:“彼可淫也。”时已入夜,阴云黯黑。吕突人,掩其口。众共褫衣沓嬲。俄电光穿牖,见状貌似是其妻,急释手问之,果不谬。吕大恚,欲提妻掷河中。妻大号曰:“汝欲淫人,致人淫我,天理昭然,汝尚欲杀我耶?”吕语塞,急觅衣裤,已随风吹入河流矣。旁皇无计,乃自负裸妇归。云散月明,满村哗笑,争前问状。吕无可置对,竟自投于河。盖其妻归宁,约一月方归。不虞母家遘回禄,无屋可栖,乃先期返。吕不知,而遘此难。后妻梦吕来曰:“我业重,当永堕泥犁。缘生前事母尚尽孝,冥官检籍,得受蛇身,今往生矣。汝后夫不久至,善事新姑嫜。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镬也。”至妻再醮日,屋角有赤练蛇垂首下视,意似眷眷。妻忆前梦,方举首问之。俄闻门外鼓乐声,蛇于屋上跳掷数四,奋然去。献县周氏仆周虎,为狐所媚,二十馀年如伉俪。尝语仆曰:“吾炼形已四百馀年,过去生中,于汝有业缘当补,一日不满,即一日不得生天。缘尽,吾当去耳。”一日,冁然自喜,又泫然自悲,语虎曰:“月之十九日,吾缘尽当别。已为君相一妇,可聘定之。”因出白金付虎,俾备礼。自是狎昵燕婉,逾于平日,恒形影不离。至十五日,忽晨起告别。虎怪其先期。狐泣曰:“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遇耳。吾留此三日缘,为再一相会地也。”越数年,果再至,欢洽三日而后去。临行呜咽曰:“从此终天诀矣!”陈德音先生曰:“此狐善留其有馀,惜福者当如是。”刘季箴则曰:“三日后终须一别,何必暂留?此狐炼形四百年,尚未到悬崖撒手地位,临事者不当如是。”余谓二公之言,各明一义,各有当也。献县令明晟,应山人。尝欲申雪一冤狱,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儒学门斗有王半仙者,与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验,遣往问之。狐正色曰:“明公为民父母,但当论其冤不冤,不当问其允不允。独不记制府李公之言乎?”门斗返报,明为悚然。因言制府李公卫未达时,尝同一道士渡江。适有与舟子争诟者,道士太息曰:“命在须臾,尚较计数文钱耶!”俄其人为帆脚所扫,堕江死。李公心异之。中流风作,舟欲覆。道士禹步诵咒,风止得济。李公再拜谢更生。道士曰:“适堕江者,命也,吾不能救。公贵人也,遇厄得济,亦命也,吾不能不救,何谢焉?”李公又拜曰:“领师此训,吾终身安命矣。”道士曰:“是不尽然。一身之穷达,当安命,不安命则奔竞排轧,无所不至。不知李林甫、秦桧,即不倾陷善类,亦作宰相,徒自增罪案耳。至国计民生之利害,则不可言命。天地之生才,朝廷之设官,所以补救气数也。身握事权,束手而委命,天地何必生此才,朝廷何必设此官乎?晨门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武侯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此圣贤立命之学,公其识之。”李公谨受教,拜问姓名。道士曰:“言之恐公骇。”下舟行数十步,翳然灭迹。昔在会城,李公曾话是事。不识此狐何以得知也。  ……


编辑推荐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晚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都是篇幅短小的随笔杂记;但也不是像作者在《姑妄听之》的小序中所称的那样,仅仅是“追录旧闻,始以消遣岁月”的无聊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PDF格式下载



笔记什么的最赏心


最早读这本书还是大一那会儿,当时没读完,多年之后的今天,再买回来重读。第一次读这本书就喜欢上了,一则则简短的故事,在纪先生的笔下娓娓道来。这本书很适合休闲,故事都很短,也颇有趣味,无聊时读了聊以打发时光,还能增加些谈资。同时又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这些故事给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真实的人情世故,真实的人世百态,真实的社会思想。很好的书。这个版本的其他古籍也都很不错,值得推荐。


妖狐鬼魅,好看,还有寓意


说纪晓岚的这本书可以列为消遣性的娱乐古书吧~
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片段,很好看,也很好玩。
一小则一小则的故事,在哪里看都可以哦~就算是在嗯嗯的时候拿起来......也不至于把时间延长到有危害健康的时候哟~~~O(∩_∩)O
书还没有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来写评论了。
唔,书很便宜,纸质也好~~很喜欢O(∩_∩)O

以前看古文都要强迫自己才能勉强把他们看完,现在觉得,其实我们泱泱五千年文化,总有一款适合你嘛~~~
喜欢这样的书,也喜欢聊斋,太平广记等等,把这些在古代类似于八卦报纸,娱乐小说的书开开心心的看完后,会觉得,其实古文也很好玩呢,以后念其他的古书,兴趣也会多多哦~


正在选读,都是短小精悍的故事,嗯,鬼故事


书的故事很短,很精彩,很多字不认识


書非常好,只是字稍微小了一點。


鉴赏中


还没看 看着还不错的样子 是理想中的那本


还没看  因为读书时的记忆而珍藏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纪晓岚唯一留下来的著作,不可不买,虽然没有注释,但是基本上也看得懂,绝对对得起这个价格。


不错,是本很好的书,也很便宜。


纸质不错,包装不错,总体满意


奇闻轶事,高端厕所读物。收了。


一边看一边翻译,很享受这个过程


茶余饭后,浅酌细品,不错


纪晓岚的作品,果然是不错啊,就是文言文看起来比较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帮别人买的,他非常喜欢


排版精良,物有所值。


书挺厚的,印刷,纸张没得说


书不错质量好内容只有慢慢看了


看完后古代汉语应该会提高挺多


虽然是文言文的读的有点费劲,不好还是不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非常不错的书,值得阅读


这个版本的书就是好


书的质量都不错 在书店看的一样


书很厚一本,都是古文没有白话解释,适合想看古文又没有毅力的人


刚拿到,翻翻觉得好像没有以前看的章节多。


帮同学买的 厚厚的一本 还是不错的 纸张都很好


版本没有任何注解。需备辞海。
但纸张,字体而言,均为上品。


排版太密集。


价格没的说,忒满意!


书本各方面都挺满意的,排版什么的看着也挺舒服,就是发现自己的文言文基础差太多,看不懂,呵呵,希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吧。


纸张质量蛮好的,排版也挺好的,符合中华书局出书质量,推荐。


全文言文,很完整,对我很有提高


这套丛书都比较好,物美价廉。


以总纂编《四库全书》的纪先生的闲情逸致也别有风味。


好就好在他是文言文,没有多余的所谓翻译。最讨厌那些附带翻译的书。


顶,就一个字。
就一个字,顶。
书写得好,印刷得也好。


很好的书!关键也不贵!不错不错!


头顶三尺有神灵,你信不??我信。


貌似没有注解,全是原文,文言文差的够呛了!


是完整的。比较全。


刚阅,真体现纪晓南的风格,值得一看!


为了省钱,本来分小段的文字全部整合在一起,像长篇小说一样一路到底,阅读的快感都被破坏了。
排版太挫了
故事什么的 不用怀疑 相当经典


还不错,就是相似的故事写一堆,看起来需要耐心。


喜欢鬼怪故事的,真是一本好书


这个版本是5号字简体横排,遵照原有体例,无注释,也没有按照不同故事加小标题。但读起来并不受影响。原汁原味的。关键是人家写了多少年的书,咱只花不到14块钱就读到了,呵呵。


中文专业应该看。纪晓岚,也很有吸引力。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暂且不说,就凭纪晓岚的油菜花就应该看一下。


呵呵,虽然也是好书,但是和同期买的聊斋志异还是逊色了那么一些


纸张印刷都不错 就是字有点小 没有评论 所以一大篇一大篇都在一起 看起来有点密密麻麻的 需要耐心的去看


字体偏小,用来收藏的话,还是买别的版本好。


内容不错,印刷不好,只有退了买其它版本。


呵呵,以前没有的买,现在可以看看。


无论如何都应该读的书。


还不错,可惜没有翻译,看起来有点费劲.


这个是买来自己翻着玩的
手里原本有两个版本
都是影印的字迹有些模糊
买个铅排的看着方便省事
前面看见有人买来给孩子看
不知道家长事先看过没有
这个不大适合少儿阅读吧


值得思考,充满哲理


这系列的书买了5本了,这本是印刷质量以及包装质量最好的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值得肯定。


密密麻麻的文言文,翻了几篇,看得很吃力,不过挺有趣味。


真实的纪晓岚的文章


书是蛮好的啦,可惜全是古文,一点翻译也没有,看起来会很慢,不过相对也就很耐看就是。内容很多。


大致翻翻,对书本质量比较满意,包装太差


喜欢印刷和排版,内容待看


帮朋友买的,不知道怎么样了


印刷得很不好,纸张差,


帮朋友买的,不知道内容怎样


书是不错的!可是我突然就开始怀念大学时躺在上铺看那本破烂且脏的竖版繁体的《阅微草堂笔记》了!学校的图书馆真是个好地方,有层层累积下来的旧书,大部分市面上见不到了,更别提买了。所以,我更想要旧的,看着有年龄的书!

要表扬一下当当,自从抗议过一次,从那后,不论是书还是百货,不论是一本书还是十本书,都是包着纸箱安全、完整地到达!很欣喜,每次接到都开心。对于书,有洁癖,有特别的洁癖,还是殷切地期望当当可以更细心、更贴心地照顾好每一本书!谢谢!


古典名著聚珍


1、这个应该怪我自己没有听许多买家的评价,仍然一意孤行买下来。结果发现,这本书读起来费劲,原因在于,里面的一个个故事连在一起,分不清楚。加之本人古文有限,甚是头疼。
2、这个是非对译版本,建议古文基础不扎实(以前初中、高中学习文言文投机取巧了的人)最好购买对译版本。
3、字体太小,不建议近视眼人群购买,太费神!


字太小,排版太挤,看着比较累


一个注释都没有点遗憾。看不懂的字还要查。。。。。。。。。


看到很多人评论好,其实都没有仔细看书。
1.纪晓岚的书名声很大,但是这本书排版很糟糕,侮辱了纪晓岚。
2.字体太小,不适合阅读,躺在床上看着很累。
3.浙江古籍出版社这次算是领教了,校订非常**,不负责任,也是对古籍不尊重。错别字一大堆,哪里是在看书,明明是要读错改错别字的。我从中间挑了三页看,错了23个字,最明显的是“入”都写成“人”了。
4.所谓便宜没好货。省了钱,却不省心。鄙视浙江古籍。


纪晓岚晚年的遣兴之作


鬼怪故事隐喻社会


评价2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