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国学读本·诚信篇
2010-7
浙江古籍
浙江古籍出版社
111
本套丛书以中华传统教育精神为归旨,依托丰富的国学资源,提炼梳理出道义、仁爱、诚信、敬事、勇毅、练达、好学、省己八种德行修为,以契合于当今青少年精神培育的需求,在正面教育的机械刻板与社会影响的迷乱无根之间作一种填充弥补,使青少年的心灵通过国学的浸润,经受和煦的抚慰与澄明的引领感召。全书处处渗透着编者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道德约束力、人格独立性的明确持守与倡导。 本套丛书八个专题各自成册,每个专题又细分三五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由历史人物故事为纽带捆扎成的一个个“文本束”作为基本阅读单元。在“文本束”中,元素库、故事会、编者语、古人云、知识链五个要件紧相连属,以实现历史释读、文学演绎、哲学思考、经典印证、知识扩展五大体例功能。 本套丛书在超越传统修养励志类读物的基础上,创制出一种有益于青少年人格成长与知识扩充的阅读载体,希望成为青少年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修养读本、嘉言美文、知识手册。 本套丛书是本社国学读本系列项目之一,已有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的《领导干部国学读本》为先导,又有即将出版的《家庭国学读本》为接续,希望能够形成对应于不同社会群体需求并各有特色的同学学习载体。 本套丛书在本社社委会的策划统筹之下由编写小组集体完成。本社孙雪艳负责仁爱篇编写,陈小林负责诚信篇编写,屈笃仕负责敬事篇、练达篇编写,关俊红负责好学篇、省己篇编写,还约请了社外的孙宝和方尧负责道义篇与勇毅篇的编写。丛书能够高效有序地完成说明,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协作机制与文化责任对于做好一个有意义的选题是多么的重要。 浙江古籍出版社国学读本编写小组 2010年7月25日
如何契合当今青少年精神培育的需求,在正面教育的机械刻板与社会影响的迷乱无根之间作一种填充弥补,使青少年的心灵通过国学的浸润,经受和煦的抚慰与澄明的引领感召?浙江古籍社面对这一意义深远的命题,以中华传统教育精神为归旨,依托丰富的国学资源,提炼梳理出道义、仁爱、诚信、敬事、勇毅、练达、好学、省己八种德行修为,策划编写了《青少年国学读本》丛书。本套丛书虽八个专题各自成册,但全书处处渗透着编者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道德约束力、人格独立性的明确持守与倡导。力求在超越传统修养励志类读物的基础上,创制出一种有益于青少年人格成长与知识扩充的阅读载体,希望成为青少年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修养读本、嘉言美文、知识手册。 本册为《诚信篇 德行天下诚为先》。
编者的话开篇词诚信立身 杀猪诺婴 挂剑许友 干金一诺 口不二价 郭伋待期 华歆逃难 君子一言 孔子信颜回 曾巩论荆公 烈士自强大 要挨责罚板 不吃无主梨 失信莫怪翻船 请客非关病酒 范张鸡黍生死交 程袁诗酒雨花台 直谅不妄高伯恭 诚实无欺晏同叔 你不守期我先走 券在我心不在纸 晚饭你不来,请你吃早餐诚信兴业 立木为信 移辕取亭 穰苴治军 宋清卖药 西门豹治邺 穆香甫偿债 七擒复七纵 今日自今日 晋商是怎样炼成的诚信治国 柳季存国 曹刿请盟 警其两和 辟君三舍 烽火戏诸侯 论功赏双贤 最是坦诚相交 不以诈道训俗 晋文公攻原得卫 郑武公取胡失信 一次食言引发的谋乱 谦谦君子宋襄公
杀猪诺婴 元素库 故事会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办事,年幼的孩子吵嚷着要去。曾妻不愿意带孩子去,便对孩子说:“乖听话,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把家里猪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妻子从集市上返回家里,看到曾参正要杀猪,赶忙制止,嗔怪他说:“你也真是的!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就当真了呢!”曾参不紧不慢地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做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啊。”妻子听了,也就不做声了。于是曾参就把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 编者语 圣贤所以为圣贤,除了他们有足够高尚的道德、足够高深的学问外,还在于他们日常行事也会考虑道德修养这些形而上的问题。譬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曾参,就曾把杀猪吃肉和家庭诚信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现实生活里,我们听到太多类似于曾参妻子的“谎言”了,早已习以为常。先贤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一头猪算不得什么,信守诺言才重要,哪怕对方是小孩子也一样。 古人云 幼子常视毋诳。(《礼记?曲礼上》) 人谁不欲人谓正人君子,而卒不免为常人,至或陷于大恶者,患在心违其貌,而安于自欺。(南宋?范浚《慎独斋记》) 诚者,不欺者也。(清?曾国藩《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知识链 曾子 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孔子门生。孔子的孙子孔仅(字子思)师从曾子,又传授孟子。所以,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是儒家学派思想的重要一环。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挂剑许友 元素库 故事会 季札遵照国君的旨意出使各诸侯国。他中途经过徐国,受到徐国国君的热情款待。两人谈古论今,十分投契。 几天后,季札要离开徐国继续赶路,徐国国君设宴为季札送行。宴席上不但有美酒佳肴,而且还有优雅动听的音乐,这一切令季札十分陶醉。酒喝到酣处,季札起身,抽出佩剑,一边唱歌一边舞剑,以助酒兴,表示对徐国国君盛情款待的感谢。 这把佩剑非同一般,剑鞘精美大方,上面雕刻着蛟龙戏珠的图案,镶嵌着上等宝石,在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精致。剑锋犀利,看起来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挥舞起来更是银光万道,威力无穷。徐国国君禁不住连声称赞:“好剑!好剑!” 季札看出徐国国君非常喜欢这把宝剑,便想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作纪念。可是,这是出使前吴国国君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才能被接待。现在自己任务还没有完成,怎么能把剑送给别人呢。徐国国君心里明白季札的难处,尽管十分喜欢这把宝剑,却始终没有说出口,以免季札为难。 临分手的时候,徐国国君又送给季札许多礼物作为纪念。季札对徐国国君的体谅非常感激,于是在心里许下诺言:等我出使列国归来,一定要将这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 几个月后,季札完成使命,踏上归途。一到徐国,他顾不得旅途劳累,直接去找徐国国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徐国国君不久前暴病身亡。 季札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徐国国君墓前,三行大礼之后,对着国君的墓说:“徐君,我来晚了,我知道您喜欢这把宝剑,现在我的任务完成,可以将这把剑赠送给您了。”说完解下佩剑,郑重地把剑挂到墓前的松树上。 跟在一旁的随从不解地问:“大人,徐国国君已经去世,您把剑送给他,他也看不到,您这么做有什么用呢?” 季札说:“在离开徐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许下诺言,要将这把剑送给徐君。从那时起,这把剑已经不属于我。这段时间以来,我只不过是借用,现在是来把剑还给徐君。” 编者语 季札德行醇厚,父亲本来打算传位给他,他的哥哥们都拥戴他,但他坚持让国给哥哥。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上,季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观赏周乐时所发表的见解,精辟指出了礼乐之教的深远蕴涵,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艺思想。“季札挂剑”更是青史流芳的著名典故,因为季札已远远超出言而有信的层面,达到“心诺”的境界。对于未曾说出口的“心许”,季札都能践行,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食言呢? ……
诚信自然不是仅仅体现在口头的言论上,而要切切实实体现于行动。翻看历史,践行诚信的人物和故事不在少数:有杀猪诺婴的曾子,有挂剑许友的季子,有立木为信的商鞅,有干金一诺的季布;有存国的柳季,有待期的郭促,有守信的华歆,有卖药的宋清;有尾生抱柱的传说,有范张鸡黍的故事,有情同朱张的典故,有羊陆相交的美谈……在诚信缺失严重的当今社会,这些先贤尤其值得我们景仰、效仿,他们践行诚信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里面的故事感人,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