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读库0602

张立宪 主编 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5-06  

出版社:

同心出版社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翻开本期《读库》可以发现,除了“人物”、“乐坛”、“影苑”等原有栏目,“特稿”成为新增栏目之一。“有些文章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归类,就划到‘特稿’区”。 聊到特稿,他再次提及那篇《启蒙年代的歌声》。先前,看到老六用文字这样表述过这篇文章:前溯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当沈从文还叫沈岳焕的时候,当冰心还叫谢婉莹的时候,当丁玲还叫蒋冰之的时候,当曹禺还叫万家宝的时候……他们童年时学的歌,唱的歌,接受的教育。“推荐这篇文章的人说,要是被拍成电视片播出,注定是‘双零’节目———零点播出,零收视率。”老六笑言。“其实《读库》本身就是一种小众的读物,‘小众’倒不是指读者的数量,而是指具有共性的某些读者”,他解释,“发现和吸纳同类读者是很难的,也是充满惊喜的。”  《读库》丛书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为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采用陆续出版的方式,每两月推出一辑,2006年六辑分别为《读库0601》、《读库0602》……《读库0606》。继第一本《读库0601》在3月出版后,第二本《读库0602》在5月出版。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上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上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有趣,有料,有种”,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作者简介

《读库》丛书主编张立宪,出版人,现居北京。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一些文艺类图书,如《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

书籍目录

特稿 启蒙年代的歌声 李太山 故宫改建计划始末 王 军 人类不可能再发生这等奇迹 写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展来华前夕 陈丹青人物 一个人、一份报纸和一个时代 梁由之 蒋介石之人生观 张季鸾 我们在割稻子 张季鸾书乡 小话西游 刘 勃乐坛 几个女生的欢喜悲 台湾校园歌曲三十年(上) 公 路影苑 十七年间的爱情 小 于 话外之音 魏君子 享受优秀的好莱坞烂片 赵 强/编译 对手戏 杜 嘉札记 非洲,我的非洲 柳 桦 历史的短信息 程灵素 另一种翻译 老 六 语词笔记 隐秘的心酸 黄集伟文本 戌年记忆 影像志 我们没有失忆 陈晓卿

章节摘录

  启蒙年代的歌声  国民第一资格高,年纪无老小,讲求学问不辞劳,知识开通早。  一、学堂  唐河是汉水支流,顺江而下,一叶轻舟可以从襄樊入汉水,一直通往汉口。1904年,九岁的冯友兰和弟弟妹妹一起,随着妈妈,从河南的唐河县,去往武汉。冯友兰的父亲是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的进士,候补了六年才在武汉的新式学堂得到总务长的职务。  从小小的唐河,到汉水,再到浩浩荡荡的长江,是冯友兰一生中第一次远行的经历,轻舟激水让一百年前的小男孩既新奇又惶恐。七十六年后,在他的回忆录里,还记下了过长江时的所见:“船家一听说要他开船过江,吓得惶恐万状,说他这船从来没有进过大江。经过说服,他勉强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种需要慢速阅读的书,它所对抗的除了聒噪的浮华噪音外,还有飞逝的时间。生命当然不会就此延长,但生命在我们理智、刻意、对抗性的减速过程中将有可能呼吸到久违的纯氧,并因此改变我们日渐浑浊的血,肮脏的心和黑糊糊的肺。  ——书评人 黄集伟  《读库》举起了“有趣、有料、有种”的大旗,这是一本书的精神主张。  在今日的出版圈,这种探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极简主义的风格、擦亮历史的动机使得它和之前所有的mook读物并不相同。第一期对郭德钢的厚重推荐,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本文艺青年的梦想杂志。  ——《新京报?书评周刊》  喧嚣尘世,每天几十亿吨的文字垃圾诞生,猪油一样糊满我们求知、求智的双眼。  幸有《读库》,因为制造者的冷静、认真、胸怀远大,成了垃圾时代的一个另类。  ——出版人 杨葵  我在努力成为《读库》的作者,虽然作为她的读者也拥有足够的快感。  ——红心杀手王小山  一些人的私房书。  ——新浪读书频道  《读库》不是风卷残云的洋快餐,也不是富贵逼人的满汉全席,它是一道烹得正巧的私房菜,尤适宜在天打雷劈的断电之夜点烛观看,无电视网络之乱耳,浅斟细酌。倘身畔有一小娘子陪读,且送上温黄酒和熟蟹,这书可读得更加黯然销魂。  ——搜狐读书频道  读,不可以独,《读库》是一块可以分享的心灵园地。  一本好书是宝石,一本关于好书的好书便是宝库,《读库》就是这样的宝库,有关书和情趣。  ——天涯网络社区推荐


编辑推荐

  2006年度好书之编辑推荐一种注目  2006年度十大品牌好书    2006年,命运多舛的文化刊物《万象》、《书城》在相继经历休刊复刊后,逐渐式微,更深入的走向精英知识分子小圈子趣味,一本由个人出资策划出版,以“有趣、有料、有种”为出发点的文化刊丛跃入我们的视野。《读库》就像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话语园地,它的实验性和新鲜感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编辑点评    《读库0602》主打《启蒙年代的歌声》、《故宫改造计划始末》。  书评人黄集伟为本辑写了补白,麦兜之母麦家碧女士为本辑绘制了藏书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读库0602 PDF格式下载



这本读库并不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本,但仍然喜欢,可读。一如既往的风格,某些文章离我的时代有点远,难以理解,无法真正读懂,毕竟老六定位为时代的书。最喜欢的应该是《戌年记忆》吧,某黑的作品,喜欢这种记录片的诚挚态度,也是我喜欢的历史题材。和所有的读库一样,总有一些文章,一些提到的人物,一些影片故事使人感动。本期的人物,壮怀激烈,张季鸾,很沧桑的感觉,让我对那个年代心生向往,一种文人的气场充斥全文,不禁动容。相信这些文章,这些心思(藏书票,古朴的设计,细致)足够在书架上拥有一席之地,然后和我们的思考沉淀成一种光,生辉。当当收到的书品相颇惨,遂在官网订06全年,转战老六处。


不知为什么,同样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对于《红楼梦》的学习和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学派,而其他三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倒未有什么学派,是不是因为后三本中的打闹太多而稍欠文化色彩。本辑读库刘勃效仿著名电影“大话西游”而撰文“小话西游”,指出来了一些小说中的思辨意义。公路的“台湾校园歌曲三十年(上)”确实让两岸彼方的非音乐专业人士的我们长了些见识,如果联想到大陆校园民谣的出现和发展,台湾又一次走到了我们的前面。


现在有感的书不多,《读库》算是其一。记得在大家聚会的场合,不止一次的朗读过这本书上的文章,除了读书的人颇激动以外,听者往往谈笑漠然。可是所有曾经捧着读过的人都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能,这本书更多的是回忆,是感慨,而这种很私人化的情感是不适宜在宣读当中品味的。如果有一本《读库》,就请在灯下、床上,让它的味道慢慢弥漫。


读库期期精彩。最喜欢本册中的戌年记忆。


读库是老六坚持做的东西,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会改变一点点自己的世界,甚至这个世界!


《读库》内容、品质都值得称道。没有盗版,值得信赖。当当网为普及国人大众的文化修养做出贡献,赞!


将读库的老书找出来,不想一次性买一套,只想静心读完一本买一本。


第一次看读库,没想到这么吸引我。


读库系列值得一看,不会后悔的


读库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大概从09年左右开始看读库,现在买这之前的,决得越早的书越好。


补齐06年的读库。


读库是每期必收的


慢慢读慢慢爱正如老六编书的宗旨屏弃了摆渡谷歌能搜索到的前几百的作者他约的稿子里的那些文字是那么的平淡可是又暗藏着波澜不以华丽的辞藻来吸引人而是用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写书时的感情来抓住读者的心...


印象最深的是“人物”一栏中介绍的张季鸾。《大公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等,读这些报纸的早期历史,很让人感慨。如今人们都知道,真正的言论自由在全球都是不存在的。同时,真正的言论自由甚至是不宜追求的,完全的言论自由缺乏效率,并且不高尚。真正的诗人告诉我们:诗歌是带着枷锁的舞蹈。把枷锁去了,舞蹈的美也就不存在了。在限制中追求最大的自由,此时的自由才有意义。上世纪1、20年代至5、60年代,报业曾有过带枷而舞的黄金年份,其间不乏腥风血雨,但不影响舞蹈的美,史上最美。如今,又五十年过去了,有望重现。


买了这本书已经有好几年了,但现在依然对这本书的内容记忆深刻。这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它带给我的,不仅是书中的知识,还有一份情感,一种深入到骨髓中的灵动。
如果说一个人想要通过读书来增加自己的内在气质,这本书就一定要列在选择当中。


小话西游的启示就是,赞同宁财神的话,其实西游记也是恶搞唐僧啊,文学作品流芳百世,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对唐玄奘的景仰啊。


很精致的一本书,设计、印刷都很棒,最重要是内容充实,文章都是精品,可读性相当强。


给我的感觉相当好,如果你是一个无知的人,读这本书吧!会让你在文学语言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一次读这本书,真心不错,内容比较广博,很适合我这种愿意读闲书的人。


内容不错,有机会会去看作者的其他系列作品。


内容丰富,篇幅比读者过瘾


不多做评论,只有一个字——好!


朋友给推荐的,先买了一本试试看,果然不错,以后会继续买


好书!2个月一本,也好,慢工细活!


很好,纸张和印刷都不错


张编的观点和眼光一直是值得信赖的,从中还能发现不少好书


很不错的书,18块买比去书店花30买划算多了,而且当当送的书很好,5天送到,崭新的!


很喜欢这本书,内容很广泛,跟她的名字一样!


一如既往的水准,一如既往的喜欢,一如既往地希望下期同样精彩


图书馆翻到过.想自己拥有,时而看看,唯有当当购买之了


喜欢这个系列,一直在买,争取购齐!


内容好,制止也好


书是好书,可惜折了角。残念。。。想想还是用书皮包上吧。


一直看,一如既往的不错。


买来送给女儿


连续4年全年订户,朋友借走3本搬家遗失,来补。


真的不错,值得拥有和收藏


anamazingbookcollectedmanywonderfulstoryandmemories


心仪很久,遇到半价打折,立刻买入~好书。


百读不厌的一本好书~~~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册《读库》读起来让人感到一股历史的凝重感扑面而来。选摘的文章,也大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着历史的过往,或近或远,历史的身影总会不约而同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开篇《启蒙年代的歌声》一文,就令我惊叹万分。此次李大山先生独辟蹊径,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中找到了中国变革年代的童谣、校歌。并将这些尘封的痕迹串接起来,描画了一个个大时代下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而这些细节之上,却又贯穿了如此之多的故事,多到足以影响整个中国。
2000多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个“轴心时代”,这一时期全球的人类文明发展繁荣,圣贤辈出,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摩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中国的孔子、老子都是诞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而他们所创造的人类文明,至今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而我们时常忽略的是,在中国,曾经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另一个“轴心时代”——清末民初。在中国巨变的大背景下,一批又一批文化名人、饱学之士走出深山、走出海岛、走出军营、走出府门。他们彼此孤立,却又相互联系,他们的成长在一首首儿时歌声中变化,他们的思想,又深深的变化了当时的中国。站在历史的高度,却难以辨清,究竟是国家影响了他们还是他们影响了国家。也许二者最初就是统一的,就好像范曾先生说的一句话“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就是中国”。
本书中又有一篇《小话西游》甚是有趣,作者标新立异的写法,对《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心里活动抽丝剥茧,描写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这些向以猴、猪嬉闹为乐的人,有了新的认识。曾以为《西游记》的劫难故事相对独立,而今才知其先先后后有着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来悟空并不可爱,八戒也不厚道,就连沙僧也非一个老好人。至于唐三藏,更是远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单纯。但故事终归是故事,至于故事背后的索隐也只仿佛明星背后的八卦隐私,作谈资可,但求会心一笑耳。


老六主编,很有内容的“期刊”,《戌年记忆》是本期里最吸引我的一篇。为什么?我属狗嘛,嘻嘻,看看我出生那年以及前一轮后一轮的狗年里,这些经历过的,更多没经历过的事,蛮有意思的。《读库》已经出到0703了吧?六主编是个思维活跃,笔下开花的文字工作者,虽然自己不怎么在《读库》上码字,但以他的六六人脉,汇集在其中的东西还真是百花齐放。看看,连当当折扣都是六折,六哥号召力真不是盖的~


读库是一本不错的书,或者说是书和杂志的结合体吧.每期必买,看着很过瘾,可以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熟悉的各个方面,有正有野,有严肃有调侃.这期也很好.《非洲、我的非洲》是一篇轻松有趣的文章,在积蓄异国风情中,让你始终忘不了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换句话说,这篇文章最妙的地方是把中国人放到非洲,在他的市场生活中考验自己对故土的怀念能力。


在书店里翻到《读库》的时候,感觉内容很丰富、很文化味,于是,购买了一系列,呵呵,果然不负我期待,很满意很满意。在这套书里面回顾到了很多当年不能完全理解的事件,和更早以前的我完全不了解的文化历史,很沧桑,很丰富,读来很过瘾哈。


读库不错,支持老六。


这本书不错,和其他读库一样,值得一读.希望读库能继续保持质量.


文章都还不错,但也没评价的那么好,是介于深刻如《读书》、浅显如《读者》之间的杂志


一直很喜欢的书,就算只有几篇对味也可以坚持看下去


挺满意的 老六出品必属精品


非洲,我的非洲很有意思


先前就看了这本书,在图书馆借的,丢了.只好到这里买一本赔拉.还可以,感觉.


第一天看,翻了没到半小时,封面中缝就整个脱胶了。这是我接触书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整齐,干脆的封面脱落。但内容还是很好的。


一年前看过,现在又看了一遍,有些文字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感觉不太经读


很好,送货快,包装好。


本期藏书票是麦家碧画的一只粉色的猪坐在绿色的椅子上看书,不知道是不是麦唛.
1-38页<启蒙年代的歌声>作者李太山,写的是大约1900年-1930年间的歌谣,只有歌词没有谱的,文章应该是按着歌谣所写内容分的章吧,其间插写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以及一些名人如曹禺,沈从文,冰心,林巧稚,茅盾等等当时在做些什么.
39-51页<故宫改建计划始末>作者王军,就是写过<城记>的那个王军,写的建国后故宫变成现在这样的原因.
52-66页<人类不可能再发生这等奇迹-写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展来华前夕>,作者陈丹青,是他答<中华遗产>杂志社问.问答得都很高雅艺术,我看得很无聊.
67-99页<一个人一份报纸和一个时代>作者梁由之,一个人是<大公报>主编张季鸾,一份报纸就是<大公报>,一个时代基本是从<大公报>诞生至全中国解放,包括许多<大公报>大小编辑的一生遭遇.
100-101页<蒋介石之人生观>,102-103页<我们在割稻子>是上篇文章所附的张季鸾的两篇文章.
104-134页<小话西游>作者刘勃,是作者对西游记的一种另类解读,其中第111-118页是刘继卣的8幅全彩闹天宫的连环画,图是编者配的与文没什么关系,个人感觉图要比文精彩多了.
133-153页<几个女生的欢喜悲-台湾校园歌曲三十年(上)>,讲的是一九七几年台湾校园歌曲的兴起及那时的歌手.有几张小幅黑白照片.
154-168页<十七年间的爱情>写的是1949-1966年间的国产电影中对爱情的演绎.有几张小小张的黑白截屏照片.
169-179页<话外之音>写的香港电影中的一些台词的话外之音,且分了类,配有几小张黑白剧照,可有可无,看着玩吧,个人觉得香港电影里这样的台词多去了,刚开始稀奇,现在已经到了恶心的地步了.
180-193页<享受优秀的好莱坞烂片>是写专门评选好莱坞最差电影的金酸莓奖的,
194-203页<对手戏>写出现在电影里的美军直升机和与之抗衡的其他国家的直升机.有几小张黑白照片.
204-230页<非洲 我的非洲>写作者在苏丹的一段见闻经历.他应该是公出吧,俺也很想去.
231-241页<历史的短信息>看完不知所云,象是写的历史中的一些八卦吧
242-245页<另一种翻译>写的是现今我们在网上或盗版碟上看的原音外国片中的中文字幕,一些译者高人往往随心所译,尽情发挥,这我倒深有感触,往往深感最好的译者在民间.
246-249页<隐秘的辛酸>不知在哪儿挑出了6句话并加以解读评注.
250-313页<戌年记忆>是个电视专题片的文本,写了自1946年始至1994年止的一共五个狗年,每年的经济,社会,军事,政治,文化,生活,人民等等,多角度客观描绘那一年,从而反映那个年代.反映时代变迁.配有几张黑白照片.看完很想找出这个专题片看一下.
314-317页<我们没有失忆>是<戌年记忆>制作者的创作经历及感想.


一般吧,开始看了一篇文章,觉得很好,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前半部分电影音乐的比重太多了,这期只有后半部分还行


确实有点小众。


没什么好的说好的都是编者的朋友吧


内容不错。胶太次了。翻开就断。书是分成两截看完的。怪不得换出版社。


文学性较强,质量一般吧


原来以为是散文诗歌类的书籍,回来才发现类似白话报道,封面是不错,也迷惑了我。谈不上什么收藏价值,建议想买的朋友先看看电子版。喜欢这类的就买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