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侦探路
2006-01-01
同心出版社
孟广刚
357
无
《我的侦探路》讲述中国第一侦探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故事,记录了私家侦探行业的成长历史,14个经典案例,揭密问题婚姻背后的隐私,公开骗子诈骗的伎俩,暴露造假贩假的通路,敞开贪官污吏灵魂的黑洞,让正义的阳光透过重重迷雾,援助弱者一分法律的坚强。既展示了世相百态的纷纭繁复,又详实记录着私家侦探特殊的办案方式,看到他们在如何调查取证、追踪探案、还原事件真相。
孟广刚,历经上山下乡、参军,历任公安机关二级警督,反贪检查官。现为中国民间调查行业联盟主席,辽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辽宁省法学会民、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侦探专业客座教授,辽宁克顿调查事务所所长。
前言(何家弘撰写)自序开篇 脱下警服当侦探正篇 我的探案传奇第一章 开山第一案:迷情追溯第二章 破解婚外情结第一节 失踪的丈夫和出轨的军官第二节 从小保姆到柔情杀手第三节 粉红色的陷阱第四节 情感走私的背后第三章 打假——直捣黄龙第一节 “犀牛行动”——追踪假冒“犀牛牌”刀片第二节 “五朵金花”保卫战——“大东副”斥资百万打假酒第四章 与骗子较量第一节 老侦探智斗“阿庆嫂”第二节 难忘的十一个日夜——巨骗落网记第三节 夹缝中生存第五章 贪官现形记第一节 新“杨三姐告状”第二节 美女钓贪官第六章 用正义援助弱者第一节 车祸背后的冤屈第二节 艰辛的取证附篇 我的真情告白第一章 伤情时分第二章 围城内外第三章 痛失爱子后记
“西方国家有私人侦探,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了,在沈阳成立的一家叫克顿调查事务所的就是这样的机构。创办私人侦探机构是对公安事业的有益补充,这是新生事物应予以支持。”儿子死了,我的心也似乎被儿子带走“西方国家有私人侦探,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了,在沈阳成立的一家叫克顿调查事务所的就是这样的机构。创办私人侦探机构是对公安事业的有益补充,这是新生事物应予以支持。”儿子死了,我的心也似乎被儿子带走了。生活中,我成了一个没有希望、没有快乐,干啥都觉得没有意思的木头人。坐在办公桌前面对和儿子生前的合影,我痴痴呆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出生在沈阳城西北郊区的四方台村,这个村子隶属于现在的于洪区解放乡。村子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村里的老年人对外说起这个村子的时候,却常常好把它和当年的乾隆皇帝联系在一起。说是,乾隆皇帝当年到盛京来的路上曾途经此地,还说当年村头有座小桥叫四方桥。乾隆帝走上四方桥的时候,心血来潮曾出了个上联叫跟随他的宰相刘罗锅子对句。乾隆帝的上联说:“四方桥,桥四方,站在桥上望四方,四方四方真四方,”而刘罗锅子对的下联则是:“万岁爷,爷万岁,站在桥下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实,只要了解点野史的人都清楚,这是乾隆微服私访时的一段民间传说。据父亲讲,我家祖籍山东曲阜,是地地道道的孟子后代。到了太爷那辈,山东遭灾,地里颗粒不收,太爷只好领着几个兄弟闯关东,最后就在四方台村扎了根。但究竟是先有的村子然后接纳了我太爷和他的兄弟们,还是此地原本荒凉一片,太爷和他的兄弟们落脚之后垒土为屋才慢慢形成村落,这我没有考证。不过有一点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最初的四方台村村民大多是我们孟姓人。我现在也深信,在我的身上,打小就带有祖上那种敢于闯荡,勇猛无畏的遗传基因。不过,我太爷长得什么模样,一辈子都干了些什么我一点儿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爷爷年轻时先是靠给地主当长工,后来靠偷艺掌握了烧酒和做豆腐的技术,并在离家不远的平罗堡谋得了一份为人烧酒的活计,慢慢得才把家庭建立起来。和许许多多圣人的后代一样,我爷爷尽管自身没有文化,但却把文化看得比啥都重要,因此,在他经济还不十分充裕的时候,就咬着牙把我父亲培养到了国高毕业。父亲正是凭着爷爷给打下的经济基础和本身识文断字的优越条件,才娶到了有“小家碧玉”之称的我母亲。在同龄人中,父亲当年极具文化优势,因此刚刚实行“土地改革”时,新婚不久的父亲就当上了土地改革工作组的文书,待共和国成立之时,父亲已是乡里干部。当年,父亲还有一次肯定会改变自己一生的机会,那就是沈阳城解放之后,新闻战线缺少文化人,区里正式推荐父亲到《辽宁日报》社工作。父亲带着这个消息回家后赶忙请示爷爷,爷爷抽着蛤蟆烟沉思了大半天之后才一字一句地说:“你都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而你弟弟却刚刚成年,又没啥事干,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你弟弟,如果你愿意进城,将来再另找机会。”父亲绝对是个孝子,对爷爷的话不论对错,就知道一个执行。于是,叔父顶替了父亲的名额,高高兴兴地进了《辽宁日报》社工作。父亲则在乡里干了几年之后,就遵从爷爷的安排,赶着一挂马车进城做起了拉脚生意。那时候,父亲特别好摆弄马,有时候没活,父亲就到马行去和人家一起谈马经。总想把看好的马买下来。好在那时候城里的机动车极少,父亲赶车拉脚的收入也相当可观,不过父亲所挣的钱除了养活全家六口人外,大部分都给了爷爷,父母为此也经常争吵。那年爷爷卖掉了收获的高粱,加上积攒的钱给我们在城里买了房子。后来,爷爷和奶奶干脆也从四方台老家搬到了城里。这样,父亲拉脚所挣的钱,等于是养活了两家人。50年代,父亲在沈阳城小北边门拉脚的时候我才三四岁。那时只要天气好,父亲拿着鞭子一说走,我就会嚷着闹着要跟父亲去。妈那时又怀了我弟弟,对我也顾不过来。而父亲则让我坐在马车沿板上靠近他,赶车就走。中午饿了,父亲就给我买上两个杠子头和一碗豆腐脑吃,困了,就让我躺在他怀中睡一觉。我8岁的时候,妈妈送我到沈河区令闻二校上学读书。那时候学校抓得不紧,作业也不多,家长由于孩子多照顾不过来,因此,放学之后和星期天,我和般般大的孩子基本上都处于没说没管的放羊状态。我敢说我打小就具备组织和领导能力,并颇具谋略。当时我家居住在惠工街的山东堡,那里和我上下差不了几岁的孩子每条巷子都有十多个,我们这条巷子的孩子无论是比我大的还是比我小的,只要我招呼一声,他们都会响应。慢慢的,我们以巷为界,形成了孩子帮。有一次,我们帮里有一个男孩儿被别的巷子的孩子给打了,他被打后不是去找自己的父母,而是找到了我,我一听就叫了几个帮里的小伙伴,埋伏在巷子口,堵住欺负他的那个小男孩儿就打,直打得他跪地求饶才算罢手。事后,为了感谢我们几个小伙伴的仗义相助,找我帮他打架的那个小男孩儿还从家里偷出了一瓶酒。有了酒,我们都回家取了个小饭碗,然后分别用别针将手指肚扎出点血滴在酒碗里,模仿着江湖好汉的样子,歃血为盟。此后,除了上学以外,我们这帮小伙伴几乎是整天在一起玩耍。有的时候,我把小伙伴们分成两伙,用废纸包上土当做炮弹对攻,常常打得满脸满身全是脏土,整个小巷乌烟瘴气。
孟广刚是私人侦探业在中国兴起的亲历者,《我的侦探路》讲述了孟广刚的人生故事,也从侧面记述了私人侦探业在中国发展的一段历程。它是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著作。这我的侦探路非常有趣也很有价值,它绝对是一本颇值一读的好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所长何家弘
中国第一私人侦探真情告白,当代中国福尔摩斯探案传奇。孟广刚是私人侦探业在中国兴起的亲历者,我的侦探路讲述了孟广刚的人生故事,也从侧面记述了私人侦探业在中国发展的一段历程。它是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著作。书中记录的各个案例,并详实记录着私家侦探特殊的办案方式。孟广刚不仅仅像侦探小说或者破案传奇的作者那样,注意故事讲述的曲折、抑扬,讲究探案逻辑推理的细致、严密,去展现一种超人的智慧,表达一种惩恶扬善的英雄气概;他还非常冷峻地探测着委托人或调查对象的心理动因、情感状态,清晰地把握着调查手段的法律、道德界限,并且投注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知识积淀,将探案工作做成了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心理分析,以及现实状态中个体人生价值追求、人格模式构成的分析报告,并且在历史现实的观照下,对私人侦探的行业发展进行着法理学、刑侦学的理论探讨。这对于法律知识的普及,目前社会焦点问题的研究,以及当前法律刑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具有可贵的参考意义。
无